Redian新闻
>
张晓刚,从文学中找到自我

张晓刚,从文学中找到自我

文化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展览将视线聚焦在艺术家的阅读——文学的趣味指向一个人更加隐秘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他不曾向人们打开,甚至自己都很少回望的世界。


文|薛芃
张晓刚的最新个展“隐语之书”正在昆明当代美术馆(CGK)进行,这是张晓刚离开故乡昆明40年后首次在这座城市举办的展览。看完展览,仿佛看到一个更具体多面、更自我解剖的“自画像”,不是单单向人展示他的作品,而是把时间拉回到青年时代,顺着作品与风格的演变,串联出一位艺术家的个人精神史。
艺术家张晓刚(蔡小川 摄)
当人们熟知一位艺术家输出的艺术时,便会好奇他吸入了哪些养料,是什么塑造了他。故土、亲友、阅历、见闻都是“成为张晓刚”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而这一次,展览将视线聚焦在他的阅读——文学的趣味指向一个人更加隐秘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他不曾向人们打开,甚至自己都很少回望的世界。这些阅读都发生在张晓刚尚未名声大噪时,那是理想主义之花盛放的上世纪八九十时代。张晓刚总说,他自己的个人史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史的缩影,阅读这个切片仍是时代性的。

回到昆明

“我不知道该画什么了。1992年,停了一年,什么都没画,觉得画画没有用。这样画下去真没什么意思,找不到一个方向。我把画画的东西都收了起来,每天就跟大家聊天喝酒。”这一年,张晓刚生活在重庆,是回到母校四川美术学院教书后的第六年,可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都没什么新的波澜。他觉得,他所生活的黄桷坪就像《百年孤独》里的马贡多小镇,复杂、魔幻、多雨。这段时间,说不好是个人创作的瓶颈还是对艺术的社会价值感到无力,总之,绘画卡住了。
这时他得到一个去德国的机会,在欧洲待了三个月,外面的世界给张晓刚以全新的看待艺术的方式,有些感受和理解甚至是颠覆性的。年轻那会儿,张晓刚喜爱凡·高,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对传记《渴望生活》以及凡·高与弟弟提奥书信的引进和翻译。凡·高,行事癫狂又执着,他画乡野人事,却充满现代性的呐喊,这些都让在探索中的张晓刚着迷。为了看凡·高原作,他特意从德国去了趟荷兰。那时欧盟尚未成立,没来得及单独办荷兰签证,只能买张火车票侥幸闯过去。可当张晓刚看到凡·高的那一刻,他所有建构起来的对凡·高偶像式的崇拜与仰望都坍塌了,“看完很激动,但很绝望。依然觉得他很好,但那个气息不太对了,他好像跟你不再有任何关系了”。

《遗梦集:黑山羊》,纸本油画,26.5×24.7厘米,1987年夏

从美术馆出来,张晓刚坐在台阶上发呆,这个精神偶像式的人物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让他缓不过来,他意识到,原来书上的文字与影印的画作都会给人制造出一个巨大的幻象,这个幻象牵引着人不断趋近,但那始终不是真实的表达。就像艺术一样,它总是个幻象,“那时我们总想画想象中的世界、脑海里的世界,眼里根本看不到生活,我们是在书本里、在臆想里创作”。这一次出国对张晓刚来说是“换血”,里希特、玛格利特、恩斯特这些艺术家取代了凡·高曾经在他心中的位置。
回国之后,张晓刚更是觉得没法画画了。他拼命地吃喝玩乐,跟身边人泡在一起,开始仔细观察每一个熟悉的人或擦肩而过的人,对每一张脸的样子都很好奇。后来他发现,月份牌里的脸是“最中国”的。
《蜉蝣日记:2022年6月21日-灭火器》,纸上油画、纸张拼贴,80×100 厘米,2022年
自从1986年去川美工作之后,张晓刚都不曾再长居过昆明,但他时常回去小住几日,跟家人和老友混混。1993年初,他有个假期,又回到昆明。他也说不上为什么,有些想画画的冲动,在此之前也零星地试图恢复画画,但只是乱画一些。他立刻找到好友毛旭辉。“我说你最近不用画室,干脆借我用用,我有点想画的东西。他说好。我就在他的小房间里关着画了一段时间,是几个肖像,画到第三张、第四张的时候,我觉得我有点方向了。”张晓刚回忆说。
假期很快结束,他收拾好毛旭辉的画室,打扫干净,给老友留了张字条,大概写道:“谢谢你给我提供一个房间,我感觉我有新东西要出现了。”张晓刚清晰地觉察到,他会画出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要尽快把这个东西捕捉下来。这时,他已经从老照片里找到了新灵感,回到川美,他画下第一幅“全家福”,也就是后来更知名的“大家庭”系列。而在昆明毛旭辉画室中画出的那几幅肖像,便是前奏。
“我在昆明的时间不多,但好像每次一回去,总能有点新构思,要画个新的系列或做出一些改变。”张晓刚说,不知道为什么,昆明是个福地,总能让他生发出新的想法。关于昆明,他的好友聂荣庆似乎更有发言权。聂荣庆现在是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江湖人称“狗庆”,他比张晓刚小8岁,几乎一直参与着昆明当代艺术的变迁。聂荣庆总调侃说,昆明这地方海拔高,空气要稀薄一些,人的大脑也容易缺氧,一缺氧就没那么有斗志,喜欢想想文学艺术这些事。更重要的是,地处边地的昆明文艺氛围自由,从80年代开始就是野蛮生长的状态,没有宏大叙事,自由与生命是艺术家和音乐家们在这里追求的母题。
张晓刚出生在昆明,5岁时随父母去成都生活,到了十三四岁,又回到昆明。他觉得自己有两个故乡,昆明和成都都是,后来又在重庆读书、教书,现在在北京也生活了20多年,他已经说不清哪里才有真正的归属感。不过,昆明之于张晓刚有两段短暂却重要的时间,读大学前的青春期和大学刚毕业后充满理想的四年,这中间夹着在川美读书的四年大学生活。
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昆明,他记得一本书对当时的他影响很大——铃木大拙和弗洛姆的《禅与心理分析》。1986年这本书刚在中国出版,是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学习禅宗的心得体会,铃木大拙是日本重要的禅宗传播者。张晓刚很快读到了这本新书,很激动,毛旭辉来找他玩,他就把这书介绍给大毛,“我也讲不清楚禅宗,但这书打开了我的眼界”。
他开始画梦境,创作了“遗梦集”系列,这也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画家雷东的影响。也是在1986年,他花200块钱买了一本雷东画册,这几乎是当时张晓刚的所有积蓄。梦境、肉身、灵魂、宗教、死亡这些主题一直萦绕在他脑海,又因为生活在云南,原始的生命力从这些少数民族的艺术里溢出来,各民族的图腾里有用不尽的视觉符号,他乐此不疲地研究这些,画着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这在当时更为前卫先锋的“八五新潮”艺术运动中,显得有些边缘,而在此之前的几年,张晓刚就已经决定要做一个现代主义艺术家。虽然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很难说清为什么要绘画,该画什么,但精神是充盈的,总有一种对美好的向往牵引着张晓刚和他的朋友们前行,这其中既有文学又有艺术。

文学的底色

张晓刚养了两只猫——大卡和小卡,名字来自卡夫卡。自从养了猫,他有时也会把大卡和小卡放进画里。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一幅画《城堡》占据着二楼展厅视线中心的位置,这名字同样来自卡夫卡——他的小说《城堡》。问张晓刚:“最喜欢哪个作家?”“马尔克斯、卡夫卡。”他脱口而出。对于成长于80〜90年代的文学青年来说,这两位是必读作家,张晓刚也读,可他真正意识到卡夫卡的妙处,是在2000年以后。
《城堡》是幅三联画,从2008年开始断断续续画了12年,这期间起稿、改稿、覆盖、重画,如果用X光照射画布,会发现下面隐藏着每一个版本的稿子。起初他是在画“里与外”系列,他想思考房间内部和外部风景之间的关系,比如在风景里看电视,在风景里无处安放的高音喇叭,当习以为常的行为换一个场景发生,它是否还能成为日常?又是否可以脱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当时这幅画画了一半,就搁置在旁,直到第三次重新捡起。
《舞台3:城堡》,布面油画,260×600厘米,2020年
现在的这幅《城堡》被放在“舞台”系列里。年轻时,张晓刚曾在歌舞团工作过4年,在不同的光线、布景下,舞台可以营造出不同质感的场景,就像一幅画一样,编排只在有限的空间内。黄色房子在画面中心,其他部分的颜色明度都降低,画面中散落着各种物件——残断的手臂、骑木马的人、高音喇叭、沙发座椅、小女孩与狗,这些元素原本都是不同时空里的碎片,彼此没有什么关联,放在一起,好像要给人讲一个故事,但故事不是艺术家讲的,他只提供氛围与元素,每个看画的人自会勾连情节。只有在画面的两侧,才能看到一点舞台的幕布。在这幕魔幻的舞台剧中,中心的城堡却是空的,反而是在城堡之外有各种各样的人和物。张晓刚想到了卡夫卡的《城堡》,在威严冷漠、繁缛又庞大的官僚机构之下,K最终也没能走进那座城堡。直到2022年画完,张晓刚才把“城堡”这个名字给了这幅画,它们都像梦魇一样让人压抑,想极力挣脱,却越推越沉。
一直以来,张晓刚都隐约觉得自己的画有某种文学性,但从没梳理过,也没觉得文学可以成为一个线索,直到策展人鞠白玉和许知远的介入。在鞠白玉看来,张晓刚的画有一个恒定的主题,便是悖谬性,记忆与遗忘、熟悉与陌生、私人与公共这些对立关系之间的悖谬性,这些都与文学的影响相关。张晓刚谈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当代绘画的主流其实是反文学性的,排斥叙事,要保持绘画的独立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那代艺术家身上,文学、哲学的阅读是他们的底色。与西南地区艺术家偏爱小说与音乐相比,北方群体更喜欢研读哲学,他们更崇尚思辨性,南方更崇尚生命力,这些都可以在作品中看出。
上世纪80年代,西方译著大量引进国内,巨大的文化冲击力刺激了那一代年轻人,张晓刚和聂荣庆都是在这种阅读环境下成长的。说起悖谬性,黑塞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给了张晓刚很大启发,并非直接作用在某件或某个系列的作品里,而是有种一以贯之的影响。纳尔齐斯代表理性的、逻辑清晰的,歌尔德蒙则是感性的、充满幻想的,在黑塞这位浪漫派骑士的笔下,这个故事是美好的,带着人性的崇高感。“当时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特喜欢,因为这个故事,这两个人物,我发现自己身上这两种矛盾也始终存在,永远是一边理性、一边感性,一边感性、一边理性,很难说得清哪种更占上风,从两个人身上都能看到自己。”张晓刚说。对年轻的他来说,阅读未必是为了发现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相互转化的方式,那样的话,就变成了画插画。这些小说就像镜子一样,让一个年轻艺术家在成长的某个时刻照见自己。

日记与自我

这次展览中一共有三幅张晓刚的自画像。一幅很年轻,1983年的,那时候他还在寻找自我,画得具象,眼神里带着质疑、迷茫、期待;另一幅画于2016年,是“舞台”系列早期的作品。张晓刚当时想着,好久没画过自己了,他想象着自己可以再年轻一点、瘦一点、犀利一点,但那是镜子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长在一个石膏像的底座上。在张晓刚的作品中,自画像并不占多重的分量,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画都是在画自己,没必要把一个真实自己的形象放到画面里。
在早期的作品里,更多时候张晓刚会把自己放在环境里,只是群体中的一员,就像“大家庭”系列里的每一张面孔,没有特征也没有情绪,只是群体记忆中的一个小分子。张晓刚最知名的作品总给人这样的感受,但在那之外,他的梦魇、迷茫、失落、激烈、绝望与所有人一样,他把这些画在了更自我的“日记”里。

《蜉蝣日记:2020年2月22日》,纸上油画、拼贴,54×73厘米,2020年

张晓刚喜欢写一些碎片性的文字,像日记那样,信手拈来随便记几句。画画也是,他喜欢画日记体,或者叫手记体——并不是耗时耗力的大尺幅创作,都是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片段。他的第三幅自画像,就隐藏在2020年2月22日的《蜉蝣日记》中,人物被一个钟形的玻璃罩罩住,隔绝了外界。
想画《蜉蝣日记》大概是2020年春节的事,那时新冠疫情刚刚开始。在昆明这个展览之前,这批作品曾首次展出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蜉蝣日记》里的每件作品尺寸都不大,在龙美术馆巨大而空旷的展厅内,显得更是渺小、更像蜉蝣。画面中散落着各种元素,没有明确的主角,远远看去便像大海中一个个不明去向的漂浮物。
其实,日记体的创作方式从1984年就开始了,“但那时自己没有意识,只是一种本能。就像我喜欢把画做成系列的,拆分出很多不同系列,像在写一本本书,在这本书里我只关注这个问题,另一本书就是另一些问题”。
1984年,张晓刚因为喝酒喝多了导致胃出血,从1月到3月住了两个月的医院。“说起来,那也算是一次隔离”,他没跟亲友说,自己去了医院。他把住院生活每天安排得很满,读书、写笔记,后来画了点素描,把生病的感受记录下来。这个感受最直接的表现是幽灵,几乎每一幅素描小稿里都有幽灵,又因为是素描,只有黑白,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墙、白色的铁床,所有的一切就是一场白色的噩梦。那段时间他总想着生与死的事情,又看了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于是就把幽灵画作死神,还画黑白幽灵的对话,一个象征死亡,一个象征生命。那段时间他画了16幅小稿,是那时候内心最阴暗的东西,却也处处透着无助。出院后还陆续画了一些,将近一年后,张晓刚恍然意识到,当这种对内心底部角落的探索到达极限的时候,必须要从深渊里爬上来,是《禅与心理分析》那本书拉了他一把。后来,他把用油画再创作的这些“幽灵”,叫作“充满彩色的幽灵”。
1992年去德国之前,张晓刚又画了“手记”系列,这个名称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艺术批评家黄专曾写道:“这个借用也许是暗喻这时艺术家自己牢狱般的心境。”张晓刚说,总有很多人问他画中的各个元素是什么意思,有些元素用得多,成了他的符号,有时候他就像拍电影选演员一样,在自己的素材库里选取素材,做日记体更是这样的方式,本能地书写。2020年,到了《蜉蝣日记》的时候,他则更清晰地知道要画一套东西,彼此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连贯性的。对自我的认知,是艺术家永恒的命题。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36期






排版:初初 /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落马官员家中找到100多斤房产证从文科到理科,从教育技术到人机交互,跨专业的路上磕磕绊绊,而我坚守本心黑夜的价值就在其本身,而非需要白天来验证|十三邀x张晓刚上海青浦大观园挑战英国文学中的巅峰,品读莎士比亚经典悲剧《麦克白》!张晓霈被提起公诉!商汤绝影王晓刚:未来一两年是智能汽车突破关键期,大模型是基础 | MEET2024悲剧!Chatswood华男失踪数日,警方在灌木丛中找到其尸体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好的公寓女性形象管理课:让你找到自己最佳的形象定位,轻松变美Erich Segal [love story], why famous?找到自己的编制厉害!29岁亚裔女子"勇闯好莱坞",从代课老师到自行创业年赚已超60万温柔重现,缓缓秩序中找到自己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迁徙计划·从文学到影视” (LPP)工作着是美丽的吗?金融圈突发!张晓辛被查出门问问李志飞:大模型下半场,要找到自己的灵魂|Z Circle巴黎巴士与地铁详解毕业后,我用2年才找到自己的职业之路!城市里的钓鱼人,在路亚赛场上找到自由财经视频|对话张晓晶:中国经济仍大有可为打造海口绝美地标,他总能从自然中找到建筑的更多可能性 | 对话藤本壮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全垒打之书张晓霈被提起公诉张晓燕:金融领域正迎来大语言模型的巨大机遇被控受贿6934万余元,张晓霈受审!纽约张晓宁刺杀华人律师案,法官说:给你最后一次认罪的机会...小说:兰欣与乌茶 33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重塑基本盘,从新商业平衡中找出路食品科技|故宫食品李晓刚:文化创新+营养科技,激活国潮食饮新动力从洗碗工到斯坦福教授,“AI女神”李飞飞谈逆袭:找到自己的“北极星”最重要专访中国音数协秘书长敖然:数字音乐行业需要在争论和交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路人抱怨闻到恶臭!佛州警察在仓库中找到"失踪7天四宝妈"腐尸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找到自己的优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