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映就被抵制,全网跟风骂,这新片冤不冤?电影2023-11-24 04:11还没上映就被骂上热搜,这恐怕是片方始料未及的。上个周末,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吐槽帖,在微博上收获了几十万转评赞。而另一边,编剧亲自下场和网友互撕,言语失态,又掀起了网友新一轮的恶评。一场关于电影的讨论,逐渐偏离电影本身,演变成骂战和性别对立…乌鸦去看了点映,先说结论:电影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被人说“很烂”,这是不客观的。如果你想看一篇跟风骂的文章,那么现在就可以关了页面。但我相信,点进来看的大多数,还是想听点理性的声音,引发一点不一样的思考,那么,请您接着往下读。网友针对《我本是高山》的吐槽,主要集中在这几个点:其一,胡歌饰演的早已去世的张桂梅丈夫,在片中几次出现,给人感觉张桂梅坚持办学,是为了继承丈夫遗志。其二,片中描绘一名女学生的母亲酗酒,但现实中,是张桂梅的一名女学生的父亲酗酒。其三,电影故意丑化女性角色。丑化女教师,安排一对情侣支教,结果女教师吃不了苦跑了,男教师却留了下来…丑化女学生,表现女孩不学习,贪玩、逃学、逛街,上课睡觉不看书…关于前两点,我有些补充看法。张桂梅的传记电影,丈夫能不能出现?我认为是可以的。丈夫病逝后,张桂梅在办学之路上孤军奋战,有时不被理解,感到孤独,思念丈夫也是一种情绪的排遣。在以往的纪录片里,她也曾说过,自己在丈夫去世后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岁月,但这些都被大家弱化或者选择性忽视了。能看出,导演这样安排剧情,是想展现张桂梅刚毅之外,柔的那一面,想让她回归“人性”。事实上,张桂梅丈夫董老师的几次闪回,加起来只有几分钟,但依然让观众产生了误解…客观来说,要拍张桂梅的精神支柱,非常困难。张桂梅无疑是有信仰的人,她信仰共产主义,以江姐为榜样,她的精神支柱当然不是男人。但正因为信仰如此崇高,在当今社会如此稀缺,越发难拍,很容易就会失真…而电影截取的,又是2008-2011年创办华坪女高之初的故事,省略了她如何决定深耕教育的初衷的表达。此外,电影中也呈现了张桂梅佩戴党徽、带领老师入党宣誓、和学生交流《红梅赞》等情节…只是这些没被广泛讨论,被误认为是缺失…其次,酗酒男家长改成酗酒女家长的操作。正如一位网友说:农村喝农药的妇女都比喝酒的多。确实,我们见过农村大把酗酒打老婆的男人,却很少看到酗酒的母亲。尽管有细心的网友找出来,此前张桂梅的采访里确实有酗酒的妈妈…可能故事来源确实是另一个真实案例,但网友们认为不符合大众认知,这个情绪也可以理解。其实,电影中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更贴合大家认知的母亲…只能说,这确实是电影的一大遗憾。而关于第三点,丑化女教师和女学生,我认为并不成立。女教师来自城市,因为男友的教育理想才来支教,你可以说编剧的安排有点刻板印象,但不能说是恶意丑化。她愿意支教,实实在在地吃那份苦,实属不易。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她是和学生同吃同住的,学生半夜起来上厕所,会先叫醒她。她选择离开,直接原因是张桂梅提出“女教师不要穿裙子,老师爱打扮,学生哪有心思学习”,以及要求老师们放弃周末、放下婚恋等个人的事,专心教学生。女教师有错吗?我不认为她的选择有什么大问题。在城市里,尊重个性,提倡穿衣自由,拒绝996,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价值,这个女教师坚持的东西没错。但自由和选择,对山区女孩们来说,太奢侈了。要先想办法考出去,才能谈自由,这就是现实,也是张桂梅践行“铁血”政策的基石。包括故事后面另一位女教师怀孕、孩子生病要请假的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之前《人物》的报道里也有提到,去张桂梅学校的志愿老师,因为理念不合,去了17个走了9个,还有一个怀孕的老师,因要顾全家庭,也和张桂梅关系疏远了…导演通过体现这些冲突,正是要展现现实中这两种理念的碰撞。华坪女高升学率的背后,是从校长、老师到学生,奋不顾身加班加点、拼命学、往死里卷,是学生牺牲了个性,老师牺牲了家庭、校长牺牲了健康…这真的很难,很不公平,但不这样,女孩子们不会有出路。而没有升学率,女高不会被大众看见,更不会有更多的家庭愿意把女孩送来,学校办不下去…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这个冲突的呈现,我觉得恰是电影的深刻表达,是优点,不是缺点。至于说电影描绘女学生不学习、逛街,网友质疑:她们哪儿来的钱逛街打游戏?她们怎么会不爱学习?确实有几个人打游戏、吃路边摊,学生里有几个条件没那么差的,也是正常的。电影也呈现了在小卖部里蹭电视看的,还有逃出去打工的…而女生在课上睡觉不听讲,这怎么就不真实了呢?认为山村女孩天然渴望学习,认为生活困苦的孩子天然就勤奋努力,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刻板印象吗?现实中,大量女生辍学,正是因为她们成长环境差,她们不知道努力考学是长线投资,没有大人教导她们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她们当中,认为出去打工才是王道的,大有人在。现实如此,恰恰凸显出华坪女高的可贵,而这也是华坪女高办学的一大难处。看过电影的观众,大多都肯定片中山月、山英这对姐妹的故事线。特别是山英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素人小演员选得不错,演得好,她的故事更发人深省。张桂梅“打捞”了山英很多次:她逃学去打工,被张桂梅从工地上提溜回来,告诉她:你工地上搬砖一天挣50块钱,没志气,上了大学去城市工作,可以赚更多的钱;山英的姐姐辍学结婚了,彩礼拿来还债了,张桂梅怕山英的父兄再把她卖了,花了800块钱将她“赎”回学校;后来姐姐被家暴致死,山英伤心绝望,辍学打工,张桂梅又去火锅店劝她回来;高考前夕,父兄上学校抓人,张桂梅和老师同学,再次挡在她前面…几年求学反反复复,山英一直是犹豫的。她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想未来,甚至她不热爱学习,即使知道考不出去就要回家结婚生孩子,她还是懵懂的,茫然的,有点听天由命…直到最后,得知自己考上了大学,她才在那一刻体验到,自己的命运真的被改变了,她激动地大喊…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改变一个觉醒意识淡薄的孩子,是这样的难,很多时候要靠大人去推,去托举…点亮一个女孩心中早已熄灭的那盏灯,需要多少人锲而不舍地努力。张桂梅的故事,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此前我们已经看了太多刷屏的报道,还有不少纪录片…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要怎么拍才算好?重复那些大家知道的信息,会被说“不动脑子”。改编发挥、艺术加工,尺度到底如何把握?一不留神又会被批评是“乱改”…看了电影之后,我觉得主创是有想法的。电影想要呈现一个复杂的张桂梅,而不是被供上神台的完美张桂梅。她是强悍的,但也会脆弱,会感到孤独…她要求女生们剪头发时,骂学生不求上进时,冷酷严肃,言语犀利,但关心她们时,递上一瓶牛奶,塞上一叠饭票,给孩子量身高…她不满意女教师在节骨眼上怀孕生子,但下一个镜头,她帮忙带孩子,她抱着孩子在校园里转悠,是个慈祥的奶奶。她强硬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温柔的心。电影还想要呈现教育的复杂性。教好一个女孩,不仅仅是提高分数,更是陪伴、是唤醒,让她们找回自信,敢有梦想,有能力拥抱未来。电影中我认为最燃的一幕,是张桂梅发现,女生们成绩虽然提上来了,却不敢报考好大学,大多填了专科院校,她们不敢想…于是,她和老师们带着女孩们一起爬山,看日出。然后指着远方告诉女孩们:翻过这几座山,是四川大学,翻过那几座山,是云南大学…一千多公里外,可以看到海,那里是厦门大学,两千多公里之外,是首都北京…听着老师的话,孩子的眼睛亮了。我们轻易可以抵达的地方,是山里女孩们不敢奢望的远方。城里孩子可以花钱游学,感受名校,山里孩子没条件,老师就用不花钱的方式,鼓励她们做梦:你们都可以!即便早已知道华坪女高的种种故事,依然会被这样的瞬间打动,因为够赤诚,够朴素。电影《我本是高山》当然有不少遗憾。但如今,网络舆论已经演变成无法理性探讨,非此即彼的骂战。电影本身被抹去,一小段情节被截取出来,不断转述,随之变形,情绪被无限放大,没看过电影的人跟风谩骂…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之下的今天,我认同任何电影都可以用女性主义的尺子去量一量,片方应该虚心接受批评指正。同时我也认为,不了解电影的全貌,就没有发言权。那些槽点,到底是电影的大问题还是小瑕疵,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否定他人是容易的,情绪宣泄是容易的,走进影院观看电影,给一个公允的评价,是困难的。而理性客观,在任何时代里,都是稀缺的。期待电影正式上映后,有更多关于电影本身的探讨。因为这个题材太重要了,弱势的山村女孩们值得被看到,为她们默默付出的教育者们值得被看到。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点亮“”,她们需要被更多人看见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