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部电影还没上映就被骂翻了——
《我本是高山》。
电影由海清主演,改编自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人真事。
自立项官宣就颇受期待。
谁知开启点映后没几天,差评如潮。
拖着数次死里逃生的病体,托举着女孩们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她心怀大爱,而又坚韧刚强,事迹震撼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影片便摘取了张桂梅从创校,到送走第一届学生这段人生经历。展现了大山女孩的生存境遇,也呈现出女高创办过程中的艰辛。从而塑造出张桂梅校长,乃至女高教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但观众的不满,也正是来自于电影想做的,似乎都没做好。为了坚持办学,张桂梅(海清 饰)只好求领导、逼老师、拉学生、劝家长。张桂梅一度不被理解,遭人背后议论「老妖婆」「谁会要这种女人」。性命垂危之时,张桂梅恍惚又看到已故爱人,想上前握住他的手追随而去。
再比如,工作支持。比起阻挠,张桂梅得到更多的是政府对女高工作的鼎力相助。确实,张桂梅起初调职到华坪,是为了转移丈夫去世的痛苦。
但目睹过真正的贫穷以及大山女孩们的生存境况之后,她意识到自己的局限。
华坪县政府与人民对张桂梅的帮助,也让其深感人情暖意生出感恩之心。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让她决定担起责任。
好友相伴、老师互助、乃至整个社会的帮扶,都是张桂梅坚守的理由。
连病重时,她想的都是预支丧葬费用于办学。
柔情之外,女性也有胸怀和大义,有强悍的精神力以及坚定不移的信仰。
大众眼中,张桂梅便是这样一个极致的珍稀例子。
因而,对她的窄化,就成了引发众怒的「丑化」。
酗酒家暴的女人、吃不了苦负气离开的女老师、去网吧的女学生……不只是性别,连创作者对山区贫困现状的了解程度也被诟病。朴素与倔强写在脸上,与现实中的女高同学一般,有一股杂草般的生命力。女孩之间的命运共生,也让她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彼此的处境。但话又说回来,可惜之处也正是这样的细碎闪光点挽救不了主线的失真。看过了张桂梅校长所有采访资料,只求呈现得更为真实有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反馈仍不尽如人意,确实值得找找原因。
就像「亡夫」桥段,是将柔情与被爱错当女性精神力的全部。但本质上,这暴露出的是剧作上的问题,是对人物动机挖掘不到位。张桂梅的心路历程的阶段性变化、丰富的面向,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展现。利用回忆亡夫这样的桥段不断煽情,只是最偷懒的手法。又像「酗酒家暴母亲」话题,目前大家争论的是人物原型的性别。但这同样暴露了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偏差问题。片中,张桂梅校长找到酗酒母亲,将其带到女高给了她一份食堂阿姨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女儿安心读书,又有女性互助桥段,也能体现出张校长的大义。
然而问题在于,现实中张桂梅的「救三代人」,是这个意思吗?「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是个姑娘她就丢?她不会。」即,女性如果受了教育,那么将来不会倾向于堕女胎、抛弃女童、阻止女儿读书。而受教育女性的后代,观念上也会潜移默化,继而对下一代起到正向导向。
这样格局打开的深刻洞见,显然无法通过「拯救酗酒母亲」如此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就像前文中提到的,电影里将张桂梅与领导、教师、甚至学生设置成对立形象。但问题就在,当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例子过于极端,反而限制了格局。创作未剥离张桂梅的圣人之名,探索到她真正的内心世界,将其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结论先行命题作文。加固了她的金身只为将其捧得更高更煽情,才会落入虚假与刻板。观众不满意片中人物塑造并指出问题,如果是在正常表达观点的情况下,那就属于批评自由的范畴,不该被随意扣帽子、捂嘴。更何况,今年早些时候网上就掀起过大范围的讨论,指出影视改编中的「男锅女背,女冠男戴」现象。而当改编的对象轮到人人敬仰的张桂梅时,落差带来的愤怒、失望情绪更会放大无数倍溢出。整个舆论事件本身,其实是长期的不满情绪累积达到临界点的一次爆发。如果创作方能真诚而耐心地回应,利用好影片宣传期的发声机会,未尝不能缓和焦灼。但不管是部分网友未看电影恶评先行,还是主创傲慢回应观众,都无利于电影本身,也无利于大家共同的初衷。
其实,不止是《我本是高山》。
另一部取材自女性榜样樊锦诗女士人生经历的电影《吾爱敦煌》也引发争议。
相似的,作品质量和宣发都不尽如人意。
甚至放眼国外,女性传记片同样佳作甚少。
同是取材自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的人生经历。
纪录片与传记电影口碑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这差评,竟也与内娱如出一辙。
缘何如此?
客观上,传记片确实没有纪录片的真实加持,也没有纯粹剧情片更大的艺术化处理空间,发挥空间较小。
特别是对于女性传记而言,创作者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禁锢,还有性别观念上的革新。
一个吊诡的现象是,一方面大众女性意识提升让女性话题频繁被讨论。
另一方面,动辄打着「女性力量」实则是花样厌女现场的电影频频被骂爆雷。
创作者和以女性为核心观影人群的观众,在观念上总是错位割裂的。
若是创作者不能去除傲慢跟上观众,那再先进的榜样,再珍贵的素材也会被一个腐朽的脑子毁掉。
宣传文案似将女性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框束在了母亲身份和生育行为之上。就已经被指歪曲「拯救三代人」的原意,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高素质的女孩一一高素质的母亲一一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鱼叔想拿一部优秀的女性传记片给大家举例,发现例子确实太少。
只好转向男性传记,还要有相似共通的强大精神力与号召力。刚好,鱼叔写过被誉为最成功的传记片之一的《甘地传》。
一个大众臆想中的圣雄,被还原成一个熟知政治规则,同样有恐惧、有失控、有怀疑的活人。
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是糅杂了个人信仰、政治考量、以及走遍印度后的切身实践才得出的自由之路。
教科书里的圣人,说到底也只是个人。
只是做常人不能及,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成了超常之人。
相似的,在张桂梅许许多多接近神化的报道中。
我最喜欢的,反而是那些最不「崇高」的部分。
家访路远,她会骂脏话。
回回借别人的车跑山路,是为了不用学校出油钱。
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是不是对我的老师有点太不公平了。最高兴的,还是收到捐款的时候。
甚至忍不住发出尖叫,直祝愿打来电话的教育局长身体健康。
她这么拼命,其实也会想休息,想找到停下的节点。
甚至一度跟好友打电话哭诉,说「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死掉了」。
难受、恼火、无奈,有感于贫困的现状和自己能力的有限。
《甘地传》开场,有一段拍摄传记要义。
用来结尾,算是应景。
你看,开始的开始,是了解。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用一个故事说完。
无法逐年逐月地叙述,无法钜细靡遗地呈现出来。
只能忠实记录其精髓,设法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助理编辑: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