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本是高山》引发争议,观众不接受一个人性的张桂梅?

《我本是高山》引发争议,观众不接受一个人性的张桂梅?

公众号新闻

 观众对于电影的批评,并不是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他们原本的立场出发、从他们心中已经确定了的张桂梅形象出发。

作者丨李愚
媒体评论员
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将于11月24日全国公映。电影于11月17日至11月19日,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启超前点映,本意是通过口碑发酵,让电影收获一个好票房。不料,这一波点映不仅没有将电影票房点“活”,反而让电影陷入巨大的争议之中。
网友批评电影,编剧失态回怼网友,“中国电影报道”也站出来发声,试图平息纷争,同时表达了对电影的力挺,表示“真诚的沟通,对每一部中国电影、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有好处。但如若是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回“六公主”发话也不好使了,反而被视为电影的“同路人”,电影的争议愈发难以收场。
归纳起来,《我本是高山》主要遭到两种视角的批评。
一种是女性视角。一些观众认为,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多多少少都有点“负面”,比如女学生被塑造成贪玩、逃课、不想学习;原型中酗酒的父亲,变成酗酒的母亲;不理解张桂梅的女教师,背地里贬低张桂梅;就连张桂梅,也被刻画得“不近人情”——比如她因女教师怀孕或孩子生病请假而大为光火……
这部分观众质疑的是:一部讲述一个伟大女性帮助女学生走出困境的电影,为什么把女性角色刻画得这么不讨喜?
另一种是信仰视角。在这部分观众看来,张桂梅校长办女校、拯救女学生的根本动机或信仰源泉,被电影塑造成了因病去世的丈夫。在张桂梅办学过程的每一个困难时刻、在她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张桂梅脑海里闪现的都是与丈夫温馨生活的影像,是丈夫对她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
这部分观众愤慨的是:为什么把一个基于伟大信仰的故事矮化为基于爱情的故事?
所以,《我本是高山》这部原本预期中会受到女性观众欢迎,也能够影响主旋律目标受众的电影,同时遭到这两部分观众的指责。他们的指责出发点不一样,却又殊途同归——不满于电影对于张桂梅的塑造,认为电影“贬低”了张桂梅,甚至以此怀疑主创者是否动机不纯。
但从电影创作的幕后信息可知,主创者恰恰是出于对张桂梅的敬意,才创作了电影。《我本是高山》开机于2022年10月,在杀青后能够以比较快的速度与观众见面,显然在内容过审方面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波折,推进得顺风顺水。也就是说,电影的立场与倾向是没有问题的。
由此,电影的改编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议性的桥段,不是主创者立场“歪”了;相反,可能是主创者太想去“迎合”观众了。
比如,为什么电影开篇要刻画女学生厌学和逃课?是为了凸显之后的女性觉醒。为什么要把酗酒的父亲改为酗酒的母亲?为的是凸显之后的“Girls help Girls”。为什么刻画年轻女教师对于张桂梅的不理解?为的是凸显张桂梅义无反顾的坚持和坚守……
每一个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批评,最后绕回来,主创者的本意都是凸显女性视角。但它想要“先抑后扬”,然而在“抑”的时候用力过猛,最后“弄巧成拙”。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电影各种正能量的元素并无缺席,张桂梅的信仰也得到烘托。编剧之所以大量加入张桂梅丈夫的内容,为的是让信仰叙事拥有更多“人性化”的底色,试图去呈现张桂梅“圣人”形象之外那些脆弱、柔软的部分。
尴尬的是,对于信仰叙事的追随者而言,张桂梅的形象就是“圣人”,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牺牲“小我”、甚至没有“小我”,她只有“大我”。编剧的本意是试着去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伟人,但这种学院派的人物塑造方法,在一些观众面前失效了。
编剧对于观众差评的回应,诸如“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显然是失态的,也让电影的口碑雪上加霜。
但观众若是因为电影的一些“瑕疵”,而认为电影的主创者“其心可诛”,显然也有些上纲上线。
准确地说,主创者并无恶意,他们只是“天真”地以创作一部电影的心态去拍摄张桂梅,但他们忽略了张桂梅的“特殊性”——这是一个真实的、拥有广大民众基础、健在的、伟大的女性,不同人在张桂梅身上有不同的立场寄托。
编剧很努力地想讨好两方面的观众,反而“背离”了公众心中的张桂梅形象。

不过,这种“背离”,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权利。说到底,《我本是高山》虽然基于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但它是一部文艺创作的电影,而只要是文艺创作,编剧和导演就有虚构的“特权”,他们有权去刻画他们心中的“张桂梅”。
电影的筹备花费了两年时间,主创者实地拜访了丽江华坪女高,阅读了几乎所有关于张桂梅的资料,电影的拍摄也得到了张桂梅的首肯。很难说,网友比主创者更了解张桂梅;也很难说,究竟是观众心中的张桂梅,还是电影中主创者刻画的“张桂梅”,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张桂梅。
观众何以认为,电影中的“张桂梅”是不够真实的呢?
由此可见,围绕《我本是高山》的争议,实质上是观众与主创者对于“张桂梅”的定义与想象出现了分歧。观众对于电影的批评,并不是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他们原本的立场出发、从他们心中已经确定了的张桂梅形象出发。
当公共事件的讨论走向了立场决定论,往往也就走向了自说自话、上纲上线、一地鸡毛。
说到底,对于一部电影的讨论,还是应该回到电影本身,它终究就只是一部电影。虽然,任何改编自真人故事的电影,难免会有伦理等层面上的争议,也直接关涉到对真人的评价是否公正客观,但一切仍可以回归到电影本身。如果电影对于人物的塑造基于真实材料、也合乎逻辑,那么电影中塑造的那个人物就是成立的,人物不必等同于真人。
故而,对《我本是高山》的评价,也应该回归到电影关于“张桂梅”的塑造是否立体、可信,而非“张桂梅”是否与报道中的张桂梅一一对应。毕竟,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新闻报道或宣传。
否则,立场先行地在电影中寻找“立场”,那么争论的不是电影、争论的形式也不是文艺批评,而是自我立场的又一次声张与扩张而已。这样的争论,是失焦的,也是内耗的。


硕博脱单,用理想岛!

截至2023年10月,硕博自助相亲平台,理想岛VIP注册用户超12万人!其中,来自985及全球百强高校用户占80%

理想岛VIP核心功能是搜索,想找什么样就找什么样。

关注公众号后,可直接登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理想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我本是高山》暂仍未开分UCL又搞事情!部分专业不接受ESL抵雅思,不接受雅思单科重考?!从万众期待到万人唾弃,《我本是高山》到底做错了什么?姜文: 愛琢磨, 軸與楞, 較真\\對得起我的功夫給觀眾的禮物?《我本是高山》:“好老师改变学生命运”的故事放在中国为何悲壮?什么冬梅?马什么梅?波兰不接受一个!黄建新:你的电影不喜欢观众,观众怎么会喜欢你呢?《我本是高山》的争议,仅仅是性别问题吗?《我本是高山》被群嘲?真实的张桂梅,早已看哭无数人……上海七宝古镇,焕然一新不收现金?Coles自助结账引发争议,网友怒批歧视!你的收入达标吗?"六公主"回应《我本是高山》争议张桂梅的学生考上了军校,还勇夺“三冠王”!《我本是高山》陷入巨大争议:谁在讨伐?谁在辩护?抛开《我本是高山》舆论风波,我们想聊一聊电影创作本身!澳洲对外国购房者额外征税引发争议,澳政府辩护:此举为增加政府收入希腊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圣德米特里教堂中秋《我本是高山》,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那些“细节”?张桂梅,官宣了显眼包UCL又飘了:2024计算机新增测试,语言不接受ESL,不接受同系申请多专业!卖情怀的TVB,观众不买账了《我本是高山》引争议,导演回应“酗酒母亲”《拿破仑》??《我本是阿尔卑斯山》!!新闻第87期 |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引发争议,车浩、赵宏等教授评论汇总《我本是高山》被骂得冤吗?泪奔:我本是高山!“张桂梅”最新电影引热议,背后细节曝光:永远不要站在高处,对别人的苦难指手画脚张桂梅,官宣了。《我本是高山》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要矮化张桂梅?张桂梅原型电影《我本是高山》的问题在哪里?澳洲驾驶新规,自闭症司机陷法律困境!新规引发争议,隐瞒或罚近$1万!张桂梅等,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