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本是高山》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要矮化张桂梅?

《我本是高山》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要矮化张桂梅?

公众号新闻


来源:每日怡见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11月24号才正式上映,但是这部电影在网上的舆论已经完全的翻车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实故事,由海清领衔主演。

主角的名字,就叫张桂梅。

这一点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你的主角名字叫李桂梅,李桂芳,你演的是类似张桂梅的故事,然后你再进行适当的改编,这也可以的。

但问题是你现在主角就叫张桂梅,而张桂梅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还有二十大代表,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十三届副主席。

全国人民都知道张桂梅的故事,那么这种人物传记的电影你就不能再瞎拍了。

你可以给她加几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奇闻轶事来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不能马虎。

这是一条红线。

说了这么多,朋友们一定很好奇,《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里面到底有哪些地方歪曲事实了呢?

主要有三点,第三点我放到最后讲,因为那是最关键的部分。

第一:

电影中,有一个学生的母亲酗酒,可在实际情况中,酗酒的是父亲。

对此,主演海清在成都路演时回应了这个争议,她表示,在前期采风中确实发现了类似情况,但选择了这个形象是为了展现张桂梅老师不仅对孩子的救赎,也是对母亲的救赎。

导演也回应说:他在实地调研中看到了更加不堪的情况,与电影画面相符。

这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大山里面的女人酗酒?还说已经实地调研过了?

不好意思,我倒是找到了一份资料。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06年10月第14卷第5期的一份统计报告。

统计的是云南省部分居民男女之间的饮酒频率。

假设我们按照最高的每个月大于等于21次的喝酒次数来作为统计依据,将其定义为“酗酒”的话。

那么男性是17.31%,女性是0.62%,28倍的差距啊。

请问导演的实地调研是在哪里做的呢?

明明是父亲酗酒,可为什么要改成母亲酗酒呢?

我看到一种说法,因为想要去欧洲拿奖,而女性酗酒要比男性酗酒更能引起评委的同情。

毕竟一个女性对另外一个酗酒女性的救赎,这可太政治正确了,拿奖的概率当然要高上很多。

第二个歪曲事实的地方呢,是一帮女生贪玩,逃课去逛街,去网吧,然后海清所扮演的张桂梅跑去苦心劝导她们要好好念书啊之类的。

这种桥段,简直太老套,太烂了。

而且,我还用两个字——恶劣来形容它。

因为一旦你播出之后,这会对山区哪些女孩子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啊?

大家会怎么想?噢,我们捐款给山区的女生,原来你们都不好好念书,都是去逛街,去网吧的啊,那我为什么还要帮助你们?

这种桥段拍出来的意义在于:为了过分的突出主角,而去抹黑这些配角,贬低这些女生。

可实际上,现实中大山里的这些女生,她们不去学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要帮家里面干农活,有的是因为重男轻女,家里面不让她们念书,让她们退学嫁人。

这才是真相啊。

可是导演却要故意拍成这个样子,无非就是为了塑造一些比较“坏”的灵魂,然后继续让海清所扮演的这个张桂梅老师去救赎她们。

当然了,最关键,最扭曲事实,最让观众们无法接受的是第三点。

现实中,张桂梅老师为什么要扎根大山这么多年,创办女校,一直支撑自己到现在呢?

她在获得了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之后,上了央视采访之后。

主持人就问她了:

“一直支撑着您是什么东西?”

张桂梅斩钉截铁的说:

“是我们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

是的,就一句简单的“共产党员的信仰”,就能一直支撑张桂梅到现在。

可是在电影里呢?

居然将将张桂梅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改成了对她那位死去丈夫的怀念。 

并且,电影中还不断的闪回她对于胡歌所扮演丈夫的回忆杀。

于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我们没有看到。

我们只看到张桂梅对于她丈夫的思念和回忆,是因为她对于丈夫的爱情承诺,才会支撑她创办学校,一直坚持到现在的。

从一个拥有着坚定信仰的神,变成了一个儿女私情的凡人。

咱并不说不能有儿女私情,而是你每一部电影里,都要这么搞,都要加入男女感情,这也太庸俗了吧?

但是想过没有,为什么编剧们非要这样改,非要改的如此庸俗呢?

非要将一个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神”,变成一个凡人呢?

有两点原因。

1,编剧们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人就怎么可能为了信仰就坚持这么多年呢?这一定有别的原因啊。

什么原因呢?

那咱们就得从人性入手了,写她和丈夫之间的回忆杀,写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和承诺。

 这些新一代的编剧们他们就非常喜欢从人性的角度入手,这也是从国外学习来的。

你看国外的电影,经常出现很多精神病,人格分裂这种,一开始电影里面是两个主角,结果演到最后你才发现另外那个主角居然是他想象出来,是分裂出来的另外一种偏执型人格。。。

2,编剧们不光自己不相信信仰的力量,他们还觉得咱们老百姓,咱们观众们也不相信。

所以啊,他们就觉得:如果我拍张桂梅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才坚持到现在的,观众们会不会难以理解啊?

所以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便于这部电影的推广,他们就改成了这个样子。

可实际上啊,这么一改,把整部电影的内核和本质全都丢掉了。

还是我开头说的那句话:如果你拍的主角叫李桂梅,李桂香,这啥问题都没有,你可以拍成一个类似张桂梅的故事。

但你就是不能让主角叫张桂梅。

因为一旦主角是张桂梅,你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张桂梅的故事来拍。

张桂梅为什么会在12年行走11万公里,走访1552个贫困学生家庭?

张桂梅为什么会把全部的奖金,捐款,大部分的工资,累计150万,全都用来帮助女高贫困和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


难道这都是因为她对丈夫的思念吗?

胡扯!

看到上面的那几行大字了吗?

女高是孩子们的一个家,更是孩子们梦想起飞的基地,助孩子们起飞的是党和人民。

——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

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要拍出来的内核啊。

共产党员。

光是这四个字就能概括一切了。

可是这些编剧们,所谓的文艺界人士,他们打心底里就不相信一个人的信仰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所以才会有大V罗昌平嘲讽冰雕连,才会有人质疑雷锋,才会有笑果house侮辱军人。

一群没有信仰的人,永远想象不出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他们也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信仰。

所以,他们才会担心观众们无法理解,才会刻意的加入男女私情,胡编乱造。

我记得张桂梅曾经说过一段话。

这段话,被她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她说: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这才是张桂梅坚持这么多年,真正的动力所在。

这才是时代楷模真正的心声。

九死亦无悔啊!

可惜,有些人永远都理解不了。

既然他们无法理解,只想着蹭热度,赚快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去看。

因为你所贡献的电影票,不会让他们感动,只会成为他们下一次继续矮化共产党员的基础。

他们会觉得:我就说吧,共产党员的信仰观众们无法理解,他们果然还是比较吃儿女私情这一套,要不,下一次换几个流量小生来试试?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日记本的故事《我本是高山》被骂得冤吗?抛开《我本是高山》舆论风波,我们想聊一聊电影创作本身!从万众期待到万人唾弃,《我本是高山》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本是高山》的争议,仅仅是性别问题吗?"六公主"回应《我本是高山》争议《我本是高山》,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那些“细节”?“张桂梅”最新电影引热议,背后细节曝光:永远不要站在高处,对别人的苦难指手画脚《我本是高山》引发争议,观众不接受一个人性的张桂梅?石正丽的更危险毒株致死率90%背后隐藏什么《我本是高山》被群嘲?真实的张桂梅,早已看哭无数人……张桂梅,官宣了海清演了张桂梅校长,在热搜上被骂惨了!2023坦桑尼亚Safari 之旅( July 31, 大规模角马渡河)张桂梅事迹改变电影之争真相或许比想象的更。。。。什么冬梅?马什么梅?《我本是高山》暂仍未开分看完张桂梅现状,想哭《我本是高山》:“好老师改变学生命运”的故事放在中国为何悲壮?泪奔:我本是高山!张桂梅原型电影恶评如潮,海清被骂惨,到底是谁错了?不需要任何演绎,张桂梅的故事本身就足够伟大《我本是高山》引争议,导演回应“酗酒母亲”张桂梅没救出来的女孩,沦为「廉价子宫」张桂梅等,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我本是高山》陷入巨大争议:谁在讨伐?谁在辩护?《拿破仑》??《我本是阿尔卑斯山》!!昨天发了一个军事题材的冷笑话张桂梅的学生考上了军校,还勇夺“三冠王”!张桂梅,又引爆了热搜张桂梅,官宣了。张桂梅,差点被他们毁了张桂梅原型电影《我本是高山》的问题在哪里?张桂梅事迹改编的这部电影有多催泪?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