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药才能睡着的孩子,别让他们重复汉斯的人生
据调查,2022年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达15%~20%,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需社会重视。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这些数据,无形中也佐证着重点学区家庭们可能面临的现状。
生活中的困境,往往可以在阅读中找到更多的答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曾经写过的一本融入过自己人生经历的小说《在轮下》。小说主人公汉斯就是一位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恐惧自己会被命运的车轮抛下而产生抑郁症的少年。通过深度阅读这本书,我们能了解到孩子抑郁的一角。
因承受过度的期待
恐惧被落下而学习
小说《在轮下》中,主人公汉斯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聪慧的头脑,这让他在所在的小镇出名,也让一直平庸生活的父亲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当时,除了在小镇做工,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州试进入神学院,沿着这条道路再前进,直到成为人生胜利组。
从此,汉斯没有童年,他不曾像同龄孩子一样玩闹过,甚至都没有认真看过一眼上学路上的景色。他作为小镇唯一有机会的考生,受到整个小镇校长、牧师等各类人的重视。
汉斯每天上课上到四点钟,紧接着是希腊文课,然后是拉丁文等课程的补习,另外还有每星期两次晚饭一小时的数学辅导课。为了不让精神负担过重,汉斯每天早上在学校上课前一小时还需要去听坚信礼的课。
这样下来,他每周只有周二和周六能在十点前把作业写完,其他几天则要到十一二点,在终于到来的周日,他也被极力建议阅读一些学校没有的作家作品,练习和复习语法。
虽然他的求学道路上,校长不停和他说学习要节制、要劳逸结合。但当所有人的期待压过来,他不再有真正的休息,他不再能去钓鱼,这曾是他最爱的活动,父亲带走了他心爱的兔子,也剥夺了他的娱乐时间,他终于成为一台“学习机器”。
好在努力有回报,他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神学院,但当他终于以为可以在暑假休息时,校长又及时地出现,提醒他提防成绩退步。他的暑假时间又再次被填得慢慢当当,其实这个时候,精神问题已经发生——他不再拥有放松的能力,哪怕他终于有时间在假期休息,他也会觉得不安心、哪怕去到钓鱼的小河边,他拿起钓竿也觉得头疼,只能坐在河岸边发呆。
“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这样的教诲不时会从他的耳边传来,一直指引他进入神学院,症状变得更差……
最终,他终于撑不下去了只能被退学回到小镇,被同乡戏称是一名“上过神学院的钳工”。所有人都奚落他,只觉得他太过脆弱,他不学,神学院还有那么多学生想考进去,还有那么多人在学。
这篇小说充满了与现实的互相印证,是作家黑塞的自传风格小说,去神学院前,那也是黑塞的生活写照。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们不只可以了解汉斯的故事,还可以透过汉斯的故事看到每一个抑郁症学生的处境,这是一种环境和心理桎梏耦合而产生的困局。
环境与苛刻的自己
共同构筑抑郁的牢房
我们每个人看起来是在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的家庭、周遭的氛围以及个人汲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才真正构筑了你所在的环境。若这个小环境出了问题,人就很容易生病。
在阅读《在轮下》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内外因的方法去更客观了解汉斯所身处的环境,进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借鉴意义——警惕与避免我们身处和他一样的困局。作为家长,也需要警惕给自己的孩子无意识中构筑这样的环境。
从外因来看,我们能看到首先是小镇人才的选拔制度过于单一,这让汉斯只有苦学这一条路可以走,而当所有地区的选拔制度都如此,汉斯就需要和无数个苦学的汉斯一起竞争比拼,这无形中加重了汉斯的求学困难,让他的处境看似更没有选择。
此外,在苦学的道路上,汉斯的身边没有任何人真的去理解他。“要节制、劳逸结合”变成了一句口号式的话语,汉斯的课程表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他的父亲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甚至包含他的面子,荣耀。小镇的所有智者也期盼着汉斯成功,给他提出各类帮助、辅导,生怕他松懈无法成功。
这样强大的外因压迫下,汉斯无暇再去思考自己的事情,只能为了期待和不跌落车轮继续前进,困境中的内因也被他忽视。
在神学院的时候,汉斯遇到唯一的好朋友海尔纳,当时,海尔纳曾坦言:“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奴役,你根本不喜欢这些功课,也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做这些功课,而纯粹只是出于恐惧,害怕老师或者你的父亲,这样学习,就算得了第一第二又怎样?”
汉斯将自己的课本当成圣物一样爱护,而海尔纳将课本当成草稿子,写自己灵感迸发时的诗句。在海尔纳的影响下,汉斯变了。他对海尔纳说:“我宁愿成为最后一名,也不愿失去你的友谊。”
汉斯在崩溃的边缘终于通过朋友明白了造成自己困境的内因——他是基于恐惧而学习,而不是自觉自愿的。但海尔纳很早就发现环境的问题,一年后就离开了神学院,汉斯只能被动在这样的环境里越陷越深了。
外界的巨大压力,和看似没有选择的声音,给汉斯强烈的恐惧。而在内心,他不具备了解自己的能力,过往的生活经验只教会他如何学习知识,人生被推到此处,汉斯的悲剧已经很难避免。
挖掘自驱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汉斯的时代,或许困境很难避免。但在我们所身处的时代,人才选拔已经变得十分多元,我们都能看到人生的机会很多,社会也给每个人多元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不用一考定终生了。
遗憾的是,从前文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到,青少年抑郁症群体,仍有扩大的趋势。这一时代“鸡娃”的家庭仍旧很多,还没长出坚定内核的孩子们,很难脱离这样看似无法选择的环境。
2023年世界政府峰会上,埃隆·马斯克说,应该在孩子相对年轻的时候,教给他们批判性思维——它就像一堵精神防火墙,当有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时,你要真正思考,这些事是否有说服力,是否真实。你可以学习拒绝那些不真实,或更有可能是不真实的事情,并寻求那些更有可能是真实的事情。
人生不止一条路可以走,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并筑起精神防火墙,理性判断外界环境给我们的信息,捍卫我们想要前行的方向。
在追寻梦想,探寻人生的路上,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也只有以自驱力为动力的前行才能更持久。
写在后面:本文内容来自 C 计划儿童思辨阅读课 L7 课程。课程在阅读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思考工具,让孩子能够在了解文本、故事本身,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处境进行思考和判断。
课程帮助孩子学习结构化思考与表达,使用分析框架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看到问题的复杂性,不因单一问题而冲动决策、行动;
帮助孩子识别思维谬误,避免被煽动、欺骗,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知道自己到底该信什么和做什么……
课程涵盖 7 个级别,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困扰与思维发展阶段,不同级别课程会有不同的主题设计与思维训练侧重,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L1:接纳自我,理解他人
L2:探讨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
L3:理解侦探推理,建立逻辑
L4:畅想科幻,思考道德
L5:了解战争,理解人道
L6:探讨反乌托邦,思考自由
L7:加深自我认知,收获成长
课程 2024 年 1 月 20 号起陆续开课,每个年级仅余少量名额,报名可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更多课程问题咨询请添加全村小助手微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