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叫《晚清改革五十年》,讲的是1861-1911年清帝国的改革历程。作者是腾讯短史记主编谌旭彬,他曾写过《秦制两千年》和《活在洪武年代》,他的书都通俗易懂,观点鞭辟入里,令人印象深刻。
我和谌旭彬私下也是好友,经常一起吃饭,有什么历史问题都向他请教。他历史功底扎实,文字简短有力。我认为,他是国内仅次于张宏杰的通俗历史读物作者。他的这本《晚清改革五十年》在当下的市场也没有竞品,可以说是业界第一。
《晚清改革五十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开眼看世界是不够的,关键得正眼看世界。” 正眼就是用客观理性平等的态度去审视欧美国家,而不是怀着天朝上国的优越感,用中国的逻辑看待外界。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人仍习惯用阴谋论解读国际关系,无法做到“正眼看世界”。
提到开眼看世界,读者们肯定会想到魏源和《海国图志》,教科书里说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魏源虽然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却没能“正眼看世界”,他的《海国图志》充斥着大量阴谋论和不实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他对洋务运动的失败,也要负一定责任。
一是魏源的学说仍然秉持天朝上国的思想,认为中华文明最为优越。魏源虽然不再坚持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接受了“大地如球”的观点,但他拒绝按欧洲划分大洲的方法,而继续沿用佛教的“东胜神洲、西贺牛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的说法,并程中国所在的南赡部洲是四洲之冠,是最尊贵的东方人主。再比如魏源虽然认为西方虽然武器比中国先进,但是文化礼教远不如中国,并认为西方的基督教是抄袭中国的佛教和儒学,本质是仍是中华文化的变种。这些观点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其实魏源书中遍布夷狄这一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已经体现了他的认知,他仍然将洋人视为未开化的人。二是魏源的学说包含大量阴谋论,极大误导了晚清官员和知识分子。魏源与老百姓一样,同样相信阴谋论,比如他将来华传教士的活动描述为“邪术惑人”,说教民入教前要吞吃一枚药丸,日后若泄露邪术,就会排泄出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又说传教士会拿小刀挖走教徒的眼睛用来炼银。这些阴谋论后来流传民间,加剧了民众对传教士的敌意。魏源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认为洋人的所长只有机械,而文化制度远不如中国,他不认为中国人有和洋人密切交流、学习的必要。这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洋务运动。在谌旭彬看来,《海国图志》是被过喻的,他认为中国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是徐继畲,他的《瀛寰志略》远胜于《海国图志》,我同意他的观点。
徐的《瀛寰志略》(1848年)和《海国图志》是同时期的作品,我看过原版,个人认为写的非常好,远比《海国图志》要客观、准确,而且其中没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做到了平等对待西方文明。徐在书中没有使用夷狄这一侮辱性词汇,而是使用泰西、西洋等中性词汇,用词上就非常理性客观。而且徐经常和外国人直接交流,他所述的西方地理和历史远比魏源要准确。对于基督教,他没有采用基督教源于中国的“精神胜利法”,而是客观的承认基督教是独立产生,而且一些教义劝人向善,他认为儒学是好东西,基督教也是好东西,两者有一定共通之处,这样的态度无疑是理性的。
徐对西方地理、历史也更为了解,对各大洲的气候,地貌,土壤肥力都有叙述,对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历史叙述也大体准确。其中叙述最为精彩的就是美国,他认为美国开人类历史之先河,称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实在是古今未有的制度“。他还称赞华盛顿有三代之风,”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是十分伟大的人物。在论及美国的部分,徐还详细叙述了美国选举制度的运行流程和议员、总统的任期制度,虽然细节上有瑕疵,但大体的叙述没错。虽然徐的叙述远比魏源要客观,但因为其中对泰西各国多有赞美之词,遭到了当时朝野普遍的反对,甚至被骂为汉奸。
当时御史史策就攻击徐的话多有”不得体之处“,如说英吉利是强大之国,对华盛顿一夷酋多有赞美,还和孔子相比,是”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当时,大部分清朝官员,包括曾国藩、左宗棠,都对此书持批判态度,认为是灭中国人的威风。
因为弹劾的人太多,道光皇帝先是将徐降职以示惩戒,咸丰上任后,又追查徐的历史问题,将其罢职,徐回到老家山西后被迫当起了私塾老师,过的一贫如洗,几乎没什么家产。与《瀛寰志略》遇冷相比,《海国图志》却受到广泛欢迎,被认为是”奇书“,受到很多重臣的喜爱,很多知识分子都哀叹朝廷没能充分吸取《海国图志》的观点,耽误了自强的进程。
《海国图志》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从根本上仍坚持天朝上国的理念,满足了广大知识分子的优越感。相比之下《瀛寰志略》则很”不聪明“。对一个长期封闭而骄傲的大国,除非多次遭遇血的教训,否则它绝不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徐的作品是生不逢时。
与其说徐的作品被皇帝打压,不如说是晚清知识分子主动抛弃了它,即使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晚清知识分子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愿意承认落后于人的现实。
这种心态直接阻碍了清朝洋务运动的成果。之后改革的进程可以说是困难重重。1862年,清帝国成立同文馆,打算聘请中外教师,为国家培养翻译和数理人才,但是整个社会对洋人的学问都抱持敌视和轻蔑的态度,以至于同文馆没录取到任何体面人。1866年,清廷派出考察团打算考察西洋各国,学习先进器械和管理技术,但是因为朝野上下对西方的鄙视,考察团官员不敢触及实质,只敢去洋人的剧院看戏,最终一无所获。即使如此仍被骂作“甘为鬼奴”。1869年,英国游说清廷修建铁路,但遭到了地方督抚、普通士绅和民众的一致抵制,认为这会破坏风水,并造成大量失业,直到1880年,清廷才开始重新考虑修建铁路。这直接导致甲午战争前清廷的铁路里程远低于日本,虽然兵多但无法调集,是战争失败的重要源于。
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朝野和民间均相信魏源传播的阴谋论,认为洋教士用小孩炼药,重臣曾国藩因为说实话被认为是偏袒洋人,毁誉参半,遭到全国士子的唾弃。1883-1885年中法战争,虽然清廷损失惨重,条约也有利于法国,但慈禧仍然认为清廷大胜,充分彰显洋务运动的成果,遂罢黜恭亲王,停止改革。慈禧的心态其实代表了大清上下的心态,骨子里还是厌恶洋人,只要稍有成果就不愿继续改革。改革的停滞直接导致清朝和日本的差距拉大。
1894年,清廷惨败,但因为消息流通不便,加上朝廷虚假宣传,直到1896年民间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大清战胜了日本”,1898年的戊戌变法,并没能赢得多少人的认同。
直到1900年,慈禧搞出了庚子国变,大清全国才完全惊醒,全国的知识分子才普遍对大清失去信心,直到这时,顽固的慈禧才决定实施新政。但没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就覆灭了。纵观晚清历史,整整五十多年的失败和屈辱,晚清上下才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走出来,直到最后完全维持不下去,朝野上下才达成改革的共识,如果1850年,大清就能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充分认识到“落后”的现实,采纳徐继畲的思想,何至于落到灭亡的下场。对于这样的教训,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必须充分吸取。这是《晚清改革五十年》最大的价值。
想要直接和我讨论国内外形势、政治、历史的读者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加入后可以进入vip群,在知识星球或微信私聊我咨询。星球内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键信息,让你对政治的本质和国运的兴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踩雷,更好的投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