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门弟子”张元昕:叶嘉莹老师的尊师重道之心,是我们最敬仰她的品德之一

“关门弟子”张元昕:叶嘉莹老师的尊师重道之心,是我们最敬仰她的品德之一

文化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叶嘉莹《鹧鸪天》

今年中秋节,也正值教师节。活字君与书友们特别分享《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一书中,叶嘉莹先生的“关门弟子”张元昕回忆老师的文章。向叶先生致敬,向老师们致敬。

张元昕,13岁被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三年本科、 三年硕士都是跟随叶嘉莹老师学习,19岁陆续收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6所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为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研究生——这位出生于纽约的美籍华裔女孩,人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作为叶嘉莹先生年纪最小的爱徒,第一次听叶先生讲古典诗词是什么感受?叶先生的言传身教会带给学生怎样的改变?这篇文章中,张元昕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段诗词佳话,从中我们亦可见叶先生在人格、学养、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影响。

学诗最重要的是学做人

文章节选自《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者:张元昕

影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我从小学诗,其实是我家三代人一直以来的渴望。我的外祖父母都是热爱诗词的人,因为时代的影响,直到“文革”之后才得以全心全意研究诗词。20世纪80年代他们出版过一套《中国历代花卉诗词全集》,在国内引起过很大反响。我外祖父母的理念,是希望把中国诗词这种美好的传统文化传给下一代。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应该齐头并进,一方面是诗教的感情教育,一方面是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两种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学诗与做人是同步的。这些感情纯洁、光明美好的诗词,能够无形中对孩子的感情起到塑造、熏陶的作用。所以孔子很早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影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那么我外祖父母是怎么把他们的理念付诸实际的呢?那时候,他们每天晚上为我们选诗,分类之后订成小本子。这样,第二天在送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就能够教我们了。我们上学路上背一首,放学路上背一首。最重要的是,我们背的诗和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景色是完全一致的。当我读到“一片飞来一片寒”,真的就在飘雪花,我感觉到每一片雪花飘来都寒冷地粘在我的脸上、粘在我的围巾上。

影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有一年春天,我外祖父、外祖母在送我上学的路上教了我一首诗,是唐朝于良史写的《春山夜月》。全诗是这样的: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春天的晚上去山上游玩所看到的景象,我觉得很美。其中比较复杂的是“掬水月在手”和“弄花香满衣”。我问外祖母,“掬水月在手”是什么意思?她当时没有回答,而是等到那天晚上,带着我和妹妹来到了后院。那天的月亮正好又大又圆,特别明亮。她让我们把手捧起来,再往我们手里面倒了一点水,领我们到月亮下,然后问我们:“手里看到了什么?”我们两个争着回答:“我看到月亮了,月亮在我手里!”那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掬水月在手”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又想到“弄花香满衣”,难道也是这个意思吗?我们家里当时正好开着花,我就摘了几朵花瓣放在衣服上,衣服果然是香的。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于良史这两句诗,是形容自己在山中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如果没有身临其境,是无法写出这两句诗的。

叶先生在北敏隆讲堂

能够成为叶老师的“关门弟子”是我的大幸。2009年春天,母亲第一次带着我和妹妹去拜见叶老师的时候,正好是温哥华樱花最美的季节。那天下午,见到叶老师是在UBC亚洲图书馆二楼的一间办公室。一开始,我以为叶老师会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有点怕怕的。见面之后发现叶老师很慈祥,是一位很可爱的老奶奶。她第一天就教了我们诗词的格律,她先教平仄,在一张纸上用横的线代表平,用竖的线代表仄。她教写五言诗平起应该如何、仄起应该如何;如果写七言的话又应该如何;又说平仄并不是死板的,如果死记硬背很难写出好诗。叶老师教导我们,如何让自己的诗合乎平仄,那就是要学会吟诵。教完了平仄之后,她还亲自给我们吟诵了好几首诗,她给我们吟诵的第一首诗就是王昌龄的《塞上曲》。
叶嘉莹先生讲《兴于微言》

此后的十天中,我们每天都会去UBC图书馆看书,到了中午,我们会扶着叶老师一起到地下室吃午餐。叶老师每天都带着很简单的花生酱三明治,还有一个小罐子,里面放着烫过的西蓝花、小橘子,还有几块萝卜,有些时候还会有小番茄。她的午餐非常简单,我们就也跟着带三明治。现在回想那些时光,真是太美好了。

影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我们大概早上10点就到图书馆,中午12点半时,叶老师会准时去吃饭。妹妹耳朵很好,她听到叶老师鞋子的声音就知道叶老师来了,我们就会跑出去扶着她一起下楼。她吃午饭的时候会给我们讲诗,会教我们吟诵,讲诗人的人生,告诉我们学诗与做人的道理。

到现在我都还珍藏着一张她写过字的餐巾纸。有一天她跟我们讨论中国的两个半诗人,屈原、陶渊明和半个杜甫。为什么杜甫是一半呢?因为杜甫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说明还是有和别人攀比的心。而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和别人攀比,是实现自己内心的一种价值。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所强调的“内明”,“无求于外,但求于心”。这个境界正好对应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理论,他提出人生有七种需求层次,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当时叶老师拿出了支钢笔,在一张餐巾纸上把self-actualization写给我们。她说陶渊明的诗“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陶渊明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直抒胸臆,心里面想什么就写什么,从来没有过和任何人攀比的心。他任真固穷、抱洁以终,这样的诗人、这样的品德才是我们现代人真正应该学的。叶老师这些话在我心里种下了颗种子,那就是学诗最重要的是学做人。通过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德与修养,感受到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的持守,感受到他们为了理想而不惜奉献出一切的精神。

影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2009年暑假我们又去了一次温哥华,住在谢琰老师和施淑仪老师家里。施老师和谢老师对于我们正式拜师的恩德很大。当时叶老师只是觉得这个孩子很好,可以教她格律。直到有一天,施老师闲聊的时候问我们为什么来温哥华,母亲说我们是专程来拜访叶老师,希望能够拜她为师的。他们听了很惊讶,就打电话告诉叶老师这个事情。叶老师听到后,才约了我们第二天一起去中山公园。实际上那算是一个考试,看看这个孩子到底背了多少诗。经过了这次考试,叶老师告诉我们她愿意收我们做学生。几天后,我们正式跟她行了拜师礼。

UBC图书馆很大,外面有很多的书架,但是位于图书馆角落里的叶老师的办公室房间非常之小,可能只有几平方米大。我们就是在她的小小房间外面行的拜师礼,三拜九叩。那年,我十一岁,妹妹九岁。叶先生跟我们提起,她小时候其实也行过拜师礼。叶老师的尊师重道之心,一直是我们最敬仰她的品德之一。她这一生颠沛流离,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但是她记录顾随先生讲课的八本笔记,却一本都没有丢失过,后来还找到了顾先生的女儿正式出版了。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留影

叶老师真是性情中人。我们第二次、第三次去温哥华的时候,也去听叶老师的暑期讲座。有一次我们在讲座结束之后,叶老师一边拉着一个,带着我和妹妹回到停车场的车子旁边。路边有一个池塘,池塘里面有很多小鸭子,特别可爱。我说:“有鸭子!”叶老师立刻用高八度的声音说:“小鸭子,哪儿呢?”就马上返回去找鸭子。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每一次在温哥华UBC图书馆地下室一起吃完饭之后上楼,叶老师都会在前面带队,像个鸭子一样晃着她的手,一摇一摆地走到她的办公室,我们在后面也晃着手像小鸭子一样跟着她一起走。

十三岁那年,我去南开跟叶老师学习,在南开我读了三年本科、三年硕士,一共六年。叶老师后来跟我讲过不止一次,她希望我跟她读完硕士后,回美国继续读研究生,她真正希望我能够去西方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这样更有利于打通在西方讲授中国诗词的道路。因此,现在我在哈佛大学跟着宇文所安教授和田晓菲教授学习。

哈佛的学风和南开的差异非常大,这也让我很想念叶老师。我经常给叶老师写信,叶老师也希望我多写信跟她汇报学习情况,汇报得越细越好。中秋节我给她写过一首词,词牌是《清平乐》,题目是《中秋节寄叶老师》。因为我们在美国住的楼房在河的南边,叶老师在南开住的楼在西南村,所以我在词中第一句就写了“金秋佳节,同是南楼月”。叶老师专门给我写了封电邮,说你的词写得确实不错,情词俱佳,只是以方位而言我的楼是西楼,不是南楼。所以我又改成“今秋佳节,同是西楼月。何事楼中仓促便,从此海遥天阔”。我写的是当时因为正赶上我外祖父病重,不得已很仓促地和叶老师道别了,现在我到了波士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南开见到叶老师,天气转凉了,但是我也要站在西风里看月亮,因为我知道叶老师也在看着同一轮月亮。关于这首词的音韵、格律、平仄问题,她没怎么说,只是说我这首词写得极好,让我非常感动。

我曾经问过叶老师一个问题:如果我这一生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经过什么动荡,也没有经过什么离乱,我怎么能够去体会古人经过的离乱?叶老师就说,难道你要亲自经过离乱才能够写好诗吗?你要用心去体会古人的感情,为什么古人写的诗能感动我们?因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古今时代不一样,但无论古今中外,人心却永远是一样的。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的诗词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就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当我们在读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唯有以最真诚的心去阅读它,否则就无法体会古人的感情。古人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写出来的诗,才能够流传至今,让后人能从中得到莫大的激励。那么,现在我们也一定要用最真诚的心去阅读古人的诗,才能够与古人感应道交。所以说,功夫确实在诗外,无论是读诗也好,写诗也好,首先要有真诚的心。不能有杂质和私心,不能有太多的污染。如果你用真诚的心去体会古人心,那么你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动荡与苦难,你也能够间接地体会到古人的心,就像是自己历经的一样。叶老师讲课能够有这么大的感召力,我想就是因为叶老师讲课时,她是用心灵去感受古人的心灵,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以心印心”。

相关推荐

叶嘉莹 著

“中华文化新读”丛书

活字文化 策划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10

小词,本是宴乐助兴之作,却因士大夫在创作时无意或有意地带入家国之思,使其精神内涵呈现丰富层次,形成幽微深曲的美感特质。从两宋之苏东坡、辛稼轩,至清之张惠言、陈曾寿,再到民国之吕碧城、沈祖棻,叶先生在本书中透过一首首经典词作,将传统读书人于小词中折射出的隐忍持守、家国抱负尽数展现,极佳诠释了“兴于微言”的词之特质,以及潜藏其中的士人修养。

《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

行人文化 / 活字文化 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10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叶嘉莹 编著

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中信出版社

2016-9

古典诗词大家、九十三岁的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动和召唤,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推出《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扫描书中所附二维码,聆听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以及逐首讲解全书诗词。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不是我们的,我们不会强占,是我们的,谁也别想靠欺骗拿走!南澳喊你来移民!最容易的澳洲州担保移民渠道之一!狂捞境外申请人!暗源 战斗女仆“花”:机甲品牌做妹抖娘,任重道远!「情商低」是我们最爱扣的帽子,情商究竟是什么?买嘛死活不让买,用嘛比谁都开心,是我妈本人了!一日一诗:一阵风 / 就把你卷走 / 在冯站长之家 / 我们以诗取暖 |王立世:叶子 一一悼诗人李曙白【触摸美国24】女儿申名校 先生经历公司“关门”耗时一个月,这是我们最吐血的一次测评「情商低」是我们最爱扣的帽子,情商究竟是什么?| 日签《沐乎沂,风乎舞雩》二十大报告“关键内容”汇编——“笔杆子”超爱的!和 Conflux 张元杰聊聊,在中国做 Web3 的机会在哪里?徒步回家让我们思考的,才是今天我们最需要关注和了解的事情!女研究生休学“下嫁”理发师的真相:你的助人情结,是她的爆款密码痛心!四川爆发山洪,7人死亡:人无敬畏之心,注定自取灭亡…【触摸美国18】买房了 更任重道远凯末尔和他的“凯末尔主义”,做点历史功课党代表通道之声:创新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当我们悼念“关二爷”时,是在悼念什么?坐敞轿滑竿上山,是尊重还是践踏劳动者的尊严?| 自由谈新加坡20%年轻人:这是我们最后一代无忧周报|波士顿“那条街”登上全球最美街道之一,新创科技公司Starry裁员50%,新的COVID-19变种病毒在美国蔓延戴锦华:电影是我们望向世界的窗口,是我们破镜而出的可能一个不寻常的举动,美国101空降师重返欧洲,抵近乌克兰部署老师,你真正认同自己吗?今晚八点,共读回顾《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给老师的读书会骑行裤简介二十大时光 | 赵辰昕: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Sagnac实验的真实效应及皇帝新衣编织机小天才儿童手表涉黄,段永平弟子翻车|焦点分析最航运 | 怀旧2000年的全球船公司排名,那些消失的品牌,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学会吃蟹,是对秋天的尊重坐轮椅, 拄拐, 淋雨, 万人灵前痛哭! 手握大权却从未干政, 女王何以受人敬仰?这座城,正从湾区之心,走向湾区之“芯”“打起背包就出发”假如孔子的弟子们戴上《哈利波特》里的分院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