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电梯“带病服役”,维保难在哪?
◆ 老旧小区电梯“老龄化”较为突出。这些超期服役的电梯无人管、更换难,给电梯安全带来隐患。电梯维修换新成为基层治理的新课题
◆ 老旧小区超期服役的电梯无人管、更换难背后,横亘着电梯维保费用从哪里出、物业公司维护监督缺位甚至监守自盗,以及电梯维保单位填单扫码走过场、“以修代保”等行业乱象
谨防电梯“带病运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赵久龙 郑生竹 夏鹏
云南弥勒商业综合体电梯坠落事故、湖南长沙住宅小区电梯坠落事故……近期多地发生的电梯事故,引发社会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获悉,作为特种设备,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达千万台。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电梯面临超期服役大修难、更换难等矛盾,加之电梯维保存在走过场、“以修代保”等行业乱象,电梯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电梯维修换新这件民生实事,是基层治理的新课题。强化电梯日常维护监管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及时出清滥竽充数的维保单位,亟待多部门协同破题。
电梯“带病服役”故障多发
在一些地方,老旧小区超期服役的电梯无人管、更换难等情况,让居民叫苦不迭。
南京市秦淮区雅舍园小区房龄超过20年,一些楼栋电梯故障不断,一些业主向物业负责人和属地社区反复投诉、报修无果。“电梯突然停机开不了门,乘坐时突然上升,有时还乱停楼层,持续了好几年,报修多次迟迟没解决。”该小区业主表示。
电梯“带病运行”并非个案。以电梯保有量居全国第二的江苏为例,据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统计,使用16年至20年的电梯月均困人故障率为0.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电梯“带病服役”与电梯“老龄化”,以及“新房旧梯”等息息相关。
据了解,老旧电梯使用时间较长,部件老化、磨损等情况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一些精装修楼盘开发商高强度使用电梯,也可能导致业主乔迁新居即面临“新房旧梯”。比如,南京乘客电梯困人故障约四成发生在使用年限为1~5年的电梯。
电梯“老龄化”的现象正在加剧。记者了解到,东部某市排查电梯超过10万台,高层电梯“老龄化”较为突出,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乘客电梯已达约万台。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全省使用15年以上在用电梯达4.31万台。更让人忧虑的是,老旧电梯还在以每年数千台的速度增长。
电梯维保难在哪
老旧小区超期服役的电梯无人管、更换难背后,横亘着电梯维保费用从哪里出,以及“用的人不管、管的人不用”的悖论。
一方面,老旧小区的业主和物业公司对大修电梯、更新电梯等的费用支出存在争议。
以南京市江宁区竹山华庭小区为例。居民反映小区建成不到十年,1号楼两部电梯接连坏掉,一部坏了约一年,另一部今年10月下旬也出现故障,按键毫无反应。共19层的高楼,80多户居民和保洁员出行只能爬楼。
该小区物业经理表示,电梯故障是由于长期超负荷运作,钢带断了。目前小区公共收益已是负数,需业主签字动用公共维修基金维修电梯,而业委会成员希望物业使用公共收益维修电梯,彼此僵持不下,电梯维修被搁置。
资金出处是制约老旧小区电梯维修、更新的共性困扰。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设处负责人说,为排除老旧小区电梯安全隐患,江苏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1.9万部老旧住宅电梯开展安全评估和定期检验。“评估不是问题,但更新改造涉及群众意见和费用。一些老旧小区电梯大修需要申请公共维修基金,可有的老旧小区公共维修基金早就用完或是不够,有时难以推进。”
电梯维保单位填单扫码走过场、“以修代保”等行业乱象是电梯维保的另一困扰。
无锡市一名从业30多年的电梯维保、安装人员说,电梯安全运行依赖预防性维保,只有日常维保到位才能减少故障乃至安全事故,但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电梯未按规范维保,有的维保人员甚至只是到现场填个记录单、扫个码即了事。“有没有真维保,看看导轨上有没有油、轿厢顶干不干净就一目了然,而业主只能看到记录单、信息卡,因此无法判断。”
“以修代保”也是电梯维保的痼疾。记者了解到,一些电梯维保企业刚注册时为获取资质,会临时挂靠有从业资格的人员,再以低价招揽维保业务,导致电梯维保行业出现恶性低价竞争情况,有的为图生存甚至滋生“以修代保”等乱象。比如按操作要求,一名维保人员承担30台以内电梯维保,若每台电梯维保费用按3000元市场价计算,难以覆盖人员工资和日常开支。“维保单位假保养、少保养,电梯更容易出故障,维保单位就能多拿维修的业务,挣得多一点。”上述业内人士介绍。
此外,一些老旧小区物业在电梯维保中存在缺位甚至监守自盗的情形。
据了解,电梯行业讲究“三分靠产品,七分靠维护”,定期维保是电梯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但住宅小区的电梯所有权、使用权归业主,日常经营管理则由物业公司负责,“用的人不管、管的人不用”,导致电梯维护监督出现漏洞。
业内人士解释说,物业公司在电梯的日常维保、大修更新中担负重要管理协调职责,物业公司需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按要求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督促维保单位按要求维保,并对维保过程签字确认。但业内人士反映,一些物业公司对电梯日常管护不仅失责失职,有的还出现物业公司与电梯维保施工单位暗箱操作,以“小病大修”等方式套取电梯维修资金,甚至相互勾结侵吞公共维修基金。
让维保过程见见阳光
破解老旧小区电梯维保难、更新难,化解电梯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已十分急迫。
首先,业内人士建议创新电梯维保过程监管手段,对依赖挂靠获得许可、“以修代保”开展业务等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出清劣迹维保单位。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机电技术中心负责人说,为提高电梯维护保养的有效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苏南地区正探索推行“无纸化维保”,在手机APP上就能看到现场照片、维保项目、问题缺陷等信息。建议探索更多可视化过程性监管技术手段,提高维保信息透明度,督促维保企业合规经营。
其次,专家认为需多部门合力破解老旧小区电梯大修、更新这一民生难题。比如,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可与属地镇街社区形成联动机制,探索资金筹集使用办法,汇集众智促精治。同时,督促物业管理单位落实使用电梯单位主体责任,加大物业公司日常经费使用审计,谨防不良物业企业利用电梯大修更换时机从中渔利等不法行为。
其三,探索完善电梯超期使用强制报废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但作为机电类特种设备,目前国内尚无规定电梯定期强制报废年限。业内人士呼吁,对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检查由一年一次强制缩短为6个月一次,完善电梯强制报废机制,比如将多个周期检验不合格或使用期间大修超过3次,以及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予以强制报废。
此外,专家建议可借鉴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筹资经验,探索给予一定的电梯换新经费补贴。考虑在住宅一个使用周期(70年)内正常更换两次电梯的实际,在高层住宅房屋建设或销售中提前设定专款专用的电梯更换资金等。
延伸阅读
☞ 老楼加装电梯,谁来出钱?如何协调?怎样管理?看上海的解题思路
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