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读研不是因为我好学,而是因为......

我读研不是因为我好学,而是因为......

公众号新闻

读研后,没有一天不疯的。


包小乙

编辑琼脂糖

来源|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封面来源IC photo
对于今年要考研的人,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人数少了36万,竞争对手大大减少[1][2]。
但坏消息是,从前人的经验来看,你未来3年的研究生生涯中,很可能只有考上和毕业这两天是最开心的。
不是故意危言耸听,读研三年,你并不是完全沉浸在学术、知识带来的欢喜中。相反,大部分时间,很可能充斥着焦虑和内耗。
一般人会觉得,不就是读个书吗,从小到大读了十几年,能有什么难的?但问题就在这里,研究生的读书,是前所未有,实体的,放大的痛苦。
具体痛苦什么?刚入学和快毕业的都还不太一样。但一样的是没有几个精神状态“正常”的,大家时不时地,经常性的,想发个疯。

读研,人生痛苦的放大器
快乐的“研0”和研一阶段,理论上是不会接触太多课题和实验的,这也是学姐学长们最羡慕的好时候了。除了一些去了非第一志愿,调剂后学校还不如本科的同学,因为他们会被“逆向考研”带来的学历焦虑困扰好久。
不过大多“研0”的心态还不错,还在期待新生活、新朋友,人生规划清晰。等到开始上课、做实验的研一研二时,就开始想发疯了:上课跟不上,尤其是一些跨专业的。文献看不懂,实验做不明白。好不容易考研上岸,发现自己不是科研的料。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看谁都不顺眼,谁跟自己说话谁挨骂。
这种随时要发疯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近年来也做了不少研究。例如2019年中科院对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12723名研究生为对象,发现抑郁和焦虑问题在研究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约36%的研究生存在抑郁倾向,60%有焦虑问题,其中女生抑郁焦虑水平都要高于男生[3]
不单国内的研究生们想发疯,全世界科研人员在崩溃边缘的,都不在少数。
2018年3月,《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名为《研究生教育中精神健康危机的证据》的研究论文,其中调查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机构,超过2000人参加,结果表明,在研究生群体中(包含硕士和博士),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都在40%左右,而这一水平是普通人(6%)的六倍还多[4][5]。
究竟哪些事情会困扰研究生们呢?
2022年《自然》杂志第六次面向全球进行研究生(包含硕士和博士)满意度调查,涉及到3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受访者,发现引发研究生担忧的前5项为:无法平衡生活工作、毕业后的经济压力、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担心读研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套娃了)和难以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学业[6]。

另外,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家凯瑟琳·克兰西记录了田野研究中高发的性骚扰现象,她和同事在2011-2015年间2017年对474名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30%的女性和2%的男性会因为其性别而感到不安[7]。

过载的工作量,没钱还要挨骂
当研究生们正式开始读研生涯,内耗就开始变得具体起来。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研究生的四个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业科研任务紧张、人际交往和情感面临障碍或者矛盾,就业以及经济拮据。
在打工人羡慕怀念学生生涯时,研究生们的苦只能自己消化。打工人说自己工作累,读研人默念:996、007的生活我们也不是没体验过。
201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领衔的调查发现,受调查的研究生们的工作强度非常高: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工作时长为10小时左右,周末每天也要工作6小时左右。平均每周工作时长约62小时,其中,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研究生占约70%,10小时以上的大概有37%[8][9]。
除了超长的工作时间,课题、实验和论文发表进度,也都无时不刻地在消耗着研究生们的精力。慢慢进课题做实验之后,跟同学相比,会焦虑自己进度慢、时间不够,实验来不及做。熬夜做个实验,明明都是按照标准做的,结果一周过去什么也没做出来,进度停滞。有些同学由于过度忧心实验,每个要去实验室的早晨都会感到害怕。
有的同学会为做了好久的课题被完全推翻而“发疯”,还有一些同学连课题都没有。除了做实验,还要看文献、发小论文、准备毕业论文,然而文献看不懂,发的论文没动静,毕业论文进度不佳等,都让研究生们的神经紧绷。
除了课业,研究生的导师,作为他们这段学术经历中最权威的角色,带来的压力和影响都是重大的。导师们除了日常指导、培养研究生,还是决定其论文能否通过和何时毕业的关键人物。
如今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导”和“学”,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异化成雇佣、从属的关系。好的导师,研究生会尊称其为“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等绝活的师父,并让孙悟空以后出去不要跟人说是他的徒弟),而现在对导师更普遍的称呼,是“老板”[10]。

2018年北航对近40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问卷,90%的人形容自己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如同老板与员工 / [18]

一篇爆火的,知网上下载量超四万的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中提到,面对老师的绝对权威,即使遇到老师的怒骂,考虑到换导师的过程复杂繁琐,为了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研究生们的应对方式大多是隐忍和沉默[10]。
不光中国研究生应对导师时觉得压力大,《自然》杂志的调查提到在研究生涯中,约一半人都感受过来自导师的歧视和骚扰[6]。一些学生形容这种压力,是“看到导师要拼命忍住,才能不逃跑”。

网络上曾有读研痛苦还是上班痛苦的辩论,许多方面其实非常类似难分伯仲,但考虑到工作后,打工人可以带薪emo,而研究生,一边付着学费,拿着少得可怜的补助为导师“打工”,一边可能还要自掏腰包付房租,一些高校例如北大、复旦、北京师范等,因为地少人多,声明不再向专硕提供宿舍[11],相比之下好像还是读研人更惨一点。

就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好不容易熬到临近毕业,研究生要面对的包括但不限于毕业论文、答辩、找工作实习面试、考公考编等,几条线齐头并进,这比任何时候都要更考验多重任务处理的技能。
许多人读研目的都是希望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但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从2017年时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大关,达到201万人,到2020年时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12][13],研究生在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教育和金钱成本后,原本期待的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就业待遇未必能实现,并且还要跟本科生竞争(当然,不排除有些公司或单位设置隐性的学历门槛)。
有些专业,真的很难找工作。一个由上海市教委资助发表的《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 》中发现,在求职期间收到录用通知数量方面,理工、经管、人文社科艺术等学科硕士生收到大于4份录用通知的比例分别为41%、33%和23%,相对应的月均收入大于8000元的比例分别为 74%、64%和35%[14]。明显理学工学、经济管理学科的硕士就业质量更高。
而广东省对2018年毕业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在12个学科门类中,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最低的四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类、历史学类、农学类和文学类[15]。
有的专业听起来不错,但工资未必有竞争力。拿双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为例,2017-2021 年毕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薪资在8000元以上的毕业生约占32%,而毕业生更多的薪资是在6000元以下和6000-8000元之间,共占约68%[16]。
本以为读研是延长了自己待在象牙塔里的时间,结果发现象牙塔是缩小版的现实世界。
发一条发疯朋友圈,有的导师会适时安慰两句,有的导师可能会打电话让你删掉,还有的会问发完疯就能继续做实验了吗?
发疯可以,但不要自己憋着疯,带上导师一起。
因为前面提到的《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 》中发现,硕士生主动与导师交流次数较多、职业规划开始时间越早,就越容易获得高质量就业,这里包括更高的薪资、更高的成功率和更高的就业现状满意度[17]。

所以不要因为害怕而躲着导师,多沟通交流还是好的。我给你打工,你帮我找工作,发疯也算在交流,完了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3). 教育部召开会议部署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
[2]中国教育报. (2023). 众志成城护研考——二〇二三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回眸
[3]新华网. (2021). 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4]Nature Portfolio. (2023). 有毒的科研环境,精神岌岌可危的科研人员 |《自然》长文
[5]Evans, T. M., Bira, L., Gastelum, J. B., Weiss, L. T., & Vanderford, N. L. (2018). 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 Nature biotechnology, 36(3), 282-284.
[6]Nature Portfolio. (2023). 前路迷茫压力多,硕博学生更难过 |《自然》长文
[7]Clancy, K. B. H., Lee, K. M. N., Rodgers, E. M., & Richey, C. (2017). Double jeopardy in astronomy and planetary science: Women of color face greater risks of gendered and racial harassmen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122(7), 1610–1623. doi:10.1002/2017je005256
[8]科研圈. (2021). 国科大60%研究生焦虑,周均工作62小时:在中国读研,压力有多大?
[9]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1). 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关注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状况
[10] 王伟. (2017).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11]澎湃美数课. (2022). 学费一年就涨5万,现在读研有多贵?
[12]北京考试报. (2017). 201万人参加2017年研考 在职联考首次纳入统考
[13]中国青年报. (2019). 考研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今年突破三百万
[14]李红霞,刘款,杨永健,等. 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 西北人口,2022,43(2):114-126.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22.02.010.
[15]广东省教育厅.(2018). 201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6]张洁,郭振坤,李煌元. (202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1):35-39.
[17]李红霞,刘款,杨永健,等. (2022).  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 西北人口,2022,43(2):114-126.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22.02.010.
[18]王文文,郭宁,王扬. (2018). 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6):76-82.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8.06.015.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读研后,没有一天不疯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英国留学,不是伦敦去不起,而是“村校”更有性价比!以色列要尽快做的一件事最摧毁婚姻的不是贫穷、不是无性,而是这4个字申研不满意,决定先就业!OPT期间想换工作,美本学员再度斩获offer!查理·芒格:我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一生读了太多书毁掉孩子最快的方式,不是打骂,也不是溺爱,而是让他陷入3种“情绪”里人到中年,最大的绊脚石不是金钱、不是婚姻,而是......【国际】英国网红夫妇疯狂血拼炫富,不是因为家里有矿,而是偷技了得饶议:中国在这方面落后30年!科学家发布科研不端行为处罚结果调查!普通人提升颜值最快的办法,不是医美,不是化妆,而是……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别人尊重你,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中国少有气候怀疑论者,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素养更高吗?杨伟民最新演讲:“先立后破”不是针对企业,不是针对消费者,也不是针对市场的,而是对政府经济治理而言我读研不是因为我好学,而是因为:贱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人最大的教养,不是礼貌,不是客气,而是40岁吴昕“失业”现状惊人!女人最大的靠山,不是男人,不是美貌,而是……88岁的老叔叔走了※ ※ 半壶纱 ※※ 祝叉总生日快乐 !我读大学那年,老公还在上小学,都怪他太会了!《歌德堡变奏曲1372》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不是聚会、不是借钱,而是以下两种中国唯一没有农村的城市,不是上海,更不是北京,而是它!章子怡、汪峰官宣离婚:婚姻最可怕的不是出轨,不是冷淡,而是这件事感觉,巴以,俄乌天空中的爆炸声,距离中国怎么比当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还遥远?院士:做科研不能只为发论文,要解决真问题孩子最怕面对的,不是厌学、不是父母离婚,而是……英国网红夫妇疯狂血拼炫富,不是因为家里有矿,而是偷技了得…具备这种特征的婚姻更能长久,不是爱也不是性,而是——中国要干一件新的大事,一群国家将受益,而最大的变量不是美国,而是…我月薪3000不是因为我赚的少清华硕士在卫生间猝死,惊醒无数父母:一个孩子最该迈过的坎儿,不是成绩,不是学历,而是......孩子能不能成学霸,影响最大的不是智商,不是学校,而是…英国艺术留学,不是伦敦去不起,而是这些“村校”更有性价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