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本文是圆方的第693篇原创
(剩余音频在尾部)
1929年10月29日,人群聚集在纽约华尔街,当天的股市暴跌。美国的大萧条耗尽了美国原本可用于欧洲投资的资本。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股票巿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直到1933年,美国才从大萧条的阴影中走出来。正如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讲所说的: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之后的十年,美国经济触底反弹,一路回升,在二战后确立了全球绝对的领先地位。1989年1月7日,未被审判的甲级战犯,裕仁天皇去世。日本政府下令2天为民间哀悼期,控制公共娱乐活动,娱乐场所一律闭门。离开的不只是裕仁,这一年日本政坛动荡,换了三个首相。和政治的波谲云诡相比,经济滞后一些,1989年日本人均收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高水平。1989年1月,日本国会议员兼小说家石原慎太郎,和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合写了《日本可以说不》一书。这一年,日本GDP相当于中国的8.7倍。不过就在89年之后,日本股市、地价崩盘,金融系统接连爆发危机,进入经济持续低迷的衰退期。到1993年从房价到股市都跌入谷底,后面又是持续的衰退,这一衰退,就是三十年。在2019年到来的前几天,美团创始人王兴在他的饭否主页上发了这样一段话:听到一个段子:2019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当时人们是当笑话看的。四年后回头看,一语成谶。所以,如何理解2024年,理解2024年的中国,其实大家的问题并不复杂。就是想知道:中国会像1929年之后的美国,穿越四年的萧条,然后就昂扬向上?还是会像1989年之后的日本,经历四年的下滑,然后三十年衰退?
又或者是2019年之后的中国,不同于美国日本,走中国特色道路?和去年一样,圆方开篇也给出自己的答案:2024会好,但却是“不一样的好”其实喜欢做预测,或者听别人的预测这件事,可能是人的种本能。因为所有人都希望在一个不确定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确定性。圆方也不例外。喜欢做预测这个事,不是从2022年开始。在前一段整理过往文档的时候,赫然发现一篇写于2013年12月29日的文章,题目是《2020年新时代的降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将会是天堂,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将会是人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将会是地狱……当然上面两句话都是废话,但是废话往往也有废话的价值。因为这些废话会让你注意到一个时间节点,2020年。2020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当我们走过这一年,来到2030年,2040年回头回望这一年的时候,你会真正感受到一个大时代扑面而来的感觉,而上一个这个年代是1991年。回过头来仔细感受这一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大时代的恢弘之下,很多我们不可知的未来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实今天,已经记不得十年前2013年的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记得发表于“龙空”论坛)。要知道那个时候“新时代”这个词,都还没有被提出来,要知道那个时候圆方刚刚27岁。要知道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在与时代一同飞速昂然向上,从高向着更高狂奔。有三个人一起坐电梯,其中一个人在里面不停地跑步;另外一个人在里面不停地做俯卧撑;第三个人在里面不断地用头去撞电梯墙,最后他们都到了十楼。有人问他们是如何上来的?一个说是跑步上来的;一个说是做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是撞墙上来的。但没有一个人说是坐电梯上来的……其实这个电梯就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而在电梯里原地跑步、做俯卧撑、不停撞墙就是不同的工作方式。不管采用什么工作方式,只要坐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电梯,这三个人都成功了!而大家都把成功归结给了自己。是的,站在2024年回望2019年,那个资产价格永远涨,就业机会永远多,工资水平永远提的,那个时代的电梯,停下来了。现在2024年初,我们不由得问,那电梯停了四年,今天电梯会启动么?一切会好么?怎么去理解这个“不一样的好”。可能需要从三个维度去认识。2024年,随着以AI和“新能源体系”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应该说在2023年基本可以说初步完成了框架的构建,或者说已经基本明确了飞跃的方向。如果说在全世界这么多国家里,做“探索方向”这件事并不是中国擅长的,但是批量生产和快速应用这件事“中国说第二,没有国家敢说第一”。可以想见,在这两者的驱动下。全世界,特别是中国一定会迎来一波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资源配置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AI,这种效率的提升也一定带来一个更大的增量。有点像PC互联网之于94年,移动互联网之于08年的感觉。AI会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从而带来全社会生产效能的提升。而资源配置的变革,主要来自于新能源。很多小伙伴今天感觉电力已经无处不在了。实际上,今年圆方在学习“双碳”后认识到,虽然中国到2023年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835千瓦时/人,比上年增长7.6%,但依然只有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的“电气化”率依然是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而在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下,持续的供给中国更多的能源,只能依靠新能源,这中间的产业机会以及“资源配置”的空间是极大的。所以,在全球的“经济引擎”停滞了四年之后,今天全世界都已经确认了下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未来围绕着这两个领域,将是一次可以持续至少十五年的增长。什么是“细分时代”。应该说从2024年开始,中国几乎96%的行业,城市,个人都正式进入了“细分时代”。是像三十年前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写的“M型社会”那样么?2006年大前研一出版了《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一书。作者在书中提出:“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峰结构,高收入和低收入阶层各居两端,中产阶层向下沉沦,如同M型一般。”日本的M型社会,是建立在日本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停滞下的。
中国的“细分时代”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一个中长期的中速增长上,以及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的前提下。是的,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优势”,会让中国在“供给侧”持续的增长,增长,增长。中国未来10年间,依然每年会保持4%-6%的增长率。与此同时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会让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企业能够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所以中国注定不会走向日本的M型社会的道路,但是,中国会走出一个中国特色的“细分时代”。今天圆方尝试着给“细分时代”下一个不够准确,但是可以量化的定义,那就是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行业前4%企业的增长总额,大于全行业的增长总额”的时候,就是细分时代的开始。”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行业总规模是1000亿,一共100家企业。那么,这个行业用规模今年增长了5%,也就是50亿,而行业前4%的企业,也就是前4家企业,一共增长了100亿。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进入了“细分时代”。有人或许会问:“细分时代”不就是“红海竞争”不就是“存量博弈”么?其实不然,“红海竞争”和“存量博弈”往往发生在市场不再增加或者萎缩的时期,而“细分时代”的前提是市场还在增长。的确,细分的伴随着分化。而且分化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城市和个人。以城市为例,可以预见的未来10-15年中,中国前4%的区域房子增加的“新增市值”将会超过中国所有房子增加的“新增市值”。个人其实也是这样,可以预见的未来10-15年中,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中国前4%的人创造的“新增社会财富”,将会超过中国所有的人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注意,这里说的不是他们的收入,而是他们所完成的工作量)面对这种分化加剧的情况,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制度,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没有准备好。是的,完全没准备好。而今天,不管是地方土地财政的困局,还是对于大家新质生产力的投入的不解,又或者是各行各业越来越卷的现实。背后都是因为不适应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撕裂。与此同时,细分又不止分化。如果仅仅是分化,那意味着落后的企业,城市,个人将没有任何机会,但是再分化的同时,因为总量还在增长,因为市场还在扩大。因为中国特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允许一个又一个细分赛道的崛起。拿餐饮行业举个例子,比如做火锅,如果“火锅”赛道的第一拿不到,可以做“鱼火锅”赛道的第一,“鱼火锅”赛道第一拿不到,可以做“鲜活鱼火锅”赛道的第一,“鲜活鱼火锅”赛道第一拿不到,“鲜活鱼头火锅”赛道第一。城市也是这样,每个城市如果在这样一个细分时代。继续争取单纯的经济排名就没有意义了。什么“百强县”,“百强市”将逐步失去意义和竞争力。因为在这个“细分时代”,因为单一的经济维度,已经不能再成为对于行业(产业)和年轻人(人口)吸引力的因素。也就是在哪个细分赛道成为“第一”。比如从汽车之城争取不到,那就是电动汽车之城,电动汽车之城争取不到,可能是电动车充电桩之城,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个自己的标签,没有能力在哪个领域拿到第一,那么就想办法创造“唯一”,比如一些文旅的项目。如果第一和唯一都没有,那么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大概率就是持续的衰弱。上面说了企业和城市,其实个人也是一样。所以圆方特别鼓励所有小伙伴,在2024许下一个全国第一(或者唯一)的目标。在企业家这个大的类别中,成为坚持坚持日更公众号,同时卧推重量最重的那个人!(今天挑战了一下160kg✌)而有着一个全国第一的目标,或许能够让我们自己在这个“细分时代”过的好一些。这种细分,在过去的2023年,其实已经很明显,但是还比较温柔,在2024年则会更加明显。是的,“细分时代”的残酷的地方在于,只有细分领域的“第一”能够活的很好。其他的都会被“第一”慢慢吸血,而不断衰落。总结一下细分时代的三个变化:说完“细分时代”。我们来看第二个词“共识经济”从一开始追更这个号的小伙伴大概知道,圆方之前提过,自己在十年前就有写过一个没有发表过的系列叫做“中国社会各层级分析”。之所以不发表,只做私下交流,是因为有太多太过于“不够和谐”的内容。不过在做社会分层“定量和定型”研究的时候,引入的一个工具可以给大家说说。圆方认为,衡量社会层级的统一度量衡既不是单纯的财富拥有量,也不单单是官职和权利,应该是一个人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外在被表现为:而一点影响力,如果简单粗暴的换算成“社会资源调动能力”的话,按照今天的物价水平来看,大概相当于:应该说,中国在调动“社会资源”这个层面,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48年到1978年,基本上是依靠权利来分配资源。特别是1963-1978年这15年。然后1978年到2008年,资本在分配资源这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1993-2008年这15年。而从2008-2038年,影响力也开始在分配资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2023到2038年这15年。所以,今年越来越多的“行业利润”,向着有“影响力”的人那里去聚集,这也是为什么“东方甄选”一个主播的“休假和上岗”都能够引起全网几天的热搜的原因。可能今天会有人说什么“网红经济”已经太过了,太热了,应该降降温了。实际上则不然。2024年这场争夺“注意力”资源,争夺“影响力”数值的战争高潮,才刚刚开始。“影响力”,正在慢慢从“权力”和“资本”手中,获得越来越大“调动和分配资源”的能力。所以,很多家长十年前听说孩子想当“网红”气的不行,而十年后估计很多家长是气孩子为什么没有能力当“网红”。过去,不会有学校能真正教会你如何“当官”去掌握“权利”
今天也不会有学校能真正教会你如何“赚钱”去掌握“资本”,而未来不会有学校能真正教会你如何“成名”去掌握“影响力”。也就是说2024年从中国整体来看,房价稳了,股市涨了,工作多了,效率优了。但是具体到个例,就是“温差”特别大的不同。
如果你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头部,或者就是第一,那么你会感觉到增长还在加速,会越来越好。如果你所从事的事情,在帮助你持续的构建“影响力”,积累“影响力”,你也会感觉越来越好。但是,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城市,或者你个人处在行业的腰部;又或者自己做的是一份没有能力积累“影响力”的工作,那么很遗憾,很有可能2024对你而言并不会变得更好。以上,就是对2024年的一个判断。下面,圆方将会围绕着这个"判断",再加上对于前一段进行的“采访”。(采访的40位各行各业的伙伴,比例大概是40%来自商界,30%来自政界,20%来自学界,10%锚定“世界级”前沿技术的的探索者)共同形成这一份可能对于小伙伴们明年的选择和努力有帮助的报告。因为内容花了很多时间去写, 希望小伙伴们不要只是简单的看一遍就放在那里了,而是希望小伙伴们能收藏起来,有需要了再认真翻翻。(购买后可赠与朋友一份,大家可不要浪费宝贵的赠与名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