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坚挺的十大行业
(1月11日晚上七点,黄汉城老师会在直播间里聊聊2024的经济前瞻,拆解一些重要动向。点击上方预约按钮,锁定1月11日晚直播间)
◎作者 | 产业观察组
◎来源 | 前瞻经济学人(ID:chanyeqianzhan)已获授权
回望过去的一年,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全国经济企稳向好。但是,由于受到全球宏观环境以及行业周期影响,对于不少行业来说,过去一年仍不算轻松,甚至遭遇了更大的冲击。
然而,有这样一些行业,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2023年的标杆。
前瞻经济学人通过综合各方权威数据,筛选出了2023年十大最坚挺的行业。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当前最火热的行业,反而并未上榜。
那么,何为“坚挺”?
第一名 白酒
白酒依然是2023年最坚挺的行业,行业净利率高达39.5%,比去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更令人惊叹的是,白酒行业不仅净利率高,毛利率更是达到了80.4%。其中茅台的毛利率甚至突破91%,一骑绝尘。
根据企查猫统计,白酒行业存续并在业的企业总数达到10.5万家,其中在2023年注销的企业为114家,占整体企业的0.1%。这个数字处于极低水平。
白酒行业为何能维持如此稳固的地位?
实际上,过去一年,白酒行业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行业亮眼的表现其中之一便是受高端白酒所带动。
尽管白酒总体产量已经经历了“六连降”,但高端白酒的销售却一路高歌猛进。在以茅台和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品牌的带领下,国内高端酒市场走出了一波繁荣景象。“无高端则无未来”,一度成为判断酒企未来的“标准”,同时也体现在上市酒企的业绩中。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贵州茅台营收从400亿元一路增长到1275.5亿元;五粮液亦实现了营收逾两倍的增长。即使是今年前三季度,茅台实现营收1032.68亿元,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长双双突破18%;同样,五粮液的盈利能力也再上新台阶,并且已提前完成全年营销目标。
同时,由于白酒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这增强了整体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我国白酒行业排名前2的企业份额合计为28.87%,排名前4的企业份额合计37.23%,排名前8的企业份额合计为45.82%,属于寡占Ⅴ型,表明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对市场有一定控制力。
另外,随着我国消费逐步复苏以及春节的到来,白酒行业或将再迎一波高潮。
第二名 银行
根据A股42家上市企业前三季的财报,银行以38.3%的净利率,成为2023年第二大坚挺行业。
其实,与去年相比,银行整体的营业收入反而出现下降,但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3%。这意味着行业在面临营收压力的同时,却在盈利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A股财报披露,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存贷差(利息净收入)、通道业务费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这三个方面,而存贷差一项就占据了整个收入大一部分比重。
存贷差就是存款和贷款收入的差额,所涉及的其实是银行的本质,即通过资金规模、期限和风险的转换,实现资金的更优配置,并从中赚取利率差额。因此,资金供需两端的成本决定了存贷利率的差额。
而今年随着经济逐渐好转,居民消费正稳步复苏,居民信贷回暖。
央行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经济回稳向好、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金融支持稳固有力下,金融数据总体不错。政策筑底和经济蓄力,将驱动后续信用稳定扩张和信贷结构优化,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进一步稳固经济回升的动能。”
第三名 证券
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业2023年的净利率虽然略低于银行,但仍然达到了30.1%,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
证券行业依然是最有“钱”途的行业之一。
根据企查猫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证券业企业共12.8万家企业中,当年注销企业430家,占比为0.33%。
证券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目前逐步迈向成熟,行业内拥有50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中,公司证券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均高于70%,普遍集中在85%-100%之间。从业务布局区域来看,小型证券行业上市企业重点布局各自本部地区,大型证券行业上市公司针对全国进行布局,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公司都已经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国内证券业市场规模从3113.28亿元增长至约4967.9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2.4%,主要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市场扩大。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证券行业市场规模约3042亿元,同比下降16.95%,主要系2022年疫情升级、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因素致使市场遇冷。
到了今年前三季度,行业开始回暖。
券商业绩继续保持强者恒强的格局,营收排前10的券商市场集中度为61%,净利排前10的券商市场集中度66%。营收净利靠前的以头部券商为主,多家净利增超100%。
这背后政策红利从预期到落地。
7月以来,资本市场多项重磅政策加持,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影响持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预计资本市场在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的改革空间仍将延续政策支持趋势。
第四名 多元金融
金融业在2023年表现真的相当强劲。
第二名的银行和第四名的证券,加上第四名的多元金融,今年十大坚挺行业中,金融业就占据了三席。
多元金融指主要从事类金融活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行业,包括信托、期货、典当、融资租赁、AMC、小额贷款、投资管理、金融中介、第三方支付、金融控股等等。
2023年,A股30家上市多元金融企业中,行业净利率达到了28.7%。与银行业类似,尽管多元金融行业今年前三季度整体营收下滑了近9%,但净利率却提高了5个百分点。
根据企查猫数据统计,38.9万家多元金融企业中,今年有1372家企业注销,占比0.35%。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许多因素将促进多元金融行业的发展,如不断发展的科技、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和投资需求等等。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多元金融行业也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贸易和投资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和保障,这为多元金融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第五名 能源金属
虽然能源金属挤入前5名,但从净利率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2个百分点至23.5%,是十大最坚挺行业中,下滑最多的。
根据企查猫数据统计,56.9万家能源金属企业中,今年注销的企业高达2万家,占比3.5%。
能源金属是指那些在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金属元素,包括铜、铝、锌、镍、锡、铁、钴、钨、钼等。
回顾2023年,能源金属板块经历需求增速放缓与去库存压力下价格的单边下行,产业去库存压力仍大。
特别是,我国新能源行业从过去爆发式增长的过热期逐步向着理性期的过渡转变——在经历了前期市场的快速扩张之后,供需过剩开始显现,行业增速逐步回落至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需求增速的边际变化逐步有所回落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以碳酸锂为例,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路上扬,由此引来锂电池材料、锂电池价格疯涨,锂电产业链所有企业几乎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今年,碳酸锂价格一路走低,至今价格仍在下探。
受此影响,锂电产业链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行业龙头企业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暴跌49%和59%。
目前碳酸锂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已形成行业共识,整个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原因是前年、去年行业扩产太快且跨界进入的企业太多,造成碳酸锂供大于求。不过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下行,一些高位入局或跨界的企业正在逐步清退,但目前清退力度还不够,只有当碳酸锂价格跌至较低位置,部分企业因成本劣势出现亏损主动退出时,行业才会接近供需平衡的节点。
第六名 铁路公路
与去年相比,铁路公路的出现了爆发式增长。34家A股上市企业中,全行业净利率达到了22%,同比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
铁路公路运输行业的亮眼表现,得益于今年以来的出行畅通以及旅游复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完成客运量69.68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6.1%,完成旅客周转量2.18万亿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06.9%。
同期,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完成货运量402.8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完成货物周转量17.69万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6.6%。
就上市企业而言,京沪铁路展现出了惊人的吸金能力。
京沪高铁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预计净利润最高可达96.62亿,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256.58%,着实令人瞩目。
而去年同期,京沪高铁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1.52亿,其中第二季度更是亏损逾10亿。
京沪高铁不仅是国内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还是首家上市的高铁公司,其业绩的飙升也成为了铁路公路行业复苏的一个缩影。
第七名 航运港口
虽然榜上有名,但航运港口行业今年的表现却不够理想,全行业净利率仅21.1%,比去年同期下滑近9个百分点。
疫情以来,海运费一路高涨,最巅峰时期价格翻了10倍。尤其是去年年初,甚至出现了集装箱“一箱难求”的局面。
这主要是疫情导致港口拥堵,运力不足。叠加集运需求增长,推动集运价格成倍增长。集装箱海运吃肉,集装箱港口自然也跟着喝汤。最终,去年整个航运港口行业净利率飙升,超过了30%,比肩金融业。
然而,今年海运市场的供需关系出现大反转,供大于需,海云价格一落千丈。
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加之整体需求疲软,预计未来海运运费将持续保持低位运行。运力过剩还有可能导致未来5年海运价格持续走低。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航运港口需求量大,加之其低廉的成本、批量运输优势和价格的稳定性,使得该行业依然有利可图。
第八名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排在第八名,但整体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124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实现了总计1760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的2455亿元相比,下降了28.3%。同样,净利润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下滑,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766亿元降至334亿元,下降了56.4%。
最终,整个行业的净利率从去年的31.2%下滑至今年的19%。
根据企查猫数据统计,10.4万家医疗器械企业中,今年注销的企业为9825家,占比9.4%。
具体来看,板块内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医疗设备领域的业绩增长相对稳健,高端设备更是频频取得突破。然而,体外诊断行业受到疫情消退的影响,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并出现了争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现象。
例如,达安基因、圣湘生物、明德生物、之江生物等核酸检测公司在疫情期间业绩大爆发,动辄涨幅高达几倍、甚至数十倍。
未来,这些企业能够成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将对医疗器械行业表现产生不小的影响。
第九名 医疗服务
第九大最坚挺的行业,依然是来自医疗领域。
医疗服务行业以医疗卫生机构为核心载体,为民众提供关乎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医疗服务。其细分领域包括诊断服务、医疗研发外包、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服务。
在A股50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中,净利率录得16.9%,虽然略低于去年同期,但未出现大幅下滑。
这也说明,疫情后时代,公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在不断提升。另外,随着老龄化加剧,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像健康体检领域龙头企业——美年健康,其旗下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奥亚”“美兆”四大健康体检品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美年健康实现营业收入72.17亿元,同比增长24.81%;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大增158.10%。
第十名 煤炭
第十名,可能会让人略感意外,居然是来自传统能源行业的煤炭。行业净利率录得16.4%,但较去年同期下滑近4个百分点。
根据企查猫数据统计,2.1万家煤炭企业中,今年注销企业为718家,占比3.4%。
2022年,地缘政治、异常气候等多种因素扰乱传统能源市场,传统能源的刚需特征越来越突出,煤炭行业走出了一波向上行情。
今年煤炭市场虽然经历了大幅波动,价格呈现出过山车般的走势,但全年总体仍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202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显示:从需求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有小幅增长,预计全国煤炭需求峰值约为45亿吨,至2030年全国煤炭需求约40亿吨左右。从供给端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将有小幅增长,在2027年达到高位后呈下降趋势。整体来看,未来我国煤炭产量将呈现‘稳增-达峰-下降’的态势。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煤炭行业仍将维持一定的增长空间。
本篇文章的定义标准分为两个:净利率和2023年行业注销企业数量所占整体行业企业数量百分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