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产妈妈逃离北京来加拿大,从“拾荒度日”到成为公务员,我经历了什么?

中产妈妈逃离北京来加拿大,从“拾荒度日”到成为公务员,我经历了什么?

教育

一晃来加拿大一年多了(更多关于我来加拿大的故事,戳👉从“北京中产”到加拿大“拾荒度日”,我都经历了什么?),学业差不多读到了尾声,工作也稍稍有了点眉目,但焦虑的感觉却丝毫不减半分。

在这个凛冬还没来,“求职寒冬”却赖着不走季节里,我来分享一点“宁古塔”求职体验,真心希望你用不上。 

文科打工人的尽头是北美公务员

不知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到了中年,审美和认知会发生基因突变式的改变,从前觉得俗气的黄金如今觉得“真香“,从前不屑一顾的“铁饭碗”如今却“趋之若鹜“。

这种想法和消费降级一样,底层色彩都是焦虑,对自己没信心,对未知的就业市场也没信心。

在来多伦多大学读书之前,我就了解到我们这个专业有一个名额很少的教育部对口实习,虽然当时仅限本地学生和PR(永居)选手,我依然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相应的workshop,并不知不觉地把它当成了奋斗的一个小目标。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到加拿大,移民局突然就颁布了一项法令,取消了留学生每周只能打工20小时的限制,允许全职工作+全职学习

看到新政,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可以申请教育部实习了”。

△安省教育部大楼

目标有了,怎么实现需要一些规划。 

出于之前做记者的职业习惯,我对搜集信息还算在行,主要方法就是顺藤摸瓜。比如--

在迎新会上,我会从求职中心的负责人的介绍中,了解到订阅职业推送和主要的校内求职网站。

和本地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人脉关系,拓展经营好LinkedIn。

在Mentor-Mentee的活动中,从毕业生视角规划学业及求职。以及最重要的,从成功者那里了解最新动态。 

众所周知,大学没有固定的课表,课程五花八门,有目的地选课也能对找工作起到关键作用,譬如在几次workshop上,我对比了拿到实习机会同学的课表,发现了几门“必修课“,之后留意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用这些内容做选题,在课堂上做相应的拓展研究。

△参加学术会议,背景是我的presentation

这些都成为日后拿到工作的重要筹码。 

7月份的时候,我终于拿到了面试机会,提前半小时给面试问题,两位面试官面试一小时,之后有一小时笔试(考察数据处理和文献阅读能力)。

虽然准备了很久,但依然在高强度的面试中败下阵来,但因为态度真诚,事后还虚心请教,面试官破天荒地为我安排了一次“debriefing meeting”,对于我而言,这次反馈简直比面试本身还要宝贵,因为他们为我详细解释了政府招聘的逻辑和方法,我觉得可能也适用于大部分加拿大乃至国内的企业。

第一,“我们”比“我”更重要



大部分工作都讲究团队作业,个人能力再强,但如果不能适应团队也于事无补,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用“我们”的字眼,展现你的团队精神。

第二,“我为什么适合”比“我为什么想要”更重要



用人单位招聘的是上来就能干活的人,不是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每一个回答都要尽可能凸显你对公司可能带来的贡献,而不是你对公司的敬仰。简言之,你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干嘛。

转变思路之后,我终于在最后一学期顺利通过面试笔试拿到了这个岗位,并买了一点黄金作为给自己的奖励。

有意思的是,原本之前允许留学生全职打工的政策只到23年就结束了,但又神奇般地给延长到了24年4月底,和我的合同丝毫不差,天选打工人无疑了。

△偶然被老公拍到熬夜学习的照片,熬夜、早起是家常便饭

求职靠努力,拿offer靠运气 

说来好像我对自己的路径有多么详尽的规划,但其实每一步走得也是随波逐流。特别是最开始毫无本地经验的时候,所有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逼得我最后还是走上了为爱发电的志愿者道路。

不过志愿者也不是瞎做的,我还是臻选了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志愿者工作,譬如多大和本地知名私校合办的“Global Idea Institue”,以及安省儿童、社区与社会服务部直属的NGO组织。这些信息要么是邮件中获知,要么是留意本地信息交流群。

插一个题外话,每当我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基本的信息时,总有人表示“没听过”“不知道”“很好奇”,其实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日常的邮件推送和网站更新,只要有点耐心去看看就不至于一无所知。 

真正让我觉得有转机的是23年1月份我拿到了一份研究助理工作,时薪高达50+,每周工作10小时,通常只内定给博士生,少部分留给研究生。

申请这份工作时,我自认为是不合格的,因为JD中列举了一个我完全没听过的软件,但本着“撑死胆大的”精神,我写了自己熟练掌握该软件,并在拿到offer后的两个星期突击学习了这款软件。

我记得第一次和项目负责人见面时,她说“别担心,我们都是初学者。”

结合我在一次求职活动中的听到的内容,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分享:

其一,不管在不在求职,都要时常浏览相关职位的JD



目的是了解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上,有针对地提高。

其二,求职时要有一说二,不要过分谦虚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走狗屎运被录用了会让用人者失望,但事实上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招聘者比你还清楚大家的斤两,入职后你成了他们的人,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培训你的。事实证明,中国人走到哪都是卷王,没有雇主会对一个勤勤恳恳,虚心好学的员工say no。

之后我又分别得到了一个新领域的研究助理工作,和一份多大行政工作,这两份工作是怎么来的,说实话我是一头雾水,两份工作都没有相应的背景和经验,也没有任何的network,甚至面试时也是稀里糊涂,因此说它们是天上掉馅饼也不足为过吧。

但这恰巧印证了一位从北京顶尖中学来加拿大创办中文学校的校长的话:

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往往会厚积薄发,你所有的准备和铺垫都是有意义的。”



工作环境和职场文化 

真正让我对加拿大职场有了清晰的概念的是高校行政工作。

在此之前,我还在多大的家庭宿舍做过一段时间的Work-Study,但这份工作大多是要和孩子们打交道,同事也大多都是在读的学生,职场的概念并不清晰。

行政工作则不然,除了我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员工,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和国内截然不同的职场文化。 

👉首先,加班是绝对不可能加班的。

每天8:30上班,下午4:45下班,中间半小时不带薪午休,每周2-3天到岗,其余时间居家办公。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严格遵守这些规矩。

上班第一天,经理就找我谈话,说面试的时候没注意到我还有别的校内工作(研究助理和家庭宿舍),按照规定,无论在哪个部门,雇主都是多大,因此整体的工作时长不得超过40小时,我必须要减少行政工作的时长,做一些取舍。

我刚想表示,多工作几个小时对我不是问题,经理就忽然语重心长地说:

我不是你的妈妈,但我也希望你能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后来我知道,在这里,连加班都要打报告层层审批,多一分一秒都是对工作的不尊重。

当然相应地,摸鱼的情况也几乎没有,有限的上班时间,只要有活,大家就都尽心尽力地做,连中午吃饭,大家都要打好招呼,谁先谁后,为的是至少有一个人守在岗位上,以便不时之需。

△圣诞节期间办公室里每天位置不同的捂脸圣诞老人

👉其次, 在舒适区带着,挺好。 

都说加拿大的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就很好奇我这个只有六个星期的“坑”是怎么来的。

了解后得知,原来是上级部门需要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案子,临时调派了一位资深员工前去辅助一段时间。

毕竟短时间内找到能处理这些案子的资深员工比较难,招一个新手要容易得多。

那为什么不直接提拔这位资深员工去做相应的工作呢?因为她不愿意,涨薪升级也不愿意。

这大概是加拿大职场的另一个特别的文化。大家都比较安于现状,在舒适区待得不亦乐乎。升一个级别虽然工资涨了不少,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多的活。两相比较,还是原地踏步更香。

所以,出现用人单位招人难,求职也难的尴尬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常生活,左为带娃在肯尼迪航天中心NASA

👉最后,公私分明,强调流程。

因为工作性质总能接触到各种信息,我又是一个爱分享信息的人,有一次就突发奇想,与其被动地回复学生邮件,不如直接去微信群里解答问题。跟一位前辈说了这个想法后,她一脸严肃地跟我说:

你这样就混淆了公私的界限。你以什么身份去解答别人的问题?你的工作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对那些不在群里,听不到回答的人公平吗?如果你回答的信息有误,谁来承担责任?”

一连串问题问的我哑口无言,内心里很懊恼自己也是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怎么会这么幼稚。可能看出了我的窘迫,她随即又转换了语气说:

我这么说是因为吃过亏,几年前我曾经帮朋友解答过一个问题,他拿着我的回答截图转到了一个二十人的群里,结果引起了那二十人的不满。很多解决方案是因人而异的,我不得不花了很长时间一一解答,平息了这些人的愤怒。”

另一位同事也表示,自己从业20多年,也是从学生岗位做起的,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同学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怕的就是他们来跟自己“咨询”。

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性质能够接触达大量的学生信息,这些内容都理应是高度保密的。“如果我是你,如非必要,我不会去搜索关于我自己或任何我认识人的信息。”“居家办公的时候,我先生从我背后走过,我都要把屏幕遮挡一下。”

所有前来办理业务的学生,即便人就在眼前,我们也会要求他们发送邮件,为的就是留下可追溯的证据,以便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追查。

有时候,你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可能就来自于你很亲近的人。”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放松任何一个步骤,掉以轻心了。

以上就是我在加拿大的求职心得,对于即将到来的政府工作我有所耳闻,但具体是什么样子还要做起来才知,有机会可以再写一篇公务员体验与大家分享。

扫码入群限时领取讲座回放

听多大学长分享加拿大留学和工作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6042 血壮山河 卢沟桥之变 11年入450万美元! 从“裸辞少女”到“饺子女王”, 她经历了…香港陪读12年光房租就花400万!第一批逃离北上深的港漂家庭后悔了…带女儿逃离北京去上海,这可能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不吹不黑,港漂10年的中产妈妈,揭露香港「赢在子宫里」的教育真相娃被学校劝退学,这半年我都经历了什么...中产妈妈花费百万给孩子请留学顾问,依然搞不定藤校从昔日“网游教父”到美国“地主”,陈天桥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小时候23厘米,长大后只剩7厘米……这中间经历了什么?中华文明和科举制度红色日记 打起架来 1974年 25岁 7.1-15马航MH370忽然公布新进展…这十年他经历了什么?这届海归逃离北上深,去国外当流水线工人 ...准时下班,一年存到20万!在德国学校当家长代表,我经历了一场闹剧 | 海外教育观察今年跌幅最大的5家公司,经历了什么?从“你图啥”到“来加入”:6年来,我在乡村看见家长与孩子的变化突发!悉尼城铁遭大批黑衣人闯入!蒙面还带盾牌!数十名警员赶到紧急疏散乘客!悉尼爆发“入侵日”大游行,抗议者要求废除“澳洲日”做生意遇到的敲竹竿官司逃离北京后,我回老家考编十几次上岸范冰冰亮相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首谈被封杀:4年来我经历了太多贾玲居然瘦了100斤:消失这一年,她经历了什么?逃离北上广爱情荒漠,香港我来了!这届海归逃离北上深,进厂当流水线工人 ...不吹不黑,港漂10年的中产妈妈,揭露香港教育的真相卖房逃离北京后,中产父母的人生直接走向巅峰了......叶书今日神图 | 你男朋友到底经历了什么?年入450万! 从“裸辞少女”到“饺子女王”, 她经历了…港漂10年的中产妈妈,揭露香港教育的真相憨憨被学校劝退学,这半年我都经历了什么...退租、半价甩卖,跌落神坛的钟薛高经历了什么?被撒贝宁苦恋20年,41岁依然选择不婚不育,金铭到底经历了什么?花几十年走出大山的云南保山咖啡,都经历了什么?90后男子在国外间谍指导下考上公务员,因泄密被判刑!细节披露→小舅子涉嫌违法犯罪,全家人银行账户被冻结,“每天靠借钱艰难度日”!当地公安局回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