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1家银行理财公司复兴之路:规模回血、货架分化、基准下行、新品频出

11家银行理财公司复兴之路:规模回血、货架分化、基准下行、新品频出

公众号新闻

1月16日,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得国有大行、股份行旗下共11家理财公司存续产品的规模数据(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11家银行理财公司总体规模达16.8万亿元,较去年一季度末增长约1.6万亿元,增幅10.5%。



近日,有研究机构测算的数据显示,2024年头两周,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继续增长约2800亿元。事实上,银行理财在2023年初经历“赎回潮”余波冲击后,便走上了规模修复之路,随着行业逐季回暖,到去年底时规模已较去年3月末明显企稳回升。从行业来看,位于头部的这些主要理财公司,2023年的发展总体上呈现规模“回血”、货架分化、基准下行、费率优惠、新品频出五大特点。


规模逐季“回血”


尽管赎回潮余波对银行理财市场造成长久负面影响,但在理财规模逐季稳健修复过程中,阴霾逐渐褪去。近日,广发证券刘郁团队测算的数据显示,2024年头两周,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分别增长约1437亿和1381亿元。


事实上,到2023年底,银行理财规模较2022年末已基本恢复,仅受年末季节性因素小幅下降。据中信证券明明团队研报测算,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同比下降约仅2.5%,规模大概是26.96万亿元。


这与记者获取的数据走势相符。1月16日,记者独家获取的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信银、光大、浦银理财共11家主要理财公司的最新规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上述公司的存续规模合计16.8万亿元,较去年初的17.05亿元降幅约1.4%。


就2023年全年而言,银行理财的规模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增长的特点。第一季度可称得上是近年来银行理财规模缩水最猛烈的时期,据券商中国记者测算,仅上述11家理财公司一季度的规模就减少了1.8万亿元。值得庆幸的是,理财大范围赎回过后很快迎来反弹,二季度上述公司规模恢复约4800亿元,三季度和四季度又分别增长5300亿元和5900亿元。


具体到各理财公司规模,截至2023年末,信银理财和兴银理财较去年初分别增长约1800亿元,交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则分别增长约1400亿元,浦银理财较去年初增长超1100亿元。增速方面,交银和浦银理财均较去年初增长超13%;信银和光大理财的增速分别超12%,而兴银理财也增长约9%。


相对于股份行迅猛的增势,国有行理财公司的恢复则显得相对缓慢。截至2023年末,除交银理财外,其余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去年初仍然差距约460亿至4000亿元,合计降幅仍有将近9000亿元。


理财公司的行业规模排名一直较为受关注。2023年全年,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两家公司的规模牢牢占据“2万亿俱乐部”的席位,稳居行业头部;而信银理财和工银理财分别位列第三、第四,规模均超1.6万亿元。


此外,在1.5万亿元附近,则分布着其它3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差距并不大。整体来看,上述11家银行理财公司有7家公司规模在1.5万亿元以上,中邮理财和浦银理财的存续理财规模目前还在1万亿元下方。


产品“货架”分化


过去一年,在行业规模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银行理财市场“货架”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首先是收益稳健的现金管理类产品颇受市场青睐,成为理财市场规模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引擎”。


2023年以来,代表无风险收益品种的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资产利率波动下行,商业银行也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在此背景下,平均收益率高出货币基金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从销售端来看,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众多投资者都选择购买风险偏低的现金类产品和短期限的固收类产品,投向定期存款的客户已寥寥无几。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同类型的理财公司的“货架”在分化。国有行理财公司的现金类产品规模普遍流失;反之,股份行理财公司的增长可以用“迅猛”来形容。据券商中国记者掌握的上述11家理财公司数据,2023年六大行理财公司该类产品合计下降约5500亿元,而招银、兴银、信银、光大、浦银5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合计增长约4000亿元。


其次,含权产品存续余额萎缩。


作为理财“主力”的固收类产品,过去一年的规模随着债市回暖、收益率回升而迅速修复。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数据显示,经历去年一季度的大范围产品跌破净值,理财破净率到去年12月末已在3%以下低位运行。


而包含权益资产的混合类产品,由于业绩表现不佳,存续规模在2023年全年呈现较大幅度萎缩。据上述11家理财公司数据,2022年末混合类存续产品还有约8300亿,到了2023年底,该产品已经降至约4700亿,降幅超40%,从理财公司内部看,降幅30%甚至70%已经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业绩基准下行


2023年新发行的封闭式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均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新发行的产品也有运作时间短期化、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的趋向。


一是受投资者对“低波稳健”偏好的影响,在封闭式产品发行方面,产品规模和数量持续扩容。


国信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2023年以来,新发封闭式产品数量和募集规模均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1~11月,封闭式产品平均每月新发产品数量为774款,平均每月初始募集资金规模为3256亿元,而开放式产品平均每月新发产品数量、初始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167款、184亿元。


二是短期限产品规模稳步上量。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与2023年初相比,1个月以内的产品增速最快,较去年初增长56.52%;3个月~6个月、6个月~1年的产品规模则分别下降15.58%、23.94%。


三是新发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全年稳步下行。根据普益标准数据,在2023发行理财产品,无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2023年12月发行开放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27%,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39%,分别较2022年12月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降了65个基点(bp)和44个基点(bp)。


业绩基准的下调趋势也就意味着,产品的业绩基准达标率不断上升。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各月到期的封闭式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为3.57%,业绩基准达标率不断上升,从去年初的49%上升到去年11月末的73%。


加大费率优惠


尽管摆脱“规模崇拜”,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屡次被各家理财公司提及,但当前,规模仍是衡量理财公司实力的首要指标。


临近春节,理财公司不会错过这一重点营销时段。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掀起新一轮降费,推出费率优惠活动,吸引新客户并拉动存量客户增加投资。


去年12月以来,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平安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推出产品费率相关的优惠活动,涉及固定投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方式,积极营销。


从去年开始,银行理财开始加大费率优惠力度,以期增加客户黏性。被调降的费率品种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超额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托管费等,产品种类也覆盖固收类、现金管理类、权益类等主要类型。


据记者粗略统计,去年12月份调降产品费率的上述理财产品,有的管理费率已下调至0.01%、0.05%(此前已经低至0.15%);托管费优惠至0.02%;销售服务费为0.05%。


虽然每次这些产品费率优惠活动都有“临时调整”的提示,但是2023年理财产品费率持续下调是不争的事实。


“吸睛”产品频出


资管产品功能形态的创新实属不易,尤其是在受众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理财领域。近日,几只赎回和分红机制、资产投向有所创新的产品齐发,将银行理财的“产品创设”真正推向更高台阶。


近日,平安理财的“启明”系列理财继日申季赎、最低持有期定开等产品后,迎来了一只新品——定期给付型产品“启明颐年定期给付三年一号”。其特殊之处在于,在产品存续期间,投资者不可申购和主动赎回,但在定期给付机制下,管理人可按照定期给付约定自动赎回投资者理财产品份额。


“启明颐年定期给付三年一号”的年度定期给付比率设为3.6%。年度定期给付比率指自首次定期给付起算的连续 12个月度的累计给付比率,即每月度定期给付比率为0.3%。需要注意的是:净值型产品的业绩表现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定期给付比率不代表产品实际投资收益率。


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介绍,该产品定期给付的资金实际上包括收益和本金两部分:一是理财产品收益分配对应的资金;二是管理人按照定期给付约定自动赎回投资者理财产品份额对应的资金。也就是说,定期给付后产品总规模会有所降低,产品净值也会有所降低。


最不利的情况下,产品收益率可能为零或负、收益分配金额不足以给付定期给付金额时,可能会出现投资者被动赎回一定产品份额用于定期给付,风险肯定是有的。


综上,通过定期给付的方式,平安理财“启明颐年定期给付三年一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提前将中长期、封闭式产品收益落袋为安的体验——显然这样的体验是全新的、创设性的。


该产品的认购起点为100元,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成立规模为约284.28万元。资产主要投向四类:一是以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资产为主要投向的资管产品及符合 9 / 28 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二是优先股、权益类、混合类资管产品等,及其他权益类资产;三是投资国债期货、利率互换、远期合约、掉期合约、互换合约、场外期权等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及包含前述投资品种的资产管理产品;四是投资于境外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QDII资产管理产品。


另外一个“出圈”案例,是近期再掀关注的红利策略理财产品。


所谓红利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以股息率为选股的重要标准,优选长期经营稳健、现金流稳定的公司。股息率高,代表着较强的盈利能力,同时意味着较低的估值。从行业分布来看,能够常年稳定高分红的企业,多处于金融、公用事业、传统能源、高速公路等成熟行业,内生增长动力较强。


红利策略聚焦低估值高股息的选股逻辑,以及较低的风险收益特征,天然适合市场情绪低迷时,净值波动容忍度低的银行理财客群。


事实上采用红利策略的银行理财产品并不鲜见。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曾进行详细梳理,将红利策略产品划分为三类:一是“固收+红利”产品,即通过固收打底,配置10%~20%的红利资产,直投高分红的上市公司或红利策略的公募基金,起到收益增强的效果,工银理财和兴银理财都曾发行过相关产品;二是混合类红利策略产品,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都曾发行过相关产品。


而近期,成立于2020年6月23日的招银理财招智红利月开1号(R3中风险),凭借着5.48%的2023年年化收益、跑赢基准4.47%的业绩,受到了市场关注。根据产品说明书和业务运作报告等资料,招智红利月开1号是股债中枢配置3:7开的混合类理财产品,30%权益部分主投高股息策略,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1月5日)跑出了10.34%的累计收益率,现金分红3次,累计分红4.42%。


责编:林根

校对:高源


百万用户都在看
美国突发!两架飞机坠毁!华尔街"恐慌"交易突然刷屏,什么情况?

信息量大!证监会召开新年首场发布会!两部门出手,房地产融资迎利好!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重磅!融资融券新规,这家头部券商今日生效

与女下属有染,这名国企高管遭撤职!超10万人爆仓,比特币突然闪崩......

反向讨薪!这家券商出手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尴尬!澳洲情侣邀多人运动,激战中途吵架分手,正妹夹中间后续更崩溃希腊之印象来自顶级PE投资总监的一二级市场投研框架分享银行理财公司增至32家,2024年理财市场将如何变化?李健一句话“毁”掉成名之路:我爱过,也恨过英伟达8年自动驾驶之路:拖沓的奔驰项目,救火的吴新宙澳大利亚游戏报告:规模近200亿元,游戏从业者2100人,80%家庭有主机直播预告 | 经济下行、躺平、多种价值观冲突下的新背景舆情管理该如何做?好吃最是家常饭菜南方新闻网、竹畦文化、新闻晨报招聘人才啦!| 求贤令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银行理财行业正进入深度转型违规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这家银行被罚!去年多家银行踩红线途虎-W(9690.HK)深度报告:规模×效率×复利,制胜汽车服务市场2024年首家!又一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万科突传大消息!12家银行为其筹资800亿?接近银行人士:银行态度保守「和众科技」完成Pre-A与Pre-A+两轮数千万融资,专注Matter标准下开发者操作系统丨早起看早期「和众科技」完成Pre-A与Pre-A+两轮数千万融资,专注Matter标准下开发者操作系统|36氪首发新场域、新流量、新品类、新人群,快手电商为各类经营者打造持续竞争力一周内,美国关闭41家银行分行未央播报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又添一员 2023年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回购8.979亿股普通股微软帝国的复兴之路泉州人的信仰又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银行理财提前切换“春节模式”,居民青睐灵活短期产品2023“锐品牌”的进击之路:始于流量,忠于创新【北京美国中心活动】通向2024之路:美国总统选举人团的来历,1月31日,星期三,晚6:30至8:302023童鞋品牌TOP40重磅出炉!专业化、细分化驱动行业创新增长房地产大消息!中行、工行、建行、农行等出手当一位私行理财经理决定离职蓝百合,中国分仰望的「品牌向上」之路:U8的卖点,不一定是油车爱好者的「爽点」阿尔卑斯山里的法国小镇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成蓝领收入前三,从业者:“努力就能挣钱”Transformer的无限之路:位置编码视角下的长度外推综述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贝塔伏公司研制微型核电池,研发团队利用镍63核同位素衰变技术和金刚石半导体,将核电池小型化、模块化、低成本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