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使用的标准用MAC表示,MAC是指使50%患者产生特定效应时的呼气末浓度,等效于静脉麻醉药的Ce50。MAC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肺泡浓度几乎即刻与大脑浓度平衡,并充分反映神经元效应室的浓度。MAC定义为挥发性麻醉药(在O2或O2-N2O混合气中)的肺泡浓度,该浓度使50%的受试对象对切皮无反应。也可考虑其他效应,如药物引起的心血管抑制,这对新生儿和婴儿尤其重要。随着时间推移,MAC有多种不同形式:MACINT是可行气管插管的MAC值,MACBAR是消除切口交感神经反应(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的MAC值,MACEXT是用于深麻醉下气管拔管的MAC值等。早产儿异氟烷MAC值低于足月新生儿,虽然缺乏这一年龄组的数据,但早产儿MAC值相对较低是所有吸入麻醉药的普遍现象。出生时和出生后前几个月,所有吸入麻醉药的MAC值都处于峰值(氟烷除外,氟烷出生几个月后达到峰值)。1岁以后年龄与MAC值的关系出现逆转,MAC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图10-7)。总之,6月龄婴儿MAC值是40岁成人平均值的1.5~1.8倍。此外,早产儿相比足月新生儿对心血管抑制更为敏感,而新生儿又较大龄儿童和青年人更敏感。MAC为评价患者麻醉深度是否合适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可利用脑电图获得多个指数如双频指数(BISTM,Medtronic-Covidien,Minneapolis,MN,USA)、熵或NarcotrendB指数(MonitorTechnik, Bad Bramstedt,Germany)监测患者状态,并据此调节麻醉深度。大量研究表明,根据这些指数计算的成人T1/2ke0群体值相似,且接近临床经验预期值(表10-3)。此外,与静脉麻醉药一样,由于同时测量镇静和镇痛效应对EEG衍生指数的算法存在干扰,研究不同MAC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困难。在2岁以上的儿童中,其BIS-IC50与不同MAC之间的相关性与成人相似,到目前为止,除了同时应用区域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外,这些设备都无法准确评估婴儿的镇静深度(图10-8)。主要内容来自《儿科麻醉学》原书第6版。
该书全面翔实地论述了儿童各脏器的发育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心理学,以及儿科麻醉各个亚专业的特点。著者挑选了大量精美图片,并绘制了生动形象的示意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基础知识的重点难点。此外,书中将知识扩展到儿科麻醉的伦理问题、试验设计、儿科麻醉医师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儿童围术期外科之家等麻醉医师亟待掌握的领域;部分临床章节还列出了疑难病例的管理经验,更加凸显了书中内容的“实战性”,能够让读者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推荐阅读:
【职称考试】《如何顺利通过卫生职称考试,这样复习提升80%!》
【麻醉好书】《详解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操作步骤》
【指南共识】《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麻醉MedicalGroup全国性学术、科普平台,文章可同步刊登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以及人民日报等平台。总粉丝30万+,年阅读量一亿人次+。文章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