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麻醉、一场担心,这就是麻醉医生的日常
晚上九点,产科打开电话称:有一个顺产失败,要求紧急剖宫产。
一听这话,麻醉科值班的张医生立刻奔向手术室。产科麻醉,一分钟都不敢耽搁,否则会出大事。
刚准备好麻醉的穿刺包和药品,护士推着产妇、产科医护、儿科医生都跟着冲进来了。
以最快速度完成签字、三方核查,张医生让护士把产妇摆成侧卧位的穿刺体位。
然而,不知道是疼痛还是害怕,这个产妇的体位一直不标准。
看到患者的腰差不多了,张医生摇摇头没办法地说:先这样吧。
然而,就是这一迁就导致张医生后悔不已。
体位不到位,穿刺过程果然就遇到了问题:几次穿刺,都无法穿到椎管内。
更让张医生头疼的是,这个产妇还时不时发出喊叫、身体也跟着躲避。
当时,张医生想:这如果不是生孩子的麻醉,就放弃穿刺而改为全麻了。但是,再好的全麻掌控,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只能一边劝说、一边努力穿刺。
期间,产妇仍然时不时发出声音。
更让张医生担心的是,一次稍稍偏离中线的尝试,产妇大喊腿上似乎过电了。
虽然只是产妇的一句话,但张医生后背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当时,他真怕伤到了产妇的神经。
好不容易,在一番努力下终于穿刺成功。见到脑脊液的那一刻,张医生心底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台剖宫产,终于可以有满意的麻醉做保障了!
至于那个“放电”,张医生在手术中一直仔细观察着。
令张医生倍感压力的是,手术中有放电的那条腿麻醉效果出奇的好。
这样的好,他怎么能不担心?直白地说,神经一旦受损效果可能更好。
一个小时的剖宫产,很快就结束了。
然而,理论上麻药还未失效。因此,直至大家把产妇送回去也没办法观察那条腿到底有没有问题。
有人说,过几个小时再去看看呗。
说来容易,但实际上难度很大:
首先,现在的医疗环境很特殊。如果你半夜去查看情况,就可能引起家属不必要的怀疑。
其次,十点一过病区就熄灯了。这时再去看患者,病房的大夫或护士就会以为有什么事。
再次,张医生也宽慰自己:没什么事。穿刺的时候,是进细针的时候有放电的感觉的。即便有损伤,也很快就能好。
直到十二点,张医生仍然在那里胡思乱想。
实在睡不着,干脆起来看了一会儿书。
稍有点困意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鱼肚白刚出来,他就跑到病房去看了产妇的腿。
看到产妇的腿活动自如、没什么异常,他放心了。一股困意袭来,他蒙头睡过去了。
一场麻醉、一场担心,这就是麻醉医生的日常。
【职称考试】《如何顺利通过卫生职称考试,这样复习提升80%!》
【专利创新】《2022年的今天,申请专利该掌握哪些技巧?》
【科普征集】《【重磅】科普文章可以作为晋升材料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