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恶童凶猛!孩子邪恶起来,能有多可怕?

恶童凶猛!孩子邪恶起来,能有多可怕?

电影


邯郸3个未成年杀人犯判决结果还没出来,这两天又相继爆出梅州13岁男生猥亵女生、冕宁14岁女孩纠集多人围殴男孩、阳山13岁男孩性侵8岁女孩等新闻。作恶的未成年人仿佛在这个关键节骨眼“集体无意识”出动,是在向法律示威么?
 

扎堆上热搜的未成年人犯罪新闻,然并卵……

对于犯罪或作恶的未成年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恶童”。早在187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创办的刊物《作家日记》里就慨叹:“儿童在作恶时,不会像他们的家长那样饱受良心谴责之苦,而是心情大好。”受康德启蒙主义“至善论”影响的陀翁,也无奈地承认儿童之“性本恶”。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法律上就把儿童和精神病人划出“理性人”范畴,未满14周岁,不用承担刑责。

而在陀翁振聋发聩疾呼的前一百年,1778年的我国乾隆时期,也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四川盐亭县9岁的刘縻子杀害了同龄的李子相,依照《大清律》应处“斩监候”,刑部的处理方案是经济赔偿大事化小。然而被乾隆一票否决,硬是让刘縻子吃了几年牢饭。受孟子“四端”论影响的乾隆,才不管你是不是未成年,况且《大清律》早就规定,7岁以上就可以承担刑事责任了。
 

面对恶童,陀翁长吁短叹,乾隆不服就干。


东西方儒家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对于“恶童”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在近代却趋于合流。大概还是源自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法律程序系统。对于邯郸三个未成年杀人犯的判决结果,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过程,也需要汲取古人的智慧。本文不对现实事件作过多解读,而是探讨作为社会反映的电影艺术作品里,“恶童”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对现实产生的警戒意义

文学和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恶童类型,可分为“群体作恶”与“个体作恶”。而以主观能动性分,又分为受控性作恶与自发性作恶。严格意义上讲,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儿童群体作恶,可追溯到乔治·奥威尔的发表于1949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在这本颇具预言性质的书中,儿童秘密警察监视着他们家长的言论行为,告密后家长就会被“被消失”。这是受控性的群体作恶。1984年被拍成了同名电影。
 

《一九八四》里,大人在儿童秘密警察前噤若寒蝉,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正值“铁幕”开启,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值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经济复苏时期,美英两大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两个威廉”,同时在1954年分别发表了儿童个体作恶、群体作恶的文学经典作品——威廉·马契的《坏种》和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分别于1956年和1963年被拍成电影。

1956年的电影《坏种》,诞生了影史第一个“杀人萝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女孩,采用说谎故意制造假象等“手腕”害死周围对她构成威胁的大人小孩小动物,“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而《蝇王》则是核战后流落荒岛上的孩子小集团,隐喻人类社会的缩影。最终,象征知识分子和理性的小胖“猪崽子”被象征暴力的“猎手”孩子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用巨石砸死(可对比邯郸三少年,杀人前的缜密准备)。
 

1956年版电影《坏种》登上当年《生活周刊》封面(左);电影《蝇王》(右)原著则获得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

自《坏种》和《蝇王》后,儿童的“个体作恶”和“群体作恶”电影类型自此分流,并衍生出无数变体。下面分别就这两个大类型选取一些经典电影供大家批判,同时也会带出两种类型的亚种,即“自卫反杀型”和“迷途黑羊型”


杀死一只知更鸟:
“天生坏种”与“宗教附魔”

POST WAVE FILM


在戈尔丁的《蝇王》被搬上银幕的1963年,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另一部电影上映了,那就是全球人民都家喻户晓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由罗伯特·马利根导演。为什么提到导演和主演,因为这二位未来都要在恶童电影史上镌刻下大名,他们各自导演和主演了两种类型的恶童电影:“天生坏种”型和“宗教附魔”型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海报(左);瘆人的开场(右)已经隐隐有了恐怖片的影子。

《杀死一只知更鸟》上映的60年代,正值嬉皮士反文化运动前夕——美国“垮掉的一代”、英国“愤怒的青年”鼎盛时期,战后婴儿潮一代正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资本主义物质温床滋生犯罪问题的复杂环境下,儿童作恶的种子开始孕育,当时称“婴儿潮”一代是二战结束后“道德败坏”的一代(相对于一战后是“礼崩乐坏”的一代),从礼崩乐坏到道德败坏,是西方启蒙主义以肇,价值观危机的几次崩徂的结果。

到了70年代,战后婴儿潮一代刚步入成年,《杀死一只知更鸟》两大主创——导演罗伯特·马利根拍摄了《死亡游戏》(不是李小龙同名那部),格利高里派·克主演了《凶兆》。这两部电影非常具有典型性,分别从“天生坏种”和“宗教附魔”两个角度对战后婴儿潮一代“个体作恶”进行了反思,算是给“恶童”们的成人礼。
 

左为《死亡游戏》(1972年)海报,右为《凶兆》(1976年)海报

我们看看两部电影的海报,都是猩红与黑白的“死亡三原色”,其中的红色是一种隐喻。彼时正处于苏攻美守的冷战大背景下,大面积的红色也暗含西方对红色世界的恐惧。而两部电影也在内容上“镶嵌”进意识形态元素。比如《死亡游戏》中,恶童的邪恶超能力是俄罗斯奶奶(巫师)激发出来的;而《凶兆》中,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外交官是在二战后左翼运动兴盛的罗马诞下恶魔之子。

除去两部影片的意识形态元素,这两名“个体作恶”的儿童形象,《死亡游戏》里面是“天生坏种”型,但是小男孩自我意识里并不承认,而是幻想出来另一个自己(兄弟)来实施作恶,藉由俄罗斯奶奶(巫师)激发出来的超能力,先后杀死自己的父亲、插死表弟、弄死襁褓中的妹妹,以及搞瘫痪自己的母亲。
 

激发孙子超能力的俄罗斯奶奶,也被孙子用火烧死。“天生坏种”的恶童是不受控制的。

《死亡游戏》里的杀戮小正太,震撼了70年代初的西方人。这种赤裸裸的杀戮比50年代的杀人萝莉(《坏种》)还要血腥。《杀死一只知更鸟》导演罗伯特·马利根把《死亡游戏》设在美国南部田园祥和的背景下,更突出了恶童天性不受经济条件制约。“性本恶”无关乎家庭教养,邯郸三个未成年杀人犯是留守儿童,而《死亡游戏》的小杀人犯却是富家子弟。

格利高里·派克拍摄于1976年的《凶兆》,里面的恶童戴米安则更高贵,是外交官之子。作为“宗教附魔型”恶童的典型,他是撒旦藉由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大使的夫人母腹诞下的。天生自带(驱动其他物体或人的)杀人能力,先是保姆,再是神父,然后是生母,最后是大使本人。小恶魔最后被新的家庭收养,开始了新的杀戮之旅。在核战阴影笼罩下,“撒旦”也是核扩散恐惧的象征。杀死大使的恶童,披着“宗教附魔”的外衣,行意识形态斗争之实。
 

戴米安被新家庭收养后的邪魅一笑,求当年电影观众的心理阴影面积。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宗教附魔型”恐怖片里,另一部拍摄于1973年的大名鼎鼎的《驱魔人》,小女孩则不应属于恶童范畴,因为她也是受害者。被附体后杀死神父,不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作恶。这与《凶兆》中的戴米安的自觉作恶有着天壤之别。

而与《死亡游戏》同于1972年上映的西班牙电影《夜童》,则是“天生坏种”恶童的悲催型,小男孩认为年轻漂亮的继母夺走了父爱,自始至终都要致继母于死地,可是最后却被继母成功反杀。小男孩在片中一个人都没害死,比起《死亡游戏》害死全家的小正太,以及害死部分家人和邻居的《坏种》小萝莉(恶人有天收,被雷劈死),算是破坏性最小的了。
 

《驱魔人》(上)里小萝莉被附魔,表面狰狞实则可怜(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夜童》(下)里的小正太表面认了御姐后妈,却处处暗藏杀机。


螺丝在拧紧:
“Double Kill”与“集体脑控”

POST WAVE FILM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发出“恶童之叹”二十五年后的1898年,美国“意识流先驱”亨利·詹姆斯发表了一篇恐怖小说《螺丝在拧紧》。讲述了一个家庭女教师怀疑庄园“闹鬼”,是主人家的小姐弟捣蛋所为,最后两个孩子被逼的一个发了疯,一个死在女教师怀里。两个被冤枉的“伪恶童”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

而这部名著于1961年被改编成了电影《无辜的人》,开始有把两个小孩“恶童化”的趋势,小男孩的“心魔”加上姐姐打辅助,与女教师的交锋成为看点之一。“恶童”不再是女教师的幻觉,影片也有了开放性结局。可是到了十年后的1971年,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小说的“前传”,小姐弟彻底“恶童化”。
 

同是改编亨利·詹姆斯,1961年的《无辜的人》(左),两个孩子五六岁,亦正亦邪;
到了1971年的《夜行人》(右),两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邯郸杀人犯的年纪),彻底黑化。

马龙·白兰度饰演庄园的马夫,教会了小男孩射箭,教会了小女孩划船。可小姐弟却用成年人教给他们的生存技能,射杀了马龙·白兰度,也淹死了女教师。等到新的女教师来了,便接上了《螺丝在拧紧》的原著故事,后任女教师的怀疑不是空口无凭,池塘里是小姐弟害死的冤魂。

这部1971年的《夜行人》,便是典型的两个恶童打配合的“Double Kill”模式。作为儿童群体作恶的最小单元,主动作恶加害他人,还互相施恶彼此伤害。影片除了大胆展现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暴力画面,还露骨地展现小姐弟的乱伦倾向(模仿马龙·白兰度和女教师SM偷情),而影片的真正可怖与深刻之处在于,小姐弟“送走”一届届马夫和女教师,庄园的池塘埋葬了一对对他们害死的冤魂,成了无解的恶之循环。
 

偷窥到马龙·白兰度和家庭女教师玩“捆绑”,小姐弟便有样学样。被厨娘发现后,姐弟合谋将其骗到树上烧死。

《夜行人》小姐弟这种“Double Kill”类型,相对于另外一种群体作恶的高级形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种受控于外星/高级生命的“恶童”群体,能直接干扰成年人/社群的行为和意识,甚至能毁掉全人类,我们称之为“集体脑控型”恶童。这便是拍摄于《无辜的人》前一年1960年的《魔童村》。村里人在某一天被宇宙脉冲全部击昏,而已婚的未婚的育龄女性在这天全部怀孕,生下眼睛会发光的高智慧儿童群体,脑电波遥控成年人,制造各种死亡现场。

这部深刻的恶童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彼时的现实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防止苏联渗透洗脑,先在自己人民身上做实验。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情报局开始研发三甲氧苯乙胺等迷幻药项目,作为控制大众思想的手段。大卫·里斯曼提出了“方向仪”和“雷达”理论,作为驯化中产阶级民众的武器。《魔童村》就是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魔童村》(1960年)剧照

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Double Kill”型恶童和“集体脑控”型恶童,也各有衍生变体。比如前者衍生出的“双生雨衣”体。代表作品分别是拍摄于1973年的《威尼斯疑魂》与1976年的《甜美爱丽丝》。两部电影引发的家长恐惧,成功让儿童红黄雨衣滞销好多年。

1973年的《威尼斯疑魂》,“白求恩”唐纳德·萨瑟兰和“日瓦戈医生的拉拉”朱莉·克里斯蒂饰演一对夫妇,女儿溺死儿子病倒。在威尼斯遇到一对孪生通灵老妇人(有点像东北猫脸老太婆),父亲对于“挽回”爱女生命与儿子健康的执念,被伪装成儿女幻象的双生老太婆“背刺”而死于非命。这是有怨念的萝莉正太,藉由双生老太婆之手杀死家长的“double kill”。
 

儿女有怨念,通灵两太婆。一件红雨衣,一拍杀即合。

1976年的《甜美爱丽丝》,也是老少配的“Double Kill”。不过走的是人性异化路线。生性残忍的小女孩凯伦,长得丑没人爱,被怀疑杀死漂亮妹妹(时年11岁的波姬·小丝打酱油饰演),刺伤小姨,又险杀警官,然而却是一个身形相似得老太婆,穿着雨衣伪装成她行凶的。本来就游走犯罪边缘的凯伦,成功藉由老太太的手“黑化”。

而老太婆的行凶,实际小女孩也心知肚明,可以说,老太婆是小女孩的黑暗心理的外化。而该影片立意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同《夜行人》一样,小女孩未来会变成行凶的老太婆;老太婆也曾经是被“冤枉”的小女孩,又陷入了无解的恶之循环。
 

人丑心也丑的萝莉,人老刀不老的老妪。作案面具+黄雨衣,祖孙把恶传承下去。


非常嫌疑犯:
“自卫反杀”与“迷途黑羊”

POST WAVE FILM


在世界恶童电影史上,有这样一种非典型性未成年犯罪者,他们的杀人有情可原,甚至是出于自我保护/保护亲人。这样的应激杀人,会使人产生同情与嗟叹。比如《沉默的羔羊》女主朱迪·福斯特14岁时出演的杀人萝莉片——《黑巷少女》。

朱迪福斯特饰演一个父亲早逝的独居小萝莉,为了躲避房东儿子(《现代启示录》里杀死马龙·白兰度的上尉)的性骚扰,就要制造出各种响动,显出大人在家的样子。即使警察登门,出于对美国国家机器的不信任感,她也自力更生拒绝救助。唯一信任的小跛子正太,也因为肺炎离开了她。屋漏偏逢连阴雨,老色批房东儿子又发现了她的秘密,于是在被他性侵胁迫下,小萝莉先用毒药后用刀,成功反杀变态男。
 

小萝莉眼神不说谎:和小正太多有CP感,和怪蜀黍就多有距离感。

如果说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小萝莉是“自卫反杀”型,那么另外一种是徘徊于深渊凝视和悬崖勒马之间的恶童,我们称之为“迷途黑羊”型。为何称之为“黑羊”而不是“羔羊”?因为羔羊是受害者的形象,在基督教中,黑羊是恶魔的化身。羔羊因为选择跟随上帝,而被称为“上帝的羔羊”,而选择不跟随上帝的黑羊,被称为“上帝遗弃之崽的幻影”。

卡尔维诺就写过寓言体小说《黑羊》。在西方基督教文明里,黑羊是罪恶的化身,也是无辜的牺牲品。同时具有的二象性,正好符合恶童进一步悬崖勒马,退一步临渊恶龙的困境。“迷途黑羊”型的恶童形象,在斯蒂芬·金作品改编的电影《纳粹高徒》中,有着相当典型的体现。
 

左为基督教黑羊图案,额头五角星标志,右为《纳粹高徒》(1998年)海报

《纳粹高徒》讲的是美国某小镇上,高智商高颜值、表面阳光内心阴暗的小正太,有一天发现邻里蜗居的老头,是血债累累的纳粹战犯。于是腹黑小正太找到老头,当面揭穿他的老底儿,做为不捅出去的要挟条件,让老头把他的过去的罄竹难书的罪行“情景再现”,甚至和老头玩起了同性意味的制服cosplay。老头的暴力往事对小正太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帮老头虐杀知道秘密的流浪汉,小正太血液中的暴力因子被唤醒了。

影片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尾。老头终于被集中营幸存者认出来,为了逃避绞刑自杀了,而小正太在他弥留之际,暗示他要诬告辅导员猥亵男童。不知道小正太未来是继续黑化,还是悬崖勒马。所以,《纳粹高徒》里为我们提供了“迷途黑羊”型的恶童形象。
 

绝美小正太被纳粹老狂魔性意味的引导,也是引向罪恶渊薮的一步。

日本首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教育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专著《孩子与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在五六岁左右,就会在与小朋友交往中,用身体的攻击性验证自己的力量。这种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现代的霸凌变得更加险恶狠毒,一个主因是孩子心理郁结的阴鸷情绪更加强烈……青春期要体验各种类型的恶,经受住了方能慢慢长大成人。”

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受害者,也不想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施恶者,这恐怕是普天下的共识。电影中的恶童形象既来源于现实,也给现实提供警醒的可能。我们面对“儿童凶猛”的严峻现状,有赖家庭与学校教育、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以及法律工作者等形成多边合力。我们参照外部世界的样子,来塑造自己的孩子。不循环恶童之殇,是全社会的共识。

最后,拿《黑巷少女》朱迪·福斯特镇楼,小萝莉正告天下恶童——



作者丨逍遥花童
逍遥骑士在路上,遇见达摩流浪者



排版丨知识饼干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纪录与叙事

好课 | 剧情片剪辑课





更 多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被爱绑架的女孩有多可怕?36岁,她来月经都被送进精神科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寒假请带他看这部片:没有选择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我制裁我自己!被逼急了的拜登,能有多狠?凶猛!新“毒王”FLiRT成加拿大主导毒株!大温又一批人中招倒下!30岁华人男子就诊当天死亡!人类历史上治疗梅毒的邪恶方法,究竟有多可怕?知名艺人当众和女儿“热吻”长达20秒: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多可怕?旅行的尽头是日本被诅咒的202330、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第七章 非法打工 (4)想把孩子的身高拉起来,这个方法最简单!钙、铁都能吃得到,能剩下1口都算我输那些顶级学霸有多可怕,看后哭晕在厕所,哈哈哈……如果孩子摆烂,请带他看这部片:没有选择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无孔不入的微塑料颗粒有多可怕?最新研究:微塑料在被摄入后能穿越肠道进入血液系统,损伤人体造血功能自然界的力量有多么可怕?变性、变形、变态,外国人拍《西游记》,能有多离谱?美股基本面 - 2024_01_24 * 晨报 * Getaround盘前暴涨60% 获2千万美元从临床一线转到行政岗,能有多爽?外卖小哥收到的订单留言,能有多“奇葩”?!杀害华裔女童凶手离开精神病院 法官裁定: “友好且合作”温州健身房“性丑闻”曝光!细节震碎三观:没有底线的人有多可怕?用之前:对付闭口强的可怕?用之后:直接改名闭口橡皮擦吧改造“恶童”:未成年暴力犯罪者矫治实录气愤!奸杀大温13岁华裔女童凶手提申请,获批将免罪重返自由身气愤!奸杀大温13岁华裔女童凶手提终极申请,获批将重返自由身完全丧失公信力国家有多可怕专家误判的后果有多可怕“不结婚和嫁错人,哪个更可怕?”网上流传的十大禁画,到底有多可怕?最严重的社恐有多可怕?她沉默5年后再说话,别人都说声音像怪物 | 暗格里的精神科01古代的十大酷刑,到底有多可怕?科技领先人类一万年,宇宙中的三级文明,究竟有多可怕?事业倒了,40岁失业多可怕两大港星接连自焚皆因它!此病为何如此可怕?世间再无“御用鬼佬”...太空旅行对人体的影响有多可怕,基因突变,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增加!英雄难过美人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