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网君:火箭发射该走马斯克的试错路线,还是中国的归零路线?中国空间站首批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完成;国内手机何时能够直连卫星?
中国空间站首批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完成
3月14日,装置及装置中安装的首批400余个材料样品圆满完成舱外暴露实验,成功返回空间站内。
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实验中,有的是在空间站舱内进行,而一部分实验则是需要在舱外开展。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自2023年3月8日出舱至今,已在轨实验满一年。
本次样品取回作业是由空间站的机械臂实施,北京时间3月14日21点许,安装于问天舱舱外的材料暴露实验装置及样品组合体被转移到空间站气闸舱内。15日,航天员将取回的组合体从气闸舱转移至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科技人员的远程配合下,将装置内部的科学实验样品拆卸并存储。后续实验样品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并移交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工作。
首批舱外暴露实验的材料包括非金属及金属两类,共计407个。新一批科学实验样品分批次上行,其中,被动辐射制冷材料、聚酰亚胺纤维材料、光纤材料和光学薄膜材料已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运至空间站,计划今年5月份由航天员统一安装至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内,再次出舱开展新一轮暴露实验。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实验平台。国外商业空间飞行,也瞄准了这个细分市场。但是按照中国空间站的产权和运营模式,提供商业服务似乎有一些制度上的困难。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从NASA的模式当中寻找一些经验,让我们的空间站也可以为商业材料研究市场提供助力。毕竟,拥有空间站是一个独特优势,用好了能大大促进中国材料产业发展。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K4JNeBe0y4w6K8HUtYcAQ
国内手机直连卫星 计划最早年底发射
时空道宇星载大规模可展开相控阵天线 ,计划最早年底发射。
时空道宇宇宙魔方星载大规模可展开相控阵天线,折展比大,高效收纳,适应一箭多星发射,天线展开面积达12平方米,信道带宽宽,通信覆盖范围大,满足手机直连卫星通信需求,可服务海量存量手机,填补国内手机直连卫星载荷空白,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
虽然在低轨道手机直连卫星的问题上,我们比马斯克稍微落后了一点,但有华为在前,众多企业跟随在后,看起来技术上的差距非常有限,完全可以追赶得上。那么,电信政策方面的促进与更新,似乎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无论如何管理,千万不要重蹈直播卫星的覆辙。除了国家安全、公民个人隐私安全之外的事情,能不限制就不要太多限制。如何促进竞争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WKzwQsNb6dDyvuvT-epg
全球及中国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发展环境利好 市场快速增长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及社会资本的推动下,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指的是用于商业航天领域的元器件,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下游为商业航天装备,主要包括商业火箭制造、商业航天器制造,其中商业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空间站等,现阶段实现产业化的主要是商业卫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新材料、新技术等不断涌现,但传统航天作为国家任务驱动的科研生产体系,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商业航天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表观消费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现阶段本土所需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大部分能够自主生产,但仍有少量高端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
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强对电子元器件核心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自身供应链。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具有高可靠性、特殊环境适应性、质量轻、体积小、消耗低等优势,产品技术要求和性能质量要求更高,属于电子元器件中较为高端的产品,因此属于政策重点发展的领域,总的来看全球及中国商业航天电子元器件产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利好。
航天电子元器件与商业航天,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丰富和廉价的元器件,就不会有商业航天。没有商业航天大发展,也不会有元器件的上水平上产量。元器件走向国际市场,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随着小卫星产业的发展,对国产元器件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大。如何在扩大市场和有效管控最终用户之间取得平衡,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能把元器件卖给了有敌意的用户。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6bR78iBFGZHgKfHf2tT2A
美国塞拉公司开发多款新型太空拖船满足美国太空部队的需要
美国塞拉公司(Sierra Space)在最近获得了一份军用卫星制造的重大合同后,接下来的目标是扩大在轨服务和运输等新领域的国防市场份额。
塞拉公司最出名的可能是开发追梦者航天飞机,以及与蓝色起源公司合作建造商业空间站Orbital Reef。该公司正在关注新兴的“太空访问,机动性和物流”(space access, mobility and logistics,SAML)服务市场。在美国太空部队的2025年预算提案中,该市场占4000万美元。
为了满足美军的SAML需求,塞拉公司设计了“幽灵”(Spectre)在轨服务航天器,它可以精确对接、在其他航天器周围近距离操作。
塞拉公司还在开发“小鬼”(Ghost)返回舱,可以从太空运输货物并安全返回地球,设计容量约为250至700公斤。小鬼是一种低弹道系数再入飞行器,采用了可展开减速器技术,将能在9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世界任何地方返回有效载荷,从而无需固定的基础设施,实现快速响应的天基系统。该公司正在与美国运输司令部合作,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航天器快速点对点运送物资和设备。
太空拖船是个相对新兴的细分领域。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在这方面的涉及还相对比较少。但是随着小卫星产业的发展,新卫星入轨和死卫星离轨,都将成为重要的市场。如果有拖船的普遍服务,也能大幅度降低新兴企业进入太空的门槛。卫星星座的规模越大、需求就越旺盛。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5lMpkGDJ3P2ZcRksIdTk1Q
火箭发射该走马斯克的试错路线,还是中国的归零路线?
日中美几乎同时进行的三次火箭发射失利或部分失利,当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或多或少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太空快70年了,今天的航天活动仍然充满着风险。
日本Space One小固体火箭采用的是成熟技术,但火箭本身需要可靠性增长过程。首发失利不足为奇,以IHI的丰富经验,后续发射成功应无悬念。但在日本商业环境下,小固体火箭如何实现低成本高竞争力将是一大挑战。
中国远征一号S上面级也是成熟技术,且已连续7次成功,偶发质量问题的概率较高。商业化版本简化导致可靠性降低是否是原因之一,还有待确认。按照中国航天的归零传统,问题应该能很快解决。不用等太久,我们就能看到DRO-A/B替补星的发射。
星舰再入属颠覆性创新,风险极大,首次试验失败也非常正常。激进的试错迭代开发模式SpaceX屡试不爽,是它取得一系列成功的法宝之一。但一旦发现根本性问题,试错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如果最后证明星舰再入失败是气动和飞控设计的重大失误,那么SpaceX和NASA的后续任务全都会被殃及,负面影响巨大。
所谓试错,其实就是对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实践来找到答案,是马斯克将它带到了航天业并且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也带来了大批追随者。归零思维不允许火箭带着隐患,即认识不足的问题上天。全面细致的分析、模拟、试验等当然会使得节奏放慢、成本提高。但对国家队来说,安全和稳妥是第一位的。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可能更为合适。商业航天追求效率,在资金充足、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以试错迭代作为主要方式是合理的,可以达到以金钱换时间的目的。但对颠覆性创新,还是应该对科学规律有所敬畏。此时采用归零思维,在充分认识基础上稳步推进,比冒险试错可能更靠谱。
8失利不是问题,失利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是问题。
试错路线不是马斯克的专属,归零路线也不是只有中国在用。在航天技术发展早期,冯布劳恩等人也采取了试错路线。当时买单的是有关国家政府。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对航天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失败了就再制造、再发射。火箭技术相对成熟后,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的国家航天机构,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归零路线。现在看来,全新概念的火箭,还是采用试错方式,研制进展更快一些。我们是不是应该创造舆论环境,允许国家队和商业公司都可以试错呢。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CWOvsuNcGhw-DiIcnMJcg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王俊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