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我的身份是妈妈
编者语:明天是母亲节。如果你恰好是一个妈妈,想问问你:你喜欢这个身份吗?这个身份让你感到自由,还是被束缚呢?
女儿早就学会了看钟表,可是她很少看。那她怎么知道时间呢?她看我。我就是她的时钟。
早晨睁开眼,如果发现我还坐在电脑前,她就知道时间还早,马上又缩回被窝,继续睡觉;
要是我已经去厨房,那就是起床的信号,因为半小时后,早餐就会端上桌;
抽油烟机还在轰轰地响,说明还有时间慢慢地照镜子,玩牙膏;
厨房安静了,就该坐在餐桌前吃早餐;
我收拾停当,站在她面前,就到了出门上学的时候……
后来,我发现,我不仅是女儿的时钟,也是先生的时钟。
要是哪个周末,我电量不足,赖床晚起或者干脆罢工,一家的生活就会彻底乱套:
早饭要推迟到中午才能吃;例行的周末大扫除被完全忘在脑后;到了下午,一家人还穿着睡衣在家里四处游荡。
我知道自己不是特例,我看到每个家里,都有一个像我一样的时钟,滴滴答答地走着,守候着一个家庭,让它可以有序地运转。
秩序给了我们一个线索,让我们很容易识别出这个家中,时钟是否运行良好。
比如,家里的小女孩平时都穿得干干净净,把小辫子扎得整整齐齐,今天衣服上带着油点、饭粒,披着一头乱发就出门了,八成是妈妈没在家。
《发之恋》剧照
很多年前,我有个朋友说,她妈妈很少出远门,如果一定要出门,也会在两天内赶回家中。因为她爸爸不会做饭。
那时候外卖还没有这么普遍,家里又没有冰箱,要保证食物不变质,两天已经是极限。
这么想来,妈妈这个角色真的很重要。只是,当时钟久了,人会厌倦。
有时候,看着墙上的钟表,指针一圈一圈地跑着,我想幸亏它不会思考,要不然会不会早就离家出走了?
为什么先生可以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晚上十点还在打游戏?孩子起晚了,总是理直气壮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叫我起床!”
如果这时候,我刚好很疲倦或者心情不好,就会忍不住解下围裙,狠狠地摔在地上,告诉他们:我不干了!
有时候,还会在脑海中排练绘本《朱家故事》的桥段,留下一张纸条,然后离家出走几天,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朱家故事》插图
当然,我不会真的出走,我也许会尝试罢工。
我试着熬到12点,早晨明明已经醒来,还故意不起床;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任凭脏衣筐堆成小山,视而不见……
结果,我并不快乐,反倒感到很空虚。
原来,墙上的钟表,当它终于停下奔忙的脚步,面对周围的宁静,它感到的是茫然,而不是解脱。
那种感觉,就像是原本很社恐的我,要去扮演一个很会社交、见谁都自来熟的角色,别扭、不自然,分分钟盼望着赶快卸下装扮,做回原本的自己。
你可以说是个性使然。我更愿意叫它身份的认同感:每个挣扎的时刻,我都要静下心来,好好问问我自己——我是谁。
我是一个妈妈,妈妈当然有权利要求家人帮忙分担家务,疲惫的时候,自然要放松和休息,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要学着接受自己的身份。
就像我女儿,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常羡慕妈妈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可是抱怨完,她还是要每天准时到校,认真读书,工整写字,因为这就是一名小学生该做的事。
为了让上学这件事不那么痛苦,她可能还得想想办法,看怎么从学校生活中找到乐趣。
进一步,要是她能看到学习背后的意义,甚至她有了一个梦想,她可能会更主动地学习,并且爱上学习。
做妈妈也是一样。要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别人强加在我身上的角色,因为有这道枷锁,我错过了很多人生风景,我就会很生气,并且觉得是孩子和先生剥夺了我的幸福。
但要是我接受这个角色,我甚至愿意好好耕耘这个角色,我的心态就会完全不同。
我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害者,反倒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我。这种身份的认同,让我感到自由。
当然了,这种认同,少不了自我的接纳。
否则,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做妈妈竞赛,比谁家更干净,谁把孩子养的更优秀,谁更有见识,谁的厨艺更精湛,谁的学历更高……
有一段时间,老是在心里检讨:怎么同样是做妈妈,人家就做得那么有章法,而自己显得杂乱无章?
后来,还是被那个问题点醒了:你是谁?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经历、生活现状、家庭结构都如此不同,这注定了我们会成为不一样的妈妈。
不一样,并不意味着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它也许只是不一样而已。
有人说,人与人的不同,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用来比较的。我深以为然。
做个认同自己的身份、又不一样的妈妈,不是挺好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