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伴侣有这3个迹象,是崩溃的前兆,一定要重视

伴侣有这3个迹象,是崩溃的前兆,一定要重视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天雅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年人的处境尤为艰难:
 
一方面,他们要努力保住工作,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职责;

另一方面,他们要接受年轻一代的挑战,经常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多中年人扛不住现实压力,纷纷抑郁了:
 
精神萎靡不振,兴趣减退,丧失热情。
 
这份抑郁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就会演化成抑郁症
 
内心极度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一度想自杀。
 
现实中,很多人由于缺乏抑郁症的基本常识,没有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丈夫得了抑郁症》是一部13年前,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
 
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妇,在丈夫患上抑郁症后,夫妻两人齐心协力,共同对抗抑郁的故事。
 
对于那些不了解抑郁症的人,它是一部很好的科普电影——
 
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难以言喻的痛楚,从而给予他们支持与理解;
 
而对于正在被抑郁症困扰的人,它是一部很好的疗愈片——
 
因为它真实细腻且完整地展现了抑郁症患者的治愈过程,能够令我们从中获得参考借鉴。
 
今天,我想把这部影片分享给你。
 
 

整个人突然就不行了

 

影片的男主角干夫,在生活中是个一丝不苟的人:
 
习惯每天早上做便当,精心搭配奶酪和领带,随后坐上拥挤的电车前去工作。
 
他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需要处理没完没了的客户投诉,有时还会遭到上司刁难和客户辱骂。
 
就这样在一成不变的日子里平静地生活着。
 
直到某天早上,干夫发现自己脑袋一片空白,双手不听使唤,突然不会做便当了。
 
去到医院检查,他被确诊为抑郁症
 
妻子小晴先是震惊,而后通过回忆她发现,丈夫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异常:
 
比如精神涣散,容易忘事:
 
早上出门会忘记带手机,忘记整理头发;

干家务时会突然停下来,对着空气发呆。

比如食欲减退,性欲丧失:
 
她精心准备晚饭,干夫会皱着眉头,一口也吃不下;

她想亲近,干夫会推开她:“对不起,我没有心情。”

比如丧失斗志,自我怀疑:
 
面对上司刁难和客户羞辱,干夫常常感觉自己很没有用;

面对她的关心,干夫会充满自责,觉得自己愧对妻子。

 
以上这一系列迹象,综合起来很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
 
但由于小晴没有相关病理常识,不晓得丈夫抑郁了,甚至有时还会冲丈夫发脾气,给他添堵。
 
而这,也无形中加剧了干夫内心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令他抑郁加重。
 
直到干夫被诊断为抑郁症,小晴上网搜索了抑郁症相关知识,才逐渐知晓丈夫此刻的脆弱、无助与绝望。
 
她想起自己多年前学画画时,极度缺乏自信,是干夫一直在身边鼓励她。
 
后来她终于在一家杂志以一个短片漫画家出道,但收入非常有限。
 
结婚后,为了让她在家里专心画画,干夫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职责。
 
“这些年,我一直被老公守护着,如今,轮到我来守护老公了。”
 
 
 

开启“拯救丈夫”之旅

 

在陪伴丈夫康复的过程中,小晴阅读了很多抑郁症相关书籍,从中得知: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三种——
 
① 药物疗法,减轻身体症状;
② 心理疗法,改善精神症状;
③ 环境疗法,调整引发疾病的周边环境和人际关系。
 
但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休养。
 
于是小晴做了一个决定:说服丈夫离职。
 
一开始,干夫非常犹豫,担心突然离职会给公司同事添麻烦。
 
但小晴态度非常坚决:“别人怎样我不管,老公健康最重要;你如果不离职,我就跟你离婚!”
 
经不住小晴的软硬兼施,干夫向公司提交了辞呈。
 
在干夫即将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小晴专门起了个大早,陪着丈夫一同前去坐电车。
 
挤身在车上拥堵的人群里,小晴忍不住感慨:“这么挤,这么多年你可真能忍呐,从明天起就不用坐了,一直以来辛苦你了。
 
“你真的这么想吗?”干夫问道。
 
“我是真心的,老公好棒啊!”小晴回答。
 
小晴这番由衷的共情与称赞——
 
既是对干夫这些年辛苦付出的深深看见,也是对他因病自责的温柔抚慰。
 
刹那间,干夫激动得泣不成声……
 
干夫离职后,小晴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尽情地休息、放松。
 
同时这也意味着,她需要承担起更多家庭责任。
 
一开始依靠着失业保险,夫妻两人基本能维持生活开支。
 
小晴包揽了大部分家务活,还买了很多有利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食物(包括她一向讨厌的巴豆),做给干夫吃。
 
每当干夫吃巴豆的时候,她都得紧紧捏着鼻子,不敢让巴豆的臭味熏到自己。
 
 
后来随着两人钱包逐渐被掏空,小晴不得不外出找工作。
 
这对一直居家画画、从未涉足社会的她而言,既是一场冒险,也是一次挑战。
 
她去出版社寻求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但编辑不太欣赏她的画风,面露迟疑。
 
走投无路之下——
 
小晴不得不克服内心的羞耻,坦诚自己丈夫患了抑郁症,卑微地恳求编辑,才终于获得了工作机会。
 
 

放下拯救,回归自我

 

为了帮助丈夫早日摆脱抑郁症的困扰,小晴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
 
且这份付出与牺牲背后,隐藏着她内心的一个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康复。
 
但现实却给了她重重一击。
 
因为抑郁症患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易反复。
 
情绪高低起伏,心境时好时坏,前一秒还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绝望到想自杀……
 
这对他们而言,几乎是内心的常态。
 
你永远也料不到:
 
下一秒,他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说出什么样的话,以及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干夫亦是如此——
 
有时候他会彻夜失眠,但有时候他又会非常嗜睡,没日没夜地闷头大睡;

有时候他会突然情绪高涨,干劲十足,但到了下一秒,他又会异常低落,觉得自己是废物;

有时候他会告诉小晴“我今天好开心”,但深夜却在日记本写上“很痛苦”,一个人痛哭......

且类似这样的反复,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持续贯穿在他的抑郁生涯里。
 
 
有一回,小晴正在给出版社赶稿,干夫在一旁提醒她名字打印错了。
 
小晴回了一句:“知道了,等下我联系出版社改正。”
 
但干夫不放心:“等下你就会忘记了。”
 
小晴有些不耐烦:“我现在没空,你替我打电话去说吧。”
 
干夫却很为难:“我……做不到。”
 
小晴有些恼火:“你做不到,就不要在这里磨叽啊!”
 
这样不经易的一句抱怨,瞬间击垮了干夫努力维持起来的平静,将他推向了“自我怀疑,想一死了之”的黑暗深渊。
 
随后干夫默默走进洗手间,企图上吊自杀,好在小晴及时赶到,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也就在那一刻,小晴真切意识到:
 
丈夫的内心远比她想象中脆弱,脆弱到经受不住一丝打击;
 
越是期待他变好,他的压力就会越大,状态就越容易变糟。
 
基于此,她逐渐放下了“想让丈夫快速变好”的愿望——
 
接受了丈夫心境状态反复无常的事实,将生活重心和焦点重新回归到自己身上。
 
 

一个人回归,带动两个人破局

 

回归自我后,小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
 
过去她曾给一家杂志画短篇连载漫画。
 
但她所画的内容,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而是为了迎合读者喜好。
 
后来读者满意度下降,不再买单,杂志社便终止了跟她的合作。
 
如何画好连载漫画?这对她而言一直是个无法突破的瓶颈,令她无所适从。
 
有一天,她跟杂志社的编辑坦诚了自己的困扰,对方的话给了她启发:
 
“漫画作家只需要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就可以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创作的热情与乐趣。”


于是小晴开始跟随自己内心,专注去画自己真正想画的东西。
 
结果画着画着,她的灵感出来了,作品愈发活泼生动,终于再次获得了编辑和读者的青睐。
 
 
在此期间,干夫也一直遵循医嘱,定期吃药复诊,写日记记录日常,状态逐渐好转。
 
半年后,他的日常功能基本恢复,终于不用再吃药了。
 
他开始主动参加社交,分享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向关心自己的人表达感谢。
 
后来,小晴提出想以“丈夫对抗抑郁症的历程”为原型,出版一本漫画集。
 
干夫非常支持,主动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给小晴作为创作的素材参考。
 
不久后,《丈夫得了抑郁症》成功出版,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与好评。
 
 
后来干夫还被邀请去做公开演讲,分享自己对抗抑郁的心路历程。
 
在演讲台上,他结合切身经历,总结出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指南:A TO DE。
 
A是指不让患者焦虑;
TO是指不特别对待;
DE是指区分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
 
很多中年人之所以抑郁,是由沉重的生活压力引起。
 
因此对中年抑郁症患者而言,减压,是首要的任务。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暂时离开工作去休养一段时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那就尽量减少工作量,同时通过跟伴侣、上司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面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事事围绕着他转,也不要给予他过多的建议和期待。
 
因为任何一份建议和期待,都是对他们内在无力的施压。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稳定的理解、支持与陪伴;
 
同时尊重他们的生活节奏,接纳他们随时可能反复的事实。
 
如此,他们才有可能在一个轻松、从容的氛围下,一点点走向康复。
 
演讲的最后,干夫坦言:
 
“其实我的病现在并没有痊愈,它随时可能会复发;

不过我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去应对这个麻烦的疾病。”

 

 写在最后 

 
这是干夫从抑郁走向疗愈的故事;
 
也是一对普通中年夫妻在困境面前不离不弃,彼此成就的故事。
 
记得干夫在医院初次确诊抑郁症的时候,医生曾告诉他:
 
抑郁就像是心灵的一次感冒,人人都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这句话侧面说明了——
 
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可能随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或我们亲近之人的头上。
 
如果我们对它缺乏了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就会容易被它裹挟,酿造悲剧。
 
但透过小晴和干夫的经历,又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念:
 
抑郁症并不可怕,
 
每一次心灵感冒,都是一次心理免疫力的提升。
 
只要我们愿意去承认、面对和接纳抑郁症的存在,好好去爱自己和身边之人,
 
总会有一天,我们会从这场感冒中走出来。

「在看」+「转发」与你一起面对人生课题,重拾生活的力量感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提升心理免疫,摆脱抑郁困扰 

 与咨询师一起面对情绪议题 

 在心理咨询引导下疗愈自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牛牛远视储备没了!医生让预防近视,也要重视眼睛这个问题......从莫言说他的母亲想到的~有这 4 个迹象,公司就要凉了罕见迹象,发生了最终还是崩了。。沙特要掀桌子了吗?这是不是霸权崩溃的开始?王朝崩溃的前兆看了火锅店点菜崩溃的孩子,终于明白:软硬不吃的娃,心里在想什么?孩子多大基本不再长高了?出现这3个迹象前,父母还有机会……《春姑娘》&《枕着光的她》装修,哪有不崩溃的?要重视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7个迹象帮你发现身边人的「心理危机」在美国,15个迹象表明这种房子不能买!崩溃的北京家长:住着2000万的房,拿着百万年薪,怎么还混得这么惨?“家有贵人,必有征兆”:一个家庭出现这3个征兆,说明要走大运(很准)曾仕强:如果你家房子有这些迹象,会越住越旺!(很准)English Five Days有这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养得很好人不顺时,一定要多去这3个地方,好运马上就会回来回国杂记(2403)难忘农垦中学那些人和事真爱的十二个迹象,看看你有几个?亚裔美国人4个重大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儿科医生提醒:孩子肥胖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身体出现这个迹象,说明你该放过自己了一个女人“穷惯了”,身上会有这些迹象,越到中年越明显一个女人越来越旺,身上会有这些迹象,有一个就要恭喜了!出现这5个迹象,说明你的内心正在求助当妈妈很累很崩溃的时候,谁也别来给建议!孩子出现这1个身体信号,是有苦说不出,父母要重视婚后伴侣是否爱你,都藏在这3个字里长期缺爱的人,身上有这1个迹象,藏都藏不住个人感慨之126 谁是傻子?华人女生曝光令人崩溃的求职面试 竟要爬地学牛叫一个人越来越好的两个迹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