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真实而持续的幸福?
作者:艾菲
来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我记得,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念头常常出现在我的脑中——“等以后每月赚到xx钱的时候,我一定会感到非常非常的幸福。”
没过多久,我就赚到了当初想要的那份收入,直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心情 - 既激动、又兴奋,我跑到上海最好的商场,给自己和父母买了一大堆的东西。
可惜,这种幸福的感觉仅仅持续了一个月。
随后,我又想:“等我每月赚到xx钱的时候,我一定会感到非常非常的幸福。”
没过多久,我又做到了,然而这一次,我的喜悦和兴奋,却只持续了一周不到的时间。
从那以后,我就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幸福与金钱的关系,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密切。
1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三个研究。
研究一: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的团队对40多个国家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发现:
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
但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平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就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持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
研究二:
普林斯顿大学于2015年做过的类似调查中也有类似结果。
数据显示,在美国各个州,年收入7.5W美金是一个幸福的基准坐标,低于它幸福感是随着收入递增明显加强的。
但达到这个基准后,幸福感增长的幅度却并不显著。
研究三:
世界上有一群经济学家专门研究幸福指数,称为幸福经济学,其中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叫理查德·伊斯特林。
他在1974年时曾经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文章,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现象:
富人通常比穷人幸福些(代表性事实),但在不同的社会,随着时间流逝,当国家收入提高时人们并不会随之感到更加幸福(时间序列事实)。
我们把它称为伊斯特林悖论。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正是“伊斯特林悖论”,横轴代表着“感到幸福的人群比例”,纵轴代表的是“人均年收入”(已剔除通货膨胀影响)。
1956年到1998年间,随着时间变化,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同时,幸福人群的比例并未增加。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幸福与金钱的关系在一个“临界值”前呈现正比关系(这一点也符合多数人的观察与感受)。
第二,在金钱收入到达这个“临界值”后,幸福与金钱之间就变得再也不相关了,也就是彼此无关。
换句话说,贫穷的确会降低人的幸福水平,但是一旦你拥有了一定的收入后,幸福水平的高低也就与金钱不再紧密关联了。
2
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条规律,意思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当你拿起第一个馒头吃在嘴里时,你会感觉它就是这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是,等你吃到第5个馒头的时候,你不但不会觉得好吃,可能还会觉得痛苦,因为你的胃已经很撑了。
所以,虽然是一模一样的馒头,但随着吃的越来越多,它们带给你的效用和满足感却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和效用最大,然后依次递减。
事实上,这条经济学定律也完全适用于“幸福与金钱的关系”。
随着你物质水平的提高,你会发现物质产生幸福感的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想要拥有与以前同样水平的幸福感,就得赚比以前多很多的钱。
比如:很多年前,几十元的肯德基对我来说就是绝对的人间美味,吃一次就能带来十足的幸福感。现在呢,接近千元的餐,也很难达到当年那种幸福的感觉。
正如经济学家Daniel W. Sacks对多国人群所做的统计调查得出的结论:
人们对财富是越来越贪婪的。也就是说,不是增加一块钱的收入,就会增加一块钱的幸福感。
而是财富必须成倍成倍的增加,才能产生与以往时期相同的幸福感。
原因二:幸福是靠“比较”得来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比较”的概念,意思是人们在建立自我概念时,常会通过“社会比较”的方法。
所以,“幸福感”常常并非来自我们真实的感受,相反,它是通过与我们周围“比照群体”的比较而获得的。
比如:当“比照群体”里有人买了更大的房子,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用了;当“比照群体”中有人在春节去海边玩了一圈,你就立刻感到自己在家附近的短途游索然无味了。
所以,只有当你拥有比“比照群体”更多更好的时候,你才能够感觉到幸福。如果不如他们,你就会想尽办法去达到他们的水准,哪怕得到后觉得毫无幸福可言。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与我们收入相当的人赚多少钱比自己赚多少钱更能让我们产生幸福感。
1998年的一项著名研究显示,相对于每年10万美金,而其他人赚20万美金的环境,人们更希望生活在自己每年挣50000美金,而其他人赚25000美金的环境中。
那么,究竟赚多少钱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呢?
这,取决于你身边“比照群体”的赚钱水平和生活水准。
于是,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
既然所谓“比照群体”指的不是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的人,而是与我们生活水平相似的那群人。
那么,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就会不断提高比较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会将以前的“比照群体”更换成更有钱的一拨同事或朋友。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实际收入是提高了,可我们必须经过比较才能得来的幸福感却是离得更远了。
最终,你会发现如果你一味以追求财富为目的,就会引发如下后果:
第一,财富带给你的愉悦和满足,远远低于预期。
第二,为了获得相同水平的愉悦和满足,你总在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并最终把金钱和收入当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让自己栖居在了桥上。
这样的结果是:你会成为一台为了赚取更多钱的“永动机”,而你的内心则会永远的处于一种难言的焦虑与骚动中。
结果,花的钱越来越多,获得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你离自己想要的人生也越来越远了。
3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的生活并不以追求金钱为首要目的,那我又该如何通过有限的金钱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给到大家以下建议:
第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体验,不是物质。
所以,对于同一笔钱,你究竟是该花在物质上?还是该花在体验上?
旧金山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长远来看,花钱获得一段经历比单纯购物带给人们的快乐更多。
实验采访了154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5岁。参与者们回答了一些有关最近消费的问题。
绝大部分人的消费经验都是愉快的,无论是享受了一个过程还是买了一件实物。
但是,花钱获得了一段经历的那些人的满意度更高,比如那些花钱吃了一顿饭的人会比花钱买了一件衣服的人感到更开心。
原因可能是当我们把钱花在了事情上的时候,通常会有其他人的参与,而和其他人的互动,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愉悦。
所以,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说:“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能从所花费的钱中获得体验的人。”
第二,把钱用在很多小快乐上,而不是大快乐上。
研究发现,经常性的积极体验比强烈的积极体验更有益;分散性的积极体验比集中的积极体验更有益。
一位研究人员与英国各个收入阶层的人进行了访谈。
结果发现,经常小小地放纵一下自己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比如时不时的组织一次野餐、享受一顿美食。
第三,延迟享受。
在12日欧洲游之前的一个月,热切期盼的旅行者预期旅行带来的乐趣明显超过了实际的旅行体验。
研究人员还在感恩节假期前三天调查了学生们的期待心情,在穿越加州自行车之旅的前三个星期,调查了参与这项活动的中西部居民,他们都从中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同样,对1000名荷兰度假者的研究也显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盼望假期的到来。
这项研究建议我们不仅应该延长期盼的时间,而且应该把假期化整为零。
金钱对于幸福,当然是重要的,然而一旦超过临界值,它就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相反,获取它的过程,反而可能会为你带来很多很多的痛苦与内耗,让你无法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否则,你就会陷入一个越是想要金钱,越是无法幸福的轮回。
最后的话
所以,与其将自己的生活目标设定为追求更多财富,不如想想如何在有限的金钱里获得更多幸福,以及如何通过其他精神途径去获得更高价值的幸福与满足,比如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工作和职业等。
想要幸福绝不容易,但也依然有路可循。
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幸福的定义,了解了幸福的规律,并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来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愿我们都能获得真实而持久的幸福。
最新话题:如何面对人生抉择
欢迎关注“雷达商业思维”视频号留言讨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