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身家470亿,他一手打造了千亿中药王国

身家470亿,他一手打造了千亿中药王国

公众号新闻


扬子江水声潺潺,浪花中载着一位老人的故事奔涌入海。

作 者丨海边的风声君
来源 | 风声岛(ID:fengshengdao)

01


1988年冬天,上海正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甲肝疫情。


从元月开始,大量皮肤和眼球发黄并伴有腹泻的病人被送进医院,很明显是感染了肝炎病毒。


源头很快查清,“元凶”来自被污染的毛蚶。


毛蚶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小海鲜,为了保持口味鲜美,上海人经常开水一烫便蘸上调料食用。


但是由于当时上海市场的毛蚶多来自江苏启东污染的水域,体内藏匿大量细菌,即便水煮半小时也不能完全杀灭病毒。


谁也没想到,上海人为自己的口腹之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88年1月18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题为《卫生部门和广大市民请注意,毛蚶可能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文章,提醒市民切勿再食用毛蚶。


可惜为时已晚,由于甲型肝炎病毒的平均潜伏期为30天左右,且发病前后一个礼拜传染性最强,到2月1日,上海感染人数增加到近2万例。


很快,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市,每日新增病例超过1万例,持续了整整两周。

虽然疫情随后逐渐稳定,但仍旧有新增感染病例出现。


到5月底,在上海市全市动员下,甲肝疫情终于被控制住,而此时感染人数已经超过31万例。


那时上海有10多万医务工作者,几乎全部都扑在了防治肝炎的第一线。由于床位不够,许多招待所甚至学校都被征用为临时病房。


鲜美的毛蚶从此在上海市场绝迹,成为时代的梦魇。


甲肝疫情肆虐时,上海人对病毒谈之色变,民间随即出现了各种土法“抗疫”,有将醋烧热后吞服,也有人练气功,试图凭意念驱散病毒。


稍微有些科学意识的人四处苦寻防治良药,他们盯上了传说可以“包治百病”的板蓝根。


这其实来自感染病人的一种误传,因为他们在治疗期间都喝过一种“大锅药”。


由于甲肝治疗并无特效药,且疗程漫长,为了缓解治疗期间病人的恐慌心理,上海卫生部门用黄连、大黄、甘草等几味清热解毒的草药放在大锅里煎制成汤药,每天让病人喝一碗。


客观上说,这“大锅药”并没有实际治疗效果,可对病人却是极大的安慰,毕竟都觉得生病只有吃药才能好得快。


真正的原因,有关部门不好明说。


可民间对这种“大锅药”充满好奇,一琢磨:有点苦还有些甜丝丝的回甘,这不就是平时喝的板蓝根么!


就这样,板蓝根成了上海市民热宠,市场上供不应求。


那时在上海做客,主人端出的不再是洋气的咖啡,而是一杯杯冒着热气的板蓝根,这还是至亲好友才能享受的待遇。


板蓝根成了抢手货,市场上根本买不到,上海只好向外地药厂求援。


小小的毛蚶扰乱了大上海,却迎来一位“板蓝根大王”。



02


当时全国能生产板蓝根的药厂并不多,江苏的扬子江制药厂是其中一家。


时任药厂厂长的徐镜人做梦也没想到,上海的甲肝疫情会给自己的小药厂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徐镜人并非医药行业出身,他曾是名普通的退伍军人。


1966年,20岁的徐镜人从部队退伍后,被安置到泰州市泰兴口岸镇仪表厂工作。


1971年,国家为恢复动荡时期造成的经济停滞,补充药品行业不足,提出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以兴办制药厂。


仪表厂抓住这个难得的“窗口期”,在厂内开设专门车间,生产百尔定和百乃定两种抗生素针剂。


根正苗红又是退伍军人的徐镜人被指派管理这个药品车间,两年后正式挂出“口岸工农制药厂”厂牌,脱离仪表厂的管理序列。


可由于生产工艺太落后,沉淀物以及生产流程不过关,药厂再也很难拿到上面的计划订单。


幸好徐镜人有战友在安阳制药厂工作,厂里主要生产的就是市面上少见的板蓝根颗粒。


徐镜人意识到药厂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王牌药品”才能存活下去,便恳请战友帮忙传授板蓝根的制作技术。


天下战友是一家,战友也不忍心看徐镜人的工厂陷入困境,同意让他带队来安阳药厂学习技术。


板蓝根的提纯工艺其实并不比制造抗生素复杂,徐镜人和团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知识,回来就转型生产板蓝根颗粒。


技术是掌握了,可由于原材料和销路有限,徐镜人的药厂数年间仅能勉强维持。


由于板蓝根对治疗感冒效果明显,当地很多人喝过徐镜人生产的板蓝根,都很认可。




1981年,为规范药品市场,国务院发文规定一个县只能保留一家制药厂,没有规模的制药厂一律关停。


那时,“口岸工农制药厂”还是乡镇企业,无论历史还是规模都无法与传统药厂相提并论,很自然被列入关停名单。


徐镜人狠狠心把妻子唯一的嫁妆缝纫机卖掉,用来维持基本运营,自己骑车去县里各部门到处央求。


所到部门均是“踢皮球”,直到他找到扬州市一位从泰州调任的市委副书记。


副书记早年喝过药厂的板蓝根,印象颇佳,便指示地方想办法保留徐镜人的药厂。


有了领导指示,执行部门不敢怠慢,给出一个折中方案:药厂由“镇办”转为“县办”,挂上“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的牌子。


徐镜人很兴奋,这番折腾没白费,坏事变好事,工厂不仅保住了,还凭空升了一级。


由此开始,药厂便主营板蓝根药物,在新身份的加持下,销路也打开了。


1985年,药厂产值突破千万大关,还就此自立门户,正式更名为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


更名仪式上,徐镜人喜气洋洋发表讲话,全场代表起立鼓掌,混沌时代露出一个微笑。


03


正因为扬子江制药厂盛名在外,甲肝疫情时,上海向其下了近400万包板蓝根订单,要求2个月内完成。


订单是接下了,可当时药厂每月产量只有5万包,产能严重不足。


可徐镜人还是做出承诺:“请上海方面放心,接受全部订单,保证交货。”


在徐镜人的要求下,全厂职工停止春节休假,组织突击小组,亲自带队与工人加班加点生产。


两个月内,扬子江制药厂顺利向上海提供了385万包板蓝根,解了上海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上海周边的城市也纷纷向药厂下达订单,使得全厂当年产值便突破1亿元,徐镜人由此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


看到传统中药为药厂赚到真金白银,徐镜人很兴奋,正准备在中药领域大展拳脚时,不料却遭到飞来横祸。


由于药厂利润丰厚,引起了一些人的猜测和质疑,药厂内部也对他强硬的工作作风不满,各种匿名信飞到了上级管理部门。


1990年至1992年间,徐镜人因“工作调整”,离开了亲手创立的扬子江制药厂。


市场浪高湍急,一艘离开船长的航船瞬息间极易触礁搁浅。


徐镜人离去后,扬子江制药厂大好形势急转直下,短短三年便亏损两百多万。

危机中,领导再次想起徐镜人,点名让他出山。


1993年,徐镜人恢复职务,可面对巨额亏损,他也很头疼。




这时,厂里的主营产品是板蓝根和速效伤风胶囊,可在南方系药业以及进口药品的夹击下,曾经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那是医药市场逐步放开的时代,国内药厂只求自保,都不知明天会怎样。


中药制品在西药的冲击浪潮中力不从心,昔日的辉煌早成笑谈。


徐镜人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医术上讲“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西药重疗效,却未必在调理和保健上胜过中药。人们推崇西药,只是因为市场上的中药产品太少,也缺乏知名度。


为了重振药厂,徐镜人提出“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的中药开发战略。


这招其实很妙,中国人其实很崇尚中药,也相信其中奇效。但在市场上,还没有人将中药的真正品牌效应发挥出来,只顾埋头制药卖药。


徐镜人清楚,想让人们对自己的药品有信心,就必须有中医界的专家做“背书”,他们往往也都有自己的“绝技”。 


于是,徐镜人数次登门,邀请“中医泰斗”董建华为其研发新品药物。


董老出生于1918年,是中医内科专家,也是中医内科学权威,在消化系统、脾胃调理等领域有着研究专长。


这与徐镜人规划的,药厂专注在肠胃调理、解热镇痛以及失眠等常见病领域的理念不谋而合。


董老起初对徐镜人的数次邀请并不感冒,可慢慢地被徐镜人“中药必须为自己正名”“救一人更应救苍生”的话所打动,最终贡献出自己独家秘方“胃苏饮”。


拿到这个“独家秘方”,扬子江制药厂开发出了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胃苏颗粒。


彼时,中国人普遍因为工作压力和饮食等问题患有各类胃病,去医院也没法根治,市面也没有特定药物,只能自己熬着。


胃苏颗粒出现后,对缓解各种胃病有着独特疗效,因而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带动了扬子江药业的销售飞速上升,直接跃入亿元药企集团行列。


04

销售额的连续攀升,坚定了徐镜人“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的中药开发战略。


1994年,徐镜人改革企业内部机构和营销制度,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通过联手各类中医名家,扬子江药业又先后开发出香芍颗粒、双花百合片、蓝芩口服液、百乐眠胶囊、苏黄止咳胶囊等特效药,扬子江的每年销售额以亿为单位迅速攀升。


销售额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徐镜人“准军事化管理”下的药品品质保证。


公司新人入职先参加军训,要学队列会操,还要能唱革命歌曲。甚至从总部到厂区、车间全部实行“支部建在连上”,整个集团建立了6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近100个党小组,覆盖了所有机构和部门。 


企业内的干部述职,从上到下只谈不足,不谈成绩;想提拔重用,还得看是不是党员。


有些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可因为思想觉悟没跟上,当了几年积极分子也没入党。


徐镜人对他人要求严,对自己更严格。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几件事?做成功一件就不容易了。”徐镜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成了他日常工作写照。


他办公室里,挂着一幅“闻鸡起舞”的书法作品,据说是他当兵时,部队首长所赠。


徐镜人的工作安排也确实做到了这四个字,每天清晨准时6点到办公室听汇报,盯进度,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直至深夜。 




一次有媒体来采访,徐静人操着浓浓的泰州口音面对记者侃侃而谈,忽然想起有件事还没完成,立即起身去布置工作,让记者干等大半天。


采访中,徐静人多次提到“一瓶药两条命,一条是消费者的生命,另一条就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这两条命,丝毫马虎不得。”


扬子江药业也因徐镜人的前瞻眼光,躲过了多次危机时刻,尤其是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


2012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河北某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再将制成的工业明胶卖给相关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各类药企。


经过市场监督部门抽查发现,全国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多一家竟然超了九十多倍。


此事在药界掀起轩然大波,涉及多家知名药企和知名品牌,令国人色变。

唯独扬子江药业在一系列质量抽查中,次次过关。


而扬子江药业能在“毒胶囊”事件中独善其身,徐镜人功不可没。


2020年,扬子江药业从两年前的800亿营收直接攀升到1000亿,跻身国内“千亿企业”俱乐部行列。


这年,76岁的徐镜人以470亿元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91位,距离他创立扬子江药业正好半个世纪。


但是,盛名之下的徐镜人也有很多非议,质疑最多的便是形如“故宫”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办公区域。


扬子江药业总部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四周有人工河环绕。主体建筑群红墙黄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徐镜人的办公室则形似美国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布置却是中式,亦如主人复杂的一面。


由于徐镜人性格中的保守和强势,始终让员工怨声不断。


05


国内跨入千亿行列的企业几乎都已是上市公司,可徐镜人在任时,扬子江药业压根没有上市计划。 


集团副董事长,徐镜人的儿子徐浩宇曾多次向父亲提出上市计划,可他每次都是果断拒绝:“没有这个必要!”


熟悉徐镜人的都清楚,他有个“三不”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不盲目上市”,另外两条是不搞兼并联合、不搞不熟悉的产业。


不上市或许是多年前,徐镜人黯然离开药企后心有余悸,对资本运作怀着本能的警惕。


不搞兼并联合,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子江药业兼并了一家亏损药厂,结果非但没能令其起死回生,还凭空多了许多债务和冗员。


不过,作为一家营收超千亿的药企,扬子江药业也“不差钱”,不需要靠上市来融资。


徐镜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扬子江药业在2009年就把所有银行贷款还清,如今是零负债企业。”


有人觉得徐镜人太保守,固执,提出通过资本运作可以让扬子江药业扩张得更快。


徐镜人不以为然,说:“一旦开了这个口子,7%的利息是要把企业拖垮的。”


他还举例说:“好比开一家烧饼店,到底是欠5、6个烧饼的债好,还是不欠债好?”




至于 “不做自己不熟悉的产业”,是徐镜人看到太多企业在资本推动下求快求大,跨行搞房地产,玩金融,结果把自己主业丢了,最终一无所获。


徐镜人的强势令企业没有偏航主业,更没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可也让员工有些寒心,因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企业发展后的红利。


自股改以来,扬子江发展到千亿资产,持股员工拿到的分红只有两次,徐镜人当初许下的每年分红承诺却并没能完全兑现。


徐镜人还曾规定,凡是离职或退休员工,手中的股票只能以市值的一半卖给集团。


这等于员工们手里本可以按市场价全额套现的股票,白白损失了一半收益。


而且所有股票说是卖给扬子江药业,但实际最终都是被徐镜人以个人资金和名义进行回购。


2016年,扬子江药业有近200名员工离职,徐镜人最后以1.8亿元回购了他们的股份。


钱不算少,可还比市场价少了一半都不止。


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服,将扬子江药业告上法庭,结果无一胜诉。


06


同样,扬子江药业也没逃过中国药业沉疴许久的“回扣”丑闻。


从销售角度来说,医院是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医生开具的处方直接关系到某些药品的存活。


正因如此,个别利欲熏心的医生便会在回扣的刺激下偏向价高的药品,最终都由病人买单。


为了让自己药品能在各科室成为“主流药”,几乎所有药厂都各显神通,想办法通过回扣影响医生用药。


能在质量上坚守阵地的扬子江药业,却没能逃过市场的陋习。


2020年,根据《健康时报》的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19年,关于扬子江行贿的判决书多达49份,涉嫌“回扣”金额超过百万。


2021年4月,行贿丑闻余波未消,扬子江药业又被曝出因实施垄断被处罚7.64亿元人民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罚决定显示,扬子江药业因在全国范围以签署合作协议、下发调价函、口头通知等方式,与下游企业达成固定药品转售价格和限定药品最低转售价格的协议,涉嫌药品垄断。


而在调查期间,扬子江药业对此表示异议,极度不配合,最终招来了这份迄今为止国内医药领域罚款金额最大的反垄断罚单。


扬子江药业态度如此强烈,背后自然是徐镜人的意思。


同年7月12日,就在扬子江药业准备继续对处罚进行申诉时,77岁的徐镜人在新疆出差时突发心梗,不幸病逝。


虽然徐镜人在世时从未公布接班人,但作为他的儿子,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全部股权的董事长徐浩宇,被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接班人。


徐浩宇也多次对外表示扬子江将坚持做药,不轻易涉足别的行业,即便未来在健康领域发展多元产业,也不会脱离原有的轨道。


保守甚至还有些专横的徐镜人并非完人,但是他用一生践行了“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的承诺,用品质维护了中国药品的尊严。


扬子江水声潺潺,浪花中载着一位老人的故事奔涌入海。


参考资料:

身价470亿“板蓝根大王”意外离世,曾呼吁让中药走向世界播报文章,创业家

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追忆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始人徐镜人,苏商会

板蓝根大王VS回扣大王:徐镜人的双面人生,锐公司

徐镜人的遗产,E药经理人

追忆|创始人徐镜人如何用质量缔造扬子江药业 ,中国质量报

身家480亿,一手缔造千亿中药王国,“板蓝根之王”徐镜人突传去世/中国企业家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业家立场。

互动话题

大家对扬子江药业了解有多少?



扫码加入黑马创业交流群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


50+经典商业案例
200+商业大咖实战课
帮助数万名创业者走向成功
黑马加速云VIP月卡限时体验
(扫描下图二维码免费领取)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创业家视频号

↓↓↓

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创业家公众号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流感神药”集采后大降价,这款新药能否重塑“药王”地位「辞海」十年磨一剑,终于打造了最适合中国儿童的词典400多元入市,赚得400亿身家,他如何在震荡市场中淘金?奥地利红牛创始人因病去世,身家千亿,旗下有F1车队、德甲足球队货源混乱、倒爷离场,跌了千亿的泡泡玛特难自救“妈妈~我一直很乖” 变态妈觉得她邪恶 一手抓头一手割喉塑料袋套头勒30分钟 尸体放洗衣袋前往医院在美国192.吹毛求疵各自显摆多伦多房产经纪一家4口花$86万造了个后巷屋!现在坐拥两套房!美滋滋...哈佛女孩深耕高原16年,打造了世界屋脊上的奢侈品【乐高假日展】快来看湾区民间高手打造的Lego元宇宙!坐拥200亿,他一天投了五家VC哈佛女孩​深耕高原16年,打造了世界屋脊上的奢侈品爆款单点突围千亿市场,珍宝岛如何利用中药材全产业链逆势增长首批开源超300个顶尖模型:这几家中国「AI主力军」,合力打造了一个AI模型社区「魔搭」[世相]加拿大房产经纪一家4口花$86万造了个后巷屋!现在坐拥两套房!美滋滋...李大眼:看得见的台湾湖南首富:27岁身家过亿,30岁一无所有,如今干出2000亿眼科帝国缓解干眼一个小办法-热敷眼罩中国女首富易主:从收废丝到炼石油,与丈夫打造7000亿财富王国十年烧了千亿美元,无人车依然无路可走丨TECH TUESDAY(新款众筹)哈佛女孩​深耕高原16年,打造了世界屋脊上的奢侈品"拥硅为王"!千亿硅料龙头前三季暴赚150亿,单季净利创新高!10月三笔订单近2000亿两株被虫蛀坏的玫瑰活过来了刘强东托付千亿身家,接盘的这位福建人是谁?与严歌苓的视频交流美国总统乔拜登自吹“拯救了地球”“创造了历史”因为印了3690亿美元…承诺分出110亿打发“穷国”141岁药王临终馈赠:击一穴几乎无所不治!今日聚焦:是他一手埋葬了苏联!读懂他,才更明白中国走的路……传闻卡塔尔世界杯花费了千亿美元,是真的吗?身家4550亿,钟睒睒蝉联中国首富融资超50亿,市场超1200亿,又一吸金兽来了“奶茶妹妹”章泽天又怀孕了!千亿身家,不在乎丈夫出轨 ,这对老夫少妻又把大家骗了:拉开女人间差距的,原来是这一点!没想到啊!坐拥970亿身家,甲骨文公司创始人还是个房产投资家新加坡顶尖设计师和开发商联手打造,“超五星级酒店”湄南河公寓马斯克身家一年暴跌8000亿,仍是世界首富!比贝索斯多710亿美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