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贾珺:燕都胜迹——北京古建文化漫谈
燕都胜迹
——北京古代建筑文化漫谈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
活动时间
2024年6月16日(周日)
15:00-16:30
地 点
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A座报告厅
嘉 宾
贾珺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中国建筑学会史分会理事。
直播平台
活字文化视频号
*首都图书馆-云课堂直播间,快手,哔哩哔哩,新浪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北京时间”App 同步直播
活动惊喜
2.所有现场参与#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讲座的读者将获赠积分卡,听讲座,获积分,得好礼:
10分-19分 2024新版“阅读北京”精美书签一枚
20分-29分 2024新版“阅读北京”精美书签一枚+帆布包一个
30分及以上 2024新版“阅读北京”精美书签一枚+帆布包一个+精选图书盲盒一个
主办方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方
首都图书馆
北京市图书馆协会
北京市各区图书馆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或在预约时间内进入“首图活动日历”微信小程序选择活动,点击“去抢票”进行预约。
相关推荐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
贾珺 著
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
中信出版社 出版
2024年6月
马上复制淘口令 5👈¥fJszWwJBj3F¥
将《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加入购物车🛒
【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孩子遍览中国建筑的不同侧面,学习中国古建筑知识的同时,亦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全书分为10章,前三章先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从第四章开始分门别类,从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佛塔、住宅、园林等七个方面,带孩子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侧面。
读完全书,孩子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一个全景式的、总体性的认知。与此同时,全书紧密结合历史讲建筑,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认识中国历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让孩子经由建筑,进入了一幅恢弘壮丽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卷。
此外,全书共包含全国76个地区218座古建筑,16幅已湮灭古建筑复原图 30幅精美手绘,可以让读者直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建筑面貌,具可读性。
摘选
贾珺 文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版图辽阔,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地理环境:西部有凸起的青藏高原,东部有滨临大海的广袤平原,西北有大片的沙漠,西南有起伏的山岭与盆地,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各地气候与物产千差万别。
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古老的人类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就能够利用木架、泥土和干草来建造简单的房屋。之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善于因地制宜,合理用材,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建筑,亭台楼阁、厅堂轩榭、塔窟馆舍各有特色。
李乾朗先生绘紫禁城太和殿结构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头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和装修材料,同时兼用砖、石、瓦、土、竹、草等辅助材料,从地基往上,依次构筑台基、屋身、屋顶,融坚固、实用和美观三重属性于一体,在科学与艺术层面都取得极高的成就。单体建筑可以组合成以庭院为主的群体空间,进而形成街坊、乡镇乃至格局复杂的城市。
中国古建筑梁架与汉字书法比较示意图
中国古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线条之美,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弯直结合,飞扬灵动,生气勃勃——如果与汉字笔画对比,可以发现柱子宛如一竖,梁枋相当于一横,而屋顶很像一撇一捺。一幢房屋的剖面仿佛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的化身,银钩铁划,笔笔精彩。
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规模宏阔的都城,并且为君主建造巍峨的宫殿和豪华的陵墓。西周建立了明确的建筑等级制度,以专职的司空来管理官方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国诸侯竞相砌筑高大的台榭。
东汉雅安高颐墓石阙
秦朝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修建了壮观的宫室、苑囿、陵墓和万里长城。汉代的城市有进一步的发展,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定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分裂动荡的状态,民族融合和佛教、道教的昌盛给建筑带来新的变化,从古印度传入的佛塔和石窟演化成本土的样式。
唐代五台南禅寺大殿
隋唐时期的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恢弘的城市、华美的宫殿和众多的寺观庙宇均具有雄浑博大的气质。宋代建筑趋向柔和绚丽,制定了完善的模数制度。元代建筑进一步融合各民族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手法,并受到更多的外来影响。
北京太庙享殿
明清时期是漫长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建筑高度程式化,形成严谨的空间序列,装饰较为繁复。各地的民间建筑更加多元化,东西南北风格各异。
福建南靖裕昌楼内景
南靖的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土楼,主楼共有五层,高18.2米,包含二百六十九个房间,庭中建圆形平面的祖堂,堂前用鹅卵石在地面铺出五行八卦的图案。此楼最大的特色是内檐所有的木柱都东歪西斜,却又稳固不倒,可谓有惊无险。
历史上的这些建筑作为古人的栖居活动场所,一木一石,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今人悉心体味。正如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所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
明代南京大报恩寺延寿塔
十九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天国花园》曾经提到这座宝塔——风妈妈的第四个孩子东风游历中国,“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经地震、风暴、洪水、虫蛀、战争、失火等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建筑都已经灰飞烟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地面遗物和地下的遗址幸存至今,但通过有限的实物和大量的文献、图画,依然可以领略到古人精妙的匠心巧思,了解许多与建筑相关的故事。
我在欧洲访学期间,经常看见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在一座古老的教堂或一段残缺的城墙前面认真讲解,细致准确而又通俗易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中国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并不包含建筑知识。虽然很多孩子有机会跟着大人旅游,参观各地的古建筑,但缺乏专业的指引,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科技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市面上倒是有许多关于古建筑的图书,可是相当一部分属于纯专业性质,内容艰深,非行外读者所能问津;还有许多普及性质的书出自非建筑人士之手,在准确性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其文字也未必适合孩子阅读。
扬州个园抱山楼
我本人长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除了给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讲课而外,也会举办一些面对公众的讲座,但极少有机会给中小学生讲建筑,一直觉得很有必要专门为孩子们写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书,让他们更早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
基于久存心头的愿望,又有幸得到北岛老师主编的“给孩子的”丛书的召唤,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撰成这本《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希望尽量用浅白平易而又不失专业水准的方式来讲述中国古建筑的奥秘,解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启蒙,并从此产生兴趣。
西藏拉萨大昭寺金顶
全书分为十章,第一章“鬼斧神工”先交待古代以木构为主的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内外兼修”解析古建筑的台基、墙壁、屋顶、装修、彩画以及庭院组合等种种艺术表现形式。第三章“源远流长”叙述从上古原始社会到清朝结束,中国建筑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后面的“壮丽重威”“祭祀圣地”“屹立如山”“神佛世界”“浮屠万千”“民居大观”“宛自天开”各章分别介绍古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住宅和园林七大类型,赏析经典实例,探寻其中隐藏的艺术与文化信息。通读全书,足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概要,懂得一些欣赏的门道,之后再去探访实境,或者阅读他书,举一反三,当有更大收获。
写作过程中得到各位师友提供的插图,并参考了多种学术著作,在此深表感谢。
囿于个人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书中必然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期待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希望这本书能够得到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本文为《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序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