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0讲 间接交换的特性引起的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特殊原因
第30讲 间接交换的特性引起的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特殊原因
文 | 张是之
前面讨论了货币购买力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和决定其他经济商品交换能力的因素没有任何不同。但是,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还有一些其他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遵循一个特殊规律。
一、生活的昂贵
我们今天和米塞斯所处的时代类似,每一代人都在感慨钱“变毛”了不值钱了,也都能感觉到生活成本的昂贵。这种感觉与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有关,相同数量的货币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或服务。同样是一万元,在八九十年代的“万元户”是富人,而三十年后的“万元户”没有人再会觉得是富人。
但是要从历史或统计角度,去验证货币价值随时间下降的断言是非常困难的。这种验证的难点在于需要准确的历史价格数据和可靠的统计方法,而这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难以获得。
人们普遍感觉到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但要从学术角度给出确切的证据和解释并不是凭感觉就能完成的。为了得出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确切结论,需要证明存在一个因果关系链,这个因果链导致了货币价值的变化,并且没有被其他反作用力所抵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才能对货币价值的变化给出一个肯定的解释。
二、瓦格纳的理论
这里米塞斯先介绍了经济学家瓦格纳(Adolf Wagner)对于货币购买力下降趋势的看法,以及他对价格普遍上涨的解释。
瓦格纳认为供给方在市场中几乎总是处于更强的位置,并且更有能力追求其利益,能够通过维持和提高价格来增强其经济和社会地位,而需求方对价格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后者通常较为分散,且个体消费者的影响力有限。即便不考虑卡特尔、集团和联合等组织形式,供给方(如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团结一致性通常也比需求方强。
瓦格纳指出,零售商倾向于希望价格上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入和经济地位。相比之下,顾客通常希望价格保持不变或下降,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性通常不如零售商。由于供给方追求更高价格的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持续和普遍的压力,导致物价上升。这种趋势比需求方希望价格下降的趋势更为强大和普遍。尽管零售业中为了维持和扩大销售额,价格可能会受到抑制甚至下降,竞争也可能迫使价格下降,但瓦格纳认为这些影响从长远来看不如供给方追求更高价格的动力显著。
简单来说,瓦格纳认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并不是由于影响批发价格的因素,而是由于一些特定于零售价格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零售价格不能立即或完全跟随批发价格的变动。换句话说,零售价格对于批发价格变化的反应通常是迟缓和不完全的。
零售价格往往高于批发价格,并且当批发价格下降时,零售价格的下降速度要慢得多。这种现象是众所周知的,意味着消费者在零售市场上感受到的价格变动,往往落后于批发市场上发生的变化。此外,零售价格不仅受批发价格的影响,还会跟随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往往是滞后的。
瓦格纳还指出,批发价格的小幅度和短期波动通常不会对零售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零售价格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不会因批发市场的微小变动而频繁波动。总的来说,瓦格纳的分析强调了零售价格变动的滞后性和稳定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长期下降趋势。他认为,零售市场上的价格变动是货币客观交换价值变化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批发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瓦格纳的观点虽然强调了供给方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否能够直接从这一点推断出物价普遍上涨的趋势,这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瓦格纳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解释来说明批发价格为何会上涨,这是理解物价普遍上涨趋势的关键一环。只有当我们假设零售价格相对于批发价格变化的滞后时间在不断增加时,我们才可能得出零售价格持续上升的结论。然而,瓦格纳并没有提出这样的假设,即便他这样做了,这样的假设也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实际上,现代商业实践的发展可能正促使零售价格更快地反映批发价格和出厂价格的变化。例如,连锁店和合作社等现代商业模式由于其规模和效率优势,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调整其价格。这意味着它们在跟随批发价格变动方面比传统的零售商和小商店要敏捷得多。因此,随着商业模式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价格的调整速度可能正在加快,而不是减慢,这可能会对物价的长期趋势产生影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