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首发!智驾传感器前装搭载量持续走高,激光雷达前装破万台
随着大算力智驾平台在未来几年的规模化落地以及辅助驾驶普及的加快,配套的车载传感器市场也进入一个高增长周期。
去年11月,英伟达率先发布DRIVE Hyperion 8参考设计平台(计算架构和传感器套件),基于两颗Orin芯片(后续可扩展至Atlan),满足L4级自动驾驶能力要求。搭配的DriveWorks传感器抽象层,用于快速匹配和增配传感器。
整套参考设计平台的传感器套件包括12个摄像头(法雷奥)、9个毫米波雷达(海拉、大陆集团)、12个超声波传感器(法雷奥)和一个前置激光雷达(Luminar),以及GPS、IMU和另外三颗舱内感知摄像头(用于DMS和OMS)。
而随着硬件预埋+软件OTA模式的不断普及,以及部分车企基于数据迭代的需求考虑系统的标配策略,整个市场对于智驾传感器的需求和搭载数量仍处于高速增长周期。
以小鹏汽车为例,该公司宣布,将于5月9日零时起进行品牌旗下部分车型配置、价格及权益的调整。其中,小鹏汽车P5的E/E+/P版本车型和P7的E/E+版本车型,对应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升级服务调整为标配。
另一种市场驱动,来自方案的优化和性价比的提升,这样有助于车企加快功能的搭载上车。
比如,豪威(OMNIVISION)最新推出的DMS/OMS专用芯片OAX4600,集成RGB-IR ISP和两个NPU、嵌入式DDR3内存(2GB),基于低功耗的小型封装工艺,提供完整的驾驶员/乘客监控解决方案。
这款方案是在上一代OAX8000的基础上,升级到Arm®Cortex®A53(三核)、自研的专用NPU(2TOPS)以及舱内视觉交互供应商Seeing Machine的嵌入式Occula™NPU,并且采用芯片堆叠架构,支持高达500万像素的摄像头,具有快速启动,低延迟以及集成的网络安全功能。
这意味着,从系统成本来看,帮助车企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为车身内部安装摄像头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而不受空间限制,比如集成到内后视镜(减小ECU的电路板面积,甚至无需单独为IMS系统配置专用的ECU)。
与此同时,在过去两年时间,行业仍然不断更新传感器性能,比如,8MP摄像头,4D成像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的上车。尤其是后者的搭载正处于最关键的导入期。
就在近日,激光雷达公司Innoviz宣布获得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外界猜测为大众集团旗下CARAID)的激光雷达前装定点,为该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直接供应激光雷达及配套软件,合同总价值达到40亿美元。
同时,在前装市场,传感器的搭载量也处于上升周期。
以中国乘用车市场为例,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前装搭载主要舱外ADAS相关摄像头835.97万颗,同比增长41.35%。
其中,前向感知摄像头235.94万颗,同比增长37.64%;全景环视摄像头530.64万颗,同比增长38.13%;ADAS周视/后视摄像头69.39万颗,同比增长93.66%。
此外,舱内DMS、OMS也在带动摄像头上车新赛道。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前装搭载舱内摄像头59.08万颗,同比增长47.99%。
雷达方面,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仍处于快速增长通道,超声波则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后续增长将主要依靠APA泊车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前装搭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上险量182.35万颗,同比增长16.73%;毫米波角雷达194.04万颗,同比增长49.77%;前装搭载超声波传感器2553.82万颗,同比增长0.74%;
此外,一季度搭载激光雷达上险量达到1.02万颗。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今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多家激光雷达公司产品陆续上车,将成为传感器赛道的增长新亮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