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觉看书、自觉学习、自觉变好的奥秘,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育儿2022-05-09 01:05 时常会在后台看到妈妈们留言“我的孩子不爱看书,就爱玩手机、看电视,你是怎么培养毛豆的阅读习惯的呢?” 我的回答:“我并没有特意培养过他的阅读习惯,我只是经常在家里看书,他见我看书,自己也就去拿书看了。” 但是很多人觉得我这个回答太简单了,是不是在私藏什么大招。 其实真的没有任何私藏,我所做的全部都告诉大家了。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其实背后有深刻、底层的科学规律,所以实效性非常强大,比任何方法都强。 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怎样让孩子自觉阅读、自觉学习、自觉向好? 耳濡目染,身边的榜样 我经常在家看书,一是工作需要,二是我喜欢。发现好书后,我读的停不下来。 再加上我有干眼症,看手机看屏幕多了就难受,干脆在家更少看手机。即使是工作需要,要看的资料我也更愿意打印出来,做成书的样子,一页一页的翻看。 所以毛豆很小就学着我的样子,翻他的小绘本,看不懂,就看图片。 慢慢的,他也就养成了无事可做时,随手就是抽本书,自然就是很好的阅读习惯啦。 再给大家说一个特神奇的事儿!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是个女码农,挣得多、休息少。二胎后,痛下决心辞职做了全职妈妈。 她对两个孩子的培养真是全力以赴。老大男孩儿,六岁开始学击剑。她家住北二环,一周三次带着去北五环上击剑课,那真是风雨无阻,暴雪都没落下过。老二才四岁,家里没人,她就带上老二,陪哥哥。 哥哥上课,妹妹在一边玩,要么就是看哥哥上课。 两年后,她决定让妹妹干脆也一起学击剑,主要是自己太累了,不想给女儿单找兴趣班了,两个一起学算了。 让妈妈想不到的是,从没试过击剑的女儿,拿起剑的那一刻,老师都惊了—— “动作和技巧像学了两年的孩子一样熟练”。 半年后,她闺女在香港的低龄组比赛中得了亚军 这个孩子学击剑的经历,跟毛豆看书习惯的道理是一样的——看就是在学。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每个孩子都逃不了的“镜像神经元”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发现,我们没有教孩子,他自己就学会了某项技能? 某天孩子使出这项技能的时候,还把老母亲惊讶的要命。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大脑里有一种神奇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顾名思义,就是像镜子一样,你的言行举止,都会映在孩子的大脑里。 所以很多专家说,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讨厌的他的习惯、言行,有可能你自己或者你的家人也有。 受现在科学研究所限,镜像神经元的所有功能还没有被全部挖掘出来,但是就现在我们了解到的一些功能,就已经非常强大了! 比如,理解他人意图—— 镜像神经元让孩子能在对方伸出手的一刻分辨出,他是要爱抚我,还是要攻击我。 比如,模仿—— 很多简单的、难度低的行为或者动作,我们通过观察别人做就能学会。比如折纸、扫地、刷碗、叠衣服等。 比如,体验情感—— 一个人比较平静的时候,看到别人哭,自己也会跟着伤心,情绪低落;看到别人大笑,自己也会不自然的嘴角上扬。 正是因为有强大的镜像神经元,我们能通过看、听、模仿学习到很多知识。 当然也有烦恼的一面,那就是—— 镜像神经元工作的时候是悄无声息的,且不会经过甄别,好坏都收! 人家就是个自动化学习机器,啥都吸收,给啥学啥。 有的妈妈说:“好的不学,专学坏!” 对于镜像神经元来说,这就太冤枉了! 镜像神经元忠实执行的就是镜子的功能,对面是啥,就学啥。孩子周围无论是好是坏,他都有样学样! 如果孩子没有学到好的,只能说明孩子周围坏的太多,好的太少。不能怪孩子,只能怪大人。 所以我们有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 那时候换学区房,可比现在难多了,为啥孟母还要费那么大劲儿换环境啊?就是因为孟母知道孩子周围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说个段子,那会儿就能看出来,主张换学区房的一般都是妈妈了,和现在一样,不然为啥没有‘孟父三迁’的典故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句话就是—— 镜像神经元,把孩子外部环境的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印在孩子脑子里了。 周围都是叫骂声,孩子不可能学会谦卑的语言; 家庭成员都在健身,孩子也会爱上运动; 那父母整天看手机,孩子能爱看书、写作业吗? 镜像神经元,就是孩子学习的底层逻辑啦!如果你的孩子行为、习惯、学习都不如你的意,先从自己做出改变,这也是一个改变孩子的不错的方式哦! 成为孩子的优秀榜样吧,轻轻松松孩子就能学到很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