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学会让父母难受,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学会让父母难受,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其他

作者|和小畏
编辑|太戈
责编|天雅 陈沉沉



最近,我的朋友阿娟,陷入了烦恼。

 

她在广州工作,妈妈从老家过来看她。

 

期间,妈妈每天为她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打扫卫生,非常辛苦,无论阿娟怎么劝,她都不肯停下来放松一会儿。

 

与此同时,妈妈还开始暗示阿娟给赋闲在家的弟弟转生活费、找工作,以及给老家新建的房子提供资金帮助……

 

对此,阿娟感到十分为难:

 

一方面,面对妈妈的「付出」,她内心深感愧疚;

 

另一方面,面对妈妈的「索取」,她又感到很不舒服,有一种被控制和绑架的感觉。
 
而每当她尝试袒露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时,妈妈都会失控,一会儿暴怒,一会儿痛哭:
 
“我辛辛苦苦将你养大,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一点也不懂得感恩,简直是个 ‘白眼狼’ 。”

要知道,跟妈妈的相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了。

对此,阿娟充满了无奈。
 

透过阿娟的经历,我看到了当下不少孩子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付出型亲情绑架」

 



 

什么是付出型亲情绑架?

 

它是指家人之间,以亲情的名义,一边过度帮扶,一边过度索取。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

 

即:

 

以 “我是你爸/妈” 为由,跨越界限为孩子付出很多;

 

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控制孩子。

 

它主要存在以下3个特征:

 

 1、一意孤行地帮忙 

 

付出者从不考虑对方是否有需要,一意孤行地牺牲自己过度付出,甚至在对方明确表示不需要后,仍执意帮忙。

 

比如有的父母常对孩子说:

 

我是你的爸/妈,我难道还会害你吗?

我是你的爸/妈,我们不爱你谁爱你?

我是你的爸/妈,你为什么要拒绝我?

 

为了孩子的成长煞费苦心,他们付出了很多,的确很辛苦。

 

但他们却从来不曾问孩子一句:你是否真的希望我这样做?

 

 2、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索取 

 

付出者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对方更好过,而是为了给对方制造「愧疚感」,以此获得控制对方的筹码。

 

他们常在言行中透露着 “我为你做了很多,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这样的逻辑。

 

就像阿娟的妈妈,一意孤行地付出以后,紧接着就以各种名目向阿娟要钱。

 

 3、关系双方都不好受 

 

在「付出型亲情绑架」的关系中,双方都不是基于愉悦的心态去付出/接受,而是基于一种非自愿的心态。

 

付出者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与索取,往往会将接受者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就像阿娟,她在面对妈妈的主动付出时,充满内疚,又在面对妈妈的索取时,感到为难。

 

与此同时,当带着目的去付出时,付出者往往很容易期待落空。

 

就像阿娟妈妈,她的付出并没有得到阿娟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体谅,她自己也对此充满委屈与愤怒。

 

结果,导致关系双方都不好受。

 

从中不难看出,

 

付出型亲情绑架,它并不是一种令人舒服的良性关系模式;

 

相反,它充满了限制、控制与索取,令人深感窒息与无奈。

 




 

然而,为什么会存在付出型亲情绑架呢?

 

我认为,主要存在2点原因:

 

首先,父母自身的虚弱。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父母过度虚弱,往往很容易发展出和孩子「混沌共生」的关系。

 

一方面,父母会将这份「虚弱」投射给孩子。

 

他们常常逼着自己扮演无所不能的神,替孩子包办一切,护孩子周全。

 

但另一方面,由于父母本身的虚弱,他们没办法成为真正的保护神。

 

也因此,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控制孩子,向孩子索取,来填补自己的虚弱。

 

双方在这样的混沌中纠缠拉扯着,阻止彼此发展出真实自体。

 

阿娟和妈妈的关系就是这样——

 

一方面,妈妈在扮演着一个「强大的神」:

 

总是忍不住替小娟干这干那,甚至还操心小娟弟弟的伙食费问题,就是因为在她眼里,孩子是虚弱的,离不开她的照顾与庇护。

 

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虚弱,她无法独立:

 

无法靠自己去庇护儿子,只能向小娟索取钱财资助儿子。

 

而每当阿娟尝试委婉拒绝,妈妈都会崩溃或者大怒,因为它戳破了妈妈虚假的自我价值感。

 

其次,孩子内在的虚弱。

 

就像前面所讲的,一个孩子若长期被父母索取与控制,无法独立成长,他的自体固然也是虚弱的。

 

一方面,他会依赖父母的付出,不敢拒绝,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另一方面,当接受了父母的付出,而自己却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时,他就会产生相应的愧疚感:

 

“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却无法满足她,我真糟糕。”

 

为了回避这份愧疚感,大多数孩子会下意识选择顺从父母的想法。

 

表面上来看,「顺从」似乎能够缓和冲突,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

 

而实际上,它就像一层保护膜,掩饰着父母的虚弱,并无形中强化了父母心中“我强你弱”的想象。

 

“孩子确实不够成熟,离不开我的照顾。”

 

从而进一步刺激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索取,加剧孩子内在的虚弱。

 


 

 

 

长此以往,付出型亲情绑架会导致2个后果:

 

1、边界不清

 

边界不清,是「付出型亲情绑架」最直接的后果。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人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个领域—— 社会领域 私人领域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事务,拥有不同的地位,一切井然有序。

 

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珍惜你本来的样子,不把我的意志强加在你的身上。

 

每个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当我们把权力规则带回到家里,混乱便很容易产生。

 

在「付出型亲情绑架」的关系中,就是这样——

 

父母把子女视作自己生活的重心,先是牺牲自己为子女付出,继而要求子女牺牲自己去满足父母。

 

他们在孩子身上,使用了权力规则,却忽略了彼此的成长。

 

最终导致:亲子间相互纠缠,没有边界,没有自我,令人深感窒息。

 

2、孩子无法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

 

这种边界模糊的相处方式会让孩子活得像一个 “演员”,按照父母所撰写的剧本去 “演” 出他们理想中的模样。

 

小到一杯水该倒多满,大到人生规划,都要听父母的,常常连一件小事都无法主导。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经历「挫败」,并慢慢丧失掉对生活的掌控。

 

即便父母一再强调 “我做了一切都是为了你” 时,子女也很难从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例如阿娟,她还来不及享受妈妈对她的好,就面临妈妈对她的 “绑架” 式索取。

 

她既有愧疚,也有愤怒,但她却无法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我们都知道,表达情绪是一个成年人划清边界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像愤怒这种关键性情绪。

 

但如果情绪无法表达,情绪就会反过来挤压和攻击自己,形成郁结。

 

从而令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压抑,没有活力,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这时问题来了,

 

我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摆脱「付出型亲情绑架」的困境?

 

总的来说,这里贯穿始终的原则是——

 

态度上:真诚坚定;

行动上:守住边界。

 

接下来,我就以阿娟的故事为例,盘点一下在面对付出型亲情绑架时,该如何见招拆招。

 

以下是四种防御性手段:

 

 1、不含敌意的坚决;

 

这是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提出的,意思是我态度坚决地拒绝你,但我本身没敌意。

 

例如,当阿娟尝试和妈妈沟通,换来妈妈的崩溃大哭时,可以这么回应:

 

妈,你现在可能会很生气,无法理解和认可我说的话。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只想告诉你,这一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我向你说“不”,并没有恶意,也并不是想和你敌对,更不意味着否认了你的全部付出。


你依然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也依然爱你。

 

这是建立亲子关系边界的有效方法。

 

 2、从小事开始拒绝;

 

维护边界,特别是亲子之间,可以从小事开始。

 

阿娟分享过一个她的故事,她说有一天她要加班,给妈妈打电话说晚饭别等她了。


可是,等她8点多加班结束回家后,发现所有人都没吃饭,在等她。

 

这时,她有非常强烈的被绑架的感觉,对此感到强烈不适,她觉得这是妈妈潜意识中想用这种方式逼她就范,让她以后都早点回家。

 

我给她支了个招——她对妈妈说,今晚不吃饭了,以后再有这种情况也不吃。

 

没想到,她在这件小事上树立界限的努力立刻奏效了,后来这种事再也没发生过。

 

 3、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在阿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后,妈妈带着哭腔说道:“那你就是嫌弃我不好咯”。

 

这时如果阿娟就此回答 “没有”,就是在把父母的情绪吃进去,同时也鼓励了父母继续以这样的方式 “绑架” 她。

 

那应该怎么做呢?

 

先看看事实——父母的行为入侵了阿娟的边界,让她极为不适,同时妈妈的回应,也让阿娟感到十分内疚。

 

这时,只有袒露真实的想法,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不然就容易在内疚感的作祟下,屈从于父母。

 

后来,阿娟试着直接向妈妈袒露——“是啊,你过度干预我的生活了,我确实觉得你这样做不合适。”

 

面对这样的回应,刚开始妈妈虽然稍感不适,但久而久之,也慢慢了解了,这就是阿娟的边界。

 

 4、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

 

比如妈妈给阿娟煲汤。

 

本来煲汤是妈妈的事,阿娟有选择喝与不喝的自由。

 

但如果妈妈用这种付出来绑架阿娟——“我为了你煲的汤,你一定要喝。” 这件事就变味了。

 

再比如,妈妈叫阿娟给待业的弟弟找工作。

 

本来失业是弟弟的事,阿娟有选择是否替他找工作的自由。

 

但如果妈妈说“他是你弟,你有义务替他找工作。”,那就是在拿血缘关系,对阿娟进行 “绑架”,应直接拒绝。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正是因为重视这段关系,希望它能够更加健康地走下去,所以才选择用真诚的态度去直面问题,而不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去经营一段 “虚假” 的关系。


 

因为,爱一个人,除了要照顾对方的感受以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对方的成长。

 


 

写在最后

 

 

成长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无论对自己,抑或是对父母,都需要多一些耐心。

 

我们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双方都需要学习、碰壁、反思,再重新去尝试。

 

在这段关系里,当我们选择表达拒绝的时候,其实也是向父母输出一种正面的心理暗示:

 

我相信你是有能力面对意见的;

我相信你是有能力跨越这些崩溃的情绪的;

我相信你是可以成长变得更好的。

 

这么做,需要我们全然相信——爸爸妈妈,如果你们把重心放回自己的生活上,是可以活得更加充实和精彩的。

 

把受苦的权利归还给父母,把自我成长的机会还给父母,不再代替父母去成长。

 

曾经听过一句话:人类之所以会进步,就是因为下一代的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

 

这里,我想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子女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天生的使命,通过新的生活方式,来给上一辈带来冲击,让他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可能性。 END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个人公众号:和小畏。编辑:太戈,责编:天雅,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8点,武志红专场直播- 


精神内耗?自我攻击?焦虑迷茫?

🤔怎么才能不被过度卷入「他人」的情绪

🤔怎样才能不内卷「自己」


今晚8点,武志红老师来分享:

如何停止陷入焦虑,活出真实自我。

没有回放 ↓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轰动世界的十位名人,如果他们都接受,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解决期限错配,是成功理财的开始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让他们学会这个本领增发剂大断货,纽约市陷入“谢顶危机” ?!脱发男士表示:不能接受,实在太秃然!目前唯一的享受,跟书本做绕室旅行看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电影《在车上》上海人在海外系列:在蒙特利尔我和我的赌徒老乡 (上)这件事,父母难以启齿,却给了坏人可乘之机​你“捱”、忍受,是为了得到自由,或者说你很自由地“捱”着|徐坦 一席第910位讲者人生变好,从整理自己开始一个人把生活变好的9个习惯乳糖不耐受,我太难了养老真能靠孩子吗?真相会让很多父母心寒不看辟谣一天难受,看了辟谣难受一天“我是一个人,不是一条狗。”让孩子自觉看书、自觉学习、自觉变好的奥秘,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年轻人变土从穿打折耐克开始LA小姐姐哭诉:身在海外,让父母多囤菜,竟被爸妈拉黑,大骂“别被境外势力洗脑”!工作平庸,是不是嫁人了生活就变好了?马斯克会让推特变好吗?转载:陈年旧事(六)— “我要你的女人”《数码宝贝》走过的25年,是一代人「信息时代美梦」的开始与结束当你试图让父母学会断舍离。。。叫新冠患者「羊」,只是一场暴行的开端龙卷风健康快递 160女儿总担心事情有坏结果,我教她用一个工具把坏事变好事极简生活,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情感bot | 我姐啃老、借钱不还,让父母操心,真想跟她断绝关系!这几个地方干净,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唐山围殴女性案后续:这件事,比暴力更让父母害怕汪海林:取消金鹰奖“水后水帝”是一个好的开始上海封城的利和弊干净,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样子世上有没有这种病:明明特别困,但一躺床就觉得身上难受,什么睡姿都觉得不对劲?【知乎问答】普京: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胜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