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延迟满足的危害,将在孩子18岁以后爆发
作者:暖心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在童装店,孩子看中了一款机器人,吵着要。
妈妈觉得价格太贵,就不想给他买。
结果孩子不仅哭闹要挟,还在店门前撒泼打滚,引得路人为之侧目,于是妈妈就敷衍他:
“妈妈今天没带钱,下次给你买。”
孩子立马反驳:“每次都这样说,你哪一次说话算话了?”
妈妈最终拗不过孩子,准备掏钱帮他买。
围观的路人立即劝她:“别把他惯坏了,不能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于是妈妈纠结了半天,不知道究竟该不该买?
很多父母都会陷入这样的矛盾:
满足了孩子,怕宠坏他;不满足孩子,又害怕他哭闹和要挟。
“惯坏”、“宠坏”这样的词让父母有着天然的恐惧感,认为“这次惯着他,下次就没法拒绝他”。
事实上,孩子有需求,是一个“索爱”的过程。
父母的回应,是在正视孩子的需求,是在建立基本的信任与安全感。
而其实那些不被满足的孩子,可能受到的伤害更大。
01
被误解的“延迟满足”正在坑害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将一群2-6岁的孩子领进房间,给每个孩子一块棉花糖,然后给孩子两个选择:
一是立刻吃掉棉花糖。
二是等待15分钟,没有吃掉棉花糖就会奖励第二块。
在实验最后,有三分二的孩子没能抵住诱惑,吃掉了棉花糖,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得到了奖励。
这个实验证实:孩子的延迟满足掌控能力越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越好。
因此,在教育当中出现了一个词叫“延迟满足”:指的是放弃眼前想要满足的感受,学会在等待中展示自控力。
它的核心是“将满足延迟”但不“缺席”。
可是当它被搬入现实中时,却被很多父母误解成“培养孩子的耐力,就不要满足他”。
伊能静在《我的小尾巴》中谈到一件事:
小女儿米粒因为想要一个玩具,不停地哭闹,她并没有把女儿抱起来哄,而是将她放在房间,让她哭了4个小时。
她把这样的方式称为“延迟满足”。
当时很多网友都吐槽她“这不是教育,而是培养恶魔的方式”。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是如此,看似是在坚持原则,却不断剥夺孩子的欲望和需求。
在很多父母的教育思维里,都存在着一种基本假设“直接满足孩子,就是在纵容他”。
殊不知,用“以恶制恶”的方式给孩子设障,反而会变成这样的结果:
孩子的内心欲望被膨胀,不仅不能锻炼孩子的心智,反而摧毁掉了孩子的内在安全基地。
频繁地拒绝和阻止孩子,其实是漠视他的情感需求,让他有一种“不被爱的”自卑心理。
时间越久,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02
“延迟满足”的危害,将在成年后爆发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家研究所研究员曾对1511名儿童做过一项调查,得出惊人的结论:
针对儿童的四大暴力行为——“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中,“忽视”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忽视”是导致孩子抑郁、焦虑的最大可能。
而父母所运用的“延迟满足”,最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情感需求,阻断他了的情感连接。
当孩子的情感需求中少了拥抱、亲昵、满足,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变得压抑而又痛苦。
心理学家哈洛曾得出过这样的言论:
从小缺乏情感回应的孩子,成年后极容易出现巨大的心理障碍,被刻意训练和孤立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出现孤僻、抑郁和自闭的问题。
行为主义心理家约翰·华生特别崇尚延迟满足教育,他还因此提出一个“哭声免疫法”: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马上抱,要不断去延长安抚孩子当时的间隔时间,通过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不哭”。
在他的这种观念下,很多父母效仿:摔倒不扶、越哭越不要理他、要求要及时拒绝的教育观念。
这样的教育,等同于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利用冷酷的训练方式,极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的极度扭曲。
根据医学家研究诊断,那些被刻意哭声法训练的孩子,往往会陷入睡眠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分裂。
华生就是利用这样的教育理念,将自己的孩子毁掉的。
他在养育儿女时,刻意强调“不要满足”的观念:
他避免和孩子拥抱、哭闹时不要抱他、不让孩子坐在母亲腿上,通过恐惧来驯化孩子的不良行为,漠视孩子的一切需求。
在他的行为理论教育下,儿女身受其害:
成年之后,他的大儿子成了精神分析家,但也因为长期压抑情感而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身亡。
女儿在成年后也同样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几次试图自杀。
由此可见,这种以漠视孩子的情感特意训练的独立和自控力,只是一种“残害”孩子的方式。
以剥夺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延迟的满足,让孩子情感上被忽视,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内心积攒的负能量,最终会用不一样的方式爆发出来。
错用“延迟满足”,孩子一生都会缺爱。
03
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
更容易培养有韧性的孩子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是由“期望的满足”来决定的。
爱要被看见,需求要被重视,才能给孩子极致的幸福感。
孙莉和黄磊的女儿黄多多是一个很自律的孩子,也曾因为染头发,打耳洞一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都认为父母太溺爱她了。
孙莉则认为: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我们要尊重她,你越阻止她,她将来可能会更叛逆,她尝试过了,可能过两天就不喜欢了。
从黄磊和孙莉的教育中,我们需要读懂一种方式:
“被满足的孩子,才会有韧性”。
一个人的延迟满足能力,恰恰是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及时满足与回应,让孩子有了“充实感”,能衡量出“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一切需求都要满足。
给孩子的满足也要恰到好处,才能填满彼此骨子里的爱与亲密。
1)让孩子主动把满足“延迟”,给他选择
如果“延迟满足”的形式是让孩子处于被动的一方,总是父母替他抉择,摧毁内心安全基地。
要让孩子把“想要”变成“得到”,把主体变成孩子,他才会从耐力到自律上完胜。
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需求都不同。
3岁以前的孩子,是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
哭了就抱、困了就哄他睡、饿了就给他吃饭,这些简单的需求被得到回应,才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一个内心被满足的孩子,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3岁以后,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候要给他更多的选择权。
试着给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愿意朝着这个期望发展。
2)不要用“延迟满足”哄骗孩子,别让满足“缺席”
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需要,总是用“下次再买”、“考100分就给奖励”等方式来敷衍孩子。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满足只有延迟,却不兑现,它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青少年中心曾经做过一项关于中小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对父母最不满意的行为是“父母说话不算话”,这一选项以43.6%的榜首居第一。
没有信任,就没有行动力。
对待孩子,一定要言出必行,让孩子在期待中感受被父母重视和认可。
比如:
“你过生日时,就买给你”,让孩子有期待感;
“考到前十名,就带你去旅游”,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
正确的“延迟满足”不是不满足,而是让满足迟一些,它才是让孩子韧性、忍耐力提升的“武器”。
自律的孩子,满足永远不会缺席。
04
《游戏力》一书中曾写道:
每个宝宝生来都带着一只空杯子,而为人父母的责任,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往里面填满爱与亲密。
我们的教育就像水杯,续得太满,爱会“溢出”;给的太少,爱没有充实感。
恰到好处的爱,有拒绝、也会满足。
拒绝时,尊重和关怀一刻也不要少,让孩子在等待中产生力量;
满足时,规则在爱之前,才能在生命力被看见时,有热情回应给我们。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