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本硕毕业,却啃老二十多年,连外卖都干不好,他怎么了?
小时候节假日,米粒妈神烦亲戚聚会,为啥?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么大的收入差距,众多亲戚在一起,攀比的就只能是孩子的成绩了。
在这种情况下,亲戚聚会中的主角,只会是那些自带光环的别人家的孩子。
那时候,大家口中的他们,都是那么优秀,一副未来可期的样子。然而,生活并不总按剧本推演。
就像曾经636分考上清华的戚柯,怎么看都是未来科技精英;然而,他毕业20多年竟连自己都无法养活,只能在家当“啃老族”。
他经历了什么?
清华学霸的啃老人生
戚柯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父母是工薪阶层,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在培养孩子方面却不遗余力。于是,戚柯的学习就成为了全家最重要的事情。
而戚柯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读书期间成绩优秀,一直是老师的宠儿,更是家长和亲戚聚会中被夸赞的最多的一个。
为了好好培养这个小学霸,父母对戚柯的生活起居大包大揽,不让他干任何家务,还制定了一张详细到分钟的时间表,每一分钟都有着精确的安排。
就这样,戚柯在书桌前度过了他的整个青春期。父母担心他被“带坏”,也怕浪费时间,从不让戚柯出去玩,因此,戚柯几乎没有社交和朋友。
父母严重偏爱成绩优秀的戚柯,引起了妹妹的不满。为了不让兄妹间的矛盾影响戚柯的学习,父母竟花钱把他转到另一所学校住宿,让他和妹妹眼不见为净。
高考那年,戚柯以636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然而,填报志愿时,从来没有拿过主意的戚柯,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所在。于是父母代替他做出选择,选择了当时的一门新学科——工程物理。当时工程物理专业能本硕连读,父母认为这样出来就是高端人才,肯定大有前景。
戚柯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清华大学。却在新鲜感褪去后感觉到了压力。清华大学里的学霸实在太多了,戚柯一不小心就成了倒数。
大一的第二学期,戚柯的成绩竟然落到全班倒数第二,还挂了科,这让他非常不能接受。
大学里经常有小组作业,由于戚柯长期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懂得如何交往合作,常常找不到愿意与他组队的同学,有几次差点因此挂科。
因为清华大学的金字招牌,刚刚毕业,戚柯就被国家高能物理研究院“预订”了。
然而,参加工作的戚柯还是学不会交往,也不会与同事合作。他没有团队意识,不知道如何有效沟通,更不用说和其他成员发生思想上的碰撞,做出成果。
不仅如此,遇到有些工作需要其他成员配合,戚柯不是开不了口,就是三言两语就和别人吵起来。久而久之,所里不再有人愿意搭理戚柯,导致戚柯的工作老是拖项目的后腿。
主管找戚柯谈话,他又跟主管大吵了一架,半年后,他等来高能物理研究院一纸解雇通知。
戚柯只能到人才市场另找工作。他满以为以他的清华大学硕士学历,好工作遍地都是。然而,现实并不如人意。
他没有亮眼的经历,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应聘中频频被淘汰。
后来,他又进入了一家游戏公司。但是这家游戏公司与他的专业几乎没有关联,而且薪酬很低。在新的公司,他还是不会与同事合作交流,过了一段时间又辞职了。
就这样,戚柯先后尝试了很多工作,甚至去当快递员,外卖员,到工地搬砖,但却没有一份工作干得长久。
最终,戚柯只能回到家休整。在他毕业后的第6个年头,连续受到打击的他,还患上了抑郁症,每天长吁短叹,在日记中感叹着自身的怀才不遇。
▲戚柯日记
父母带着戚柯到处求医问药,但效果却不明显。他常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
如今的戚柯,已经毕业20多年,成为了年近50的中年人。同学们早就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却连养活自己都困难重重。
只关心学习的父母,造就了孩子的悲剧
戚柯走到现在,父母要负很大责任。
当年,为了让戚柯心无旁骛地学习,父母告诉他:“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你都不用管”。有一次,戚柯看到爸妈早出晚归太辛苦,就悄悄的把家里积攒的衣服洗了。结果父母却劈头一顿臭骂,为他的“不知好歹”浪费时间气得不轻。
戚柯的父母认为,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儿子都不用关心,也不该关心。于是,戚柯便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除了学习,日常起居等生活技能一窍不通。
他成为了只关心学习的孩子。而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正被“用进废退”的家庭教育一步步蚕食。这其中,包括戚柯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也包括未来让戚柯遭遇滑铁卢的社交能力。
戚柯的爸妈总是担心戚柯遇到坏朋友,更怕他出去玩“心野”了收不回来。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来找戚柯玩,父母就当着人家的面,把同学的情况,包括他的成绩、爱好,他父母和祖上做什么的全都盘查了一遍,带着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同学,生怕同学把儿子“带坏”。
同学吓得再也不敢上门,而别的同学知道这事,再也没有人敢和戚柯交朋友了。戚柯由此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戚柯的父母,把戚柯的朋友“赶走”,表面上看,是断绝了儿子“学坏”的可能,同时获得了更多的时间,但实际上,他们的做法,彻底堵死了戚柯锻炼社交能力的路,这也为戚柯清华毕业后走进社会,却学不会合作和交流埋下伏笔。
在戚柯父母的教育方式下,戚柯面对的交流对象,自始至终都只有父母。他依赖的对象,也都是父母。
戚柯人生中的前18年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他只要按照父母制定的路线,走下去;
而当戚柯踏入社会,独自面对未知的迷茫。脱离了父母的庇护,他便像一叶迷航的小舟一样,一点风浪就足以打翻。
更可怕的是,戚柯父母对戚柯的时间安排甚至情绪,实行严格管控。戚柯的行为,只能是父母意志的反映,他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是缺席的。
戚柯的父母,给他制定了一张精确到分钟的安排表,每天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要责罚。为了完成安排表上的任务,当别的孩子成群结队玩耍的时候,戚柯只能在家无休止地认真学习。
戚柯不是没有过抵触心理,面对安排这么密集的时间表不是不压抑。
然而他心中的情绪,却不敢与父母说,因为这样只会招来一顿更严厉的责骂。
戚柯的童年是压抑的,心境是灰色的。这也为他的性格蒙上了一层忧郁的底色,戚柯将来患上的抑郁症,其实在这时已经种下了隐患。
▲戚柯日记
其实,戚柯的班主任早已看出了端倪。在高中时,这位老师不止一次地向戚柯的父母反映:孩子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却不善交际,也过得并不快乐,希望父母注意开导。
但戚柯的爸妈却不以为然。
在他们看来,比起戚柯的学习成绩,有没有朋友、快不快乐这些都是小事。就这样,戚柯成为了学习上的尖子,生活和交际上的侏儒。
戚柯父母不会想到,多年之后,正是这些“小事”,毁了戚柯多年学习取得的成果,也毁了戚柯的人生。
人生像拉弓,梦想是靶子
米粒妈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戚柯在高考后的迷茫。他考出了足以上清华的好成绩,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所在,最终只能在家人的主张下,随便报了一个看似厉害实则冷门的专业——工程物理,只因这个专业本硕连读,听起来高大上。
戚柯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缺失的,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追求的梦想。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的一句台词,
“人生就像弓箭,梦想就是箭靶子。没有靶子,每天的拉弓练习没有意义”。
而正是因为没有“箭靶子”;戚柯的人生,从他高考后稀里糊涂进入大学就读这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下坡路。
就像根据米粒妈这么多年观察,当年学习好的孩子,有一部分只是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很多孩子考上了好学校,后来反而不如那些成绩平平的孩子过得好。
就像我在文章《高考高分段家长都提到的这句话,让我下决心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提到的:
这几年我面试过N多人,看着他们大学读的专业,跟应聘岗位完全不对口,有学数学应聘编辑的,有学人工智能应聘选品的……仔细一问,都是被父母填报志愿“耽误”了,毕业几年后,兜兜转转,还是想尝试把梦想照进现实。
未来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以什么为生,要在什么领域深耕细作,要在哪条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的比报清华还是北大,更重要。
会考试的孩子遍地都是,有野心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同意的米粉,文末点个“赞”+“在看”吧!
相关阅读
14岁上央视的天才少女,22岁未婚生3娃,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周米粒妈还帮大家挖到了全球顶奢品牌MaxM*ra同厂秋冬连衣裙,每一件都是满满的高级感!还有Ang*lababy同款,一裙可以穿三季!还不到MaxM*ra旗舰店的一个零头
【我们一家人的故事】我的求学故事 | 我的爱情故事 | 我姥姥姥爷的故事 | 我的奇葩婆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