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公众号新闻

《甄嬛传》真是都市人的电子榨菜,观众们越看越爱。


最近,这部十岁高龄的老剧,又被网友们挖出了新的细节和问题——为什么皇上身上要挂那么多香囊?是装了香料用来遮老人味吗?



其实在封建王朝,古人非常重视腰间配饰。这小小一枚腰上的“佩囊”,背后的学问可大着呢。


佩囊:从“等级符号”到“实用装备”


佩囊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配饰,自其诞生起就蕴含着浓厚的礼制意味。家族内部等级关系到朝堂君臣品级制度,都被“佩囊”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先秦时期,家族内部父子、男女需要遵循一整套完整的佩囊规则。在周朝的《礼记 · 内则》中详细规定了家族里的未成年子女,需要每日梳洗穿戴整齐,佩戴着香囊荷包去侍奉父母、询问父母饮食情况: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


同时,男孩子和女孩子佩戴的囊的规制还有所区别。《内则》中记载,男孩子佩戴的荷包是用皮革制成,取意为男孩长大将从事“金革之事”(注释:指的是从军打仗这类英武的事业);而女孩子佩戴的荷包则用丝帛制成,寓意女孩长大后将从事女红之事。


从汉朝起,佩囊开始有了标识官员品阶的意味。


汉朝官员在腰间佩绶带,以区别不同官阶等级,到达一定品级就可以佩戴用以盛装绶带的“绶囊”。据汉朝的《舆服志》记载,凡是代理行使职权而官位不够得到鞶囊的,可以自己备办,如果是只代用印信而不代用绶的,不能佩绶囊。


山东沂南汉墓石刻武士像 | 图源:参考文献[4]


关于佩囊明确的等级制度,是在南北朝时期正式确立的。当时不同职级的官员需要佩戴不同规格和样式的佩囊。


比如在北朝时期,据记载,二品及以上官员佩戴金缕佩囊、三品官员佩戴金银缕佩囊、兽头纹样,四品官员佩戴银缕佩囊、兽头纹样,五品、六品官员则以彩缕、兽头纹样,七、八、九品官员以彩缕,绣兽爪纹样。但官员无印信和绶带者的品级,则并不随身佩囊。


在之后的唐朝、宋朝和元朝的数百年间,官员佩囊一直都是标识官员品阶地位的固定搭配之一。


在唐朝的《舆服志》中记载,文官中上下九品都有相应的佩囊规格;从唐太宗之后,唐、宋的官员们开始使用鱼符记载姓名、官阶、品阶等身份信息。佩囊的习俗依然延续,但囊的形态进化为了“鱼袋”。


这一时期,鱼袋上不同的装饰纹样可以区分官职大小。比如《新唐书・舆服志》记载,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并在鱼袋上刻上姓名。


图源:参考文献[2]


直到明朝,官员用佩戴“牙牌”代替鱼符,因此鱼袋从数百年的朝堂历史中退场。


从官员服饰制度中由“固定搭配”到“逐渐退场”的佩囊,却因其实用性逐渐在民间盛行。


从唐朝起,百姓也开始随身佩戴用于盛放笔砚的文具袋、存放针筒的口袋等等佩囊。到了元代,“佩囊”被广泛地称为荷包,已经成了百姓腰间常见配饰。后来经过几番朝代的更迭,荷包在清朝发展到了巅峰,从皇家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佩戴荷包。


佩荷包一度成为清朝民间的时髦装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服饰史》中写道:


“清代男子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可算是时髦打扮,北京一带尤盛。尤其是地主、商人就如此装束。”


挂着荷包的贵族 | 图源:William Alexander 《The Costume of China》1805年


甚至清宫中设有专门制作荷包的机构,宫女们每年都要缝制、刺绣大量的荷包以备皇帝、后妃们佩戴、行赏使用。


从旧时贵族腰上囊、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到一跃成为全民配饰。小小一枚“佩囊”,自先秦出现,在历经漫长的朝代更迭,其名称、样式虽几经变换,但一直深植于封建王朝的舆服制度,成为庙堂之高的标识,和江湖之远的写照。


清朝是封建文化巅峰,皇帝循古制和赶潮流腰配荷包自是正常。但问题又来了,挂荷包就挂呗,为啥要挂这么多啊?


当皇上,腰上的担子重着呢


皇帝腰间挂的每一个荷包,可能都有不同的用途。


我们现在就结合一下历史和现实,合理猜测一下四郎腰上的荷包们都是用来做啥的。


可能有专门用来“怀祖制、图吉利”的荷包。


满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入关前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区,腰间常佩戴各种样式的佩囊盛装打火石、箭头等日常用品。清军入关后,也将这个习俗带入中原,在贵族中盛行。但此时,皇室成员已不需要随身携带生产物资,荷包也渐渐失去了原始的实用功能性, 更多作为装饰品被佩戴,通常在其内部放一些元宝、八宝和佩玉等,取个吉祥如意的好彩头。根据乾隆年间《穿戴档》中的记载,某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到慈宁宫皇太后宫请安时,腰间就挂着荷包,荷包内装着八宝两件:


“ 金累丝松石吉服带(上拴),带穗小荷包一个 (内装八宝两件)。”


清朝皇帝着吉服时的荷包 | 图源:参考文献[4]


可能有用来增香驱疫的香囊荷包。


中国人素来喜香,香文化源远流长,各式香具也随之繁荣。荷包轻便小巧,在内里装入各式香料,就成为古人最爱随身香水——香囊荷包。清朝皇宫里,日常在荷包里装些檀香、沉香、龙涎香一类的名贵香料,或是在端午节左右再加入雄黄、朱砂等药物,用以增香驱疫。


雍正皇帝佩戴此类香囊荷包,或可能是一种刚需。因为,据史料记载,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而现代医学已经表明40岁以上人的皮肤表面可以检测到包含2-壬醛的风味分子,这种分子是所谓的“老人臭”的来源。所以腰间多戴几个香囊来遮遮味道,倒是十分必要。


而剩下的那些荷包,多半就是“情意绵绵包”了,专门挂在身上显示重视后妃情谊用的。


香囊荷包传情达意的文化功能,自东汉就有苗头,在清代一度达到巅峰。东汉繁钦有《定情诗》曰:“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意思是将香囊荷包系在肘下,藏在袖子里,香气从香囊生发、从袖口幽幽外送,“袖底生香”带着含蓄又诱惑的魅力。


于是乎,以香囊荷包相赠表达爱意自此开始。


在清代,女子们非常喜欢寄情于荷包,荷包也成了最流行的传情赠礼。她们亲手选取形制、构思纹样、选择香料,将对意中人深深的情谊细细密缝、一针一线倾诉在荷包刺绣上。


清朝皇室里的帝王与后妃虽是君臣关系,比不得民间夫妻举案齐眉,但也少不得倾诉情意的物件,而香囊荷包就是妃子向皇帝表述情谊的适宜载体之一。


而皇帝腰间挂着哪位妃子绣的荷包,一般就意味着更看重谁的心意。宫里女人多、绣的荷包就多,雍正在同一时段爱重的女人那么多,即使再挑挑拣拣,也少不得要挂着几个妃子送来的荷包。如此一来,身上挂着的荷包可不就多了。


常言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看来想当清朝皇帝,腰上也得承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才行啊。


参考文献:
[1]刘菲. 清前期皇室及贵族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14.gua
[2]李芽.中国古代男子朝服中的腰饰[J].服饰导刊,2016,5(04):8-14.
[3]姚艳菁. 清代宫廷男子腰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21.
[4]高星. 清代及民国时期荷包装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9.-
[5]崔军锋,张建新.香囊的社会文化史——基于“礼制”与“民俗”视角的考察[J].中医药文化,2016,11(06):19-28.
[6]李冰.清宫荷包的种类、使用及其文化意义[J].理论观察,2019(10):88-90.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Annie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甄嬛传》里唯一拥有了完整爱情的,是苏培盛港产王妃前婆婆发大招,童话之国王室上演北欧甄嬛传?丹麦王室宫斗上演《甄嬛传》:兄弟相争迷上嫂子、女王和老公“死生不复见”…不愧后宫状元!甄嬛没事就看书,你没事就看甄嬛传一夜之间《甄嬛传》联名火遍全网,谁赚麻了推特从纽交所退市;索尼或收购《赛博朋克 2077》开发商;退休阿姨在横店翻拍《甄嬛传》涉侵权 | 极客早知道【八卦】退休太无聊 退休大妈横店包剧组翻拍《甄嬛传》民族的年轻与年老甄嬛传里的老皇帝其实是当代职场人最佳榜样!日军的军帽为什么挂屁帘儿?《甄嬛传》11年后,再出神作,这才是历史真实的传奇!阿姨翻拍《甄嬛传》走红,背后是横店的新商业丨调查翻拍《甄嬛传》涉侵权被要求下架?多方回应超越《甄嬛传》,它才是重刷王者?开了什么挂?清汤寡水亮相却堪称美貌屠杀,娜扎在她旁边简直用力过猛...報紙的情結(上)《甄嬛传》播出的第11年,孙俪终于暴露了真面目哺乳期拍戏,36岁单身妈妈爆冷拿下最佳女演员,台下孙俪泪崩:梦回《甄嬛传》退休阿姨拍《甄嬛传》的背后是新商机吗?绝了!16名中国大妈横店包场翻拍《甄嬛传》, 忽悠老公演皇上! 老外看懵了触摸美国 26 阿拉巴马新天地《甄嬛传》播出 11 年了,你为什么还在看?为什么《甄嬛传》十级学者越来越多丹麦王室再大瓜!二王子喜欢自己嫂子才是纷争的根源?网友:什么欧洲甄嬛传??退休阿姨和《甄嬛传》,能共赢吗?陈奕迅爱女满18岁罕见曝光 梁汉文惊叹分不出母女!「后宫甄嬛传」华妃罕曝「真面目」零修图素颜照差好大!阿姨们包剧组翻拍的《甄嬛传》,剧方要求下架……当事人最新回应年轻人的第一“下饭剧”,不是《甄嬛传》加斯佩半岛自驾游 (五)加斯佩我在台湾过鬼节退休阿姨翻拍《甄嬛传》,侵权吗?皇帝的床上为啥总放着那么多被子?十年了,为什么还在重刷《甄嬛传》?贾跃亭在美国上演“甄嬛传”:重夺公司大权,又拿到1亿融资!退休阿姨包剧组翻拍《甄嬛传》引热议,网友:想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