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狲思邈”去世,这世界又多了一分伤心
在钱老师看来,这种他者的不幸引起我们的悲伤、怜悯、遗憾、同情等等情绪,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反映了你所抱持的价值观。而这一点经常被忽视。
“同情心非常有助于建立我们跟他人的道德关系。……即使是不曾相识、不能互动,时空阻隔的对象,包括身在远方的陌生人,只要能想像他们的处境,能够应用普遍的道德准则,判断他们并不应该遭受苦难,便也还是可以对他们产生道德上的关怀。”
讲述 | 钱永祥
来源 | 《人性之镜:动物伦理14讲》
01.
情绪跟每个人的生命核心,
有密切关系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德性伦理”,但在进入主题之前,得先对“情感”这个概念有深一层的了解——情感其实来自我们的道德人格,我们才能掌握德性伦理的真正意义。
女性主义提醒我们,在人类的思考跟行动中,情感或者情绪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女性主义进一步指出,女性的道德成长路径跟男性不同,女性的道德意识更偏重情感,会从情感的角度思考人际关系,从而可以发展出一种“关怀”伦理。
德性伦理指的是,真正的同情、关怀与尊重由于在人类跟动物的关系之中,情感以及情绪占了极大的份量,因此一种以关怀为主轴的女性主义的动物伦理学,显然要比辛格等人所建构的完全以理性、原则为归依的伦理学,更适合用来规范人类跟动物的互动关系。
由于情感通常建立在当面、直接的互动关系之上,用情感作为道德思考跟实践的出发点,适用的范围难免受到限制。如果要用情感做为着眼点,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就需要先澄清一下,情绪本身为什么能有正面的道德意义。
道德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在道德领域发挥两个重要的功能。首先,情绪凝聚了我们对一个具体情境的认知、诠释以及评价。面对一个情境,你的情绪反应,其实表达了这个情境在你眼中是什么样的一件事。
你对某一起社会案件感到愤怒,是因为你认为这件事伤天害理;你对某个人感到同情,是因为你看到他身受病痛的折磨;你会敬佩一个人,则可能是因为你认为他的牺牲奉献,并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情绪是一种指标,标示出我们对一个具体情境的解读跟感受,其中必然包含着评价性质的判断。
第二方面,跟单纯而不动情绪的认知比起来,情绪才是行为的实际推动力。我们不愿意骗人,并不是因为知道说谎是错的,而是因为说谎让我们感到羞耻或者厌恶;路上看见老人摔倒,我们上前把他扶起来,不是因为父母或者老师教导我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从心里觉得不忍。情绪除了是对于一个情境的解读跟评价,通常还具有这种推动力,把你的解读跟评价,转化为行动,构成了行为的实质动机。
情绪在这两方面的功能,显然都非常的基本而且重要,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了情绪这件事,不能认为情绪不过就是漂浮不定的心情变动。我们反而应该追问,为什么情绪能够承担在生活里面这么重要的两件工作?答案是,因为情绪跟每个人生命的核心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认真看待。那么这个核心又是什么呢?
简单说,情绪牵涉到了每个人的性向、品格;我的情绪的根源在内心,可以回溯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其实是常识。我们经常会从一个人的个性或者性格,去推测、猜想他对一件事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或者反过来,从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去推测、判断他的个性。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忘了这一点,把情绪看成单纯是外来因素所刺激出来的本能的、下意识的反应,当事人是无法掌控、负责的。因此,情绪跟人格的关系,需要费一些力气来澄清。
02.
同情的底层,
是人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情绪的范围很广,种类也非常多。既然我们的主题是动物伦理,为了缩小讨论的范围,我们只谈同情、关怀这类情绪跟个人性格的关系。这要分三个层次来谈。
首先,情绪一定有它的对象,针对这个对象而产生。你有情绪反应,表示你注意到了这个对象的存在,并且能够想像、感受对方的状态,让对方进入你的意识,不再是一个不相干的路人甲。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与事来来去去,你能注意到的对象其实非常少,大多数的人、事、物,我们都是视而不见,“看到”了,但是没有“看见”。
为什么我们会挑出某些对象来注意呢?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不过在不少情况中,是你的性格在指挥你的注意力。有同情心的人,会注意到路边的老人需要帮助;敏感的人,会注意到朋友的心里有烦恼;心地柔软的人,比较容易注意到动物的苦难。
“注意”显示了你这个人有某些特色,包括你的个性,以及跟你注意的这个对象,有某种相通、共鸣。许多情绪,特别是具有道德意义的情绪,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并不是被动地受到刺激之后的无厘头反应,而是有你自己性格上的背景的。
其次,一个对象会引起你的同情跟关怀,表示你注意到了他正在承受着某些负面的、不利的遭遇,甚至于感受着痛苦,从而引起了你的同情。
同情是一种面对他人处在负面状况时的情绪;对于幸福快乐的人,一帆风顺的人,居于优势、强势位置的人,无所谓同情,也就无所谓关怀。我们同情的,通常是那些本身并没有做错事,却遭遇到不幸以及打击的人,是那些无辜受到欺压、迫害、侮辱、伤害的生命,以及在权力、资源、地位上受到剥夺的弱势者。
他们的不幸引起我的同情,产生了怜悯、悲伤、遗憾,或者愤怒等等情绪。换言之,同情不只是“注意”到了对方的不幸状况;还表示我认为对方并不应该遭受这种折磨,认为这种折磨是不对的。这充分说明了,同情乃是一种价值判断,反映了你所抱持的价值观。这一点经常被忽视。
在这个意义上,同情心展现了你的道德意识。当你心中感到同情的时候,你这个人关于是非对错、关于权利、正义,以及责任等等观念,也在发生作用,这些观念都构成了情绪的一个部分。同情对方,代表我们认为对方的遭遇乃是不对的,不应该发生的,或者至少不是这个人需要负责的。
因此,同情心非常有助于建立我们跟他人的道德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同情心包含着这些普遍性的道德观念,因此,同情心的视野,必定超越了当下的直接关系。结果,即使是不曾相识、不能互动,时空阻隔的对象,包括身在远方的陌生人,只要能想像他们的处境,能够应用普遍的道德准则,判断他们并不应该遭受苦难,便也还是可以对他们产生道德上的关怀。
但是不要忘记,同情毕竟还只是情绪,只是道德态度,不见得都能够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同情要化为行动,代表我所同情的对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深入我的内心,牵动我的生命。
这可能是因为他跟我的关系非常深重,但也可能是因为这件事牵涉到的道德标准、伦理价值对我的意义非常深重,两方面的“深重”,意思都是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对你的苦难如何反应,已经不是寻常的身外之事,而是会回来逼问我,问我准备如何面对自己。我对这件事的态度,牵涉到了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跟期许。
换言之,同情这种情绪的底层,隐藏着我的自我认同,我的道德观、价值观;把同情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其实构成了我的生命实践。当我强烈关怀一个对象时,之所以难以掩饰一份忧心焦虑之情,之所以必须主动出手去帮助对方,正是因为对方的福祉,对我具有这么深重的意义,对方的不幸,构成了我生命中的阴影、威胁、缺憾。
我的关怀,跟我对自己生命的想像,是交织在一起的。
经过这几个层次的分析,同情心跟关怀等等情感,显然是生命中的大事;同情与关怀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伦理意义,原因是这里面卷入了我的性格,我的价值观,我最根本的信念跟执着。
关怀的伦理的确需要从情感出发,可是这种感情的根源,却深深扎根在我的整体人格上。女性主义想要用情感为基础建立关怀伦理学,我认为需要前进一大步,把女性主义所强调的直接情感,回溯到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人格。这个思路,正好呼应着道德哲学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德性伦理”传统。
03.
如何对待动物,
是人道德品质的重要部分
“德性”有人译成“美德”,还有人译成“德行”,行为的“行”。德性跟德行都通,这是因为“德性”既是性格,也是行为。在西方,德性伦理的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在中国,整个儒学传统都可以归类为德性伦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德性”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会称赞某个人具有某些优点,例如诚实、勇敢、负责、勤劳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德性。但德性又是怎么构成的呢?
让我们举“诚实”做例子,一个人的诚实,首先会表现在行为上,例如他不说谎,不诈欺;
其次,他的这些诚实的行为,并不是看情况偶一为之,而是来自他的个性,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经常如此;
第三,他之所以会做诚实的行为,牵涉到了认知以及情绪两方面,也就是说他在观念上就认为诚实是对的,在情感上也讨厌欺骗,喜欢诚实;
第四,他的诚实又不是不经思索凡事都诚实,而是会考虑到当下的具体情境,也会将诚实以外的其他道德要求列入考虑,也就是说,他的诚实是踏实的思考判断的结果,而不是套用道德公式。
从这几方面来说,所谓德性,是一个人个性上的特色,发自内心,受到情绪的推动,在理智的指导之下,表现为他的言行举止。
在这里需要强调,德性整合了情绪跟理性。一个人具有诚实这种美德,代表他认识到了“诚实”要求我们做什么,也能判断生活中间什么情境需要我们诚实;但对他而言,诚实并不只是一条形式的诫命;相反,诚实跟欺骗会引起她的各种情绪反应,自己说谎的时候会感到心里不安,别人说谎则令他产生反感。
换言之,德性伦理从个人的德性出发,让情感跟理性搭配得当,我认为它对于人类的道德经验、道德意识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说明。
花了这么多时间,说明一个人的情绪跟他身上的德性有着很紧密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显示,德性伦理可以提供一个很不同的角度,去看人类跟动物的关系。
在上面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根本就是由情绪或者情感所决定的。情感在道德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是情感的道德意义,不能从它的根源之处抽离出来,那就是情感的主人在情感中所表露的个人的性格特质。
这些个人的性格特色就是所谓的“德性”,不仅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同时也构成了他的道德人格。从情感出发,追溯到情感背后的德性,这个方向对动物伦理特别有启发性。
德性作为道德思考的核心议题,虽然有着漫长的历史,但是很少有哲学家认真地从德性的角度,检讨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不错,不少德性伦理学家都会谈到,人类对动物应该避免残忍、凶暴等恶习,要培养仁慈、怜悯等美德。换言之,人们不是不知道,如何对待动物,乃是人类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蒙蔽,这些思想家要求人类对动物施展美德,理由还是为了人类,因为这些美德的培养,不仅提升了当事人的品格,也帮助他们对其他人类更为仁慈,减少暴力。至于动物,好像只是人类的美德教育中使用的教材而已。
但随着动物伦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对德性动物伦理贡献最为突出的,当推新西兰的女性哲学家罗萨琳德·赫斯特浩斯。以下我将借用她的方式,用例子说明人类跟动物的关系,所牵涉到的德性议题。
04.
你真的“爱”动物吗?
让我们从“喜爱动物”这种常见而看似单纯的情感说起。
许多人喜欢自己身边的动物同伴,对他付出感情。这种感情反映了主人的爱心,可以说是一种很正面的德性。但是你爱一只动物,不可能只是觉得他可爱、好玩。我们可以沉迷于一件玩具,但是不可能去“爱”玩具。
所谓“爱”,一个关键就是你会注意、关心对方的状况跟福祉,会盼望他过得愉快、幸福。无论是对人、对动物,爱对方,必然包括了这个关心对方福祉的成分。“爱”或者“关怀”的重心是在对方的身上,而不是你自己。
有些父母、夫妻、情人,虽然自以为爱对方,但其实是在占有对方,想要支配对方,甚至于把对方看成实现自己愿望、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种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爱,自私有余,却没有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这种爱缺少了对于对方的尊重,因此也就不是真正的爱。
但是如果对人类的爱都会出现这些问题,所谓的爱动物,就更难摆脱自私的成分了。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笼罩之下,很多人养猫养狗,表面上说是爱,实际却并不在乎动物的生命状态;它的需求、欲望,都被饲主自己的需求跟欲望所扭曲、掩盖住了。
对猫狗进行的“品种改良”,培育出了人类喜欢的品种,却不顾这样产生出来的猫狗带有先天性的残疾,一生痛苦;有人给动物美容,拔除趾爪,消除体味,表面上是宠爱,实际却是想要消除动物的天性。
这时候,德性伦理会提醒我们,这种种所谓爱动物的行径,实际上表现了你的自私、自大,说明了你不够敏感,也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对动物的爱心,需要同情与关怀,而真正的同情与关怀,要求我们认识动物的本性,了解他们的生理跟心理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天性跟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养宠物的人需要培养的基本德性。着眼于德性的动物伦理,在这方面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
那我们能不能具体列出动物伦理所要求的德性项目呢?这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
其实每一个成年人,从小到大,经过家庭、学校、社会的薰陶以及教育,都相当清楚,作为一个像样的人,一个无愧于作人本分的人,面对某个具体的情况时,自己应该表现什么品格与个性。如果你有疑惑,那么自己的反思能力,加上一般的德性论伦理学,也会帮助你思考。
既然如此,到了涉及动物的时候,动物伦理要问的问题反而很简单:如果你在跟人类来往的时候,知道自己应该发挥什么德性,为什么到了面对动物的时候,这些德性就突然消失了,剩下一副可以形容为冷酷、贪婪的面貌?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你还无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你的德性还是有条件的。
从德性伦理的角度来看的话,关键就在于你是不是拥有开放、公平的心胸。你能不能适度地控制住人类中心主义的心魔,就要看你这个人的心态跟性情。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回到你的自身,看看怜悯、同情、慈悲、关怀等等德性,究竟是不是你性格的一部份,是不是你这个人的核心情感。这个问题,只能留给每个人自己回答了。
*本文内容整理自钱永祥主讲《人性之镜:动物伦理14讲》第13讲《德性伦理:真正的同情、关怀与尊重》,有删减,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跳转看理想App收听全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