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GMAT很高,但申请却做不好?| 大咖对谈精华 下篇
五一长假之前,有18年申请辅导经验的James和有20年GMAT培训经验的黄大仙,围绕“做决策”做了一场对谈。我们把这场对谈的关键内容整理成了一篇干货文,上文中我们谈到《在GMAT和申请中比较顺利的人,他们都是怎样决策的》,今天是下篇《考试和申请:从决策到行动》
GMAT考试中的定位,和MBA申请中的定位,差别巨大
在GMAT考试中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成绩范围,这个预判定位相对“显性”。从定性参数来看,本科学历、专业性质、工作性质、个人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模式,都和考生所能考出的成绩强相关。而从定量的角度,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以及雅思托福考试单向阅读的分数,即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中词汇、读句和数学方面的基础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试。
而在MBA申请中,我们往往会把定位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的背景。但是如果从商学院招生官的角度,他们在评估申请人的时候,在某一个“标准”上所参考的范围是非常大的,并不局限在我们一般认为的硬背景上。即便是大众看来的“硬伤”(例如学校公司不知名、分数偏低、没有海外背景等),每年都有带着这些硬伤仍然被录取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GSB)为例,GSB在评估申请人的“标准”里面有一条叫做intellectual vitality,那么哪些东西属于这个vitality的范畴呢?在去年GSB举办的Application Week活动上,招生官公开表示过,我们在申请人身上寻找的intellectual vitality不仅包括你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还包括从工作和过去的经历中所学到的东西,包括一个人是否有强烈的兴趣去追求和探索新知,包括一个人是否愿意迎接不同角度的想法等等,这些在每个申请人身上的体现方式非常不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估,在MBA申请中极其重要,不能以过度简单化的、公式化的中式思维去定位自己在申请上的竞争力。
合理定位,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带来结果:执行方案中容易踩的坑
在执行层面上,考试和申请有些不同。考试是一个小范围的闭环、而申请是一个大范围的自洽。这也意味着,两者在执行方案中容易踩的坑也大相径庭。
对于GMAT考试来说,我们可以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待,并且需要有强烈的阶段性交付、阶段性反馈的意识。同时,对待考试我们需要能够区分目标、手段、情绪,尤其重要的是不去混淆“我做了什么”和“我通过做这件事达到了什么效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刷题”:很多人愿意做很多题、都不愿意在有限的题里面尽量榨干,把做题当成了“了解题目”,而不是通过题目“了解自己的强项弱项、做对做错的原因、根据归因制定相应的结业方案、并应用到考试中去”。
对MBA申请来说,若要达到很好的结果,它不是又一次考试,也不是creative writing,而“项目管理”的思路只能保证把这件事“做完”,很难保证把它“做好”。事实上,MBA申请和我们之前做的绝大部分事情不一样之处在于,MBA申请的作用对象是“自己”,不是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份材料。因此,申请要想做得好、材料要想有质量,需要有比较清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这里请参考:《我们用这个方法论,辅导了1000多名学员》,就不展开了。
也因为MBA申请的这个“项目”的对象是自己,导致我们往往不在这个最重要的主体(自己)上做真正有效的思考。因此申请过程中常见的坑包括(但不限于):
想要去迎合学校的要求,塑造学校喜欢的申请形象跟材料不匹配。这往往违背了学校想要通过材料了解who you are的初衷
不能够正视经历,遮掩、找理由、塑造完美形象,不愿意认识和发展自己,而是用技巧遮掩
过分在意去呈现自己的“人设”,甚至和真实情况和材料中展现出来的人有巨大的矛盾而不自知
也因为我们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会陷入看似有效、其实是无用功的自我感动:
对文书的重要性过于低估,起到了对背景的“减分”作用
把市面上的各种成功经历搜罗一遍,试图总结出最佳方法,导致注意力放在了“什么方法最有效”而不是“分析自己”上,成为了“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的牺牲品
通过增加投递数量和概率从而增加成功率,但是每一所学校的材料都是如法炮制的、并没有仔细针对学校非常不同的essay题目和能够提供的资源
回到本质,只有借由申请好好认识自己和审视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把申请这件事做出水平。
讲座录播的内容,会比精华文更加生动和贴近申请人,欢迎严肃考虑和认真对待MBA申请和GMAT考试的申请人,向Mandy索要录屏链接。
如果你想获得针对自己的情况的定位评估,想要对某些具体的申请问题获得解答,预约BeBeyond咨询,我们会给予大家解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