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学历。1979年胡春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即将从北大毕业时,应《三峡日报》“我爱宜昌”专栏书写了专稿《我愿意做一只翱翔的鹰》。
1983年7月胡春华在首都高校毕业生大会上发言
我愿做一只翱翔的鹰
就要离开北大了!大学生活马上就会像我的家乡五峰一样,成为我生活的过去。喜马拉雅山的雪顶,雅鲁藏布江的波涛,莽莽羌唐上奔驰的骏马,将构成我未来生活的图画。记得我刚考上大学来到北京,第一次走进王府井百货大楼,足足走了半天。透过那许许多多我见所未见,有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现代商品,我感到在我家乡那优美的山水之间,似乎缺了点什么。回到学校宿舍,同学们的书架上摆了不少中外名著,而我那可怜的书架,除了教科书就只有高考复习资料。这些,使我开始懂得了什么叫落后,什么叫落后带来的愚昧。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我意识到,党和人民把我这个山里娃子送到高等学府,我们就应该刻苦学本领,用青春和智慧去征服贫困和落后这可怕的恶魔。假期里,我回到家乡,站在葛洲坝上,猛然间,我觉得人都变小了。课堂里,翻开《中国通史》,我看到在沧海巨变之间只有“中华”两个字,秦皇汉武的名字也只有在和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不被人遗忘。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我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即历史是很难预料的。当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部迅速崛起的时候,有多少人曾想到有西部开发的热潮?彼得大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在波尔达瓦和查理决战时,哪曾想到今天的俄罗斯却倾力于西伯利亚?我们祖国过去创造过灿烂的文明,谁敢说她不会有更加灿烂的未来?我也想起我们小时候在河里戏水,总喜欢在浪头放流,因为在那儿能更多地显示出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于是,在面临着毕业分配的关键时刻,我作了这样的选择——到西藏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我感到,只有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才能把世界尽收眼底。我觉得我家乡目前还穷,我们的国家还很落后,但正是这种落后才更需要奋起。指责时弊曾时髦一时,但除了指责,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干。爱,就意味着给予。我很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的祖国,我只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我的祖国,才能更加体现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1983年5月4日的《光明日报》 以及对胡春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