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超预期!这一标准制定启动,上市公司密集吹风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进度明显有点超预期了,”国内某动力电池厂商高管直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近期明显加快,这一赛道迎来标志性节点。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关于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1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钠离子电池标准起草组完成了征求意见1稿的编制工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标准制定意味着产业化临近。近日来,A股上市公司也在市场上密集吹风,包括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传艺科技、多氟多等多家公司对外透露钠离子电池布局进展。在上述人士看来,钠离子电池实际上有希望在局部对锂电池形成替代,最终与锂电池形成互补的格局。
钠电产业化超预期
近期碳酸锂价格继续上行,丝毫没有回头迹象。两年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仅为4万元/吨,而据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碳酸锂(99.5%电池级)13日涨2500元/吨,报52.6万元/吨,最高报53.5万元/吨,两年涨幅达到惊人的1237%。
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层层传导,令下游整车厂与动力电池厂商“高攀不起”,锂价已经成为行业不能承受之重。
这一背景下,“替代者”呼声最高的即为钠离子电池。根据最新进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近日发布了《关于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征求意见1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显示,钠离子电池标准起草组完成了征求意见1稿的编制工作,并要求相关单位23日前反馈意见。
事实上,今年7月份,工信部就曾发布,我国首批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立项。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归口并组织起草,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科海纳,宁德时代。
“钠离子电池产业进度今年明显加快,感觉有点超预期,”前述动力电池厂商高管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制定行业标准先行是产业化必经之路,这一动作也会催化国内厂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度加快。
国泰君安也认为,当前钠离子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该机头预计,2022年底钠离子电池有望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钠离子电池将开启规模化应用。
或与锂电池形成互补
事实上,在产业化的路上,成本问题会成为论证的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最大优势在于材料端成本,主要体现在正负极、电解液和集流体。
东吴证券一份研报显示,钠离子电池正极钠源使用碳酸钠(3千元/吨),相比碳酸锂(50万元以上/吨)价格优势显著,如果使用铜锰铁元素层状氧化物体系,正极价格比LFP正极便宜一半以上。
而在负极方面,钠离子电池使用硬/软碳,目前价格预计8/5(万元/吨),未来成本可降至4/2(万元/吨)以下,其中软碳相比石墨具备成本优势;电解液使用NaPF6,其离子电导率更高,因此用量比锂电更低,同时原材料量产后成本优势显著;集流体方面正负极均使用铝箔,无需使用价格较高的铜箔,因此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60%以上)。
不过,之所以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落后于锂离子电池,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能量密度较低。兴业证券研报显示,钠离子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低于三元锂电池,但能量密度区间与磷酸铁锂电池有重叠。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70-200Wh/kg,与三元锂电池240-350Wh/kg范围无重合,远高于铅酸电池的30-50Wh/kg。
“短期完全替代锂电池显然不现实,”前述动力电池厂商高管表示,他认为,率先对铅酸电池形成替代,从而形成与锂电池互补的格局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至于后续格局如何,需要看相关技术推进情况。”
东吴证券研报也认为,2023年将是钠电产业化元年,会实现小批量出货,24年实现大批量量产,规模有望达到30GWh。预计未来首先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渐切入A00级电动车和储能领域,成为锂电池的一个有效补充。
上市公司密集吹风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在即,上市公司接踵启动布局。据记者梳理,目前已有宁德时代、振华新材、鹏辉能源、华阳股份、传艺科技、多氟多、容百科技等公司在产业链各环节布局。随着产业化脚步渐近,上市公司近期对外吹风动作颇为频繁。
宁德时代近期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不仅包括电池量产,还包括上游产业链正负极材料等环节的建设。此外,宁德时代还提出了锂钠混搭电池包的应用方案。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较为主流为两种技术路线:分别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层状氧化物以及普鲁士化合物。其中,宁德时代推出普鲁士白体系+AB电池,采用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宁德时代曾透露,其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200Wh/kg。
鹏辉能源近期也公开透露,目前有三个团队做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工作,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体系等正极路线,但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还不成熟,上游材料生产规模化不够,所以价格还比较贵。该公司表示,希望明年上游材料能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推动钠电池较大批量生产。
而振华新材近日也表示,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布局较早,目前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同时,该公司称其钠电正极材料选择的是层状氧化物路线,主要原料大部分为大宗原料,来源非常广泛,且生产工艺设备与三元正极材料产线高度重合。
另外,多氟多12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正在进行各类评测。道氏技术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钠离子电池材料已经有几十吨的出货量,将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规划产能产量。
编辑:舰长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