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说成巨婴,有点过了;总也长不大,确是事实
avatar

说成巨婴,有点过了;总也长不大,确是事实

姚顺
楼主 (文学城)

 

 

一直读中国书,听中国的音乐,看中国的艺术,会迷死儒道法,迷死《红楼梦》,迷死黄宾虹,迷死二泉映月。听到交响曲,欧美文学,看欧美影视之后,类似“再也不看中国的小说,不听中国人唱歌….”的话,管都管不住地脱口而出。

 

会觉得,成人了,读中国书有点对不住自己的智商情商。读外国书,觉得自己在读和自己年纪匹配的东西了。听音乐,看艺术上,有同样的感受。

 

譬如读过古埃及民歌,荷马史诗,莎士比亚,会觉得,唐诗宋词好是好,就是太草稿了,太随想随记了。

 

譬如读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帝国衰亡史》后,会觉得《史记》有点小器。

 

赫本的美丽和灵动前,中国哪个女演员能比及呢?

 

中国的种种不是不好,而是不够。“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还想再上一层,就没了。欧美种种,往往是好得自己够不上体会到它们的好。

 

读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蛮觉得小伤自尊心,觉得被人当成小把戏耍了。

 

老中医叮嘱“吃核桃补脑,因为核桃像脑”,会觉得挺智商污辱的;读《本草纲目》,不觉得在读医典,常常像在读《山海经》,时不时会觉得受戏弄了。

 

中国的文化中有种拿人不吃劲的味道。“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这不是哄小孩的话吗?“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劳其筋骨,伤其心志….”这些话,哪一句拿你当成人看的?

 

孝,就是让你永不得长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换句话说,都当孙子。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是个啥?尊师爱生呢?桃李满天下,是说你就是桃李,我种的;岳母九十几时,学生云集榻前唱“校长妈妈”。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你一生萌哒哒,永远在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教诲,永远让人提醒“不忘初心”,永远听党的教导,祖国的呼唤,总之,你永远是个小屁孩。

 

尤感荒唐的是“启蒙运动”。这明明就是被被人当惯了熊孩子了,一旦成立,又把别人当熊孩子看了。其实,心存启蒙别人的意思,正说明你自己很萌的。

 

鲁迅说,从小不被当人,长大了也做不了人。中国的文化,不将人当成人,当小把戏,所以从秦至清至共和国,举国上下见不得几个大人,都小孩兮兮的。

 

杨荫榆直截了当地在主席台上说,会像关心儿女一样地关心学生。官叫父母官。毛主席是大救星,总之,你一直就是个小孩子。

 

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我爸是李刚”“培养红色基因”“我出身元勋家庭”,这么小孩的“拼爹”玩艺儿,却成了社会的首肯现实。说说看,这社会几岁啦?

 

学写字有时。一路过来听到的:“冬练数九,夏练三伏”“笔杆抓得拨不动”,这是哄一类的;“能品妙品神品”,这是诓一类的;笔杆子比扁担重,胡琴拉断腰,这是唬人一类的。觉得,周围都是哄和哄,要不诓和唬,听不到正经的大人话。

 

《左传集注》《论语集注》《读杜心解》,密密麻麻,看似大人在考证,其实许多是成年人的小儿科。“春王正月”四个字,十几页的注。读了,会置疑,“多大岁数了,干什么不好?”

 

所谓国学,好几成拿成人当小孩耍。国粹,九成把人当小把戏。譬如,书法,学不大人;中医,学不好人;画国画的,见过的,个个精得像猴;张艺谋的琴棋书画奥运开幕式,是不是有点童子何知,躬逢盛筵,娃娃向大人献宝的味道?

 

记得第一次去德国人家过了几天。饭前祷告的仪式感前,一下了感到了自己的“童顽”未尽,根本就没长成。去教堂参加礼拜,也被那种成人之间应有的像那么回事儿的氛围压迫到了,感受到了昔日的周遭好随便,好长幼不分。

 

曾住过的城市,市民反对申办奥运会,理由:太费钱,不划算。一派耿耿成年,巍巍大人。

 

欧美经历,开车超速,警察开罚单时,看人的眼神,是大人式的讲理,没有教训的话;没有“教育”,到处告诉你,你是那么一回事。总之,受到成人待遇。进中国海关,会告诫自己,中国到了,别把自己当回事。

 

能够说,中国文化不是成人文化,仅仅接受它,很难长大。出去了,就不一样了。譬如鲁迅,海归后,一出手就是《狂人日记》,写得好,其实,“年纪”也比中国文学大了一轮,“救救孩子”“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都是很成人化的认识,比红楼梦“好就是了,了就是好”,大好几岁。张爱玲访问台湾,对一直陪着她的一个小年轻说“你,太文艺了”。其实,就是说他太小孩了。张爱玲的文学,是大女人文学,严歌苓,张捷,王安忆,都没她大。

 

长辈有言,不出门,长不大。自己出了门,也没见长大多少。出了二连后,蹭蹭地长。

 

泛开来想:

 

在那儿,小学小,大学也不大。南大北大,人文学科,就陈寅恪的学问和人格,有个大人样。钱理群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副拿大学生当小孩教训的口吻;季羡林《牛棚杂忆》,满满的受委屈受迫害状;杨绛的《干校六记》,不失几分大人的态度,可又有几分很大人的装。

 

四九年后的运动不断。回顾,会觉得,好像所谓青春期的躁动“逆反心理”““青春反叛期”“狗都嫌的年龄”。读到用诸如“集体失忆”“民族性”“国情”等分析,就会觉得不match ,这些都是分析成人的。全国打麻雀,捉老鼠;“吃小亏,占大便宜”;“一切交给党安排”;五一挤满天安门广场守夜为看早晨升旗仪式…. 所有的,都属于成人不宜,少儿请便。

 

多少分析为什么总是循环的思考!有道,一个年龄做一个年龄的事儿。虽然五千年,还是未成年,不玩打游击先定谁是司令即定于一尊,玩什么呢?都说党代会是留学生家长会,其实,那些留学生不定将这个党代会当少儿故事会看。

 

严复孙中山鲁迅等,从成人的世界里带回了不少成人们的想法,故事,在少儿中国却炸了锅。章开沅八十年代初去欧美回来感叹:中国缺一个理性的时代。换句话说,中国还未成年。总是听说,西方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应当换句话:中国尚年幼,干不了大人的事。这样看待百十年来的所谓近现代史,就会产生一种“不就那么一码事”式的轻松。熊孩子,闹呗。闹过份了,就挨顿大人的揍,能揍大也算没白挨。如此而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说成巨婴,有点过了;总也长不大,确是事实 有感而发(五) 读《圣经》 七七级七八级 有感而发(四)
avatar
Ownthought
2 楼
自恨的心态看中国就只会看得黑暗。如果以先定的标准,人和老虎比,您能找出各种人的劣处。

人不如老虎跑得快。没有老虎强健的肌肉。没有老虎美丽的皮毛。没有老虎不怒自威的神态。没有老虎夜间的好视力。没有老虎王字的额头。可再羡慕老虎,您也只是人,成不了老虎。每天活在人不如虎的心态里有何意义?

avatar
姚顺
3 楼
这不是“心态”,是世态。
avatar
Ownthought
4 楼
对,您心里的“世态”
avatar
有言
5 楼
五千岁幼童?哈哈。-:)
avatar
JSL2023
6 楼
所以我老觉得老姚是低黑高红:)
avatar
铃兰听风
7 楼
我也看不得巨婴, 受不了 “党妈” 之类的肉麻, 看不起 “我爸是李刚” 之类的心智. 但笃信:

没有赫本的美丽, 不妨碍做个好女人.
写不出《狂人日记》, 不妨碍开出良方, 做个冷静理性的医者.

才不稀罕做大女人呢, 永远是我娘的囡囡, 永远是他的小妹, 多好 
也许, 跳出那个社会环境 (世态), 会有局外人细腻的超然的观感 (心态). However, 如斯观感, 注定孤独. 小老头, 你懂的

 

avatar
dancingwolf
8 楼
这不是人和老虎的区别,是同一个物种之间的差别,
avatar
dancingwolf
9 楼
亚马逊部落都万岁了,还裹兽皮,吃野果,心态

还是幼童。

成熟与否,与年龄无关

avatar
姚顺
10 楼
要得要得。
avatar
姚顺
11 楼
颇感殊荣,低黑高红。
avatar
姚顺
12 楼
萍水不逢,但是他乡你知我知。
avatar
JSL2023
13 楼
注意,太红了可能爱心就少了,黑才是真爱:)
avatar
Ownthought
14 楼
就是个比喻。心里定了模板,就会看啥都不顺眼。任何和别人不同处都是自己丑陋,除了自恨俺想不出其他解释。

大千世界,各族各裔,各有所长,不必自傲,更不必自我贬低。自轻者人必轻之。中华一族对于人类发展有着值得骄傲的贡献。吾辈无需自轻自贱。

avatar
dancingwolf
15 楼
柏杨是自恨吗?鲁迅是自轻自贱吗?恐怕你自己心里先对他人有了个模板
avatar
Ownthought
16 楼
不要自比鲁迅了吧,天上地下。柏杨的东西一文不值。。
avatar
小二哥李白
17 楼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 — 孩儿们,操练起来。。
avatar
dancingwolf
18 楼
值不值不是你说了算,就算一文不值,也柏杨也不是一个自轻自贱者

金春峰:柏杨和鲁迅对国民性的揭露并未过时

 

友人寄来了景凯旋先生所写《柏杨的意义》一文。问题很重要,也写一点看法。

1985年,柏杨出版《丑陋的中国人》,抨击中国人无诚信、爱面子、卑怯、自私、狡猾、虚骄、猥琐、势利、愚味、残忍、窝里斗、明哲保身、崇拜权势,哪里都是脏、乱、吵,不讲规则,缺乏公德。柏杨斥此为“酱缸文化”,谓:“夫酱缸者,腐蚀力和凝固力极强的混沌社会也,也就是一种被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长期斫丧,使人类特有的灵性僵化和泯灭的混沌社会。”认为中国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中国社会就是这种社会。

柏杨

文章认为,一个缺乏自我批判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也正是《丑陋的中国人》的意义所在。作者重新肯定柏杨的启蒙意义。

的确如此;完全应该肯定柏杨和鲁迅对国民性的揭露的重要意义。今天,它并没有过时。

“五四”时,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肩负使民族觉醒的沉重使命感,希望国人有一面镜子,从中自警,自强, 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在《阿Q》等小说与杂文中,痛击国民的劣根性。鲁迅的国民性改造和胡适的自由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 当时在激起中国人的觉醒上起了巨大作用;自此而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一连串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北伐的胜利,更有抗日战争的发动和八年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无畏坚持,在西方面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极优秀的品质,赢得了世人的尊敬。鲁迅提倡的韧性的战斗,“胜也好,败也好,就是不跟他讲和”,在八年抗战中表现得举世无与伦比。对比法国在1940年的屈服,国人奋战到底的气慨,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启蒙的伟大成果。启蒙带来了民主、革命、自由、平等的新思想, 一洗“国民劣根性”的沉疴, 因而有抗战的坚持与胜利;抗战及其间的民主宣传和建设也落实和深入了启蒙,进一步改造了国民性。鲁迅在以后写的《中国人丧失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一改前期对国民性的黑暗面的揭露,大声肯定:“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护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载《且介亭杂文》)抗战把这一脊梁的力度特别彰现了出来。

故中国的国民性早已在历史变迁中,在胜利与今天大国崛起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探讨国民性,在当今,首先要在那大量涌现的英雄,无名英雄,无名奉献,无名牺牲的人群身上,在《军工记忆》,在《大国重器》,在《大国工匠》,在涌现的无数新创业者身上,在《屠呦呦传》所记述的感人事迹和精神中去观察,去得到应有的结论。

所以有两面镜子,一面是柏杨“酱缸文化”和鲁迅前期杂文、小说的镜子, 这仍然是有意义的;一面是鲁迅后期以及为现代中国贡献了青春、热血和生命,堪称中国之脊梁的国民性的镜子。只讲一面镜子,就会以片面当“全面”,混在酱缸中而不能自拔。

2

中国文化对人性的探讨有久远的历史。有讲人性善的,有讲人性恶的。对人性黑暗面的揭露,淋漓尽致的莫过于韩非了。但他看到的是官场权力斗争中被成万倍地激起的黑暗的人性,是在商场中为赢利所扭曲了的人性。他举的人性黑暗、狡诈、自私、冷酷、残忍、阴谋诡计、不择手段,都是在这两个场合中呈现的。孟子看到的则是人的普遍存在的同情心,天生的好仁好义好智的善良面。这两方面都是人性,都是中国的国民性。你要到市场经济的底层,到充满生存危机的底层,你自会看到种种污浊、卑鄙、懦弱、戏酷、狡猾、虚骄、猥琐、势利、愚味、残忍、窝里斗、明哲保身、崇拜权势等。你要到没有监督的官场、权力场中去观察,也自会看到权力所激起的人性的黑暗,有如韩非所描绘的,令人震悚。但历史和社会的主流是向前的,向文明和进步的方向发展的。代表时代和社会之主流的是民族和人们中那些献身的人,奋斗的人,有大智慧、大勇敢、大无私的人。

3

文章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偏于理性的文化,但却有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这种理智是实用主义的,具有很强的自我保存的特性,很少讲求公共伦理。另一方面,个体缺乏独立运用理智的能力与勇气,或者说缺乏内在的自我。它是利己的,不是自我的;是爱面子的,不是自尊的。虚骄与顺从往往集于一身,形成欺弱崇强的权力主义人格。明明属于无权者,却偏偏具有权力者的思想。 

本文认为,文化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两者不可分,但不能等同。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不能用“实用理性”或“理性的实用主义运用”这种含混模糊的概念来概括,也不能用“情感本位”或“乐感文化”等等概括。法家、墨子等等都是实用理性, 但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孔子比较能代表。其特点是“内圣外王一体两面”,“即宗教即人文”, 以人为本,高扬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不是神, 不是怪力乱神,是人自己创造的文化、文明塑造了自已。每一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所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 就是由这大文化传统所培育的,也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与最好的体现。像孔子所表彰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管仲、子产,孔子自己及其许多优秀学生,墨子及其团体等,都体现这一传统。历代的大儒、志士仁人都在其中。

中国文化立足于农业、农业生态,生意、生生不息,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是这精神的凝聚与提高。而同时,农业与小农经济不可分。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农经济会造成人的一种生活习性:自私、散漫、懦弱、因循、眼光狭獈、自足、不思进取,无公德观念,无纪律观念,等等。其社会组织形式-----宗法氏族或家族、宗族,也极易养成人们的血缘亲情观念,尊尊敬老、家长权威和立於其上的王权至尊观念;加以政治上的权力等级结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使生活成长于其中的人,不能有个体、个人独立自尊观念,不能有平等、自由的观念产生。故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组织方式-----“制度”对“国民性”的形成是首位的因素。不是“实用理性”这种文化精神的东西决定了中国文化由以形成的农业生产及其氏族、宗族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与面貌,决定了所谓“国民性”,而是相反。

用“实用理性”解释国民的劣根性及其形成,是表面而肤浅的。物理学上,中世纪或近代科学以前,人们常将现象概括为一种“性”,如热性、凉性、磁性、吸铁性,等等,以为这就找到了根源;其实不过是对现象加了一个名词而已。热的本质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物体发热是分子无序运动的结果;用“热性”这名词的人以为有了这名词就找到了热现象的根源,殊不知这“名词”反倒是需要解释的。

如果“实用理性”造成了国民劣根性,“实用理性”本身就是需要解释的。它的提出是以西方,以逻辑理性或架构理性为参照的。实际上都只是现象的概括,而非说明。

4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衣食不饱的情况下,生存斗争激烈,人性的黑暗、自私面容易扩增。

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论语.卫灵公》)“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原宪》)“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觚不觚, 觚哉!觚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不如昔。孔子的感叹是深沉的。他讲的是历史的真实,并非顽固倒退的历史观在作怪。从“国民性”看,孔子时代与以前相比,确是变坏了。这是因为人口多了,生活资源相对少了,生存斗争加剧了,人的不安全感和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大大增加了。《论语·季氏》讲,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孔子,听听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冉有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认为现在这个颛臾, 力量不小, 又靠近费邑。现在不消灭他们, 将来定会给子孙带来祸患。这反映了当时国与国以及各种势力之间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必也如此。生产虽也在发展,但赶不上人口增多的速度, 赶不上统治者群体、不劳而食之群体扩增的速度, 赶不上统治集团日益膨胀的贪欲, 因而生存斗争激烈了,假冒伪劣也就出现了。市场如此,官场如此,人际关系和人的品性也如此。老子所谓“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韩非很有历史观点, 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五蠹》)”韩非看到了变化的历史的原因,并用人口猛增,生活资料日益不够来加以解释。“古者, 丈夫不耕, 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 人民少而财有余, 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 而民自治(自然而然地相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子又有五子,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 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蠢》) 人性“大争”以至战争的动力,不仅是统治者的贪欲和弱肉强食的自然丛林法则;也有社会土地与人口的尖锐矛盾越到战国时期越趋于尖锐这一情况的激化。通过战争,战胜者的土地扩大了,人口因屠杀、没收为奴而要求分土地的人少了,从而把矛盾实际解决或大大缓和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还征集大量人口,以罪犯名义强迫劳动和征戌,这仍然有着这一矛盾潜在的影子在起作用。

看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性的黑暗面是十分突出的, 充滿了血和泪。以后,社会生产效率大提高,生活富裕了,人的文明和人性的光明面也大为提高了。中国的明天也会如此。

应该看到,中国的历史到今天为止,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还是农业文化与农村积习占主导地位, 远未城市化、“工业化”。最突显的就是散漫、无序、无法律观和组织观念, 缺乏公德和公共文明的礼貌和修养。与西方宗教、教会、教堂对人的训练所形成的礼貌文明举止, 是鲜明的对照。克服这种农业文化的积习,须要很长时间。但必会慢慢克服的。

5

作者认为,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比较了英国人与法国人的不同,这种民族性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路径选择(制度)。是人民自己选择的,不是谁强迫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民族性。

“民族性”起了先验的先天的始元的作用。实际上“民族性”虽有先天的差异,但后天的环境、积习、历史、社会风习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无疑有决定的作用。中国不能首先发展出逻辑理性,不能产生西方近代科学,在古代也不能产生古希腊那种几何学和逻辑学,以及城邦民主,并不能用“民族性”解释。

游牧民族一般是强悍的,可以说具强悍的“民族性”。中国早早地进入了农耕文明,习惯于安定,不那么好斗了。似乎中原人的民族性先天就是温顺的。实际上,华夏民族也经历了游牧时期,尧舜时期的“百兽率舞”,大致有游牧的史影。此前,黄帝一日百战,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北。大禹放逐三苗,武王伐纣,周穆王扩疆开边;民族性还是强悍的。但长期的统一、农耕、和平,儒学教育,它的强悍的野性就慢慢消退、驯化了。明末,满清的铁骑以十几万人征服了中原,建立了大清帝国,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其强悍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汉化的影响,更多的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国在近世向民主转化的过程中,没有走上英国那种渐进的改良的道路,议会民主的道路,而走上法国大革命那样激烈革命的道路。这是中国的国情-------农民汪洋大海------决定的。农民文化的主流只习惯于皇权组织,农民也惟有军队的形式才能使其有效形成战斗力。由此产生的政权也不能不是中央集权的。“民族性”在这里只能解读为“农民性”。

马克思讲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和东方都属于这种生产方式。所谓“民族性”在这里成为东方性。“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对立的思想盛行。东方文化被认为是静的、怯于斗争的,顺从的、奴性的、保守的;所以如此,归之为东方民族的“民族性”。从文化看“民族性”,又以“民族性”解释文化。这种肤浅的看法之所以形成,在于缺乏历史唯物论的观察方法。

但都是东方民族,其民族性和文化确也存在差异。中国与印度及日本,差异性十分明显。部分原因确可以在习俗、历史等等之外去寻找而归之为“民族性”。那么,中原或最早的华夏民族的“民族性”,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比较而言,我以为可归结为四点:

1.文明和文化的早熟性。这不是重复梁漱凕先生的说法;我的意思是指它的下列表现:很早造出了文字,使自己“有册有典”,文化远远高出于其他无文字的民族之上。这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记载了殷商社会的政治、经济、祭祀、礼仪、制度。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事件的时间与地点有清楚确定的记录,从而反映出一种历史意识的觉醒,形成了《殷历谱》,它虽是现代史学家据零散的早骨文编制的,但能如此完整,是世界历史的仅见。犹如几个孩子,有早早地就有自我记忆,并极为珍视而以文字记下的;有晚到成年了还像个孩子,不知有自我记忆,天天习惯地打发过日。前者即“早熟”的表现。与印度、日本比,此即是华夏民族所表现的文化早熟。殷人的历史意识以后成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祖制”,为官修历史奠定了基础。《左传》那样的完整的民族历史编年史,出现时间之早,在世界史上也是仅见的。

2、崇尚自由。这表现于它很早就对神之信仰持“理性”的态度,不完全畏服与盲从。如占卜,殷周人就已对之半信半疑,以自己的理性与知识解释占卜,并在西周早年就写出了《周易》这样的文本,用作占卜之外,成为总结历史、人生之经验教训的典籍、德义与哲理的教科书。周人的诗歌创作主要也是抒情抒志, 不是颂神的,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教材。《尚书》亦是崇尚人自己的政治经验教训的表现。从“神权”下的解放,是人崇尚思想自由的最早表现,这避免了欧洲中世纪“神权”奴役的黑暗。   

3、很早就推翻了贵族制统治,推翻了“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等级制。很早出现了私人办学,出现了孔子与其三千弟子形成的新的“士阶层”或集团,或职业群体,享有文化知识和自由身份,能在社会等级贵贱结构中流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也办有学园。但后者不引起社会的变动,孔子的办学则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也是崇尚自由之民族性的表征。

4、很早就出现了平民居统治的政权----刘邦集团建立的政权。虽然它是专制的, 农民陷入了新的无权、被统治状态, 但贵族世袭制作为制度被根除了。农民的暴动、夺权、反抗,此后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不断,规模之大,次数之多,世所罕见。这有经济、政治的原因,所谓“逼上梁山”,但“彼可取而代也!”底层人们内心总根植着的这一反抗与“取而代之”的基因,是起了作用的。这从正面看, 就是强烈地要求“平等”“平均”的基因。

中国民族由多元构成,不断融合与吸收了各民族成份, 因而其民族性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特别复杂。以上是以华夏、汉族为主归纳而成的看法。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言》中说:“在未来的黑暗中,人们已经能够洞察三条非常明显的真理。一条是,今天,举世的人都被一种无名的力量所驱使,人们可能控制或减缓它,但不能战胜它,它时而轻轻地,时而猛烈地推动人们去摧毁贵族制度;第二条是,世界上所有社会中,长期以来一直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恰恰正是那些贵族制已不存在和不能存在下去的社会;最后,第三条真理是,没有哪个地方,专制制度产生的后果比在上述社会中害处更大;因为专制制度比任何其他政体更助长这种社会所特有的种种弊端,这样就促使它们随着它们原来的自然趋向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这种“无名的力量”,就是对自由、平等的响往。它在法国的“民族性”中植根特别强烈。托克维尔的论述,具有一般的意义。

故民族性、国民性与制度的互动关系,是很复杂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avatar
JSL2023
19 楼
还是二哥清楚,我主要是想怎么做好人好事:)
avatar
JSL2023
20 楼
他们爱太深了,有点距离感就好了:)
avatar
Ownthought
21 楼
俺的意见当然俺说了算。自恨的评价俺也是很确定,不是对柏杨,那是您自己安上的。
avatar
jinjiaodw
22 楼
既然如此,楼主发表评论和意见也是楼主说了算,你叫什么
avatar
JSL2023
23 楼
这儿不就是讲究热闹吗?不叫怎么活跃气氛:)
avatar
Ownthought
24 楼
俺的意见俺负责,这叫俺说了算-对俺的看法负责。说明白否?
avatar
jinjiaodw
25 楼
对啊,每个人都为自己看法负责,但你的看法未必别人会认同,甚至会被反驳, 清楚了吧
avatar
jinjiaodw
26 楼
如果只是巨婴的反智反人类言论,还不如没有
avatar
汤姆爷爷
27 楼
说得好!一比便知“这”与“那”的区别了。在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那,让我等闭嘴。
avatar
JSL2023
28 楼
老姚都说不是巨婴了,你怎么还抱着不放:)
avatar
JSL2023
29 楼
那没办法,谁叫你是英雄呢:)下次从"这"地方多叫点人到"那"地方去,我们一起去叫:)
avatar
汤姆爷爷
30 楼
幽默,诙谐,醒人。每看,气顺。
avatar
中间小谢
31 楼
老兄初來不知道。這個小團夥自己就是巨嬰,好比他那手爛字,都寫幾十年了還這樣,已经不是平庸和没有自知之明可以解釋

而是為求一點满足感而故弄玄虚。這樣連對讀者起码尊重也未學會的老年人,不是巨嬰又是什麽。

忽略就是。

 

avatar
JSL2023
32 楼
所以说,大家一起叫起来:)
avatar
Ownthought
33 楼
俺有阻止您反驳吗?俺有不让楼主发表意见吗?不知您想说啥。
avatar
Ownthought
34 楼
思维停在过去的一小群。
avatar
boatguy56
35 楼
说得好!点出了中国文化弊端的根源

“中国文化不是成人文化,仅仅接受它,很难长大。……中国还未成年。总是听说,西方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应当换句话:中国尚年幼,干不了大人的事。这样看待百十年来的所谓近现代史,就会产生一种“不就那么一码事”式的轻松。”

何止是“百十年来 ”,数千年来就是这样地一脉相承,从无长大。

文学城难得的好文,赞!

avatar
jinjiaodw
36 楼
您看不明白这楼里在说什么吗?自恨不自恨,充其量就是您这么认为,什么都说明不了
avatar
姚顺
37 楼
给你打了岔,值了。
avatar
姚顺
38 楼
到欧美之后的尤为深切的感受:你是那么回事了。自己是个成人了。
avatar
JSL2023
39 楼
你从哪里看出来只有O网友一个人才这么想?:)
avatar
jinjiaodw
40 楼
这倒是,就那几个,哈哈哈...
avatar
JSL2023
41 楼
要是不让说倒是一个都没有,这是你想看到的吗?:)
avatar
jinjiaodw
42 楼
哈哈,当然不是,你这个问得很好
avatar
Ownthought
43 楼
俺有点困惑,是在评论观点,还是在说不让说某种观点,还是谁的观点拥趸更多?您的靶位一直游移只是为了把俺瞄得准些吗?
avatar
jinjiaodw
44 楼
非常好的文字,中国文化的弊端到现在不仅没有改善,还染上了新的毛病
avatar
JSL2023
45 楼
因为你O开头,容易瞄得准:)
avatar
Ownthought
46 楼
只要不是自己画个靶子射上去,又说是俺立的就行。
avatar
有言
47 楼
万岁打猎与狼舞,心态世态两不知。-:)
avatar
JSL2023
48 楼
所以说,说了大半个版面,"叫"还是需要的吧:)
avatar
姚顺
49 楼
你夸我,好高兴!
avatar
老键
50 楼
巨婴会受刺激,会臆想,这两件幼婴不会
avatar
JSL2023
51 楼
严格来说 应该是老顽童:)
avatar
jinjiaodw
52 楼
叫当然需要,但如果太荒谬,还不如不叫
avatar
jinjiaodw
53 楼
困惑什么?帖子不全在上面吗, 是在评论观点,不敢苟同你对自恨的评价, 清不清楚
avatar
JSL2023
54 楼
不叫岀来你就知道是什么?:)
avatar
JSL2023
55 楼
你说的"你叫什么"应该怎么理解?你需要O网友给你解释清楚一点吗?
avatar
flager
56 楼
中华五千年,始终未成人,基因问题,无解。
avatar
jinjiaodw
57 楼
哦,意思是黑暗与否以事实评论, "自恨的心态看中国就只会看得黑暗", 这样的帽子还是少扣
avatar
Ownthought
58 楼
俺要求您同意俺的看法了吗?俺也可以不同意楼主观点不是?这两点您如果无异议,您想说啥?
avatar
JSL2023
59 楼
和舞网友的"老虎和人"讨论不是在用事实说话?
avatar
jinjiaodw
60 楼
同类相比,这是逻辑基础
avatar
Ownthought
61 楼
您好像对比喻有误解。
avatar
jinjiaodw
62 楼
当然可以不同意,再重复一遍,您所扣的帽子,不敢苟同,你到底想说啥
avatar
jinjiaodw
63 楼
有误解的是您
avatar
Ownthought
64 楼
俺说的是现象,戴上墨镜只能看到黑暗。非对人。您除了质疑俺“叫”出来,有啥实质内容吗?
avatar
jinjiaodw
65 楼
有意思,您凭什么说别人是因为自恨?还有,请定义黑 中 国
avatar
Ownthought
66 楼
比喻是说即使是老虎(苍蝇也行), 如果刻意只找自己想要的,也能找到强过人的很多地方。这是片面的偏执。
avatar
Ownthought
67 楼
俺说过找不出其他解释,看不到自己种族的长处只见黑暗,除了自恨。您不同意不妨碍俺说俺的感受。
avatar
jinjiaodw
68 楼
不赞成,如果批评得是事实,谈何自恨
avatar
Ownthought
69 楼
那不叫批评,是片面的偏执,5000年巨婴之类,是刻薄。都是读过书的人,谁又不明白。
avatar
jinjiaodw
70 楼
5000年是夸大了,片面的偏执,不敢苟同。相反,有些人是玻璃心,一看到批评,黑 中,自恨帽子就来了
avatar
有言
71 楼
嗯,一直保持蓬勃向上。-:)
avatar
Ownthought
72 楼
巨婴说起来也是大帽子,戴所有华夏人头上。用自恨去匹配,怕还自愧不如。您的玻璃心,也是顶破草帽。
avatar
jinjiaodw
73 楼
您就拉倒吧,楼主帖子里说的巨婴,几乎都是事实,而且说得是国民性。相反,你这玻璃心倒是练成了他心通
相关阅读
EducationUSA 在线讲座系列:细说美国研究生院申请,2024年5月9日(星期四)18:30-20:00【唱响五四】《感恩有你的日子》送给丽丽膝关节疼,似乎在恢复中熵泱——第三十四章健身者的奇怪心态雪之随想My Way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的过程中,经济衰退和政府控制榨取社会财富的恶性循环美丽的博纳维尔盐滩(Bonneville salt flats )漂流四海的凌霄花(3)这个坛子该改名叫 显阔晒富Homecoming (3) Pep rally,homecoming game长不大的成年人,永远的「彼得潘」总领馆领事证件处2024年5月1-3日放假通知我要买个 Kitchen Composter, 这个看着挺不错的,$350,有没有便宜点的?芝大就是芝大,到底还是有风骨的,可惜我们去不了。最好是全部看完再下结论。川航发布2024年5月国际及地区航班计划,执飞34条国际航线+3条港台地区航线!刚刚(北京时间2024年5月1日凌晨),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重磅发布花了三个星期16个小时做一件事UHH-GPT免费用,汉堡大学有点过于超前了【唱响五四】 《少年》并非所有事实都让你舒服,但那仍是事实一周快讯丨温州大罗山母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50亿,同安区两支科学城母基金完成备案;福建首支S母基金设立三观指什么?基本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或者说是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沈阳领馆最早可约到2024年5月!国内各领馆美签最新预约详情!APAD: As fit as a butcher's dogEducationUSA 2024 美国大学展-首站:上海,2024年5月18日(周六)9:00-17:002、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一章 情敌过招(2)往事回首,文革中的荒唐事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得忧郁症冯英子:许宪民二十年祭“放慢”成为一种奢望 ——读《孩子你慢慢来》之联想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秦晖】10年前的讲座,直击我们小、中学被灌输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建构的中国史观【唱响五四】林徽因的 人间四月天 山寺桃花演唱电影【周处除三害】 贪嗔痴狗引儿【长篇】(二十三)狗引儿【长篇』(二十四)再发一首单曲《擦肩一瞬笑》:普林斯顿学生宣布开始绝食Senior award night高中GPA第一的是个亚裔男娃, GPA4.93/5。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