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马建筑相比,故宫只是乡村别墅?
耶鲁老爸在美国五大名校家长群向我索要古董社区的建筑照片,他要给国内朋友看。今天正好遇到下雪天,可以再给他分享几张。古董社区的四季都有风采,像这样的雪在圣路易斯可以持续到四月份。
这些建筑的绝大部份都有百年的历史,佩服当年美国建筑师的设计,还有美国普通工人的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 很多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或法国城堡建筑,英国乡村建筑不多,但是美国建国前后的红砖殖民建筑不少。
我们是这些建筑的守护人群,保险公司会要比市场价远高的价值投保,我们现在就是为价值四百万美元的古董房支付保险费。这里很难让沒在美国生活过的北京校友明白,一句话四百万是指现在重建此建筑的价值,不是房子出售的市场价。房子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人住,罗马的一些经典纪念皇墓都有现代用途,在梵蒂冈桥对面就是罗马皇帝Hadrian(哈德良)的墓,他资助了万神殿的建造。
美国人可以把东西做得很好,记得几十年前带刚到的同学抵华大时,他喜欢敲钢扶手或玻璃说:“这些都是真家伙”,他当时从上海来,难道那里的建筑都是假家伙?
假期修了耶鲁教授Timothy Snyder的现代乌克兰史公开课,知道基辅罗斯的沿革。最近则听完耶鲁建筑教授Diana Kleider的罗马建筑,修此耶鲁公开课的自己体会是,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哥特式的建筑发展,都是一个向上要空间的过程。这里存在很深的宗教情节,因为需要营造与上帝交流的空间。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柱子,他们在Ionic和Corinthian希腊柱之间还弄出过混和柱顶装饰Capitals。罗马人既把柱子当结构支撑,更重要的是作装饰用。Diana Kleider在讲解罗马斗牛场的柱子时,称它们没有任何结构用途,全是装饰用途,这令我吃惊。这里的前提是他们解决了宏伟建筑的结构支撑,什么东西都有数学与工程的基础。
罗马人真正的革命性建筑突破是拱门和室内穹窿的建造,以万神殿达到了高峰,己经屹立了近二千年不倒。关键的发展是罗马人在应用石头之外,广泛利用了水泥的建筑价值。他们还能通过配方可以将万神殿的上层结构使用相对轻型材料,石头与水泥混用。水泥最早是在公元前几千年在叙利亚等中东一带发明的,中国人使用类似的水泥材料比罗马人早,古埃及也是,但是他们都没有像罗马人那么广泛地使用水泥。现代水泥则是英国人John Smeaton改进与发明的,他被誉为土木工程之父。
罗马人通过穹窿向上要空间,Baroque(巴洛克风格)则是在充分运用希腊建筑语言时更追求建筑的华丽,巴洛克的故乡也是罗马。文艺复兴更将这种空间扩大,到法国人发明的哥特风格建筑则将空间感推向了极致,当然巴塞罗纳的高迪则是把教堂建成了参天大树之间的灵空。
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西方工程与技术的革命,罗马人在二千年前就能建几乎沒支撑的万神殿园球内穹窿,142英尺达43米的直径,现在都不可想像。在万神殿的最高处中央还有一个27英尺直径的园孔,让雨水几千年打进来,同时也为殿内带来阳光,他们不怕腐蚀地面的石料。没有罗马人革新的水泥技术就不能使万神殿支撑千年,她外面的地基是通过26英尺宽和15英尺深的特殊水泥组成的。这些水泥是石灰、反应性火山岩泥和水的混合物,抗拒了200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等灾害。
万神殿是西班牙裔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杰作,他游遍罗马管辖地,因为喜欢仅雅典就去过三次。他命令自己的建筑师去雅典学习希腊建筑,忙不过来建模就直接将那些元素偷回罗马。哈德良国王在罗马周围Tivoli修造的休闲庭院,似乎就是人们向往的豪华度假村。
讲个笑话,百万富翁的南京胸外科主任曾经在几十年前在我家吹过牛,讲解万神殿可能是怎么样建成的,什么放土后然后撒走等等。我们听他说的像天书,现在看来也是传说。我们听他吹牛前去过罗马,但是没有参观万神殿, 几乎相当于现代文肓逛了几天罗马。
现代或后现代建筑仍然能找到古典建筑的影响,在南部法国Nime的古罗马四方神殿(Maison Carree)旁边有个纯粹现代建筑的艺术博物馆,耶鲁建筑史教授Diana Kleider仍然将该艺术博物馆分解,然后讲解哪些地方受到了Maison Carree的影响。我每次看到华大或欧洲医院的中空穹窿天顶,就想到了罗马人的贡献。
我亲眼看到古罗马建筑后,才体会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和罗马领先中国几千年,根本不是小或老粉红们喜欢听的中国只落后西方几百年。我现在尽可能学习西方古典学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点。
中国人近期的基建狂魔使国家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在冻土、桥梁和山洞方面的成就应该领先世界,有些江南小镇也建设得很有情调。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有限,但是拥有两大特点:重复与模仿。在这些基础上的持之以恒的精神,中国人应在很多民族之上。所以丹麦人告诉我,中国人是天生的生意人。我同意这点,只是清华毛二彻底断了中国生意人的翅膀。在我看来,别忘了我可是一位经营成功的生意人,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高水平上的重复。高水平代表产出的水准,重复则是将生意做大的前提。别以为美国的快餐文化或Walmart没有遵循这两大原则,恰恰他们在保持自己定的水准与质量上能够有效地产出。
公元16世纪建造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比万神殿圣的直径高三倍,这里面的数学与工程原理了得。中国故宫大约是15世纪建造的,中国在一千多年后都无力建造万神殿般的宏伟建筑,我们应该将真实信息告诉年轻人。
总之,凝固的建筑见证西方领先中国几千年,可以看我以前比较中国与西方建筑的段落。
“在这里讲段我们那个首次欧洲旅行的故事。我们在罗马的西班牙阶梯玩累了,大家都坐在那里。我见到一群中国人,那个年代从国内到欧洲或北美旅行的以公务为主,还是穿着相当规矩的西装。我去与他们聊天,得知他们是从宁夏来的,他们刚从佛罗伦萨过来,参观过那里的百花大教堂,我们则在几天前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震惊过。这是我们的一段有趣的令我至今难忘的对话:
我问:“在佛罗伦萨看见哪些大教堂有什么想法?”宁夏游客:“太震撼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宏伟的建筑,不可想像!”。
我说:“跟我们看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感受相似!”我接着问:“与我们中国的建筑比较呢?”宁夏游客:“那我们比他们差远了”我有些不服:“我们也有故宫啊?”宁夏游客:“故宫?与这些宏伟教堂比较,故宫就是乡村别墅!”说得我哑口无言。我们随后去巴黎路上途经佛罗伦萨,因为街道狭窄和周围建筑紧邻,使你仰望百花大教堂时脖子都费劲。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固然很难像西方的石头建筑那么结实和容易保存,再加上西方当时为神权统一的时代,人们把所有热忱和智慧都用在了建宏伟教堂上。但是在这里我们应该戳穿一个相当盛行的谎言,那就是天朝只是近代一百多年才落后于西方的,这种言论能够出自天朝的学界,证明他们做的那些学问已经不叫学问了。巴黎圣母院是在859年前的1160年兴建的,在1260年大部分建成,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中世纪或文艺复兴的萌芽期,似乎在建筑上攻击西方黑暗落后的中世纪都没有证据支撑。意大利的雄伟建筑更早,当时如果没有数学的精确计算、结构力学和建筑材料是决不可能建九十米高的建筑的,所以他们当时在科学与技术上就已经遥遥领先了。另外,比巴黎圣母院早100多年(建于1023年)的宋朝标志性建筑为海清寺阿育王塔,我把它列上作为对比。我们不谈建筑的审美,因为那个主观因素太大,仅谈建筑结构里的工程水准(高度差一倍多)就是天壤之别。”
相比于罗马,北京故宫确实只是乡村别墅。但是现在应该加一点,那就是故宫的建筑庆幸得以完整保留,而古罗马很多只剩下需要古典学家复原的断壁残垣。
罗马皇帝哈德良是个旅游达人,在位20年的12年在自己统治的罗马地盘。他去了希腊三次,极力推崇希腊的同时也有创新。万神殿和Tivoli的花园是他留下的建筑遗产,虽然他终身无子女。哈德良冷落妻子而爱俊男,年轻男伴在埃及坠湖而亡后,哈德良将他圣人化。这点与中国皇帝相似,哈德良也拥有同性情人。
哈德良似乎不需要生物基因,仅建筑遗产就影响了世界几千年,现代和后现代仍然没有摆脱他所推崇的罗马穹隆。中国建筑代表着数学与工程技术的落后西方文明几千年,现在有所追赶,但是在关键领域和人文与政治文明方面,还是与别人无法比。别人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参议员,皇帝可以来自参议员、西班牙或东非地区,中国到现在还出皇帝式的独裁人物。
所谓的Flagship state university, 一个美国的旗舰州立大学就打遍天朝无敌手,这是需要给小粉红们的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