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郑永年:香港需要“会做事、做成事”的特区政府
【侠客岛按】
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李家超以1416票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等第一时间祝贺,香港社会各界予以积极评价。
李家超在香港政府工作45年,警队出身,曾担任警务处副处长、保安局局长、政务司司长等职务。他在政纲中表态,将推进建设一个“会做事、做成事”的政府。
如何看待这位香港新一任行政长官人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展开深度对谈。以下是对话实录。
郑永年(图源:网络)
1、侠客岛:先来谈谈李家超的过往经历。李家超是警队基层出身,在香港纪律部队工作时间很长,得到了广大香港市民的支持和尊重。但我们也看到,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对香港此次选举抹黑颇多,说是“武官治港”。您怎么评价西方这种负面解读?
郑永年:香港选举是两种政治的分野。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没有民主,政治议程都是港英政府决定,港人被排除在外;后来有一些所谓“咨询”,也就是咨询极少数精英;再到“末代港督”彭定康突然引入西方式民主,应该说直至香港国安法通过之前,香港都是西方式、英式政治。这次选举之后,香港变成东方式、亚洲式的政治,西方某些人当然不开心。
问题关键是香港政治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朝着西方预期、西方需要发展,还是按照香港本身需求发展?其实只要香港没有按照这些西方人期望的方式发展,他们都会来说三道四。
这些批评一听就很荒谬。为什么纪律部队出身的人就不能当政府首脑?香港此前有过商界、政界出身的特首,当过警察的就不行?参与政治也人人平等嘛。艾森豪威尔当过美国总统,法国的戴高乐总统也是将军,都是军人出身,不也一样从事政治?这明显是双标嘛,无稽之谈。
2、侠客岛:有分析说香港现在面临的现实困难很多,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恢复也任重道远,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下大力气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怎么看李家超面临的这些难题?
郑永年:首先一个判断,香港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在之前的英式民主化过程中,香港造就了一个“弱势政府”,行政当局非常弱,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问题才因此转化成政治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我们都看到香港住房难、产业单一、高收入行业吸纳就业少、青年向上流动渠道受阻等问题。这种大规模的民生问题,放在任何国家,单靠市场、靠既得利益都解决不了,需要一个比较有效的政府。香港是没有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吗?不是,香港有很多资源,人均GDP很高,各种治理资源都有,但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事实上,与西方所说的相反,香港正需要一个有能力、有纪律、能采取实际行动的政府,而不是光说说话、缺乏执行能力的政府。
如果李家超能在任内成功组建运行有效政府,即便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而且中国内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有深港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大的发展契机,只要政治上稳定,我对香港很乐观。
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图源:新华社
3、侠客岛:这次香港选举委员会在人数、界别上都有所扩展,且按照渐进方式在向前发展。您如何看待香港这种民主化的进程?
郑永年:可以从两部分看。香港的立法会包括区议会选举,是大众化的;特首选举目前由选举委员会产生,是渐进民主。之前有些人想搞激进民主,破坏性我们都看到了。看看西方从精英民主到一人一票民主的路径,这些主要西方国家从少数人民主到大众民主花了一个多世纪,而且现在一人一票加上社交媒体,变得越来越激进,成了民粹民主。
理想派总希望一步到位,但要看到,民主不光是一个投票行为,民主本身就是各方面利益的妥协,背后有一系列规则规范。香港以前没有规则规范,就会带来失序的风险和冲击。不同国家的人都在追求民主,但选择的路径不同。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我们选了稳健的方式。
东西方对民主价值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在西方,哪怕你毫无执政经验,但只要你有钱,都可以来选。东方人、亚洲人的民主有“贤能政治”的基因,“先选拔、后选举”,保证选出有能耐的人。美国以前号称“民主灯塔”,一个毫无经验的特朗普4年就能折腾成那样。欧洲也是,马克龙连任,外界欢欣鼓舞,说明大家还是担心激进派上台折腾。那些“政治素人”的确是选上去的,可上去之后把国家折腾得一团乱,你要不要?
所以,我们要保证民主,也要保证民主选出能干的人。“先选拔、后选举”就是希望大家在几个好苹果里选。几个烂苹果让你投票,投出来的还是烂苹果。这是东西方对政治不同的看法。
对政府的看法也不同。西方政治可以和经济、社会分开,他们有他们的条件;但在亚洲,后发赶超型的国家或经济体,“发展型政府”甚至要扮演企业家的角色,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府就会制定各种产业政策来推动发展,这是因为后发经济体起步时本身企业、市场就很弱,必须组建行动导向的政府来承担责任。
香港不缺会说的人,描绘蓝图很多人都可以,关键是怎么实施,路径怎么走。民生、住房问题说了很多年了,不少香港官员去新加坡学习过,就业怎么解决,产业结构怎么调整,都是长时间积累的问题。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可靠的政治基础,没有政治基础,提出一个方案,议会里“为反对而反对”,久拖不决,或者遇事就否决,蓝图会在政治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啥也做不成。所以李家超提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做成事”很重要。
说到底,如果民主变成谁都会说、谁都做不了事做不成事,才是民主最大的悲哀。民主要有目的,要对民生有益。不能说光在投票的时候才激活一下选民,之后怎么形成政策、怎么施政,选民完全无感。要对老百姓实际生活有改善,让他们有获得感。为了反对而反对,政府做不成事,西方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代议制民主本身是老百姓选人来代表自己的利益,现在遇事不决就公投,那么重大专业的政治议题,比如脱欧,老百姓怎么去判断和解决?结果就是英国脱欧了,很多人又觉得后悔,这才上网搜“脱欧”到底啥意思。
2018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两周年之际,上万英国民众在伦敦市中心示威游行。图源:环球网
4、侠客岛:我们看到李家超的政纲中,住房问题、青年向上流动渠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比较核心的内容。这些能否成为真正的施政抓手?
郑永年:香港发展了很多年,一些利益固化了,比如金融和地产。“蛋糕”固化,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做加法,在新的产业里找机会。否则怎么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怎么给年轻人以希望?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流动。
李家超提到融入大湾区,包括打造“北部都会区”等,也是这个思路。香港回归25年了,祖国经济发展已经大不一样。背靠祖国,香港发展肯定要融合、整合、对接,要放在祖国这个世界最大单一市场中来看香港的发展。
拿大湾区建设来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港交所是世界上主要的交易所之一,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资本的主要窗口,深交所是中国新兴企业的集中上市地,广州是华南地区金融监管机构的所在地,新落户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建世界级金融平台。
又如,李家超的参选政纲中提出,要提升香港竞争力,发展成科创中心。香港科创领域规模领先,大湾区内地城市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有强大科创和制造业基础,但缺乏更多风投资本助力,两者是互补的,可以结合各自优势打造世界级的科创与制造业大平台。
还有,香港目前有6所位列世界排名前500的大学,其中4所大学跻身全球100强,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空间。广州深圳的7所“双一流”大学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土壤。粤港澳大湾区也可以整合资源,打造世界级的科教平台。
现在外面有些批评,说香港“不民主”了,外资没信心了要跑,云云。若干年前,美西方也批评新加坡不民主(今天仍有这种声音),批评日本不民主。资本感觉不稳定就会流动,这没问题。我不认为资本会放弃香港、放弃中国内地这么巨大的市场。香港不仅要融入大湾区,更要融入祖国;不仅要成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跳板”,更要成为双向流动的窗口。国际资本跑到新加坡,看重的是东南亚;进入香港,看重的还是内地大市场。
香港依然是国际化大都市,自身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等都在。香港当然可以“再出发”。现在,香港有了国安法这个政治和法律基础,立法会里建制派是稳定多数派,如果再能组建有效政府,就会形成三重稳定制度结构,完全可以采取有效治理,更加开放。
我希望五年后再来看,这五年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再出发”的转折点。
采写/公子无忌
编辑/点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