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王孝松: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王孝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二十大报告回顾了我国在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历史成绩,也阐述了未来将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建设当中,从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新飞跃
五年来,中国各界共同努力,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任务,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并在国际贸易中不断获取重要产品的定价权、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贸易活动的主导权。
贸易强国,首先需要足够大的贸易规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达45642.7亿元,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总额32万亿元,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近15%,位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总量大、占世界贸易比重高,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地位。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中国各界从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和贸易产品等方面不断优化,在建设贸易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五年来,从加快创新驱动,到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和贸易结构;从积极扩大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到加快制度创新建设,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从贴牌代工到自立自强,从模仿追随到创新引领,是中国亿万外贸主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转型升级的缩影。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18年增长9.3%,2019年增长2.1%,2020年增长6.5%,2021年更是大幅增长了26.1%。
近年来服务贸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进出口额累计达3.6万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9.7%;服务出口年均增长5.1%,高出全球5.3个百分点
而坚持举办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推动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是中国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的另一个重要举措。从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举行以来,至今已举办四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不仅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且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党的二十大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虽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但着眼现实、放眼未来,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已经在世界范围盛行,并对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不仅在贸易领域挑起史无前例的对华争端,而且在技术领域对中国打压,甚至谋求同中国全面脱钩。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本已带来了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巨大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十分重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有效提高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而高质量的发展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当前经济总量已经接近全球20%,中国14亿人口消费转型升级蕴藏巨大的潜力,如果这一潜力被释放,将同时推动国际大循环运行,可以吸引其他国家商品和要素进入国内市场,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参与国际市场。在当前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逆全球化趋势仍在蔓延、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发挥内需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资源,改变以往的“两头在外”格局,将原有的劳动力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型,完成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在此过程中,中国对外开放将会继续扩大深化,不断向制度型开放转型,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水平,并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党的二十大为国家建设带来新期待
长期以来,我国在关键科技领域还存在短板,从而导致外贸领域核心中间产品受制于人。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对外开放领域本身,还涉及全社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研发能力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
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因此中国各界未来要重视基础科学、加大研发投入,争取产出原创性领先技术。希望未来中国各界能提升研发水平和质量、不断推动创新,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相信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团结一致、勇克难关,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不断产出领先成果,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文稿来源:中宏网
微信编辑:马晓琴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