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让很多年轻人破防了。
一位53岁的阿姨,研究起二次元。
自学3D建模,制作二次元周边模型,还看动漫玩游戏。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儿子。
她的儿子是一个模型玩家,有一手3D打印建模的好手艺。
可惜,儿子25岁不幸因病去世。
母亲出于思念和爱意,继承了儿子的爱好,靠自学入了模型圈。
不仅接手了儿子的网店,还潜心研究了儿子喜欢的赛博朋克相关的电影、动漫和游戏。
这一事件让无数人泪奔,相关微博达到5万+的转发量。
平时看多了令人窒息的家长,这样的包容尊重格外令人动容。
这让鱼叔想到网飞一部仅28分钟却震撼了许多观众的新片。
其中同样有让很多人羡慕的非典型中国家长。
以及他们所培养出的「怪胎」少年——
《追梦少年殷昱国》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Young Yuguo
看片名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乏味的主流励志故事。
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它讲述了一段相当离经叛道的奇异人生。
主人公殷昱国,16岁的高中生,来自昆明。
他对着镜头腼腆一笑的模样,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男孩。
但实际上,他从言行到举止都异于同龄人,甚至可以说很「怪」。
会说很多中二的话,总是不自觉给人一种「自恋」的感觉。他视罗马尼亚为精神故乡,自称是「一条来自喀尔巴阡的龙」。他表示,希望为罗马尼亚社会的文化或其他领域做出贡献。校方表示,他们收到过很多有意求学的年轻人的邮件,但很少有人上来就说「我热爱罗马尼亚」。
无论什么场合,他总是穿着白衬衫,西装革履,打好领带。他会大赞乌鸦的优美姿态,为看似平常的楼屋、树木和雪天赋诗。自作主张地来一首诗朗诵,罗马尼亚语和汉语版各来一遍。而殷昱国其实只是个不拘于世俗规约,完全忠于内心的人。
就像片子里用了很多飞翔的主观镜头,真的让他变成了龙。2019年1月,他乘火车前去参观当地著名的尼亚姆茨要塞。车子发动后,他误以为错过了站点,便一时心急,跳了下去。
但是我的心被刺破了,我从天上掉下来,我的肉被分给了人们。」很难想象,普遍内卷焦虑的中国学校里竟然能幸存这种奇人。除了他自身的机运和勇气之外,最功不可没的就是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未成年时做出改变人生的决定,也能得到郑重其事的对待。其次,他可能是很多人眼中的「怪胎」,但却一直能得到父母的包容和理解。父母不仅没有因为是课外书就加以阻止,还陪他一起在想象中遨游。母亲也没有像大多数家长一样,指责他不合群,苛求他改变。她反而夸赞儿子浪漫的特质,称他是「星辰的看护人」。父母也完全理解他的选择,认为「他是在完成他的使命。」
有了无条件的理解和包容,也就有了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浸润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殷昱国才能遵从本心,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他在罗马尼亚的自我实现,所得到的来自校长和老师的赞许。正如这部影片最大的价值并非捧出一个完美而虚幻的人物。更重要的以一种迥然不同的生命形态警醒我们,在这个随波逐流的社会我们妥协了多少,失去了多少?众所周知,个人成长、家庭教育都不是真空的,都与大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按部就班的保守教育已经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很多时候,给予孩子压迫的,并非父母,而是高压的教育环境和深层的思想观念。但他们又会出于对未来的担忧,认为这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受苦。就像《家有儿女》中的刘梅,总是将学习挂在嘴边,对学习以外的爱好都反复打压。只是,殷昱国的悲剧结尾,让很多人有意无意与其受到的教育联系。甚至有网友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不负责任,骄纵孩子。误认为只有传统的严苛教育是牺牲式的,而像殷昱国父母这种宽松开放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轻松的。就像台剧《危险心灵》中,主人公的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支持他,反抗传统应试教育。殷昱国父母在影片中表示,得知未成年的儿子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时,他们也很担心安危,也非常不舍和痛苦。相比之下,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牺牲和让步虽更容易被看到。《青春变形计》里的美美,从小接受的是母亲自我牺牲式的教育。母亲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她身上,精心准备每一顿饭,恨不得捧在手心。分明想去喜欢的演唱会,但一想到母亲会担心、失望,就压力倍增。而影片中,殷昱国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他的精神状态是极度舒展的。完全没有精神内耗,想做什么就去做,想说什么就去说。他们无数次掩饰住担忧和挂念,才能给他最大程度的自由。
多的是《心灵奇旅》中厌世的「22」,找不到自己的「火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因为太多父母的教育,都是被功利性的社会观念裹挟,让理想的升学、工作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抹杀了无数个熠熠的灵魂,使其失去了真正的精神出口。父母在教育上始终有所坚持,将孩子的感受置于第一位。引导他很早就能发现兴趣所在,然后不顾一切地奔向它。16岁,在别人都在为分数压抑个性的年纪,已经找到了精神归属地,实现了人生理想。但殷昱国一直有深爱自己的父母,始终能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最后也长眠于自己的精神故乡。和做模型的那位母亲一样,殷昱国的父母也以他们的方式延续了爱与思念。他们在儿子钟爱的大学设立了奖学金,资助有文学才华的学生,延续着儿子的志向。在循规蹈矩的教育群像里,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