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注本号读者请扫码防失联前面两篇讲到,越南是怎么成为中国一部分的,阮姓又是怎么成为越南大姓的。自从南越,尤其是汉武帝之后,越南成为中国一部分,青铜器、铁器传入,文明程度大大提高;阮氏进入,不但又再次带来了各种技术,还让越南产生了家族这种社会底层组织。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不光只是要有工人、农民或者家族这种东西,它还要有上层统治者,像文官、武官、政权体系等等。但我前面说过,夺得这块地盘时,它消耗掉了家族中最有才华的两个人。结果就是:地盘是拿到了,整个家族的地位,却没能像西晋时那样,继续处在一个高位,而是迅速地往土豪方向转变。有点类似有些人,大城市混得一般般,干脆拿着赚来的钱,回家乡小县城,住上了面积超大的大房子,过上优哉游哉的生活。南北朝是中国的大分裂时代,阮氏还能时不时出头,来挑战一下,抢个交州刺史干干。后来隋唐这种大一统王朝来了,他们就干脆被压得死死的。这段时间,将近400年,交州“一把手”中,只有一个姓阮的。当然这里还要注意:这段时间,虽说是同一个地方,越南的名称换了三次:早期还叫交州,但唐朝叫了一段时间后,就叫安南都护府了;之后则叫静海军。对越南这地方,唐朝刚开始挺重视的:最初派来的“一把手”,要么是能干的大臣,要么干脆就是皇帝的宗室。一呢,可能注意到这地方老爱叛乱,要派些重磅人物,来镇一镇;另外呢,上一篇我也讲过,就岭南地区而言,其实交州比两广条件要好,人口也更稠密,有点选个肥地,让他们发发财的意思。光唐朝李家的,就派了一大堆人:李世寿、李道彦、李道兴、李大亮、李乾祐、李弘节……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李世寿,要论辈分,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这人不怎么出名,但也上过战场,因为有战功,被封为遂安郡王。到越南上任时,唐朝皇帝还给他特批了一支500人的私人卫队。李世寿到越南后,狠狠地刮了一把地皮。这家伙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地皮刮得太狠,墓造得非常豪华、别致。李世寿墓中的龟形墓志,他的墓被挖掘后,出土了好几个国宝级文物这人有点运气不好,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曾经被封为胶东王。早年跟着李靖打下手,承担一个分支的任务,每次都完成得不错,后来朝廷一高兴,让他独立完成个小任务,坐躺就可以完成,可能是准备再给他升升官的意思,结果他没把握好分寸,用力过度,反而大败。过了很长时间,李世民又想起他了,大概是觉得他才能不错吧,就让他当交州都督。到了越南后,他干得挺起劲,成绩也不错,平定了不少地方的小规模叛乱。结果万万没想到,越南是热带地区,他染病死了。朝廷一看,哎呀,李道彦死了,他干得不错啊,得找一个和他条件差不多的。我们都知道文成公主吧?她实际上不是李世民的女儿,但因为要和吐蕃通婚,才被封为公主,送到西藏去来的。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兴是李道宗的弟弟,也就是文成公主的叔叔。李道彦的死,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到了越南上任后,他老觉得自己会像李道彦一样,会得那种治不好的病,所以老是忧心忡忡,怕得要死,结果活生生吓死了。可能连续两位皇帝近亲死在越南,大家都有些怕了,在这之后,派往越南的人,大不如前,不特别重视了。但这段时间很短,很快越南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朝廷派来的“一把手”地位突然又高了起来。这人比上面说的这些唐朝皇帝本家还牛叉:他妈妈是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姐姐。其实一点都不牛,因为他能保住脑袋不死,就很不错了。柴哲威的弟弟柴令武,跑去和宰相房玄龄的儿子,同时也是李世民的女婿房遗爱,还有其它一堆人,准备造反,结果被发现了,一堆人被处死。柴哲威可能没卷入,也没参与,所以没被追究,但这种人显然不能重用,就被派到交州去了。家里出了这种事,他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也死在越南任上了。凡是朝廷有什么重要人物,当权者看不顺眼,就把他们往越南派。像武则天时,她的堂外甥宗楚客有段时间争权没争过,就被派到越南去了,幸好他很快翻了过来,干了不到一年,就又回去了。而且这种人还源源不断,从唐太宗李世民后半段起,到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再到唐玄宗早期,好几十年,唐朝内斗得很厉害,不断有那种高官被抛出,名义上是外放,实际上是想用借着热带地区瘟疫比较多来借刀杀人。这些人的统治经验,哪怕和当年的阮孚、阮放比起来,还不遑多让,更别说阮家那些人,虽说人数确实多了很多,却因为已经迁到越南好几百年,早就退化得土里土气了。而这些人呢,也知道仇家还在,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再回到中原,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还不如躲在交州呢。所以他们上任,会带着亲朋好友和部下来,干脆到了就找地方落脚住下。虽然没有陈留阮氏那么声势浩大,但他们政治经验十足,顿时把交州当地人的文化水平和统治经验,狠狠地提了不止一个档次。唐朝这个朝代,各少数民族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产生了飞跃式发展。从汉武帝起,虽然不断有叛乱,但总体上交州还算安静平和。唐朝初年时,云南还是各部林立,绝大部分向唐朝进贡,算唐朝的地盘。但吐蕃呢,也不断地派人,去引诱一些部落。所以唐玄宗就特别烦这种事,当时云南地区主要有个六个小国,在傣语里“诏”就是“国”的意思,结果南诏,也就是最南面的那个小国主动跑到唐朝,表现得非常乖,还说要为国效劳,唐朝一高兴,就给它各种赏赐和技术提升的机会。南诏势力大增之后,吞并了其他各诏,和唐朝接壤,然后和唐朝产生了剧烈的武装冲突。这种地方如果落入南诏手中,那简直是如虎添翼,唐朝会更陷入不利的境地,所以唐朝在交州设立了安南都护府,不断地往越南派出武将,来当安南都护。比如说,唐朝大将李光弼的部下张伯仪,就被派去,当过安南都护;还有郭子仪的部下乌崇福、李承昭的部下赵昌、令狐绹的部下李琢等等。当时中原已经进入藩镇割据的状态,斗争异常激烈。安南只是形势紧张,但不是经常有战争,中原地区才是不时爆发大规模战争。这些人和他们带去的士兵,在卸任之后,往往就不回去了。虽说和中原地区没法比,但在光凭自身的实力,自卫是没多大问题了。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在这之前,也有文官、武官,带着手下和各种人,在交州上任,他们为什么不怎么留下,非要到这时候,才突然间,一大堆人留下?大家都知道,水稻田和麦田不一样,它往往要长时间淹水,但它又和沼泽不一样,沼泽咕嘟咕嘟,全是烂泥,深得没底,水稻土底层是比较粘重的。它要靠一遍遍的长时间淹水,然后放水,地变干,之后再淹水,定期再放水,土壤的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之后,这才形成。水稻土一旦形成,会使水稻产量大增,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北宋到南宋这段时间。但珠江三角洲形成水稻土,却要晚不少,原因我之前也讲过,一是它的面积比较小,容易受到海水盐分的影响,二是它流经的地区,大多是由石灰岩构成,带来的泥沙本身就不肥沃。珠江三角洲水稻土形成,要在形成桑基鱼塘这种模式后,才渐渐形成。所谓桑基鱼塘,是指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粪、蚕蛹等作鱼饲料,以塘泥作为桑树和稻田肥料的这种模式。大家都知道,古代运输条件很不发达,调兵可以从千里之外,但运粮却只能从附近地方。如果越南发生叛乱,就只能从珠江三角洲一带运粮去扑灭叛乱。但越南红河平本来就一直比珠江三角洲要大,人口也更稠密。它水稻土的形成时间,还比珠江三角洲要早,意味着红河平原更富裕,能承载更多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军粮。红河平原就像一个系统,从秦始皇攻取岭南,到汉武帝灭南越,之后东晋时陈留阮氏迁入,形成一个下层社会的结构;再到唐朝时因为被派往越南的文武官员不断地留下,当地文化素质、统治水平、军事能力大大提升,上层系统形成。如果说在唐朝前,越南地区和中原还有代差,在唐朝灭亡前后,它和中原虽说还是有差距,但差距已经很小了。交州地区能够自己“出产”管理、统治人才,不需要再依靠中原外派,他们也懂了怎么进行自卫,又有地利山海之险,广东广西一带的经济能力要赶上它,又有一段时间。这就好比一个瓜,刚开始时,它还需要不断地从母体吸收养分。等明朝时,两广地区水稻土形成,提供的经济支撑力足够时,越南却因为已经自立了将近四百年,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国家意识,没法再收回了。当然,也因为这段经历,越南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这就导致它和朝鲜、韩国、日本一样,在文化上陷入非常尴尬的地步:几乎全是舶来品,没有自己的原创文化,尤其因为我们的存在,他们经常不得不在心灵深处问上一句:我到底是谁?我到底算什么?比如说起中国,它们都咬牙切齿,好像中国欠了他们什么,但要是什么事被中国人称赞上一两句,或者超过中国,他们会马上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立即狂妄起来;遇到中国,它们又常常会不自觉地矮上半个头,比如说日本、越南,人口都一亿上下,其实放在全世界来看,它们都算人口大国,但不管是我们在心态中,还是它们在心态中,都会自居小国。比如说我们说日本是“小日本”,日本人就觉得没啥,但要是别的国家这么称,日本人会很恼火。
此外,这些国家碰到其他外国,尤其是那些老朋友,像东南亚国家之类的,它们又会常常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比它们更文明,要更高上一等。它们嘴上不愿意承认,但它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阴影下。除非我们消失不在,除非它们决定彻底忘掉过去,从内心到外皮,把自己彻底换一下。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赞”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战略互补号plus
读者俱乐部年费¥199,优惠价¥99,付款方式:微信转账,或在“八米外”和“A区9号”赞赏一篇原创文章。有意者请扫码加微信,备注:读者俱乐部。欢迎三观一致的朋友们。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