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纪录片中的动物形象塑造流变
来 源:The Ringer
原作者:Soraya Roberts
编 译:符世傲
长期以来,动物在屏幕中的形象总是与儿童和喜剧元素联系起来,即使是以它们为主角拍摄的纪录片,动物自身的主体性也很少得到关注和尊重。直到第9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得主《我的章鱼老师》(My Octopus Teacher)出现,动物题材纪录片的严肃主题创作才真正成为一种趋势。和《我的章鱼老师》类似的,还有2020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纪录片《贡达》(Gunda)和2021年于戛纳电影节首映的纪录片《奶牛》(Cow),无论是母猪“贡达”还是奶牛“卢玛”,最终都被迫和自己的幼崽分离,并表现出动物真实的痛苦情绪。
《我的章鱼老师》海报
人们开始尊重动物的自然禀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的蔓延,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并表现在日常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中。动物不再与侵入人类领地划上等号,而是被视为和人类共享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们这种对动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反映在屏幕上,就是对动物形象的刻画越发客观,更加接近它们的天性。现在,每种动物的自然禀赋都得到了相当的尊重。《动物与媒体》(Animals and Media)的编辑作者凯莉·P·弗里曼(Carrie P. Freeman)说:“如果我们可以安静地观察动物,尤其不去介入、打扰,那么我们会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
《贡达》海报
纪录片《奶牛》讲述了一只名为卢玛的奶牛在工厂中的最后几年生活,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对这部作品的唯一期望,就是让观众可以注意到卢玛本身。她希望记录下一只普通动物“从生至死”的生活——不是让观众产生操控它的想法,而是看着它,通过这种和以往不同的方式与它产生联系。因此,阿诺德没有刻意寻找拍摄角度,只是将镜头聚焦在卢玛的脸上,同时保持着尊重的距离,和它待在一起。影片的制作持续了三年半,其中包括一百天的拍摄时间。最终,在阿诺德的所有作品里,《奶牛》成为了最感人的一部。通常,我们看到的只是动物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常态存在的它的日常,但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完全被身处工厂之中的卢玛以及它机械化的日常生活所包围。观众不仅会和卢玛感同身受,还得以思考自身——“这是一部关于我们所有人,以及让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影片。”
《奶牛》海报
关于动物娱乐化、工具化的
“不平衡”叙事历史
上述这些动物——猪和奶牛——都是纪录片中较为常见的动物。《观察野生动物》(Watching Wildlife)一书的作者辛西娅·克里斯(Cynthia Chris)说:“在很多方面,我们的视野都是如此狭窄,我们的偏好也是如此明显。”弗里曼则称这些更受屏幕青睐的物种为“有魅力的巨型动物”。“对于拍摄来说,如果(它们)足够漂亮或者壮观,比如是老虎,那就是最好的。但是数量不要太多,以便拍摄人员管理。”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同属哺乳类,所以相较于昆虫等其它生物,我们感觉与它们的联系更紧密,这导致了两个问题:要么我们只关注动物的危险程度,要么我们将动物拟人化成完全无害的存在。
《罗斯福在非洲》剧照
这场教育科普与视听娱乐之间的角力从一开始就存在。环境史学者格雷格·米特曼(Gregg Mitman)在《自然实录》(Reel Nature)上写道:“科普和娱乐都要求只记录动物生活中最壮观和最私密的方面。自然世界被提炼为影片中一系列的戏剧性场面,导致非专业观众对自然产生了一种期望,而这种期望在现实中很少实现。”1910年,探险狩猎片《罗斯福在非洲》(Roosevelt in Africa)播出,随后产生了一个直到今天人们依旧在讨论的问题,银幕上的动物故事是真实地在野外拍摄还是为了公众而表演的,答案几乎总是后者。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因为自然界不仅仅有被拍摄的动物对象,它还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被文明化前的世界。
《海豹岛》《丛林猫》海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产阶层越发扩大,他们搬到郊区、养宠物,渴望休闲和刺激,于是好莱坞为他们带来了野生动物故事。在银幕上,动物被命名且拥有特定的个性,这样它们就更容易被认识和记住,这就导致动物影片更多与喜剧和娱乐关联在一起。之后,迪斯尼凭借其1948年的《海豹岛》(Seal Island)和1960年的《丛林猫》(Jungle Cat)系列,将动物题材纪录片拉回了人们熟悉的(也可能是有教育意义的)领域。在电视上,NBC的《动物园大游行》和CBS的《冒险》节目里,动物行为被赋予象征意义,反映了传统人类家庭的所有特质:这是人造自然的集大成者,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缩影,而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帝企鹅日记》海报
尽管在2005年,讲述帝企鹅繁衍之旅的纪录电影《帝企鹅日记》(March of the Penguins)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一年后,又有阿尔·戈尔(Al Gore)对气候变化发出警告的作品《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热播,但生态类纪录片的复兴对历史上关于动物娱乐化、工具化的“不平衡”叙事并没有多大改变。还有一些传播更广的节目,比如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鲨鱼周》(Shark Week),甚至声望高如大卫·爱登堡的《地球脉动》(Planet Earth)这样的纪录片也有它的缺点。根据《观察野生动物》作者克里斯的说法,《地球脉动》中那些令人惊艳的镜头语言和长镜头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可以“客观地做出一些常识性推断”。不过,尽管表面上纪录片并没有刻意影响观众的认知,配乐却依旧引导了观众的感受,让人们发现人类文明对于自然世界的破坏,从而开始环保行动。“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克里斯最终承认。
《难以忽视的真相》《鲨鱼周》《地球脉动》第1、2季海报
传播渠道的发展
使得小众题材更容易被看见
动物题材纪录片最大的变化不在于多大程度上表现真实的动物,更在于传播渠道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在线流媒体服务为观众提供了更广泛的、或传统或新型的动物叙事影像,这使得一些小众的动物纪录片制作得以广泛传播,多种动物表现形式被人们接触到的可能性因此更大了。我们目前看到的更客观、更能引发人们沉思的动物表现形式得以进入主流视野。克里斯最喜欢的是1998年的一部瑞典纪录片《隼之眼》(Kestrel’s Eye),以前很难找到,但现在可以在流媒体中播放。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米凯尔·克里斯特森(Mikael Kristersson)花了89分钟观察住在一个瑞典小镇上的教堂塔里的隼一家。然而,对于那些偏好华丽表演的观众来说,像这样的电影是很难被接受的——不管它们有多么真实。“我认为真正关于狮子的纪录片看起来应该像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电影《睡眠》,用固定机位拍摄主角睡了6个小时的影像。”克里斯说,“好像,什么都不会发生。”
《隼之眼》海报
认识到人类与动物共享一个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是需要我们保护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们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的过程中,包括与动物建立更具同理心的关系,毕竟它们也参与了构建我们的共同的生存空间。银幕下的动物权利慢慢渗透到银幕上,动物不仅得到了更人性化的表现,而且得到了更人道的对待。也许,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表现动物主体性的纪录片,影像中的猎奇才会真正被超越。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符世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