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也许没有人知道哲学与历史这样的文科学院有多难组队踢足球。 我第一年踢学校全校的足球赛,我们学院拼凑出了8人,又让其他学院的哥们来踢球。结果被人罚款了。严格来说不是罚款,只是把你的报名费扣了。不然的话,报名费在赛后会退还——60元。 第二年,我在众人的支持下——其实只有5-6人——成为了队长,但问题来了。一,要去学院里要报名费,那个管理人员名声不太好,但每次我去申请,他都很爽快给了,以致于回顾校园往事时,我会对他给出与众不同的评价。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从来没有赢过比赛,最好的情况下输了四球。
这一次小组赛就面临了去年的卫冕冠军、当时不可一世、兵强马壮的物理学院。他们腿粗胳膊粗,他们首发和替补阵容雄厚,小技术比我们这些文科生厉害不少。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女生前来呐喊助威。
这时候我们球队意见出现了分歧,几名老球员坚持自己技术好,要让自己踢后卫,他们请来的哥们踢前场。这和我们本土势力意见不合,我们想启用新人,并且不敢用老球员踢后场,因为他们不是在防守,而是在秀球技,特别容易被对手断球,然后对手直接射门。这太容易导致丢球。
争执之下,我作为队长拍案而起,说不能听老球员们的了。于是他们罢赛,竟然罢赛。只剩下几个新手——解围都不利索的大一大二学生。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同仇敌忾,非要争一口气,逼平了物理学院,4比4。实际上裁判的哨偏他们的。 比赛中,我连过四五人,再把球往前一趟,准备来一个亚历山大·帕托式的准单刀,可惜对手在我身后,铲翻了我,我双膝磕破流血,裁判竟然只给对方黄牌。这个场景,这场比赛,但也是我大学期间的双重高光时刻。代价是膝盖的伤需要一个月时间恢复。
后来学院里愿意踢足球的男生实在太少了,甚至没有协会来要求我们参赛了。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听说以前踢球的男生很受欢迎,还可以整一个鸡冠头,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样的情况了。
我们学校属于传媒类院校,常年有办不完的演艺类比赛、主题不一的晚会,以及内部汇报演出。 一年四季,几乎从无间断。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两档大型校级比赛,由于举办时间各自在春冬两季,因此分别以“春”、“冬”冠名。前者是校园歌手大赛,后者则更像是喜剧大赛,以把人逗笑为宗旨。
我看过很多场歌手大赛的海选。现场都是临时搭建的露天小舞台,路过的同学都可以上前围观,报名的同学自备伴奏,上台演唱,如果演唱结束还能站在台上,就算通过了第一关。 这里需要解释我校的一个传统习惯,——只要台上站着人,不管在小礼堂还是报告厅,不管对方是学生、是老师、还是外来的嘉宾或明星,都要统一接受台下观众的自由“审判”。 嘉宾话说得不好,会被送上嘘声;主持人表现不佳词不达意,会被套麻袋、被扔纸飞机。就我那些年看过的讲座来说,从蔡康永到陈丹青,无人幸免。
在海选现场,这种特色更是贯穿始终。 当年有同学报名参加,前奏播完刚一开口,直接紧张得调跑完天边外,立刻被连人带麦扛下台;我还见过直接拎着灭火器上台赶人的猛汉。 第一次(在台下)见识这场面的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玩这么刺激是可以的吗?”时间长了,也就慢慢接受了。同学们也把这当做对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因为嘘声就是观众的态度。 就这样一层层选拔到最后,会有一场热闹非凡的总决赛,台下的观众是学生,台上的主持人、表演者等是学生,幕后的导演、灯光、摄影、招商等也全都是学生。大家会一起唱,一起笑,一起闹。
除了这种大型比赛,平时小活动也很丰富。尤其是临近期末时,很多表演、戏剧相关专业的同学们都需要准备期末汇演,演出场地一般都是报告厅地下一楼的黑匣子剧场,位置有限,先到先得。 因为是现场即时表演,内容和主题都放得很开,经常能看到先锋的表演形式,以及大胆的表达。尽管看剧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但坐在学校黑匣子的那种心情确实很难复刻了。
因为是艺术专业,我们最经常的就是出去写生。大一时,经常几个专业的同学一起,带着各种工具去公园、植物园等地写生,经常碰到在公园遛弯的大爷大妈在后面品评我们的画作。 几次之后,大家学会了摸鱼,对,就是字面上的摸鱼。当时我们在一座桥下写生。大家用手机拍好合适的景后,默契地准备放飞自己,计划回去后对着照片补作业,然后工具一搁,直接跳下河摸鱼。 虽然因为天冷,好像没摸到什么能吃的,但一群同学嘻嘻哈哈,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
军训时,老师过来问有没有人对汉服感兴趣、想加入社团,我跟好朋友很积极地举手。原本以为是社团招人,没想到竟然是成立社团的开始。 那位老师把感兴趣的我们叫到一块,大手一挥就说,既然你们感兴趣,就把它成立起来吧。于是这位将我们“忽悠”过来的老师,成了我们社团成立的指导老师;我们这批人就成了社团元老。 那时候,我们这些新生对社团和汉服都一知半解,又兴奋又忐忑。好在在指导老师的介绍下,跟着对汉服有研究的老师学了很多。
虽然我们只是新生小白,虽然我们可能对汉服了解还不是很深入,虽然我们只是源于兴趣就要成立社团,但都没有影响我们做成了这件事。我们成了全校所有社团里唯一一个由大一新生成立的社团。 就像那位带我们了解汉服的老师说的一样,不懂、不了解都是暂时的,没有关系,也不用胆怯,这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只要有兴趣什么都能成。 于是,一群朋友凭着兴趣慢慢走到了一起,慢慢深入了解大家所共同喜欢的东西。这件事不需要有多大的意义,只是为了喜欢而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