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中麻醉医生最关注的是哪项内容这个话题,非麻醉科的医护人员给出的答案可能是血压、心率或疼不疼等内容,普通民众给出的答案可能就是打麻药疼不疼、手术后能不能醒等。这里也折射出一个“麻的好不好”的评价标准,大多数情况,医护人员认为一个麻醉医生能扎得上硬膜外、能插得上管、醒得快、病人不疼就是一个好的麻醉医生;而更多的人干脆就认为病人没遭罪就是一个好的麻醉医生。实际上,麻醉医生在一台手术中的工作有很多:基本工作是实施麻醉,重点工作是保障安全,精益求精的目标是舒适化诊疗。舒适化诊疗(Comfort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就是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治疗,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医疗的舒适化、人性化,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尊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用词“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其概念就是,一切的内容或者目标的前提是“安全”。医学上定义的四大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 血压,可见这些内容都和生命直接相关!在保障病人安全的过程中,麻醉医生认为生命体征诸项都非常重要,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哪个是麻醉医生最关注的呢?这里要插播一条抱歉信息:请允许我们暂时忽略您最关注的“疼痛”问题。向下看~任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必须呼吸。人们走路、说话、写字和劳动,都要消耗热能,即使人们休息的时间,心脏也仍在跳动,肺仍在呼吸,这些都需要消耗热能。一般脑力劳动者每天约需消耗2400kcal热能,体力劳动者每天约需消耗3000kcal以上的热能。这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人每天吃进的食物。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能量和人体所需的营养物。在这些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中,氧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呼吸,氧气透过肺泡膜弥散入肺毛细血管,大部分和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载满氧气的动脉血液从肺部流出,流经全身组织,消耗细胞中的氧气,排泄二氧化碳。细胞中积累起来的二氧化碳又与血红蛋白结合成还原血红蛋白,此时鲜红的动脉血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又流回肺里,释放二氧化碳,重新结合氧气。呼气时,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泡经气管排出。这一过程不断重复进行,使生命得以延续。可见有生命就有呼吸,有呼吸才有生命,这两者的关系,正像形影不能分离一样。有自主呼吸的局麻病人,麻醉医生通过密切的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呼吸是否正常;无自主呼吸的全麻病人,麻醉医生将在术前为病人建立人工气道(俗称的“插管子”)来保障呼吸道的通畅并启用呼吸机代替人的自主呼吸。关于大家关心的疼痛问题,麻醉医生是否就不关心了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学科。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是保证病人在安全、无痛的前提下,调控手术病人的各项生命机能,与外科医生共同完成手术。所以,保证无痛状态下接受手术是对一台麻醉的最低要求,手术过程一定不会痛。关于手术后的疼痛,麻醉医生采用多个阶段、多种途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可以完美的控制手术后的疼痛。呼吸管理不仅仅在手术麻醉中最重要,在其他的任何情况下,都要保障通气、第一时间恢复重要脏器的氧供。推荐阅读:
【职称考试】《如何顺利通过卫生职称考试,这样复习提升80%!》
【麻醉好书】《详解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操作步骤》
【指南共识】《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麻醉MedicalGroup全国性学术、科普平台,文章可同步刊登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以及人民日报等平台。总粉丝30万+,年阅读量一亿人次+。文章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