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诱,绑架,碎尸,这童年“禁片”,太生猛!
有这么一部片子,画质高糊,镜头抖动,让你看到头晕。
但就是这么一部片,却让不少人记忆深刻,堪称童年阴影,它的名场面镜头,当年震撼了不少小朋友的心灵,特别是第一个故事…
某天,一个男人,失踪了。
这是一个好男人。
在同事眼里,他工作认真负责,每天自鸡到深夜才下班。
在家人眼里,他是个优秀的父亲,顾家又上进。
但殊不知,他到深夜才下班,是为了偷腥!
事情是这样的…
几个月前,在电梯里,一个女人晕倒了。
这是个面容姣好,穿着时尚的女人。
男人心生歹念救了她,从此缠上了女人,从请吃饭,到送礼,再到约到房间见面,玩起了女人…
但殊不知,谁玩谁还不一定!这女人根本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狼人。
她吃安眠药,假装晕倒,碰瓷老男人,薅钱,搞到100万,出国。
她现在薅的这个男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不,今天她又碰瓷一个男人,开薅!
但这次,她似乎想玩点不一样的,她突发奇想,对男人说:
我太寂寞了,你天天也不来,我想编个狗笼放只狗,你不在的时候好歹我有个伴…
还叫男人帮忙一起编:这狗窝还缺一个门,你得帮我拧个门,要结实一点!
终于,狗笼做好了,男人喝了几口水后,莫名其妙晕倒了…
直到他清醒时,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关在了狗笼里!
只见她恶狠狠地说:大哥,你就给我当狗吧!
如果当时有“舔狗”这个词,恐怕这位大哥,当之无愧了…
而且女人似乎,还起了杀心,磨刀霍霍向男人…
以上这个片段,来自2000年播出的国产电视剧《红蜘蛛》
讲的是10个女人是如何走向犯罪的,10个黑化女性的故事。
网友评论:有强烈的真实感、时代感,小时候当禁片看,对于年幼的我算得上童年阴影,但电视剧不应该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揭露社会现实也许过于赤裸,但对这个世界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警示。
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震惊:万万没想到,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竟然是这么一部画风的主题曲…
话说回来,这片的确拍得真实,甚至有不少人误以为是纪录片。
它有偷窥感很强的镜头,随着警察破案各种跑、追,拥有最野生的街头混战街头巷尾追逐戏,让你身临其境。
还有一板一眼说明的字体,画外音,让你感觉像是个严谨的纪录片。
还有人假装互动:同志,别拍了被拍了,又不是明星,怎么走路还要拍…
而更让人感觉真实的是,这些案件,都改编自真实案件,最著名的就是背负了7条人命的“劳荣枝案”。
劳荣枝在酒吧坐台,利用美色骗取有钱男人到家里,男友法子英再出现,勒索男人,和剧中如出一辙,也就是所谓的“仙人跳”…
还有狗笼锁男,也是真实事件。劳荣枝和男友法子英,在一次勒索中,事先花了150块,买了一只100*100*70厘米的铁笼,说是用来关狗的,但其实是用来关勒索对象殷某…
就这样,多年来,他们靠“仙人跳”骗钱杀人,接连杀害7人,还包括一个三岁不到的孩子,罪恶滔天,令人发指…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生猛案件。
比如百万富婆包男妓,玩得不亦乐乎,两人还商量着空手套白狼,坑别人的钱…
甚至为了减少警察对自己的怀疑,还伪装出一个强奸现场,在车上大玩捆绑…
比如一男的中年丧妻,哭得伤心欲绝,但没想到,是他的情人杀死了妻子,伪装成车祸现场…
为此他不惜滚下山崖,让情人磕破脑袋,这真听真看真感受,不比不少流量明星强多了…
比如一男一女谋财害命,本来想把尸体碎尸,混合着混凝土埋在卫生间底下,血迹清理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清理完…
这不由得让乌鸦想起另一个真实案件,《地砖下的秘密》。
被害人失踪三个月,尸体都找不到,最后却在用水清单上,取得突破:
月用水量比平时多了5吨,而且是24小时不间断地用水,很可能是碎尸,洗血迹。
直到警察一寸寸撬开地砖…
终于,在不过几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收集了整整500份样本,拼起了“一个人”,那是一个被杀死后埋在浴室瓷砖下的人…
除了案件本身外,由案件透出的人情百态,也让人直呼真实。
比如哪怕自己吃了亏,也不一定想找警察,比起追求正义,普通人更怕得罪人。
比如警察办案时,看到罪犯家中富有,另一个警察则说:这算啥,太一般了,这还是比较简陋的,谁叫咱不是领导呢!
短短两句,似乎意有所指…
还有对当年法律不完善的讽刺。
一个女囚犯,本是法律高材生,却屡屡走向犯罪。
在她看来,法律根本无法惩罚罪犯,她愤愤不平:那些软弱的法律,对这些人毫无用处,我才不得不自己动手!
这不是心中无法,而是深知法之局限与不足…
除了关于罪犯外,这片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时代的印记。
让人不禁感慨,这只是2000年的片,才过去22年,原来很多东西已经改变。
比如染头发。
现在看起来染头发没啥,但殊不知在二十年前,“一个中国人染成个黄发,会被人认为是杂种”…
比如尸体解剖发现牡蛎,尸检人员说:这肯定是在星级酒店用的餐!
因为在当年,在那个季度,牡蛎只出现在三四星级的自助餐厅中…
而如今,在南方,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季节,在路边大排档里,吃到牡蛎…
短短二十年,改变已发生。
更让乌鸦印象深刻的,是一开头,那个狗笼擒男的女人。
她虽然心狠手辣,但做这一切的目的,竟然是和男友到美国去,男友去上美国的大学,她给男友做饭,还说男友读完大学后成为大科学家,回来报效祖国…
这不禁让人感慨:真是一个很有历史印记的愿望…
但似乎,又有什么依然没有改变。
比如一开始警方去调查狗笼擒男的女生的房东,问到职业,他顺口一说:她穿那么露,肯定不正常,哪有什么正经职业!一个做“小姐”的…
穿得露=不正经=做“小姐”的,这又是多少人的内心os,直到现在。
随便通过衣着,就判定一个人,女性的穿衣,迟迟没有自由…
这一切,不禁让人感慨:
这二十年来,经济是不断发展,今非昔比,但人们的观念,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
一时很难回答,这世道,是好了还是坏了?
但无论怎么变化,总有一些东西没变。
比如最基层的警察们。
这部片中的警察,都由素人真警察扮演,还在演员表里标明了警司级别,怪不得剧中举手投足,如此接地气。
为了找到真相,他们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当时他们还穿着旧式的绿色的警服,你常常可以看到,那件薄薄的警服下面,都是湿的。
为了找出真相,他们需要非常敏感。
比如从高跟鞋后这么一小点缝过的不一样的线,锁定嫌疑人范围…
比如从瓷砖缝中找到血迹。
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一叶知囚”。
在一台明明完全翻新过,看不出任何证据的车,愣是在车上一片枯叶里,枯叶上小到不能再小的红点,找到了血迹,成为关键证据…
又比如,凭借经验,一眼就判断出中年丧妻案的不对劲:要是在高速的过程中,以汽车的惯性冲出山崖的话,汽车与地平线的角度应该是60度,而不是30度,这不符合科学…
而这种经验,天知道是出了多少现场,摸爬滚打过多少次,才得到的看似轻而易举的“直觉”!
这一切,都是一个个日日夜夜走现场的辛劳换来的。
是日复一日的找人,在那个监控分辨率感人,又缺少大数据的年代,找人不易,他们常常忙活了大半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
他们常常需要在一天之内任何的时间段出警,哪怕是深夜…
有好几次镜头你都能看到,为了等调查结果,他们睡在警局,为了等犯人审出供词,他们睡在警局…
出警时,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饿肚子是家常便饭,不少人体检都有肠胃病…
好不容易找到人了,少不了各种飙车追捕,街头巷战,屋内混战,对方可能有枪有刀具,现场可能有毒品,无时不刻的危险近在眼前…
不由得让人想到之前广州毒品案中的一位警官。
毒贩正在制毒,光顾着逮捕的他,吸进去不少毒气,产生了幻觉…
晕晕沉沉之中,这警察上了出租车,什么话都没说,第一句话就是:
请送我回广州市公安局…
这是意志涣散时的第一信念,是只要还穿着警服就不忘的责任。
“毒贩们都是不要命的,要想收拾他们,只能比他们更不要命…”
短短一句话,肃然起敬。
这样一部带着童年阴影噱头的剧,时隔多年再看,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生猛案件,人情百态,社会风俗,基层民警日复一日琐碎又风险重重的日常…
真正好的电视剧,它也许并不精致,它也许并不是没有缺点,但你能看到的东西,往往是多面的立体的,是反映现实的,是不带滤镜和美化的,而这样的电视剧,正在越来越少…
- 每天遇见一部好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