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最新研判:新一轮提振政策或已在路上,力度有望超预期
作者:何艳
来源:红刊投服平台(ID:hzktfpt)
导读
虽然有一些结构的股票大规模地被抛售,但重要文件指向的标的,资金正在积极地入场,筹码也正在集中,呈现很明显的结构换仓的状态。
随着重要会议闭幕,未来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备受市场瞩目。本周,接受《红周刊》专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表示,一轮全新的经济振兴计划可能已经在路上,且经济刺激的规模或将远超过2008年。而且,刘煜辉预测,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是经济政策第一次全面亮相的窗口期。
就当前中国资产的巨幅波动相关话题而言,刘煜辉认为,这其中有情绪面的过度反应,但最终决定股价涨跌的还是公司的基本面。他表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需要时间进行消化,但未来40年最大化地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红利的途径,一定是通过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全新精准滴灌
《红周刊》:重要会议后,您预期短期政策的焦点将会集中在什么方向?
刘煜辉: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压力,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背后就是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最近外资跨境流动的压力也很大。因此,短期政策的焦点首先要稳住内需,亟待启动经济振兴计划,惟有如此才能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随着重要会议的闭幕,未来5年中国现代化的大政方针也会慢慢呈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必定会释放更加明确的信息。事实上,通过最近一系列的政策,我们能够感觉到,经济振兴计划或已经在路上。在我看来,这一轮经济振兴可能类似一套精准滴灌的“4万亿”。
《红周刊》:能深入谈谈您的预判逻辑吗?“4万亿”是如何精准滴灌的呢?
刘煜辉:“4万亿”是虚数,不是准确评估,对应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启动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概念。由于时间节点不同,这两个“4万亿”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2008年时,中国的经济体量是30多万亿,而2021年这一数值达到了110万亿左右。因此,其经济刺激的规模肯定远远超过2008年。其次,2008年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当中,而当前中国进入了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期,这两个时间节点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因此,当年“4万亿”的大水漫灌、信用扩张,导致最后流向金融、地产等原先经济结构方向上的举措是不可行的,当下必须是精准滴灌,把资源更精准地用到中国式现代化指引的方向上去。
从近期实施的一些政策,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这一轮经济振兴应该是精准滴灌式的结构性信贷扩张。从最近有限的政策信息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据此进行猜想,我认为未来经济振兴可能通过财政结构性政策来实施。目前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未来,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量还可以扩张,最终撬动的投资将会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信贷流向也将会是中国式现代化所指引的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所指引的方向
新能源、国家安全等值得重视
《红周刊》: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所指引的方向,落实到投资的角度,您觉得哪些领域值得格外重视?
刘煜辉:就投资方向而言,需要仔细研读重要会议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指引的方向说的都很明确。比如,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大的经济周期的转身,过去40年,中国完成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呈现的是以基建地产为代表的周期。当下,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开始从顶峰向下走,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下滑压力。
为此,中国制定了宏观战略,启动了一个超级的新周期,也就是以双碳为代表的新能源宏大的建设和产业周期。2020年,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意味着我们已经实际上启动了这个超级周期,而且成长得很快,新周期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平滑和对冲了前面那个周期的衰退。这个新周期的时间跨度刚好也是40年,从产业的角度看,40年中形成的资本积累、技术迭代所释放出来的都将会是一股洪荒之力。
重要会议的报告也浓墨重彩地讲到了这个方向。如果从基建角度看,一定是超前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型能源结构。就跟2008年时一样,当时为了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周期,我们超前打造了中国的高铁、高速网络等。回到当下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增长的时代要求,中国需要自动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未来,这无疑是投资的一大重心。
重要会议报告里提到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国家安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安全已经成为关乎全局的战略制高点,就安全问题提出的宏大命题,围绕安全产业的演进和建设,这也肯定会是重头戏。当然,安全的范围非常广,比如能源、农业、科学、信息、国防等领域的安全。
此外,农业和农村关系到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改造,能够扩展中国经济的纵深,因此,完成新农村建设,完成粮食安全、农业安全的命题,也是重要会议指引的重要方向,这些方向都将成为资本市场投资逻辑的重中之重。
《红周刊》:未来中国的宏观政策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刘煜辉:个人看来,这些政策是非常精巧的,是过去数十年我国宏观政策及宏观管理水平日臻成熟的表现,这样的方式将成为一个主体。目前,重要会议刚刚结束,我觉得全面看到相关政策需要等待的时间不会太久,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是经济政策第一次全面亮相的窗口期。
中国的宏观政策将会呈现出低利率、宽信用、宽财政(中央)的特征,而这也将成为一个常态。其中宽财政将是中央财政加杠杆的方式,毕竟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峰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了衰退周期,地方财政呈现萎缩的状态。
当然,现在的形势也比较急迫,今年是全球不确定性爆炸的年份,像疫情冲击、俄乌战争、中美博弈等各方面因素叠加,导致形势复杂无比,我们期待大会后给我们一些憧憬,也希望看到一系列变化尽快呈现出来。
传统经济、互联网等估值回归是必然
情绪反应不改变公司基本面的事实
《红周刊》:最近,美股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均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尤其是外资对中国经济表现出较大的担忧。对此,您怎么看?
刘煜辉:近期市场的波动,是因为把市场以外的因素过度放大了。当然,在当前大环境下,下跌是必然的,只不过下跌的节奏是快跌还是慢跌,这可能有一定的情绪因素的干扰。
但投资人应该更深入的来看问题。拿港股市场来说,之所以下跌这么深,背后原因还在于港股市场本身的资产主体结构,其资产主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H股,也就是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中资企业股票,主要代表的是传统周期的资产。另一个则是近些年中概股回归以后,大量在香港落脚的互联网产业主体。这两部分的公司目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某种程度上都属于被抑制的方向。前者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遗存,其本身已经进入衰落,这是行业规律,后者互联网资本,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宏大的政策层面,都已经过了其最繁荣的阶段,抑制资本的无序扩张,主要是这个方向的治理。这就决定了这类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率逐级下降的通道是确定的。
事实上,最近包括茅台在内的白酒都跌得很厉害,这反映的是在目前的政经环境下,预期未来5年—10年的增长率是明显下降趋势。一旦这个趋势得到确立,那就意味着当前的股价无法再支撑其30倍、40倍的市盈率。简单来说,茅台如果要适应现在的政经条件,或将向20倍左右的PE水平回归。
另外,互联网也是如此,其股价本身还是由公司的基本面决定的,而市场情绪因素不过是扳机,正好在这个时点扣动了扳机,然后情绪释放过程中,一下子就在短期内喷涌而出,呈现加速喷发的态势。
《红周刊》:那么,对于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您有什么建议呢?
刘煜辉:在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大时代变迁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去参与,通过资本市场去分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红利。我觉得对于每个个体来讲,都是一次人生的重要机会。比如,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年,如果站在30年前,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分享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红利。那么,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要分享未来40年中国式现代化的红利,一定是通过中国的资本市场来充分分享。
我们观察近几天市场的变化,可以感觉到A股市场不是一个大家想象的简单意义上的空头市场。虽然市场下跌很厉害,但成交量是增加的,而且增加得很明显,这证明市场资金的涌入程度和资金的承接力并不弱。虽然有一些股票大规模地被抛售,但是大会文件指向的方向,资金正在积极地入场,筹码也正在集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的状态。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