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秋来兮,伊人何处归
秋风吹叶,白露凝霜 | 第3390期
▾ 点击收听 ▾
为你读诗:董梅|学者、教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留言」:你有没有为爱情奋不顾身过,哪怕只有一次?
﹀
﹀
﹀
霜降过后,秋风起兮,吹得白云翻飞,一派秋高气爽的通透,吹得柿子和枫叶都红在枝头,吹得水边的芦苇轻轻荡漾。
远在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有一位诗人遇此秋景,叹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蒹葭,就是芦苇。 时节渐入深秋,晨曦寒凉,水边大片浓密的芦苇丛,露结为霜,晶莹剔透地凝结在芦苇叶上。 太阳即将升起,此时诗人看到一个身影,出现在稀薄的日色里,但是芦苇掩映、水雾茫茫,那也仅仅是对岸的一个剪影,透着朦胧与神秘,始终和诗人一水相隔。
隔着一片烟水迷茫的薄雾,诗人仿佛痴醉了,那若隐若现的身影,渐渐与心中日思夜想的心上人重合。他要一探究竟。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他蹚着水逆流而上,跌跌撞撞地往水岸另一边前进着,抬头忽然发现,伊人的身影在他视野之中消失了。 诗人又返回身去——“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去找,发现那位伊人出现在被水包围的一片小洲上,——“宛在水中央”。 宛然而在,明明看得真真切切,简直就在咫尺之间。可是,始终是烟水茫茫,自己仿佛永远不可能到达那个所在——你会明白“在水一方”,不仅仅是现实中“一水之隔”的距离。 王国维先生认为,在《诗经》的所有作品里,《蒹葭》“最得风人之深致”。意思是,它最富于诗性之美,最能表达诗人丰富幽微的内在情怀。 或许因为秋天的清寒萧瑟,为《蒹葭》增加了些许清冷味道。 全诗复沓三遍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是诗人的热情和追寻,而那位蒹葭伊人,自始至终没有透露姓名和相貌,只有一个身影,如梦如幻,“伊人宛在,觅之无踪”。 不知道诗人最后有没有追上这位伊人,但或许只有真正的爱,才叫人没有那么多的考量,不计后果地跋涉追寻。只有真正的爱,才叫人拥有了奋不顾身的勇气。一生中拥有一次,足矣。 孟子曾说如何读《诗经》,“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不可一字一句地照字面读,而是“诗言志”,要心领神会,细品诗意,以自己的心去贴近诗人的心,让诗人的悲喜和自己的悲喜交融在一起。 生命虽有限,但诗情无限,《蒹葭》的故事与我们相隔千载万里,如今读来,“于我心有戚戚焉”,情感的共通和延续便也让追寻的人生有了意义。
内容选编自音频课《董梅为你讲诗经》 选编|贺厚铧 审校 | 西格玛 配图 | 边寿民 [清];李研山 配乐 | 空雨《映山珠海》 ▎诗意的人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为你读诗」 “人,充满劳绩,仍诗意栖居”
▎特别延伸 11.11「为你读诗」会员大促
限量赠323元图书礼包
▎明日预告
11月3日晚10点,演员热依扎为你读诗人海桑的作品《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十一)。
From 读者 芳香
一诗一瞬
●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边看夕阳,拍下的一瞬,脑子里就一下浮现这句!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诗经》时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