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一套科幻漫画书出现,震撼了整个科幻圈。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充满想象力的场景,用一幅幅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画中的故事,都来自中国一位科幻大拿——刘慈欣。许多网友看完都惊呼:漫画后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对社会的思考。这是刘慈欣作品第一次成规模、成系统地改编为漫画的中国原创漫画项目,把那些惊心动魄的文字,还原成和电影一样精彩的场景。
这其实是一个刘慈欣亲自授权,由中国团队主导,国际团队合作,投资千万的原创漫画项目。
召集了全球二十多位顶尖漫画艺术家,既有中国漫画界的领军人物张晓雨、杨伟林等,也有参与《蝙蝠侠》、《X战警》人物创作的国际大师。
计划用四年,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微纪元》《赡养人类》《球状闪电》等十五部作品,改编成漫画。在豆瓣,已出版的几辑好评如潮。
“故事和画面都充满电影的感觉,画风、分镜和故事都很搭,一口气读完!”这个由刘慈欣亲自授权,中国团队主导,国际团队合作,投资千万的原创漫画项目迎来了它的收官之作——《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第四辑。这一辑包含《天使时代》《球状闪电(上)》《球状闪电(下)》,每一本都更震撼、更硬核、更脑洞大开。 更加硬核、多元,也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奥巴马“走后门”找他要作品续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价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但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却对自己文字的表现力从不满足,一直在寻找更直观的表现形式。
“我从来没有用文字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真正表现出来,一次都没有。
2018年的APSFcon(亚太科幻大会)上,作家刘慈欣说了一段让人惊讶的话。 同时,他也说:
“图像对科幻的表现是我们想象力的源头之一,它能由此催生更多、更绚丽的想象力。
所以我真的认为科幻很适合用图像表现,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文字表现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那么,让我们抢先看看图像如何表达科幻:
这是漫画《天使时代》里,人类用自己的翅膀飞翔在城市和原野的上空,飞越崇山峻岭,探寻远方。这是《球状闪电(上)》里神秘的闪电,它的突然出现,改变了主角一生的命运,也打开了整部作品的故事线。这是《球状闪电(下)》里,导弹射进云层中催生出的超强龙卷风。除了中国,这些漫画作品还将陆续在全球8个以上国家出版,用漫画的方式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价值观、宇宙观。
如果你没有看过前3辑,你也可以选择将全套3辑、共12本一起打包带回家,感受刘慈欣宇宙的精彩。
就像刘慈欣科幻漫画发起方“漫传奇”所期待的:
它能将中国人的想象力、价值观与民族情感艺术地国际化表达,为中国漫画爱好者重塑原创漫画图书和漫画艺术的形象与未来。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现有售▼
常有人问刘慈欣,阅读科幻作品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吗?刘慈欣是这么回答的: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科幻作品不止于科学的魅力、有趣的故事,更多在于对未来与未知产生思考与探索的渴望。《球状闪电》是《三体》的前传,它与《三体》共处同一个世界观下。少年时代,一个球状闪电将陈昆父母化为灰烬,至此他开始了闪电研究。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对武器异常痴迷,打算开发闪电武器的林云。陈昆勘破了球状闪电就是自然界中的宏电子的秘密,这也使得球状闪电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林云研发的雷球机枪更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然而这种新型武器的出现,也间接导致了一场惨烈事故的发生。不久,战争爆发了,林云的球状闪电投入战场却没有杀死敌人。万念俱灰的林云强行开启宏原子聚变实验,研究出威力更大的球状闪电。最终实验成功了,代价是三分之一的国土回到了农业时代,她本人也变成了一个量子幽灵。那些离开的人们,是否还有其他形式将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是《天使时代》所探讨的问题:一个以基因编辑与伦理道德为主线的科幻故事。来自桑比亚的科学家伊斯梅尔·伊塔博士通过生物基因工程来改造人的消化系统,使人类能以草类为食,进而彻底解决全球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然而,这一举动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他们认为伊塔博士的所作所为触碰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或许,我们更应该相信那个人类自由翱翔、探寻远方的天使时代终会到来。我想,正是这些对人文的关怀和哲学的思辨,以及对宇宙和自然的向往、思索与敬畏,才使得刘慈欣的科幻值得一读再读。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现有售▼
这套漫画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将原作中过于深奥的文字,用逼真的画面解读,一下子就变得好理解了。对想象力匮乏难以深入阅读科幻小说的人来说,漫画的阅读体验更好。为了揭开父母身故之谜,主角陈昆开始痴迷对雷电的研究。在讲到“对雷电内部结构的探测方法”时,原著中“电流值”“磁钢记录仪”“剩磁”等文字表达,对于理科知识不太强的读者来说,这段描写要在脑海中形象化地理解,是挺有难度的。编绘者将文字部分精简,又将关键信息用图片来传递,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解具象化到纸面上,复杂的大气电学知识一下子就解释明白了。又如《天使时代》里,编绘者将原作中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核心剧情“上帝原来是一个程序员”具象化,让读者一目了然。另外,漫画作为一种静态艺术,通过漫画家对分镜的编排,可以让读者在连续阅读时体验如电影般动态流畅的效果,质感不输电影大片。这是《球状闪电(下)》里的一处分镜手稿,可见,每个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与背景的呼应关系都经过巧妙的安排。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呈现出生动逼真、大气磅礴的电影级别画面,细节之处才更耐人寻味。为了呈现一些宏大的场景,漫画中也加入了许多大场景的折页插图,当然,宏大之余也不乏细腻。
例如,《球状闪电(上)》的一处双折页全景图,既承接了上文,又交代了全书的大背景,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要研究球状闪电和高科技武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现有售▼
这套《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幕后的创作天团,更是堪比好莱坞大手笔。它集结了全世界二十多位漫画艺术名家,他们中有国际大奖得主,也有中国本土新生代漫画家中的佼佼者。这些漫画大师的作品,不仅风行全球,还代表着当代漫画艺术的国际高水准。也曾参与动画《西游记》、中美合作动画片《魔笛》、动画系列片《小恐龙寻根历险记》、《三毛流浪记》漫画版、动画系列片《精卫填海》等动画系列的制作;还在18年至19年参与了曹盾执导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分镜设计。在描绘战争场景时,主次分明,突出改造人的主角特色,飞翔的作战方式使得战斗画面鲜明吸睛,异常激动人心。《球状闪电》的编绘者蒂里·罗宾,出生于法国达默里。1990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漫画《爆炸吧,恶人!》,该书在当年的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上获“年度佳作”提名。随后,他基于自己在中国旅行时的灵感,创作出了四本历史浪漫故事《中国红》。
蒂里·罗宾的作品笔法细腻、构图丰富、情节曲折跌宕。这场反击“鹰海联盟”舰队无端挑衅的战斗场面,他就用远、中、近三个景别多镜头、多角度传递,如同看电影一般。可见,能够恰如其分地还原、甚至超越大刘的文字,离不开这些背后的“漫画天团”。《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现有售▼
为了追求印制效果,《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由屡获国际印制大奖的印刷企业承印,即利奥纸品集团旗下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
全部画稿在创作之初都启用了符合ISO标准的色彩管理系统。在印前调色过程中亦是如此,经过多次校色,只为追求每一幅画面完美的色彩呈现。
本文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