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摊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
『烧烤摊子,不只是味道接地气、贴胃口,还因其哗栗剥落了生活的浮躁,成了一片小小的“精神家园”。』
作者 / 槐恩
杨眼镜的烧烤铺子落在街道转角,白天打烊,晚上经营,开了几十年了。傍晚走过,“烟绕千峰留五味,香勾四皓出商岩”,的确是焦香扑鼻,勾起了大人的味蕾,勾起了小孩子的口水。铺前,有木桌三张,板凳数个,廊檐下摆着几件啤酒、饮料。铺内,则陈着几层鲜货,豆干、茄子、韭菜、大青椒、自家卤鸡爪、羊腰、鱿鱼,还有小孩儿爱吃的白糕、小馒头等,应有尽有。
烤架面街而设,老板娘常系着青布围裙,在烤架后操刀,大显身手。若是熟人晚上经过,她定会热情地寒暄,“走哪儿去耍啊?”“去散步啊?”老板娘像是位江湖女侠,粗犷豪迈;杨眼镜却比他妻子害羞多了,常常是跟着嘿嘿一笑,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镜,似是文弱书生。店铺的后街,通往全镇最大的菜市场,农民天不见亮就会从村里背来一大箩筐蔬菜前来售卖。夫妻二人白天常骑着电瓶车去这儿购置新鲜食材;晚上八九点,开始出摊。
图 / 视觉中国
老板娘的烤豆干乃是一绝。取一张大豆干,刷层薄油,在烤架上铺开,时而翻面。少顷,在豆干面上撒上大刀切碎的葱花、胡椒、秘制辣酱等,再用刷子匀开,豆干便滋啦作响。烤罢,左右翻折,准有几滴热油和辣椒渗出。取一根长竹签,自下而上,如穿针引线般串好,放于盘中,饱满的葱花从豆干边缘洒出。豆干色泽润亮,棕中透红,咬一口,焦香盈颊,鲜香爽口,软中带韧,豆香和葱花一配,恰有肉感。
图 / 视觉中国
香烤茄子亦有似肉之味,把茄子对中剖开,撒上葱花香料。茄皮烧焦,起了褶皱,紫中生黄,色泽诱人。茄肉鲜香,入口即化。烤香菇同样鲜嫩腴美,不可名状。若以少许腊肉同烤,更香。香菇之外,添赶水牌腐乳一小碟,米饭两碗,顷刻下肚,意犹未足。
图 / 视觉中国
还有鲜烤鲫鱼呢。若客人点了鲫鱼,杨眼镜便直接打个电话。卖鱼的伙计就“磨刀霍霍”杀鲜鱼,封装好后,骑着电瓶车直从后街菜市场的鱼铺赶来。“火燎烟熏鲫鱼肉,精工细作翡珠岩。”烤鲫鱼的过程是极其精细的,要像雕刻翡翠般严谨。这种细工慢活儿得交给细致的杨眼镜来,如何改刀,何时补油,何时放佐料,他都不紧不慢,了然于心。盛鱼上桌,烤鱼外焦里嫩,火候把握得刚刚好。拈上一块,鱼肉细腻,鲜香麻辣,绝对让顾客心服口服,赞不绝口。就算平淡无奇的白糕、花卷、豆沙小馒头之类,杨眼镜也能拿捏。对他而言,万物皆可烤。
图 / 摄图网
在小时候,有一次,奶奶给我买的豆沙小馒头太多,我一天都没有吃完。父亲就拎到烧烤摊,晚上闲聊时,你一个,我一个,当小吃消遣。天冷,小馒头很快就凉了。杨眼镜一看,“嘿,直接烤着吃,小孩子们准爱!”他戴上手套,用干净的竹签一个个地串起圆嘟嘟的小馒头,什么调料也不用加,接着生火、上架、翻转、扇风,行云流水。一烤好,我立马来一口,一边被烫得呼哧呼哧往外呼气,一边闻着香气激动万分,感叹着,“香,真的好香啊!”烤馒头外面有种锅巴香,咬开皮一看,里面莹润白皙,豆沙细如绵纸,口感松软无比。
烧烤摊子,不只是味道接地气、贴胃口,还因其哗栗剥落了生活的浮躁,成了一片小小的“精神家园”。大人们常在烧烤摊谈笑风生,小孩儿们则在桌子边嘻嘻哈哈,两边各得其乐。小学时,我和朋友们常常在烧烤摊聚精会神地共读《查理九世》《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书。平时在学校里偷偷地传阅,这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了。
手持“限量版书籍”的孩子正襟危坐,其余的小孩儿都凑得紧紧的,脑瓜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转动,一致翻页,共同推理,好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读得快的,按捺不住想要知晓后续剧情的迫切心情,索性用手拈住想要翻过的书页,将其立起,侧着脑袋先人一步读起后面的内容。
集体意识强的豪气女生就会一把按下扬起的书页,做出要打的架势,“急什么急,大家一起读!”违反规则的孩子立马一闪,微微欠身,双手合十,连连作揖,“呀呀呀!您大人有大量,我知错,我罪过!”这慌里慌张认怂的样子自然引起一阵爆笑……烤架下的煤块缝隙里,火光隐隐外露,映得摊子充溢着薄薄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红晖。
秋末,点一份锡纸脑花,再添一碟泡菜,来杯小饮,别提多惬意了。泡椒酸爽,蒜泥去腥、海椒提香,脑花就像骨髓,口感细腻,嫩如豆腐。胃开了,话匣子自然也就开了。老杨与父亲等幼时好友交谈时,十分快活。他的儿子高考顺利,上了一本大学,夫妻俩万分欣慰。其实,老杨小时候学习刻苦,在班上,那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可惜当时家里没钱供着读大学,他就出来做这生意,早早安身立命,帮父母减轻负担。他说,儿子考上了大学,算是弥补了他内心的遗憾。
纪录片《人生一串》
不过,夫妇俩摆龙门阵时,难得久坐。因为过不了几分钟,准有顾客在烤架前要点菜了。夫妇俩便一面烤,一面和朋友闲聊。眼镜烧烤的手艺虽没传给儿子,却倒是有许多人前来拜师。前年的得意弟子,已经自个儿开了家烧烤店,生意很兴隆。眼镜烧烤的独家技艺,可算是后继有人。
如今,大城市中许多装潢豪华的烧烤店里,烧烤都只是服务员从后厨端上来,不太见烧烤的感觉,但这小镇上的眼镜烧烤确实很有那种意思。若是在重庆的夏天,铺外,准有一两架大黑电风扇摇头晃脑地嗡嗡鼓风。
三五人围桌而坐,嘴皮油润,衣衫随风而动,吃得畅快淋漓。有的足蹬长凳,解衣磅礴,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极有豪杰之气。烤架旁,夫妇俩摇着蒲扇,时不时跟别人搭上几句闲话,再叮嘱高考结束在店里帮忙的儿子,择下菜,串下食材。单是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汪曾祺先生说,“烧烤本身就是个乐趣。”这乐趣,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烟火气里。
微信审核:然宁
本文为读者投稿。
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舌尖上的最爱,欢迎随时给《三联美食》微信投稿!
原创投稿发至:[email protected],此邮箱长期开放。
投稿需保证原创,且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请作者保证投稿作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包括个人公众号)发布过。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若作品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作者侵权等事项给本刊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偿的权利。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美食》编辑修改及发送。20日之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投稿类型+文章标题”。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真的特别有竞争力!
期待你的文字。
天南海北 一起吃喝
投稿邮箱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美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