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十分不明朗,个别地区的防控措施引发了民间的悲观情绪和激烈讨论,我们是否应该坚持下去?如何坚持下去?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氛围下,关于得了新冠后是否有后遗症的问题,在网上又引发起了一轮新的争论,有部分观点认为新冠后遗症的危害被严重夸大了,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新冠后遗症,特别是目前Omicron的重症率很低,如果能够确定感染Omicron不会带来后遗症,那我们似乎也没有理由坚持目前的防疫政策了。1.首先,「新冠后遗症」本身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说法,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感染新冠之后遗留下来的症状,比如感染几个月之后还有咳嗽或者疲劳啥的。但是问题在于,哪些症状是由 SARS-CoV-2 感染后的病理生理改变造成的,哪些归因为其他病毒感染或者基础疾病造成的,哪些归因为非器质性改变因素,目前尚在研究当中。2.很多新冠后遗症的症状来自患者自述,而患者出于心理暗示可能会夸大自己的症状,让所谓新冠后遗症变得可信度很低。3.大多数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数据,其实都来自于初期新冠感染者(比如原始毒株、Delta毒株等),而非当下的感染者(Omicron)。Omicron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对肺组织的攻击能力下降,大多数患者为无症状或轻症。与其它专业的医学词汇不同,“Long Covid”是西方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创造出来的词汇,指的是一些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一段时间仍有疾病症状持续的这一现象,但具体而言,康复后多久还有症状,有哪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都没有明确的限定,因此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Long Covid”的字面意思是 “长期新冠”,像是在说有些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这样的说法通俗易懂也广为民众接受,但在科学性上却大有问题。这是因为,目前,各种证据都指向新冠感染是一个急性的病毒感染,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生存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少数严重免疫抑制的案例,感染者体内能分离出活病毒的时间也就是两周。“长期新冠”一词对这样一个急性传染病来说,是有误导性的。而中文里的 “后遗症” 一词,也容易让人误解为是终身受影响,也不符合描述急性感染期后症状仍有延续的本意。现在,科学界更倾向使用 “post covid syndrome”,也就是 “新冠后综合征” 一类的名词来描述大众口中的新冠后遗症。不过,即使是在学术界,新冠后综合征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常见的还有“post covid conditions”、“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和“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 等。这类术语想表达的内涵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发生在新冠急性感染期之后的;二是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病症。但无论用什么词汇来定义,我们不能因为它的用词不够精准就否认它的存在,如果因为“后遗症”一词不够精准就大肆宣传“新冠没有后遗症”,实际上可能会给大众带来更大的困扰。为了表述方便,本文中还是使用「新冠后遗症」这一说法,但还希望读者们能够对这一病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2022年10月10日,JAMA杂志发表一项新冠后遗症研究论文[1],这项研究由世卫组织牵头、全球医学科学家合作完成,最终纳入了22个国家共120万COVID-19确诊患者自我报告的随访情况。该研究对于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19)的定义为患新冠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持续最少2个月。研究发现有6.2%的新冠病人自报有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可以看出,由于缺乏公认的确诊标准,目前研究新冠后遗症确实很依赖于患者的自我报告,但这就意味着这些症状都不可信么?2022年8月10日,耶鲁大学岩崎明子教授和西奈山医院院长Putrino博士携手发表了题为“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Long COVID identified through immune profiling”的研究文章[2],研究设置了四组受试者,包括“可能感染但没有Long Covid症状的耶鲁的医护人员”、“没有感染的西奈山阴性对照”、“有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史,但没有Long Covid症状的西奈山患者”、“西奈山的Long Covid患者”,对受试者进行了电子病历档案分析和症状问卷、流式细胞术荧光分析、快速胞外抗原标准技术、新冠病毒抗体分析、抗体表位库分析、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得到了以下结论:1.凭借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来诊断Long Covid问题是不大的(准确度94%),因此自我报告是方便快捷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案,不应该被污名化为毫无用处;2.免疫分析发现,Long Covid患者下列标志物增高:耗竭T细胞、IL-4/IL-6双阳性T细胞、活化B细胞、双阴性B细胞以及非典型单核细胞,提示Long Covid患者体内可能持续存在某些刺激其免疫系统的抗原;3.Long Covid患者体内潜伏的疱疹病毒(EBV、VZV)出现再激活现象;4.机器学习方法证明,通过免疫学检测足以确诊Long Covid;而通过测量血皮质醇水平,不仅可以确诊Long Covid,还可以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因此「新冠后遗症」是有迹可循的,并非出自患者的臆想,让一切回归科学,我们才能客观看待新冠后遗症,才是对受到新冠后遗症伤害的人抱有基本的尊重。今年6月,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首个关于Omicron后遗症的研究[3],这也是全球发表的首个同类别的经同行评审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相比,Omicron导致「长期新冠」的可能性降低。在2021年6月至11月期间的Delta感染浪潮期间,参与研究的41361人中,有10.8%的人报告了「长期新冠」症状,相比之下,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的Omicron高峰期感染的56003人中,有4.5%的人报告了“长期新冠”症状,可以看出虽然Omicron出现“长期新冠”症状的比例下降了。2022年11月5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高级研究员,圣路易斯医疗系统研发主管Ziyad Al-Aly医生发表了题为“Nirmatrelvir and the Risk of 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的研究文章[4],文章主要想研究急性期服用Nirmatrelvir是否可以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结论是确实可以,但令人担忧的是其实无论有没有服药,发生后遗症的概率都不低,4.7万人感染Omicron后不服药出现Long Covid的风险为9.4%,服药的9200多人风险也有7.11%,而且研究纳入的是2022年3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检测阳性、检出阳性时没有处于住院状态的患者,也就是常见的Omicron无症状/轻症感染,后遗症不仅包括疲乏、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这些可能受心理暗示比较大的症状,还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深静脉血栓、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这些硬指标。不管哪个团队开展的后遗症研究都不可避免受到纳入人群有限、可推广性存疑的局限性,但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可靠的研究证明Omicron没有后遗症,有读者可能会想起曾经我们公众号推送过的Nature子刊: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有新冠后遗症?文中提到的研究得出了“无症状感染后没有观察到后遗症”的结论,但正如我们所强调的,没观察到不一定就是没有,有能力的读者可以比较一下该研究和Ziyad Al-Aly团队的研究,后者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上的可信度要强得多。总体来说Omicron依然有后遗症,但的确要少很多。但考虑得基础非常大,可能对整体人群依然有一定影响。我们探讨病毒的毒性强弱、传染力高低、后遗症有无都是为了让其指导我们的防疫措施,部分地区漫长的封控让人产生悲观情绪,从而产生完全放开的想法,但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彻底地快刀斩乱麻,因为心存侥幸,所以病例数不断增加,封控时间被不断延长?广州这段时间的防疫政策引发热议,连续几日破千后,11月6日,广州新增本土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来到1935例。这个数据,在全国排名高居第一。一个城市的单日新增感染数据,比内蒙古自治区单日感染数据还要高出近一倍(11月6日,内蒙古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计1033例),但是广州并没有封城,广州之所以淡定,看的不是总量数据,而是结构数据。比如,11月5日广州新增的1325例中,9例为社会面新增感染,其余病例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其中海珠区占了1253例,这样划分三区后实行精准防疫似乎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防疫。也许广州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但也要注意,广州目前没有结束疫情,这种做法也有存在延长疫情的风险,我们还需要让子弹飞会再下结论。还有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精准防疫需要强大的执行部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有足够的人才和物资储备可能可以做到,但落后地区可能并没有这个能力。新冠后遗症是否有,疫情到底如何防控,如何走出新冠的阴霾,只有科学可以给出答案。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携手共进的漫长征途,谎言凝聚不了共识,因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之上。参考文献:
[1]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
[2]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8.09.22278592v1
[3]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941-2/fulltext
[4]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1.03.22281783v1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