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VB又有一部口碑爆棚的小成本黑马剧杀出重围——《上车家族》。实际上它还有一个更耐人寻味的名字《下流上车族》,用来指代香港千千万万的「普通买房族」。
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约24.26万人申请公屋。
剧中为了上车而拼命攒钱的车志明一家,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只不过悲催的是,他们曾经上过车,拥有一套几十万香港人都梦寐以求的房子。金融危机时因误判楼市卖房,没想到下错车就再也没上车,只能无力地任由自己从中产跌到「下流」,成为苦哈哈的「港漂」一族。为了能重新上车,一家四口抠抠搜搜,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懂事的小女儿瞒着父母打工,大女儿和同事假结婚来提高廉租房中签的机率。车先生为了攒首付,拖着疲惫的身体夜间送货,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老胳膊老腿不怎么利落了。看剧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想,怎么这家人看上去都疯疯癫癫的?但种种夸张的行为,何尝不是每一个普通买房人的缩影。剧中车志明一家想弄明白的,也是很多普通人正在思考的问题。车志明一家四口租住在35平的房子里,为了能尽快攒出90万的首付,夫妻俩又硬往房子里塞进了4个人和1只狗。其中一个人,还是车先生的好兄弟老关,每月缴近1万元作租金。全网热议的「躺平」和「松弛感」等词,绝对不会出现在车志明一家的字典中,更适合用来形容他们的是「博到尽」。只要一想到买房,他们能立刻调动全身的活力与热情,不知疲倦地省钱、赚钱,希望能住到一间可以「三边下床」的卧室里。站在菜市场海鲜摊前的车太太,一定要亲眼看着活鱼翻了肚皮才会买;车太太一个人在家不做饭,一趟趟跑到超市试吃处,在别人的鄙夷下解决早午餐、下午茶。把他们逼到对自己如此严苛地步的,正是香港高昂夸张的房价。根据今年3月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发布的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显示,香港已连续12年蝉联房价最难负担城市榜首,房价对收入比率由上一年度的20.7升至23.2。而这一比例国际上认为3-6倍是比较合理的区间。700多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不到5.8平,相当于一间大学宿舍不到的面积,这样狭小的房子售价约140万。
巨大的住房压力之下,香港衍生出了纳米房、水管房等各种集约型的房屋形态,还有让人匪夷所思的笼屋、劏房。车志明一家排队轮候的「公屋」,每月仅支付约同面积房屋市场价的1/7即可租住,香港有200多万人住在73万套公屋里。剧中为了缩短申请公屋的时间,车志明甚至设计出一起家暴女儿的戏码。因为公屋严格限制月收入低于1.9万港币的申请者入住,剧中老关一家为了让家庭收入保持在最低申请门槛以下选择了躺平摆烂。但很多香港人不愿为入住公屋主动降低家庭个人收入,毕竟辞掉原有工作做兼职,意味着放弃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也许,就像《反贪风暴》中狱友说的那番极具讽刺的话,「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车志明的大女儿芊芊是典型的Z世代,洒脱张扬,对她来说「搬出去住」等于吹响了自由的号角。她宁可多花5000元在外与别人合租,也不愿和家里人挤在小小的蜗居内,更不愿一辈子被房贷束缚住,活在每个月被银行催缴的压力中。但现实是,很多人宁愿活在被房贷绑缚住的压力中也一定要买套房子。香港人把房子比作「砖头」,交易市场上股价会波动,但「砖头」永远不会贬值蒸发。新闻里不少酷爱买楼的香港明星,黄宗泽拍戏受伤都要拄拐去看楼盘,置业版图早已超出香港,扩大到东南亚。还有被称为「兼职影帝,专职买楼王」的任达华,几乎每拿到一部电影的片酬就要买一处房产。甚至夸张到,他每到一个城市拍戏,都要买张地图来琢磨买楼。对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渴望资产保值的人来说,房子是投资手段;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买房」这两个字是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地位、人生满足感、归属感的象征。剧中执着于上车的车太太表面上爱慕攀比和虚荣,实际上她买房的最大动力是孩子。从小她被寄养在表妹家,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极大的不安定感包围着她。所以为人父母后,她一定要给女儿留下一套房产,这样她们拥有了不被别人看轻的「底气」。还有诸多为了孩子教育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们,希望一开始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有一集主题是「买房」,其中一位受访者闫晶是一名北漂的英语老师。线上教学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她要在一张椅子上坐八九个小时,不停说话。高压、疲惫、孤单、紧张,是「漂」在外地的人常有的心态。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的合租室友、难以磨合的作息以及被迫搬家等意外情况,很难产生认同感和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充斥生活的「紧绷感」和「失序感」,大家很可能因为日常小事立刻emo崩溃,更别提思考未来长久清晰的规划。前段时间金高银主演的热播韩剧《小小姐们》中,吴仁珠的姑婆离婚后用手上全部的钱买下一套能望到江景的高档公寓,姑婆对梦想拥有一套房子的吴仁珠说:即使失去一切,只要我还有这样一间房子,我就有动力卷土重来。房子极大减少了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紧张感的同时,增强了抗风险、抗挫折能力,更能消化「失落的情绪」。人们未必痴迷于「房子」本身,却渴望基于「房子」建立起的稳定生活,包括但不局限于婚姻,还有更稳定的人际关系、更强的自我控制力等等。一旦从没房、没稳定工作的状态中跳出来,眼前便是海阔天空和光明前途。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上车」和「上岸」是人们对生活拥有更强掌控感的证明,也是人生拥有多样可能性、丰富选择权的开始。有人为了房子急着结婚,也有人为了房子急着离婚,搞得婚姻好像是房子的赠品。
「上车」固然是一件极大提升人类幸福感的事,但通往幸福的路难道已狭窄到只能容纳一种选项?上车是家族的「定语」,而非「前提」,「一家人齐齐整整」比「上车」更重要。无论是奋力上车的车志明一家,还是早已躺平的老关一家,都是用信任理解和坚韧互相支撑着走过人生低谷的家庭。车先生在超市工作被客人投诉,上传视频到社交平台,回到家却装得像个没事人。看过视频的车太太一反抠门常态,花钱请其他租客出门看电影,营造了和车先生的温馨二人世界,还帮忙提出与客人和解的方案。车太太提供正向情绪价值的同时,有条不紊地提供解决方案,堪称亲密关系中的成熟模版。《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一书中,有学者提到了心理需要满足对人的影响:个体在其他生活情境中体验到的心理需要满足越充分,比如有自己喜欢和胜任的工作,有自己爱的家人和朋友,那么居所改变会越容易应对,越不会对自己的安全感造成威胁。
可见,在工作、婚姻、亲情等做后盾与支持的情况下,即使租房也有可能拥抱生活中确定的安全感。很多买不起房的香港人过着「游牧生活」,根据自己赚的多少调整租住的房子,时常从一个地点迁徙到另外的住房。游牧过程不乏辛苦和焦虑,但把攒下的钱和时间用来提升生活品质,他们体会到过去从没有过的风景和浪漫。当然也有很多香港年轻人追求更长久的稳妥,拼搏奋斗,致力于购买一套「梦中情房」。虽然还贷过程异常辛苦,但完成人生目标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爆棚。买房和租房,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和孰优孰劣,重要的是你心中对「幸福」和「快乐」的定义是什么。当为了追赶社会时钟过度焦虑疲劳时,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太依赖外界的眼光和评判标准,而忘记了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都希望你能享受当下,感受久违的快乐。